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

“卑職等參見李將軍!”

“下官等拜見李衛尉。”

1630年3月,在經過反覆磋商、協調、籌備後,大明朝廷機構調整總算是弄出了一個大概樣子來。而新建的兵役總局第一任局長李世忠,也終於走馬上任了。

這位李成樑的長孫,三十二歲的時候出任朱由棟的侍衛長,如今二十六年過去了,他也成了將近六十歲的老人。

看着這位頭髮花白,但精神依然矍鑠,肩膀上兩顆將星閃耀的老人。下面的官員們,武人出身的還好,這文官出身的,心裡都有些本能的不爽。

哼,這李世忠身爲將門之子,近二十六年來,要麼擔任今上的侍衛,要麼就是在軍校做校長。可以說,從未上過真正的戰場做過指揮官。據說皇上曾經說過,世忠做事勤勉、精細,但不適合親臨戰陣。哎,看起來,就是個廢物啊。

而現在,就是這樣的廢物,尤其是一個出身武人的廢物,居然爬到我們頭上來了!

可是呢,現在這狀況還不得不忍啊:機構大調整後,若是不能在這個官員職數急劇擴張的時候保證一官半職,那估計以後這輩子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所以,文官們雖然心裡不滿,但拍上司馬屁的慣性發作,還是事先聚集在一起商量怎麼稱呼這位局長。

明代流行復古,官場上喜歡用周、漢的官職來稱呼本朝的官員。在明代的文官們看來,直接叫人家尚書、局長,是非常粗魯沒有文化的表現。

可是現在問題來了,以前大明只有六部,剛好對應周朝的六官。但是現在大明十幾個部了,怎麼個稱呼法呢?最後大家反覆商量後,走通了房壯麗的門路,調到兵役總局的袁崇煥提議:兵部沒有了,國防部還在,我們不能把‘司馬’的尊號上在李局長頭上。乾脆就叫衛尉吧?九卿之一,又貼合了李局長以前最值得炫耀的履歷:貼身保護今上十多年啊。

所以,這纔有了大家第一天上班,文官們這邊就整齊劃一的稱呼李世忠爲衛尉的場面。

“呵呵呵,大家都坐。”

坐上主位後,李世忠清了清嗓子:“各位,咱們這個局呢,是新成立的部門。不過這職責嘛,其實都不新鮮。徵兵、安置退役軍人、維護軍人的合法權益,主要就是這三點。

不過,這事情雖然說起來簡單,但真要做好了,意義絕對重大。諸位,特別是局裡飽讀詩書的進士同僚們,你們理應知道,我華夏數千年來,這三項工作做的好的朝代,都是我華夏最爲強大的時代!

所以,我們的工作,意義非常重大!”

“將軍見教得是!”

看着下面的屬官裡,出身行伍,掛着軍銜的整齊劃一的捧哏,而文官這邊則低頭不語。李世忠也感到頭疼:徵兵還好說,後面這兩項,少不得和朝廷其他部門打交道,本局沒有文官是做不下來這些事情的。可是這文武混雜在一起,真的難搞啊!

“各位,本局接下來的工作,主要就是在全國各省區、省區下的各府建立當地的兵役局。然後按照黃冊,在各地建立適合服役的人員名單,之後根據國防部的要求,每年徵收新兵入伍、接納退伍老兵進行安置。 ωωω• тт kan• ¢〇

我大明陸軍現在有二十個師,合計將士三十萬,海軍三支艦隊,官兵共計八萬人,另有海軍陸戰隊一個師,一萬五千人。按照前些日子本將與國防部的楊大司馬協商,近兩年內,國防部準備安排年齡超過四十歲,且沒能進入技術崗,仍然爲戰兵崗的士兵統一退役。粗略估算了一下,這就有將近四萬現役士兵要退役。而我們除了要安置這四萬退役將士外,還得給軍方補充四萬新兵,這個工作量真不是一般的大。”

李世忠這話一出口,這一次,下面的屬官們,無論文武,全都皺緊了眉頭。

“衛尉,這麼繁重的工作,只給兩年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一點?需知,我兵役總局現在只是在朝廷裡有了,這地方上可是什麼都沒有啊。”

“確實如此,所以本將與大司馬反覆溝通,最後大司馬同意,讓即將退役的士兵最延長服役一年。”

“那就是三年緩衝麼?還是太短啊。”

“沒有辦法再延長了。”深吸了一口氣,李世忠站起身來:“我們難,國防部也難啊。諸位,我大明的三軍,海軍陸戰隊還稍微好一點。這陸軍裡的老兵,有的是從橫海衛初建的時代就入伍了,年紀大的都快到五十了。這樣的兵,就算跟着今上從薩爾滸、曼谷、京都、馬尼拉這麼多戰事一路走過來,但到底年齡太大,已經沒有多少戰力了。不趁着人家還有點餘力,趕緊的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帶着自己的兒女開荒,難不成真的等人家動不得了,直接拋棄這些爲國奮戰一生的將士?”

“將軍說的極是!”

又是隻有武人們捧哏,哎,這局長看來真的很不好當啊。

搖搖頭,李世忠也不再跟大家繼續講道理,而是自顧自的說了下去:“除了海陸三軍的事情,按照皇上旨意,我們還要協助國防部、公安部組建武警部隊。這武警徵兵的事情,也是我們的。所以,我們的工作不是一般的重。

因此,現在的當務之急,便是要儘快的在地方上組建各級兵役局。否則,我們的一切工作,都無從談起。”

“將軍(衛尉)說的極是。”

“各位,我大明機構大改前,整個京官不過七八千人。這次機構調整,人事部孫大冢宰從這七八千人裡,調撥了一千二百人進入兵役總局。御馬監又從軍隊裡抽調了一千二百人入局。使得我兵役總局自成立的那天開始,就有兩千多屬官,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本將的計劃裡,總局留在北京的官員,不會超過兩百人。其他的,全部都要到地方上去。今天在場的,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員,你們今日散會後,要給下面的我局下級官員們把今日之會的內容傳達清楚。然後,大家好好思考一下,自己是想留在京城,還是到地方上去組建當地的兵役局。三日之內,把你們的意向寫好,上交到本將這裡,然後本將與兩位副局長會酌情考慮,合理分配。”

這話一出口,下面的官員們多少有些騷動了:如那些年紀大一點,不想在上司面前當舔狗的官員。或者心思有其他想法的,更多的是想去地方上做獨當一方的諸侯。而那些年輕的,還想往上爬的,則是更想留在京城,時刻接觸最高領導,好儘快的把自己的職級給提起來。

看着下面亂哄哄的場面,李世忠在忍耐了十多分鐘後,終於敲響了桌子上的法槌。

“各位,本官要先跟你們講清楚。以前呢,對於我大明百姓而言,當兵,是不得已而爲之。但是現在。”他朝着乾清宮所在方向拱拱手:“承蒙皇上厚愛,優待武人。這當兵,往往成了許多沒法念書的年輕人,改變自身乃至整個家族境遇的一條大道。因此,你們若是下到地方做了一地兵役局主官,那受到的誘惑定然不少!而且,兵役局的辦公經費也非常優渥。更由於涉及到安置退伍軍人,連工廠、土地也要頻繁的打交道......本官在此先提醒你們,千萬千萬不要有不該有的心思。朝廷這次機構改革後,信王殿下出任審計長,那是好相與的麼?而都察院這些年的強勢,你們又不是沒有看到。更不用說,這次機構大改後,皇上還準備啓動新的考成法。在這新的法規裡,皇上給都察院施加了極大的壓力,每年都要要求他們揪出一定數量的貪官,查沒一定數量的髒銀的!你們要是在下面出了事,本將絕對不會出面保你!可都聽清楚了?”

“卑職(下官)等謹遵將軍(衛尉)之令!”

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
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六四六章 西班牙的應對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九十二章 國家根基已朽(四)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二四章 巨人開始覺醒(三)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六四八章 護國公八大王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二五五章 大阪的夏之陣(一)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一五八章 這絕不是挑釁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十五章 情報纔是主業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