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六章 開陽御駕親征

“衆卿,你們的事情都差不多了。朕有一事,需要告知諸位。”

“臣等請皇上示下。”

“暹羅原本爲我大明屬國,誰知狼子野心,居然喪心病狂主動進犯。現在,我朝各路大軍,以及各藩屬軍隊均已動員完畢,決戰就在近期。所以,朕意擇日南下,御駕親征。”

“啊?”

“皇上,這萬萬不可啊!”

“是啊,皇上,請恕老臣不能奉旨。”

意料之中,反對聲此起彼伏。意料之外,除了溫體仁外,如王象乾、徐光啓、吳道南等人居然也是沉默以對。

“衆卿,朕之太祖,淮右布衣,提三尺劍而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朕之成祖,五伐大漠,掃平北元。二祖之後,亦有武宗毅皇帝,親身上陣,手刃韃虜,使俺答十數年不敢南下。朱家先祖,何其偉烈。朕,身爲二祖子孫,如何不能御駕親征?”

看着沉默卻又躍躍欲試的衆臣,朱由棟一笑:“朕知道你們想說啥,不就是又要把土木堡之變的事情拿出來說事麼?你們覺得,朕領兵作戰的能力比英宗如何?朕的身邊可有王振這樣的蠢貨?至於你們要說,朕剛剛登基就馬上長期外出,恐怕國家不穩。哈,這個內閣都平穩運行好多年哪,你們自己說,這屆內閣是不是最近數十年持續運轉時間最長的?”

這屆內閣不僅是最近數十年運行最長的,也是運行最好最有成效的。而且,這屆內閣裡沒有東林黨!

所以,在朱由棟一陣質問後,剛纔出言發對的衆臣,並沒有齊齊站起來叫囂。他們相互對視、目光交流後。首輔方從哲站起身來。

“皇上,暹羅這等國家,此次便是被滅國,其王室被盡誅,也是理所當然。皇上要親征,臣也覺得沒什麼不可。只是,有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方閣老請講。”

“其一,太上太皇此時已經準備出遊,可否請皇上去向太皇請旨,讓太皇暫時坐鎮宮內。”

“可,稍後朕親自去西苑面見太皇。”

“其二,內閣此時只有臣與溫閣老,皇上出征之後,內閣決斷力明顯不足。臣意,是否增加新的閣老?”

大明的內閣始於朱棣,一開始其閣員是皇帝自己任命的。但是到了後來卻變成了廷推。不過朱由棟監國那些年,就已經把任命權給搶了回來。

在現有的兩位閣老中,方從哲是裱糊匠:協調各方矛盾,統籌安排執行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決斷力是真的差。而老溫呢?老溫擅長的是人事,具體政務能力和決斷力也不怎麼樣。以前有朱由棟坐鎮,決斷啥的完全不是問題。現在朱由棟出京後,誰來拍板?萬曆嗎?

至少方從哲是不願意的:太皇親政的那些年,真是太讓人倒胃口了。

“首輔說的有理,那朕就把東南總督袁可立調入北京,讓他入閣可否?”

“禮卿的能力和操守,臣是信服的,臣無異議。”

“臣等無異議。”

“好,吏部趕緊起草相關文書,朕用印後馬上發往南京。嗯,袁先生入閣後,分管戶部和兵部吧。”

“臣等遵旨。”

“如此,方閣老,可還有其他事情?”

“皇上。”說到這裡方從哲罕見的跪了下來:“臣斗膽直言,現如今皇后和貴妃雖然已有身孕,但到底是男是女不可得知。雖說我大明天軍一至,暹羅必爲齏粉。但兵兇戰危,那不忍言之事,也是不得不防。所以,臣斗膽請旨,請皇上讓萊王從天津衛回京。”

方從哲這麼一說,朱由棟還沒有什麼表示,溫體仁卻嚯的一下站了起來:“元輔,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哎,這位方首輔,看來也是準備朕這次出征完了,回到北京後就要致仕吧?

爲什麼朱由棟會如此判斷呢?因爲,從個人利益上來說,方從哲是真的不該說這樣的話的。

朱由校回到北京坐鎮,從國家利益上來說是正確的:朱由棟此時沒有繼承人,萬曆的年紀又大了,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年輕的皇族回到紫禁城——這就是法理上,在朱由棟萬一陣亡後,大明新的皇帝。

但是,方從哲這話說出來,不光有詛咒朱由棟出事的嫌疑,還有詛咒朱由棟死全家的嫌疑!

如果朱由棟陣亡了,朱由校繼位,那就是兄終弟及。而朱由校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賜死柳韻和遊弋——包括她們腹中的胎兒。

當年朱老四靖難成功後,朱標的其他兒子,和朱允炆的所有兒子,全都在短時期內暴斃而亡。明世宗朱厚熜繼位後,第一件事就是賜死朱厚照死前半年臨幸過的所有女性。這無關殘忍不殘忍,皇權要的是絕對穩固,絕不能在小宗入繼大宗後,還有大宗的直系兒子存活於世上。

但是方從哲剛纔的話也不能說不對:皇帝不等於國家。皇帝沒有了,大明還要繼續存續下去。所以,皇上您御駕親征前,得先指定臨時繼承人。

作爲首輔,首先考慮國家,沒錯。但是這樣對皇帝說話,就算是穿越者,也非常不爽。

所以朱由棟才說,方從哲不想幹了——首輔這是拿自己的仕途爲國家求一個保障。

哎,這場穿越者之爭,要想獲勝,真的需要付出好多,捨棄好多。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廉貞的天賦對於朱由棟來說實在是太需要了,如果他不親臨現場,萬一廉貞躲起來了怎麼辦?而且,開陽的天賦又迫使他需要經常親征......

“首輔請起,首輔爲了國家的忠義之心,朕感慨實多。如此,田爾耕,錦衣衛馬上派出人手,去天津衛接萊王進京。”

“臣......領旨。”

......

會議進行到這裡就無法開下去了。草草散會後,朱由棟先是去了自己的hou宮。

“皇上要御駕親征啊?可惜。”遊弋看了看自己已經完全挺起來的肚子:“可惜臣妾有孕在身,無法陪同皇上南下。”

“妹妹怎麼這麼說?便是你沒有身孕,皇上率軍打仗,你一個婦人跟着去像什麼?”

“哈哈哈,皇后啊,可別這麼說。以後啊,這戰事可不會少,朕親征的次數也不會少。說不得,遊妃真的能陪朕一起出徵哦。到時候,這宮裡可就要靠你來支撐哪。”

說完這句話,朱由棟滿懷歉意的伸出雙手,拉住自己的兩個媳婦:“爲夫儘量在孩子出身前趕回來。”

“夫君。”兩女都不捨的挽上了朱由棟的胳膊:“還請先給兩個孩子取好名字。”

“哎,我朱家太祖把子孫的名字都預先取了大半,我們這些做父親的,只能取半個字。也罷,由字輩下面是慈字輩,木生火,慈後面接火字旁。所以,若是兒子,就叫朱慈燚、朱慈焱吧。”

“討厭,哪有這麼懶的父親。”

“就是......不過這名字好像也不錯。那,那萬一是女兒呢?”

“哈哈,女兒的名字母親取,做父親的就不插嘴了。”

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
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七一四章 只是雙眼流汗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一一八章 東林也要辦報(七)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四六章 東海上的決戰(三)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二二五章 土著中的垃圾(一)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零五章 全面進行佈局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七七七章 菲利普的應對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二二零章 首戰是在色當(三)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四四一章 王在晉的決心(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1/2)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一三八章 貧弱的琉球國第九十六章 國家根基已朽(八)(收藏滿五千加更)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一一章 歐洲人撤退了第四七九章 西班牙的援軍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