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

到底是年紀大了,陸鳳儀在堅持着說完後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力不能支。朱由棟遂吩咐吳有性趁着夜色趕緊的把老先生送回去:雖說老頭子八十多了,但是能夠讓人家的晚年少點煩惱還是應該做的。

在吳有性離開後,看着大廳裡躍躍欲言的衆人,朱由棟一甩衣袖:“今日之會,其一,內容不得外傳。其二,大家回去好好想一想,然後三日內向孤提交如何整頓黃冊庫的意見。今日就到這裡,都散了吧。”

“是……我等恭送太孫。”

回到後面的寢宮,在宮女的服侍下更衣、沐浴後,吃了一點夜宵,又讓王承恩去找了一個擅長按摩的宮女來給自己按頭。這麼折騰一番後,鬱悶的心情和疲倦的身體總算都好了一點。然後他讓所有人都離開,自己再一次陷入了雙肘靠膝,雙手撐額的長考狀態。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作爲陰差陽錯被選中的穿越者,朱由棟從來都不認爲自己一個人全知全能可以包打天下。從他轉生到這個時代後,已經反覆思考過自己的路要如何走。而且多次思考的結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大明擁有這個時代最多的人口,最勤勞聰慧的人民。只要能夠充分發動他們,能夠安心的依靠他們。在未來與其他穿越者的戰鬥中,朱由棟或許會有失敗,但絕對能夠迅速的重新站起來!

可是這已經基本崩潰的黃冊庫,讓他非但不能去依靠百姓,還得面對全國到處洶涌的流民潮。

而且,從黃冊庫的癱瘓便可以看出,整個大明的官僚機構,從上到下,已經全部爛完了。如果不把百姓安居樂業和官僚機構清廉高效這兩個目標達成,呵呵,不要說和其他穿越者競爭了,恐怕自己都要做亡國之君了!

看來自己的皇爺爺看得還是比自己深遠啊。當自己還執着於搞點科技發明,賺點小錢,或者在木邦、寬甸這樣的小地方小打小鬧的時候。這位爺爺已經強行把自己推到了更高的位置,只是爲了讓他看得更多、更遠!

大明的官場從整體上來看,確實是爛完了。但就個體而言,確實有很多有理想的官員爲了挽救這個國家而付出了實際的努力。

比如海瑞。

海剛峰做應天巡撫的時候,深知黃冊庫的問題。也清楚由於黃冊的失控導致民間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爲了扭轉這一局面,他採用了一個很笨,但確實有效的方法:一件一件的慢慢捋。

可是一個人的力量能有多少呢?就是你海瑞不要命的幹到死,又能捋清楚多少?而且,他這邊剛開了一個頭,近乎滿朝文武都齊齊對他施壓。最後他也只能黯然去職。

真正做出了成績的,是張居正。

一條鞭法的核心,就是化繁爲簡。什麼田賦、徭役、加派,統統合而爲一,統一折算成銀兩。農民以後交稅什麼都不用算,就單交一筆錢就行了。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是非常贊同這個想法的:這個時代,百姓識字率低,由於統治成本的原因,皇權又無法下縣。你稅種越多,各級小吏和鄉里的村霸便容易上下其手。最終的結果是朝廷沒收到多少錢,普通農民紛紛破產。而稅種化繁爲簡後,各級官吏想要上下其手,這難度就增大了太多。

尤其是允許徭役折銀這一政策,那是大大的善政。一個農夫要出去服徭役,家裡缺乏勞力容易導致家裡的人餓死不說,還得自帶乾糧,搞得不好死在外面。這對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來說,徭役就是雙重乃至多重傷害,一個不小心就家破人亡。而當允許徭役折銀後,小農的利益就得到了有效保護。而只要普通小農不大量破產,國家的根基就還是穩定的。

可是小農不破產,士紳們怎麼擴張呢?

所以,一條鞭法毫無疑問的觸動了官僚士紳階級的利益,但在張居正在世的時候,有政治強人強行施壓,一條鞭法還是有效推行了下去。但是當張居正死了之後……

對張居正的身後,朱由棟是很惋惜的。但在短暫的惋惜之後,他陷入了一個新的長考:爲什麼海瑞剛剛開了個頭就被迫辭職,而張居正卻能強硬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

兩者對比,那當然是張居正比海瑞有更大的權力,當朝活太師,有明一朝唯一一人!

可是問題又來了,張居正再怎麼權力大,就算像他自己說的‘我非相,乃攝也’,是攝政王吧。但他的權力還能大過皇帝?可爲什麼後來皇帝卻無法保護一條鞭法,以至於在張居正死後不到二十年,一條鞭法就近乎名存實亡了呢?

反覆思考後,朱由棟眼光一亮:張居正不光是內閣首輔,文臣之首。在他執政的時代,他還有軍隊的支持!

其他的不說,戚繼光、李成樑,那個時候都唯張居正馬首是瞻。而那兩位的部隊是當時明帝國最能打的。所以,管你官僚士紳有再大的不滿,真要撕破了臉皮往死裡整的話。你們只能不斷的用奏章、輿論來批判張太師的靈魂,而張太師卻可以用武器來批判你的身體。

張居正之後,驚魂未定的文臣們迅速隔絕了武將和皇帝的聯繫。從此之後,皇帝再想振作,也是沒有辦法了。

想到這裡,思路似乎清晰起來了。

天朝太祖一語道破的真諦,我怎麼就忘了呢?這句話,不光適用於打天下,更適用於守天下!只要我有足夠的力量,管你什麼豺狼虎豹、魑魅魍魎,統統一刀砍下去……這個世界就清淨了。

哼!等小爺掌握了足夠的力量後,你們這些大明軀體上的蛀蟲就會發現,張太嶽對你們算是溫柔的了。在當前生產力不夠發達,農業稅確實沒法免除的情況下。小爺的學習目標可是歷史本位面上我大清裡的雍正。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

雖說雍正推出這三條,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割漢族地主官紳的肉去養那幾百萬不事生產的八旗子弟,但這三條政策真的很好,是不是?

一條鞭法你們都不喜歡了,這三項政策你們肯定更不喜歡是不是?可是在歷史本位面上,面對雍正的赫赫屠刀,你們最後不都捏着鼻子認了麼?

雍正能夠辦成的事情,我這個穿越者沒有理由辦不成。只要,只要能有一支絕對忠誠於我,並且打遍天下無敵手的軍隊。

當然,光有軍隊還不行,還需要其他很多配套的東西。比如說,後世研究就發現,一條鞭法就算張居正能多活幾十年一樣會失敗,因爲這個政策受限於明代政權體制,天生的在技術操作上存在較大的隱患。

但是這些,對於穿越者而言都不是問題。

“哈哈哈哈哈~~~”隨着南京皇城裡的更夫敲響五更鐘的時候,南華宮的書房裡,響起了一陣孩童暢快的笑聲。

“王承恩!”

“小爺,奴婢……哎喲,小爺,您的頭髮?”

“嗯?吾的頭髮怎麼了?哎,沒事,快點,撲紙磨墨,趁着這會腦子裡的念頭還算清晰,吾要給皇爺爺寫信!”

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
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三八二章 安定中南十條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六九零章 一枚漏網之魚第二三二章 歷史未能重演(三)第二六三章 抖起來的戶部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完本感言暨新書寫作計劃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一二一章 扶上馬送一程(三)第六十一章 大明火器專家第五五八章 進化論的萌芽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三一零章 崇明沙攻防戰(二)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六八八章 大明的特種兵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三二七章 忠君愛國商人(二)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