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

“臣屬國安南國王黎維新......”

“臣屬國柔佛蘇丹莫拉哈......”

“臣屬國真臘國王披靡和......”

“臣緬甸宣慰司宣慰使阿華那隆......”

“臣老撾宣慰司......”

“拜見大明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1618年9月25日,在曼谷的暹羅王宮,朱由棟坐在極有泰式風格的王椅上,接受東南亞諸國國王、權臣和諸如孟族這樣大族族長,連同這些人的隨身翻譯等一共一百餘人的朝拜。

“衆卿免禮,平身吧。”

“謝陛下。”

衆人起身站定後,朱由棟清了清嗓子:“我大明生民億兆,富有四海。爾等藩屬,多年來仰承天朝鼻息,大體還算忠順。故而我朝平日對爾等諸藩之內政,並無干涉意圖,更無管理之念。然,放縱日久後,居然有野心勃勃之人,不光起了不臣之心,而且還悍然對我大明宣戰。朕遂略施薄懲,頃刻間,暹羅王已授首矣。朕在此間相告,如在座諸藩,有覬覦我大明富庶者,不妨可以再試一試!”

“天朝上國神威,我等敬畏不已。我等必將衷心服侍天朝,並將此訓誡傳之子孫,世世代代皆要做天朝的藩籬(忠順屬國)。”

“嗯,衆卿今日之言,但請牢記。如有違反,朕就不會有今日這樣只誅酋首的好脾氣了。”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開場白大家演完了之後,接下來就是戲肉。

首先是大明自己在東南亞的佈局。

西貢及其周邊整個大湄公河三角洲,也就是本地人經常說的下高棉。以及金邊、曼谷及其周圍地區、新加坡、仰光及其周邊地區,全部納入大明直轄。這五塊地盤目前暫時給了‘州’的編制,全部暫時由新設立的中南總督府管理。其第一任總督,就是熊廷弼。

當然,光是熊總督一個是震懾不了這麼多民族和國家的。所以,朱由棟讓劉招孫的第二集團軍留在了這裡:四萬五千戰兵,除了保留一個鎮作爲機動部隊外,其他的兩個鎮將被拆分到四個地方。

除了陸軍,海軍方面,鑑於此時暹羅海軍已經全滅,以前曾經侵入東南亞的葡萄牙人、荷蘭人其母國都已經滅亡,剩下留在這裡的都是一羣散兵遊勇。所以朱由棟只暫時給了兩艘北直隸級和二十艘金陵級戰艦,這二十二艘戰艦組成了大明南洋艦隊。顏思齊出任艦隊提督。

朱由棟切割下來由大明直轄的這五個地方,除了是交通要道,也是自然條件極爲優越的膏腴之地。所以,這裡的土地將分配給常駐此地的士兵:當然,爲了避免這些士兵如同遼東的軍官們退化成土地主,朱由棟只給了他們土地所有權。

經營權屬於誰呢?當然屬於戰爭基金會的股東們。

總之,如此安排後,各州、各軍鎮,將統一出面和大明的豪商們協商。按照一定價格把土地租賃給國內商人。由此得來的豐厚收益,將成爲俸祿之外,所有將士額外的收入。

而朱由棟也藉此明確規定:這些地方的土地屬於州,屬於軍鎮,不得買賣。也就是說,如果你這個軍官或者是士兵沒有在這裡服役,那這樣的待遇就沒有哪!

當然,這以西貢爲中心的下高棉之地,雖然面積高達3萬平方公里,但它以前到底是無主之地,這宗主國看上了要拿走也無可非議。曼谷及其周邊地區不僅有1萬多平方公里,還是暹羅首都。但暹羅到底主動進犯大明,你要拿走也是應該。至於新加坡,雖說他以前屬於柔佛蘇丹國,但後來已經被暹羅佔領,大明滅了暹羅,要把新加坡拿過來還算勉強有那麼一點點理由。

但是您老人家把金邊、仰光切走是啥意思呢?需知金邊現在已經是真臘的首都了。而仰光雖然目前不是緬甸的首都,但那也是緬甸一個主要的港口啊。

大明爸爸,我們都是您的忠順屬國啊。尤其是我緬甸,那真是爲了大明,差點把自己都給折騰死了啊。您這麼對待我們,良心不會痛嘛?

像朱由棟這樣的穿越者當然不會感到良心不安,不過這些傢伙的情緒也需要安撫。

所以,也只有拿暹羅的肉來補償這些傢伙了。

當然,按照穿越者之間的約定,他首先要照顧好羅闍浮屠的兒子們。雖說羅闍浮屠已經死了,但這賬朱由棟還是認的。

他封羅闍浮屠的長子爲烏隆郡公,封其次子爲黎郡公。分別讓他們去了烏隆府和黎府。

這兩個府都是緊鄰老撾的山區府,地處偏遠,交通極爲不便。要想發展起來,除了開金手指,還得要有金大腿。而且爲了所謂的酬功,朱由棟還把烏隆府和黎府北邊的廊開府割給了老撾:老撾的國土在湄公河東岸,西岸這邊就是廊開府。老撾現在的國土橫跨湄公河兩岸,其本身的統治成本明顯增高的同時,也讓羅闍浮屠的兩個兒子頭頂懸了一柄利刃。

接下來他繼續慷人之慨:柔佛你們不光要把新加坡島拿出來啊,那個島才700多平方公里,太小哪。這樣,把這個島緊鄰的一塊大陸地區,至少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一起切過來吧。作爲補償,我把暹羅南部的宋卡和沙墩兩府送給你。這兩個府,土地面積可是我剛纔拿走的1.5倍哦。

嗯,你答應了,很好。什麼?你還希望我幫你趕走你國土上的葡萄牙人?好說好說,那裡的葡萄牙人也就是個據點,兩三艘老式的西班牙大帆船,男女老幼加起來也只有一兩千人。這個簡單得很啊,我們把土地置換搞好了就幫你辦這事如何?

真臘是吧?你們身爲我天朝屬國,暗地裡臣服於暹羅,爲虎作倀這麼多年,居然還好意思來找我要補償?金邊怎麼了?首都怎麼了?切了就切了!自己把首都搬回吳哥來!

啥?你說吳哥距離暹羅太近,一不小心就被暹羅滅國。沒事,以後都沒有暹羅這個國家了,你怕啥?

好了,就這樣安排了。嗯,你還哭?哭個屁啊!算了算了,我再贈送你五百杆燧發槍,一萬發子彈怎麼樣?誒,這就對了嘛。

讓人頭疼的是緬甸。

本來以朱由棟的計劃,緬甸在兩年前被暹羅暴擊後,國內領主陣亡大半,其統治階層受到了重創。接下來陳時濟會不停的催逼他們出兵,只要緬甸國內對這次徵召響應不及時,他就有了理由來切割緬甸。誰知道阿華那隆一點都不傻,拼了死命在最後關頭集結了十萬大軍,完全不顧國內極度不穩,親自率軍在第一線效命......

這個,就真的有點不好下手了。

但是,仰光作爲印度洋東側的港口、海軍基地,又不得不切。所以,朱由棟只有咬牙切齒的把暹羅與其比鄰的夜豐頌府和達府賜給了緬甸。

現在暹羅已經沒有了,再留一個強大了的緬甸確實是極大的隱患。所以,朱由棟當然要扶持緬族的另一個世仇孟族。

於是,暹羅與孟族聚居區比鄰的北碧府、烏太塔尼府又賜給了孟族。

除了賜下土地,朱由棟還一次性送給孟族首領三千杆燧發槍和一千萬枚子彈。甚至連前裝滑膛炮都送了十門。

如此操作一番後,納黎萱、羅闍浮屠父子兩代辛苦數十年纔打下來的暹羅五十五府,只剩下了四十府(曼谷及其周邊兩府由大明直轄)。

即便如此,這剩下的四十府,也還有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三百五十萬以上的人口。如此規模,真要封給一個明朝宗室親王,就實在是太大了......

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
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六九一章 燃燒的馬六甲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二四一章 大阪的冬之陣(二)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九十三章 國家根基已朽(五)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五八三章 黎塞留的遊記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一二九章 東林陷入頹勢(四)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二九八章 日本欲寇朝鮮(二)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五二五章 各有各的想法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四四二章 最好的投名狀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一零六章 現在開始起航(一)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二十二章 太孫將是雄主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二三四章 歷史未能重演(五)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二二一章 拿騷的莫里斯(一)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二五零章 新青年軍官團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八十二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七九五章 天璣再次橫跳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五十四章 一起爬科技樹(三)第六十四章 西南戰鼓擂動(一)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四八八章 西班牙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