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

“諸位,這位你們認識吧?原大同總兵麻帥,現在我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教授。”

“呵呵呵,麻帥自然是認得的。”

“末將麻貴,見過諸位上官。”

彼此間相互見禮後,朱由棟讓衆臣坐到會場邊的高臺上,然後朝着會場中心的麻貴點了點頭。

“諸位上官,末將受太孫委託,爲諸位將近期的戰事進行復盤。”

說完這句話,麻貴轉過身,接過曹文詔遞上來的指揮棒,精準的指向了朝鮮半島。

“末將先說東線戰局,自四月初倭賊登陸,到現在的七月中旬,三個半月的時間,朝鮮八道已經全部淪陷。根據田指揮使麾下錦衣衛的報告,在這個過程中,倭賊受到的損失微乎其微......”

“哼~!”“哎~”

在衆臣們一陣感嘆後,朱由棟起身道:“昨日通政司剛剛接到遼東巡撫的急報,嗯,孤也是今天早上來開會的路上纔剛剛看到。那個,朝鮮國王李暉,已經在九日前未經遼東巡撫允許,自行渡過了鴨綠江。隨行的還有整個朝鮮王室以及部分大臣、侍衛、宮女......一共是兩千七百餘人。”

“殿下,這朝鮮也忒無用了!”

“豈止是無用,還很無恥啊!”

擺擺手,讓衆臣暫時安靜下來後,朱由棟道:“到底是外藩國王,這個,怎麼接待,請禮部商量個辦法出來,然後交溫閣老審定。這種事情,就不要再來煩孤了。”

“是,臣等領命。”

說完了這事後,朱由棟示意麻貴繼續。

“現在,倭賊的前鋒已經抵達了鴨綠江。但是根據最新的錦衣衛情報顯示,倭賊到了鴨綠江南岸後,只是修築各種堡壘,擺出了固守的模樣,完全沒有繼續向北岸進犯的打算。因此,目前我朝的東線,總體仍然安靜。”

說完這些後,麻貴又把指揮棒指向了南面:“南線方面,暹羅賊已經從瓊州府退走。我大明的神電衛、南海衛等衛所兵已經登陸瓊州。經查,瓊州知府張祺死節,當地駐軍已經被暹羅賊全殲。賊子退走的時候,擄掠走了島上百姓六千三百餘人。”

衆人陰沉着臉點頭後,麻貴續道:“根據最近收到的情報顯示,暹羅目前在湄公河三角洲屯駐了重兵,並在那裡修建要塞。同時,安南阮家也向我大明告急,說是暹羅對其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求其爲當地駐軍提供糧食、金銀以及民夫。阮家一開始不答應,但是在上月和暹羅打了一場後大敗,不得不接受暹羅的要求。以末將的估算,暹羅暫時沒有徹底吞下阮家的想法,但是阮家在有了這麼一個負擔後,力量被嚴重削弱,將無力抵抗北方的鄭家。所以,阮家迫切希望我大明能夠早點將暹羅人趕走......

此外,我朝的澎湖巡檢司已經在兩月前被摧毀。西班牙人在臺灣島上修築了城塞,據聞目前正在該島北部修建港口。

總體而言,目前的局勢便是,倭賊盤踞於朝鮮,對我遼東形成了巨大的壓力。西班牙人佔據臺灣北部,並在不斷擴大其勢力範圍。暹羅人佔據了湄公河三角洲,鎖死了我大明船隻南下的通道。但是,截止到目前,三國均未有主動進攻的舉動。”

“嗯......”王象乾捋了捋花白的鬍鬚:“麻帥,你認爲這三家賊子現在是在幹什麼呢?是得了一點小利就此收手,還是在醞釀下一次進犯?”

“回稟大司馬,末將以爲,當然是在醞釀下一次的大規模進犯。其依據嘛,還請田指揮使進行說明。”

得到朱由棟的許可後,田爾耕站起身來:“殿下,諸位上官,自去年許千戶示警後,錦衣衛就已經全部開動,派出了大量人手進入朝鮮、暹羅、安南、緬甸以及我朝東南沿海等地。綜合現有情報,我們錦衣衛可以明確的是:目前,倭賊在朝鮮已經完成了第二次增兵。總兵力由七萬多人增長到了十萬餘人。西班牙人在臺灣島的部隊,也從五六百人增長到了三千餘人。暹羅人在湄公河三角洲,嗯,這個,人數太多了,臣的手下統計得不太清楚。但無論如何,士兵不會少於五萬,民夫更是超過十萬以上。

與此同時,我錦衣衛得我大明沿海漁民相助,現在已經明確。目前安南—臺灣—琉球—平戶—釜山一線的海路上,海船絡繹不絕。主要是由暹羅在往北方運送糧食,而這支船隊返程的時候,搭載的東西具體是什麼我們還沒查到。但根據吃水線的位置,我們大致推斷,應該是運送的倭賊的金銀。

嗯,臣補充說明一下,今年六月下旬,琉球已經淪陷。琉球王沒能跑出來......”

“可惡!我大明又丟了一個屬國!”王象乾狠狠的錘了一下椅子的扶手:“我大明的艦隊呢?這麼漫長的一條航線,打他們一下不好麼?”

“正要就此事向殿下,諸位上官說明。”田爾耕也走到沙盤前,舉起了一根指揮棒:“三賊以海路互通有無之事,我錦衣衛掌握後就迅速的轉交給了俞帥和顏帥。顏帥帶着金陵級戰艦出擊了兩次,兩次都碰上對方的主力護航......這個,下官不通兵事,但據聞,我方的二級戰艦雖然速度佔優,但噸位到底只有一級戰艦的一半,這火炮射程,本身的防護力啥的,都不如對方。”

“我們的主力艦隊呢?李國助這傢伙回來了沒有?”

“呃,大司馬恕罪。下官暫時還沒有收到李指揮的消息。”

“呯~!”王象乾又狠狠的拍了一下扶手:“殿下,諸位,兵部已經收到消息,最近兩個月,崇明沙船廠已經有十艘北直隸級大艦下水。如此一來,如果李國助的主力艦隊回來,我大明就有三十艘一級戰艦。而西班牙人的艦隊據聞已經被調開,那麼,暹羅和倭賊的一級戰艦,就算加在一起,也就二十多艘。我軍再加上俞帥的艦隊,以有心算無心。在剛纔田指揮說的這條航線上設伏,那是完全可以一戰的!臣現在是看明白了,要徹底扭轉這被動的局勢,終究還是得在海面上贏了,掌控住制海權才行!所以,儘快展開海上決戰纔是關鍵!”

“大司馬,稍安勿躁。”一直沒多少存在感的首輔方從哲這會兒站起身來:“決戰,話好說,事情不好做啊。現在我大明的海軍雖然處於弱勢,但多少還能起到牽制、威脅作用。你看,現在暹羅要給倭賊送糧,每次都被迫要動用主力艦隊,這裡面的損耗可是不小啊,這不就是我們艦隊的價值麼?若是我們發動決戰,萬一戰敗了呢?”

“元輔啊,所謂打仗,按下官早年領兵的規矩,只要有四成以上的把握,就可以一試!這到底是兵兇戰危嘛,戰場之上,哪有十成的把握?若是要求穩妥,便是我大明有一百艘一級戰艦呢?又怎麼敢說一定能贏?而且下官知道,不打,就一定不會贏!”

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
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三二二章 巨人開始覺醒(一)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四九六章 鐵甲艦的戰鬥第六三七章 分割南亞大陸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二六四章 官員們的俸祿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五八一章 幺蛾子菲利普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二八六章 易普拉欣崛起(三)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一零九章 現在開始起航(四)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七七五章 陸軍主力出動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四二六章 國家工商總局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四五五章 許顯純在仰光第八十八章 神烈山祭孝陵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七六三章 臨陣科技突破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六一二章 盧象升的謀略第八零四章 最後的王對王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第一七四章 宿命的薩爾滸(四)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二三一章 歷史未能重演(二)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三一七章 海軍事海軍了(一)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七十六章 搬家並不簡單(二)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三二章 朱徽娟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