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

“嗯……”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反覆彈了幾下後,朱由棟擡起頭:“寬仁,陝西的農戶,除了種田、茶葉之外,難道就沒有其他生髮了?”

“殿下,除了這兩項之外,陝西的百姓還可以養馬。不過我大明現在的馬政,呃,請殿下恕臣直言,這馬政,在陝西其實也是名存實亡了。”

大明立國之初,爲了繼續和北元進行戰爭。朱元璋在北方的一些地區,指定部分百姓擔任馬戶,負責爲朝廷養馬。並讓這些馬戶用繳納的戰馬代替賦稅。這種理想主義當然沒能持續多久:人有勤奮懶惰聰慧愚笨之分,不同的馬戶養出來的馬區別很大。這對於軍隊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再加上永樂時期明朝對蒙古的強力、反覆打擊,使得蒙古力量大爲衰減。所以,讓百姓給國家養馬的馬政在仁宣時期就漸漸的廢弛了。

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後,戰馬的重要性再次凸顯。但明朝政府更多的是通過貿易來獲得戰馬:茶馬貿易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逐漸的走向興盛。

“殿下,自楊文襄公(武宗朝名臣楊一清)在正德年間整頓馬政(通過貿易獲得馬匹的新政),給茶馬貿易定下規矩後。正德、嘉靖年間,陝西每年僅僅是通過茶馬司官方售賣出去的茶葉大約價值二三十萬兩白銀,可以爲國家買入一萬匹以上的優質戰馬。除此之外,還能給國家額外提供一萬兩以上的稅銀。至於民間的私下貿易,更是十倍於此……由此能夠使得上百萬的陝西百姓受益。但是從隆慶年間開始,大量的湖廣茶葉進入陝西,摧毀了陝西的茶業不說,也摧毀了陝西的馬政……”

說到這裡,就是格局問題了。作爲陝西的一個縣令,陳時濟的立場當然是站在陝西一方,對低價傾銷,導致陝西經濟凋敝的湖廣茶葉,他是充滿了各種憤怒,想盡一切辦法進行詆譭。但是對於朱由棟來說,他看到卻又不一樣:大明這個時候的生產力,已經出現了嚴重過剩!

陝西經濟的凋敝,除了氣候的持續惡化,自然環境的退化以外。更重要的是明朝已經立國兩百多年,全國經濟已經緊密的聯繫爲一體。在海貿不通的情況下,當國內生產力過剩的時候,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地區只有向經濟較爲落後的地區進行傾銷。然後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殿下,陝西是以前的關中地區,成就過強漢盛唐的輝煌。但是從北宋開始,就已經露出了疲態。到了我大明這一朝,更是振作乏力。前些年,楊文襄公整頓後的馬政,可不光是百姓參與,陝西的諸多軍鎮更是其中的主力。由於湖廣茶葉的傾銷,導致陝西馬政的破壞,陝西百姓的民生極爲困苦不說,便是軍鎮的士兵,也是窮困不堪啊!”

這話朱由棟信:以前陝西茶葉遠銷西北,把持貿易的肯定是陝西本地的官員、軍將。但是茶葉還是需要老百姓和軍戶去種嘛。然而現在……直接從其他地方買過來轉賣一次就能賺錢,誰還願意苦哈哈的去一個村一個軍隊衛所的慢慢收茶葉啊?

“寬仁,你給孤說說,陝西的百姓現在日子過得到底怎樣?”

“殿下,臣的咸陽縣,因爲地處關中平原,有渭河流過。所以咸陽的百姓總的來說只要勤快一點,家中沒有人生病的話,基本還是不虞溫飽的。但是在陝北的情況就很不好了,那裡氣候乾旱,水源萎縮。當地的百姓便是租種三十畝以上的土地,繳納了各種地租、賦稅後,也是無法溫飽的。以前有茶葉可以補益,現在是種多少虧多少……總之,陝北諸縣,基本每年都無法完稅。當地的稅額雖然很低,但臣觀陝北的諸位同僚,每年能夠完成朝廷定額的六成就已經算是能吏了。但即便只收六成,每年還是有不少農戶逃亡,成爲流民…….

至於軍鎮方面,臣是牧民官,對武人們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但是……陝西的普通軍戶,逃亡的事情已經見怪不怪。堅持下來的軍戶,呃……請殿下恕臣直言,跟乞丐也沒多少差別了……殿下!”

看着朱由棟一點沒有生氣的意思,反而聽得更認真後。陳時濟膽子再大了一點,他緩緩的向前踏出一步後對着朱由棟道:“殿下,湖廣茶葉行銷陝西,摧毀的是陝西的根本。臣在此斗膽懇請殿下,請殿下向皇上進言,禁絕湖廣茶葉入陝!”

“嗯……寬仁啊,這個事情,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面,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吧?陝西布政使難道就從未向朝廷進言?”

“呵呵……”苦笑了一會後陳時濟道:“殿下,此事在萬曆初年陝西就和湖廣鬧過一次。那時候是張太嶽當政,而張太嶽是湖廣人啊。呃……總之,萬曆初年,陝西和湖廣爲了這事在朝堂上爭論很久,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朱由棟擡頭呆呆的看了一會兒裝飾華麗的大殿屋頂,內心充滿了無奈和乏力感。

歷史本位面上明末農民大起義的發源地陝西,農業方面是地力匱乏出產不足,商業方面又遭受經濟先進省份的重擊。百姓的民生當然是極爲困苦的。可以說,這個時候的陝西,已經是遍地乾柴,只要稍微有點火星……

不應該啊,大明過剩的生產力不該在國內這樣互相禍害,而是應該從東南出海啊!

不應該啊,陝西在21世紀是內陸,但在這個時代就是邊境啊。而且他還是遊牧農耕交界的地方。這個時代搞邊境貿易,難道不該搞得很好很發財麼?

至於向萬曆皇帝進言,在陝西禁絕湖廣茶葉的事情。朱由棟是絕對不會去做的:首先是國家內部搞貿易封鎖是典型的費力不討好。其次則是這麼做了,湖廣人的感受呢?

“寬仁辛苦了,多謝你對孤坦誠相告。今天你說的事情,孤會一字不漏的向皇爺爺奏報。嗯……至於你嘛,樑永的事情就不要放在心上了,孤會給你擺平的。”

“臣多謝殿下!”

“嗯,難得來一次京城,就在京城好好逛一逛吧。待得皇爺爺的聖裁下來了再回去。”

“是,臣遵命。如此,臣告退。”

……

當晚,朱由棟連夜進宮,祖孫倆點着蠟燭商議了許久。

第二天,大內發佈命令,樑永從陝西調回。同時,陝西不再派駐新的礦監。

至於陳時濟,由於其三年的任期未滿,這時候當然是回到咸陽繼續做他的縣令。但毫無疑問,此人已經進入了朱由棟的視線中。

而朱由棟不知道的是,在這個事情之後,萬曆到了慈寧宮,和李太后商議了很久很久……

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
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八十六章 大明直轄木邦(一)第三七九章 切割中南半島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七九八章 歐洲的商人們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五七三章 天啓十年元宵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五四九章 美洲動亂新源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二二六章 土著中的垃圾(二)第二六二章 大阪的夏之陣(終)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四零七章 幕府垂死掙扎(二)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五三三章 莫里斯的調整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一一二章 東林也要辦報(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五六八章 我真的忍不了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六三三章 帶路黨的作用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六九八章 三忠墓的主人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一一一章 射鵰英雄火爆第二零零章 從此龍吟九天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一七三章 宿命的薩爾滸(三)第四九二章 易普拉欣的信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一一章 開陽再臨戰場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二零五章 工作要有重點(二)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一四四章 橫海衛的薪酬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三五六章 二十五萬口豬第八零五章 最強的穿越者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