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朝鮮王的哀求

“屬國朝鮮國王李暉,拜見天朝三才相公。得見天朝大員,方知天朝尚未拋棄我朝鮮啊~嗚嗚嗚~~~”

“哎呀,大王折煞下官了。何至於此,快快請起啊。”

1617年5月10日,李三才、杜鬆、蕭伯芝等率領三萬遼鎮大軍以及一萬女真六部聯軍抵達鴨綠江北岸,就地開始修築堡壘等防禦工事。

早在五月初就風馳電掣抵達鴨綠江南岸的朝鮮現任國王李暉,看到江對岸的遼鎮士兵居然幹出了這樣的事情,頓時着急了。於是,他便連最基本的外交禮儀也不顧,直接的渡過鴨綠江,見到現任遼東巡撫李三才後,就乾脆的大禮參拜。如此姿態,饒是李三才這樣厚臉皮也覺得有些吃不消了。

在歷史本位面,這位李暉算是李氏朝鮮歷任國王裡比較狠的了:他繼位後,殺了自己好幾個兄弟,然後囚禁先君大妃。面對後金的崛起,他奉行中立外交:明金你們自己去打啊,我們朝鮮身板小,就不參合了。

單純以朝鮮人的立場來看,李暉的選擇無疑是對的。不過,此時的朝鮮國內對明朝的感恩之心無比強烈,他這樣做,激起了全國上下的反感。最後,他被自己的臣子們給廢了......

雖說後來朝鮮更改國策,立場鮮明的站在大明一邊。然後多次被後金教訓做人,使得朝鮮國內再次認識到這位國王的“睿智”。但是被廢了就是廢了。所以,這位李暉在歷史本位面上,沒有廟號和諡號。只有一個“光海君”的稱呼。

“李相,不知天朝大軍到了江北,爲何停駐不前啊?爲何不天兵南渡,將那羣倭賊滅此朝食啊?”

“呵~大王啊,下官現在是遼東巡撫,當不起相公的稱呼。”

“不然,李相曾經作爲天朝的首輔。這聲相公,如何當不起?李相,爲何天朝大軍停駐在此啊?”

看到李暉如此不依不饒的糾纏這個問題,李三才也有點惱火。不過對方理論上來說,是比大明諸多宗室藩王還要高半級的外藩國王。所以,再怎麼不爽,還得繼續虛以委蛇。

“咳咳,不知大王聽說了沒有?這一次倭賊入寇朝鮮的同時,南邊的暹羅可是直接出動大軍進犯我大明本土啊。”

“啊?還有這種事?這,這暹羅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麼?居然敢侵犯天朝本土?真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

說完這話後,李暉眼神一轉:“這種蕞爾小國,比我朝鮮都不如吧!天兵一至,怕不是馬上灰飛煙滅?李相,二十多年前,天朝一邊扶助我國抗擊倭賊,一邊隨手平了播州、寧夏叛亂。這左右開弓,真是輕鬆寫意至極啊!”

我大明當年左右開弓,可是把張太嶽花了十年功夫才積攢起來的國庫全給打空了!特別是你朝鮮,前後花了七百萬兩銀子!死了幾萬將士!最後一根毛都沒拿到!

心裡惡狠狠的吐槽,但面上卻仍然是笑意盈盈的李三才道:“大王估計是小看暹羅了,別的不說,類似於我大明橫海衛的精銳,人家暹羅可是有十個呢。這種悍勇之賊,我大明要應對起來,還是需要慎重一些的。”

“呃......以天朝之威,便是這蚍蜉強壯了一些,但終究還是蚍蜉罷了。李相,這倭賊......”

“嗯~~這倭賊怎樣啊?”

“李相......嗚嗚嗚......小王無能,朝鮮國貧兵弱啊。面對如此窮兇極惡之賊,下國實在是無力抵禦。一個月來,雖然下國將士奮勇抵抗,但是,朝鮮八道已經丟了五道。”

你們哪裡奮勇抵抗了?我大明錦衣衛交到本官這裡來的報告,分明就寫得清清楚楚:你朝鮮各地守軍普遍的不戰而逃,對倭賊根本沒有半分抵抗。現在,唯一能夠牽制日軍進軍速度的,只是他們的後勤保障和朝鮮多山的地形而已!

啊,說起來,錦衣衛的報告也寫得很清楚:這一次日本侵朝,可是相當的注重軍紀。對當地百姓不說秋毫無犯,但總體軍(侵略軍)民關係還算可以。就算一部分倭賊先頭部隊沒了糧食,也是在當地朝鮮百姓的引導下去攻取當地大戶的莊園。打下莊園搬出糧食後,除了倭賊自己軍用外,還拿出相當一部分賑濟當地百姓......嘿!這次的倭賊,可是比二十年的要聰明多了。

“唉,大王啊,不是下官說你。這朝鮮,號稱南北縱橫三千里江山啊。這才一個月,八道就丟了五道?這個,可比二十年前還要快哦。”

“小王,小王慚愧,慚愧啊。和下國先王的剛烈比起來,小王確實才德不足......”

哼,你們那個先王叫李昖是吧?明明被豐臣秀吉的軍隊打得狼奔豕突。結果等我大明幫你們趕跑了倭賊,你們就把他吹成復國英雄。廟號是祖不說,這諡號居然長達36個字,簡直是不要臉至極!

“李相,小王無能,不能護佑朝鮮百姓。還請李相看在朝鮮素來對天朝恭順,一直把天朝當做父母之邦的份上。早日率軍渡江,剿滅倭賊,救朝鮮于水火之中啊!”

“呵呵~”李三才微微笑了笑:“大王放心,下官知道了。”

“李相,不知能否給小王一個準信兒?”

“啊?哎呀,這個可說不準啊。嗯,杜帥,領兵打仗的事情,還是得你說了算哦。你給大王說說,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渡江?”

“哈哈哈~”滿臉橫肉的杜鬆站了上前:“還請大王多給末將一些時間啊。這個,末將的士兵們這時候衣物、兵器、彈藥、糧食,全都沒有準備好呢。這時候強行渡江過去,不是把我大明將士的命不當回事麼?末將是帶兵之人,這愛兵如子或許做不到,但絕不肯把我的兒郎丟出去白白犧牲。大王,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呢?嗯~!”

這一聲帶了殺氣的“嗯”,真真的把李暉給嚇到了。他不自覺的倒退了一兩步,額頭上也冒出了幾顆冷汗:“這個,大帥您說得對,說的極是。”

看着李暉在其侍從的攙扶上登上船隻過江後,李三才轉身對幾個武將道:“諸位,雖說國務會議已經定下國策,我朝面對暹羅和倭國兩個跳樑小醜,是先南後東。殿下更是下了嚴令,沒有他的命令,我軍不得渡過鴨綠江。但是看朝鮮這個樣子,說不得,我朝還沒擊退暹羅,他們就已經把八道給丟光了。所以,我們還得做好倭賊瘋狂至極,直接打過來的準備。”

“制軍說的是。”

“杜帥,現在我軍戰備如何了?”

“制軍,這次我遼鎮發兵三萬,皆是參加過薩爾滸之戰的老兵。刀槍類兵器已經全部換裝,衣物這些都是五年前太孫發下來的新裝。此外,本次太孫發下嚴守鴨綠江的教令後,工部那邊還發過來五千杆燧發槍和兩百萬枚定裝彈丸。戶部這些年沒有短過軍餉不說,本次還先發過來二十萬元的開拔費。所以,不管是軍備還是士氣,制軍都是不用擔心的。”

“嗯......”李三才看了看寬闊的鴨綠江水,捋了捋鬍鬚道:“本官已經再次和內閣扯了一次,最後方閣老和溫閣老都同意,再去請示太孫和協調相關各部。再給我們送五千杆火槍,三百萬彈藥,以及五十門105mm大炮。此外,五年前太孫征伐建州是冬天,發給士兵們的都是冬裝。這會兒都五月份了,穿冬裝算什麼話?現在內閣那邊也同意了,再送四萬套夏裝過來。”

“哎喲!制軍真不愧是做過首輔的人啊,這和閣老們打交道,還得看您!不過,四萬套......啊,難道還要給女真那些蠻子們也發新裝?”

“哧~”輕笑一聲後,李三才伸出一根手指點了點杜鬆:“杜帥啊,人家女真好歹出了一萬兵嘛。我們不給人家火槍大炮也就算了,這衣服都不給人家一套,這也太說不過去了。太孫昔年經常說,要想馬兒跑,先讓馬吃飽嘛。”

“是,制軍見教得是。”

“嗯,不過說起來。”李三才又回首招了招:“駱千戶,女真那邊到底不是我大明自己的軍隊,你們錦衣衛可得給我盯緊了。”

“是,請制軍放心!”

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
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十七章 打臉就要打痛(八)(加更)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一七七章 宿命的薩爾滸(七)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四五零章 歐洲恢復和平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七四六章 不一樣的人生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四十一章 打臉就要打痛(二)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一零二章 我們的海賊王(四)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一五零章 佈局畢欲發動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四五六章 效仿魏武故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六九三章 還有廿六小時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五六零章 外事要講紀律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二一三章 法蘭西的應對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五十六章 寬甸絕不可棄第一零四章 真是時不我待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一)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一九章 穿越喜馬拉雅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三五五章 好大一堆殿下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七二零章 重兵投放美洲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一八七章 吹皺一池春水(二)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五八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四二一章 易普拉欣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