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

看着越說越激動,以至於完全偏題的朱由檢。坐在上首的朱由棟不由得抹了一把臉。

哎,前年他來找自己,要求給都察院加人加經費的時候,自己還很欣慰的說這傢伙開竅了呢。誰知道,還是那麼的嫉惡如仇,還是那麼的性烈如火。

“由檢。”

“皇兄?”

“今天是備戰會議,不是都察院的廉政會議,撿相關的說。”

“哦,抱歉,皇兄,臣弟跑題了。總之,備戰的各項工作,都察院都查得非常仔細,並且隨着戰事的開打,這種督查將會更加嚴苛。一旦有官員犯到孤的手裡,絕不寬貸!”

看到朱由檢終於落座後,顏思齊鬆了一口氣:“下面,由宣傳部尚書,英國公張世澤向大家通報宣傳工作和民間反響情況。”

“皇上,太子殿下,各位。”這一年也有四十八歲,並正式襲爵成爲英國公的張世澤起身:“宣傳方面,除了六大報持續的每日宣講遠征印度的意義外。宣傳部與錦衣衛、東廠緊密合作,整編了全國至少九成以上的戲班子和說書人,以及至少六成以上,專門行商於鄉村的貨郎。通過報紙、戲劇、說書、各級政府通報、口口相傳等多種形式,對全國百姓進行了持續兩年之久的宣傳。

經過以上工作,全國各地百姓,至少九成九以上都知道我大明將發動前所未有的兵力遠征印度,也明白遠征印度的意義所在。也知道了這次遠征,我大明的犧牲可能很大,國內經濟可能有影響,他們的日子可能會比前些年難過一些。

總體而言,百姓們對我大明的這次遠征是理解、支持的。這一點,兵役局的各位官員應該體會最爲深刻。除了極少數的無恥敗類,如信王殿下所言,想方設法爲其子弟親友逃避兵役外。在大多數地方,兵役局外都是站滿了主動應徵的青壯。而這種情緒反應在經濟上,則是目前國內物價的平穩。

毋庸諱言,在朝廷剛剛發出準備遠征印度的邸報後。確實各地的物價,尤其是米價上漲了一陣子。但是經過我們持續兩年的宣傳後,各位布政使應該最有發言權——絕大多數地方的糧價又恢復到了一元兩石的理想價位。

總之,請皇上放心,此戰,民心在我。臣彙報完畢。”

張世澤落座後,顏思齊再次起身,對着上首的朱由棟父子行禮後,他轉過身來:“下面,由本官向各位通報初步的作戰計劃和兵力分配。”

隨着顏思齊的這番話,樞密院裡負責會場勤務的軍官們迅速的拉開了會議室一面牆壁上厚厚的窗簾,一副世界地圖躍然出現在了衆人的眼前。

“各位,本次作戰,我大明將出動二百四十二萬陸軍和約三十萬海軍。如此規模,當然不是隻走一路。在具體的兵力分配上,是這樣的。

第一路,西北方面軍,配屬兵力二十個師,三十萬人,編爲三個集團軍。其中,步兵師二十五個,騎兵師五個。總司令官孫傳庭上將,總委員是太子殿下。三位集團軍司令,分別爲李自成中將、張獻忠中將和馬世龍中將。

該方面軍的後勤基地,設在莎車。其作戰任務是,向西,翻越蔥嶺,擊穿中亞,然後聯絡普什圖人和錫克人,甚至是波斯人。之後根據西南方面軍的戰況,要麼東返進入印度與西南方面軍聯手,在印度與西賊決戰,要麼繼續向西進入波斯,聯合波斯人,殲滅在那裡的奧斯曼軍隊。

第二路,遠東方面軍。配屬兵力爲陸軍十五個師,海軍一支分艦隊。其中,我大明有四個步兵師和一個特種兵師,印加王國有十個步兵師。海軍力量爲擁有兩艘戰列艦和五艘重巡的美洲分艦隊。該方面軍的總司令爲盧象升中將,總委員是宋王殿下。

該方面軍的後勤基地,設在利馬和波哥大。其作戰任務是,先守好南美,確保南美的各項資源能夠支援大明本土。待得西賊在印度的戰事吃緊,被迫抽調北美部隊後,一鼓作氣,突破巴拿馬,進佔墨西哥。特別提醒盧督師,宋王殿下,印加女王殿下,你部的首要職責是防守。嚴禁西賊北美力量未被削弱前,冒險進攻。可都清楚?”

顏思齊面色嚴肅的說完這話後,從美洲遠道而來參會的盧象升、朱慈焱以及蒂雅,都一起起身:“請樞相放心,絕不貪功冒進。”

“好,接下來是第三路,也是本次徵印的主力兵團,西南方面軍。該方面軍配屬兵力爲,陸軍一百三十六個步兵師,一個特種兵師,合計兵力爲兩百零六萬人。海軍方面,除七艘戰列艦爲首的主力艦隊外,還有五個海軍陸戰師參戰,合計二十九萬六千人。

如此規模的軍隊,要調度起來極爲困難。因此,經過樞密院反覆討論後,初步決定,該方面軍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雪區集團軍,兵力爲四個大明師,一個廓爾喀師。司令官爲滿桂上將。其作戰任務是,翻越喜馬拉雅,走克什米爾,佔領戰略高地。不過,受限於地形因素,這一路的補給極爲困難,所以任務雖然很重,但是配屬五個師,已經是後勤的極限。

第二部分,是若開集羣。兵力爲三十個師,四十五萬人。司令官爲曹文詔上將。下設三個集團軍,司令官分別爲黃得功中將、日本國的真田幸昌近衛中將,和福國的林慶業中將。該集羣的作戰任務是,不走海運,走陸路,翻越若開山脈,先期在孟加拉對西賊發起進攻,以期吸引西賊主力。若西賊以主力來應對,則我依託若開山脈進行防守。若西賊偏師來此,則努力將其擊退,進入恆河三角洲。

各位,雖說中南鐵路運能提升很大,但這四十五萬人的裝備、糧食等,也是中南鐵路的極限了。

第三集羣,是開陽集羣。呃,這個集羣的名字是皇上取的。這個集羣,陸軍共計一百零一個師,總兵力一百五十二萬人。同時海軍主力艦隊以及所有的海軍陸戰隊,均在這個集羣。該集羣的總司令官以及總委員,是皇上本人。”

“啊?”

顏思齊這話一出口,參會的衆人不知內情的,全都齊齊的驚呼了起來。

不過,也就是驚呼一下了:這位皇帝從皇太孫時代起就多次親臨戰陣。到了現在,如此大規模的國戰,皇帝陛下要御駕親征,似乎也是理所當然吧。再說了,如此重兵集團,離國遠征那麼久,不是皇帝親自領兵,哪個大將敢接這個任務?

只有朱由校苦笑的站起身來拱拱手:“皇兄,您和太子都要上戰場,這意思……”

“沒錯,戰爭期間,只有把你抓回來監國了。誒,別皺着眉頭嘛,你監國,朕最放心。嗯,你得多辛苦一些,監國要做好,新式戰艦的設計也不能停。”

“……哎,皇兄以前立太子的時候還說以後臣弟都不用監國呢。罷了,臣弟領旨。”

這麼一個小插曲後,顏思齊看到衆人的情緒都穩定下來了,便繼續道:“該集羣的總參謀長是劉招孫上將。下設十個集團軍,司令官分別是日本國豐臣棟秀關白、安南國王黎維新、桂王朱由榔、福王世子朱由菘、唐王朱聿鍵、周王世子朱紹烔……等。該集羣的作戰任務,首先是海軍要取得孟加拉灣的制海權,確保運輸艦隊的安全。然後根據當時的戰事情況,集中全部運力,儘可能的一次性投放五十萬以上軍隊登陸。如果,呃,本官是說如果海軍與西賊海軍爭奪制海權失敗,甚至是制海權完全操於敵手,那麼,不光是這個開陽集羣無法登陸,便是已經展開的若開集羣、雪區集團軍,全都要撤回。

以上,就是明年徵印的初步作戰計劃和兵力配置。總體而言,因爲印度是一個地理相對封閉的半島。我大明不管是北面的雪區或者東面的蜀國,雖然與其有很長的邊境線,但是這些地方海拔過高,山路崎嶇難行,無法支撐大兵團的後勤。因此,主力兵團只能是浮海而擊。所以,本次徵印成敗的關鍵,在海軍!若海軍不能獲得孟加拉灣的制海權,則我本次遠征,極難收穫大勝。”

“皇上,太子殿下,各位。”在一衆人的目光中,日裔將領,大明本土艦隊司令官犬養棟二長身而起:“海軍爲了一雪當年戰敗之辱,最近這些年,無日不在刻苦訓練。皇上,戰陣之上,勝敗之數難定。臣在這裡沒法做太多保證。臣唯一敢保證的是,這一次,海軍將士,人人都將爲大明獻上所有的忠勇。”

“好,以上便是本次遠征的初步計劃,大家都聽明白了吧?好,現在請皇上訓示。”

“好。”接過方正化送上來的話筒,朱由棟清了清嗓子:“衆卿,從天啓二十六年開始的備戰工作,到了現在,差不多進行了二十八個月。總體而言,朕對當前的進度很滿意。當然,正如信王剛纔所言,在爲期兩年多的備戰工作裡,也有一些不好的,甚至是極爲惡劣的行爲。對這些,朕同意信王的觀點,絕不寬貸。

朕尤其是無法容忍的,便是各地官員想方設法爲其子弟、親友逃避兵役的行爲。此乃國戰,正是需要人人奮勇之時。朕除了御駕親征外,也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上了戰場。萊王、簡王、信王,乃至福王、桂王、周王、唐王以及各藩屬國,都是君王或者世子親自上陣。在皇族率先垂範的情況下,若還有人敢逃避兵役,呵呵,如信王所言,朕發兵前,要親自斬了他祭旗!

各路藩王,各地方督撫、布政使,回去之後,嘴上要嚴守秘密。手裡,要按照今日會上的佈置努力工作。戰事一起,朕最擔心的就是民生。各地藩王、各地方官員,你們在地方上的首要任務,就是想盡辦法維持各地物價平穩,尤其是糧價、鹽價、布價、棉價這些涉及到百姓生存物品的價格,一定要維持在可控範圍內。朕已經先跟四大商會打過招呼了,他們也承諾會在商界發起號召,必要時,虧本也要保證物價穩定。但,肯定會有一些逐利之徒會趁着這個機會哄擡物價、囤積居奇。對這些人,不要手軟,該抓就抓,該殺就殺!

除了維持物價平穩外,由於本次遠征,現役精銳全部出征。整個大明本土,只有四十萬武警維持。所以,各地官員,還要小心處理各地輿情,萬萬不可激起民變。如白蓮教這樣一天到晚總想着造反的宗教,哪怕沒有任何反跡,也要防患於未然,把那些個教首統統先關起來!

衆卿,遠征印度,與西賊決戰的意義。六大報已經多次宣講,朕在這裡不再多言。朕深信,本次遠征,必然能獲得勝利,並由此奠定我大明在全球的絕對優勢。從而在最後肢解歐盟,消滅西班牙,還六合以安寧。我大明,必勝!”

“臣等恭領皇上旨意,此戰,我大明必勝!”

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
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五五零章 電學研究轉向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四九一章 衝鋒槍的歷史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一二五章 殿下的新玩具(三)第四十九章 打臉就要打痛(十)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七十五章 搬家並不簡單(一)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七十三章 搬遷勢在必行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三六章 穿越者的互撕(二)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三五三章 開陽終於登頂第五九一章 兵役局的肥差第二二二章 拿騷的莫里斯(二)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六五二章 兩個人的彙報第二九二章 進擊的新人們第三五七章 唐王府的狗血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二零七章 唯有堅持不懈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六八二章 流水賬的戰報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二八章 東林陷入頹勢(三)第五五二章 歐盟需要停戰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一九五章 天下重新透明(四)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五三二章 大明陸軍參戰(二)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三三一章 大明準備反擊(二)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六零二章 奧朗則布代位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