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六章 幕府垂死掙扎

“皇上,現在我軍已經在朝鮮集結完畢,各類物資也在通過海運往着朝鮮的釜山集結。只是……”

“只是什麼?”

1609年三月一日,北京,國務會議。這次會議的主題,自然是討論如何進行戰爭的下一步:在日本本土登陸。但是會議一開始,兵部尚書王象乾就提出了一個難題。

“皇上,目前加上收編的八萬餘日本降軍和從鴨綠江北岸開進朝鮮的五萬九鎮聯軍。整個朝鮮一共是有二十四七千餘戰兵,再把後勤輔助人員、長期隨軍的民夫工匠算上,超過三十萬人。雖說投降的如伊達、上杉等,交出了三十萬石糧食。但是這點糧食只夠以上人員消耗兩三個月……當然,朝廷去年各類賦稅收繳情況極好,糧食還是不缺的。臣其實想說的是,如果要登陸倭賊本土,既要把這三十萬人送上去,又要保證足夠的糧食。目前我們徵調的三千餘艘民船,運力是不夠的。”

“原來如此……”朱由棟聽王象乾說完後,轉頭看向了曹三喜。

曹三喜馬上起身:“皇上放心,臣立刻抽調南方的民船北上。相關征調費用,從戰爭基金會走。不過目前因爲馬六甲海峽已經打通,南方的商人們大多急着在南洋做生意。所以,臣要徵調南方民船,一艘七百噸級的大福船,每月租賃費用會達到200元以上不說。這持續時間還不能太長,不然不但租賃費用會急劇上漲,預計天啓元年,中南五州收到的商稅也會急劇下降。一進一出之間,只怕光是這一塊,就會丟掉500萬元以上。”

曹三喜這麼一說,一開始還在會場上閉着眼睛裝死的戶部尚書許弘綱一下子就睜開了眼睛,然後面色不善的盯着王象乾。

“哼~!”對這守財奴滿是鄙夷的輕哼了一聲,王象乾起身:“皇上,兵部這邊只要運力足夠,登陸計劃都是現成的。南方的民船曹行長調配過來後,我們最多花半個月的時間對新來的民船做點訓練和編組,然後就可以擇一日期大舉渡海。因爲具體登陸日期和地點,涉及最高軍事機密,臣就不在這國務會議上講了。稍後在作戰室單獨彙報。”

“好,朕知道了。”敲敲桌子,朱由棟朗聲道:“衆卿,從萬曆四十四年倭賊、暹羅對我大明不宣而戰開始,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年。三年來,賴百姓堅韌,將士奮勇。我朝已經從被動防守慢慢將此戰的局勢徹底扭轉。不過,雖說我大明現在已經勝券在握。但衆卿一定要牢記,所謂行百里者半九十,這對倭登陸最後一戰,纔是最爲關鍵的一戰。還請衆卿一定要精誠合作,爲這三年的戰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謹遵皇上旨意,我大明天威,定將降臨瀛洲。”

……

當朱由棟在準備給予日本最後一擊的時候,德川義直在幹什麼呢?

忙着殺人。

二月下旬的朝鮮之戰,明軍只是殲滅、收編了日本在朝鮮的主力部隊。平、開、漢三城之外的一些地方的小股駐屯部隊,以及散佈在周邊打探情報的忍者,明軍不可能在六天之內就清剿乾淨。所以,這些人裡,當然是有漏網之魚逃回了日本本土。如伊達、上杉等家族背叛德川幕府,並向豐臣棟秀表示臣服的消息,自然的也傳回了日本。

在收到這樣的消息後,德川義直不管自己想不想,都必須要有所動作:雖說如伊達、上杉、毛利、前田這樣的大家族,最近幾年都把領內主要的親戚、家眷和核心武士團都帶到了朝鮮。但是其留在本土的旁支、妾室啥的,這會兒必須得殺掉。不然整個幕府的威信,就要徹底完蛋了。

所以,從1619年的三月起,德川家就派出了幾支新軍出征以上外樣大名的舊領,在各地展開了針對這幾家家族家屬的屠殺。

這種事,毫無疑問會激起所有外樣大名和地方豪族的反感,可是卻又不能不做。總體而言,真的是比吃了蒼蠅還難受。

說到吃蒼蠅,德川義直被朱由棟喂的蒼蠅也不止一隻了。一月底朝鮮王室在遼河被送入河底。消息傳回日本,面對在瑟瑟發抖中的諸多大名、百姓,德川義直還不得不“承認”這隊忍者就是自己派出去,並對服部半藏等人“豐碩”的工作成績表示感謝,加增了服部家的領地……

其實從去年二月東海決戰分出勝負後,德川義直就知道日本大勢已去:一個島國,失去了制海權,還想怎麼着呢?只有讓神社的巫女們拼命跳舞,看天照大神能不能再次颳起神風,把明國艦隊都刮到海底去了。

當然,還是那句話,不到最後一刻,沒有誰願意放棄自己的生命。所以,該掙扎還是得掙扎的。

同樣是在三月一日,江戶城,將軍居所。

大殿內人頭攢動,若要仔細觀察這些人衣服上的家紋,稍微對此時的日本局勢有所瞭解的人都會驚訝的發現:怎麼全是一羣德川、鬆平、本多、酒井、井伊、榊原、柳生……其他的家紋都完全看不到?

是的,事到如今,雖然日本的外藩們都有了各種別樣的心思。但是如此局勢下,德川家的親藩、譜代家臣們,反而更加緊密的團結起來了——幕府若是垮了,外樣大名們最多就是削減封地,搞得不好還會本領安堵甚至加贈。但是德川一系,肯定是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德川義直是可以充分的信任這裡的這羣人的。

“恭迎公方殿下。”

坐上主位後,德川義直也不客套,直接切入正題:“諸位,多的話不多說了。現在戰事不利,國家陷入危機。若是在即將到來的明國登陸入侵中不能將其擊退,幕府就不復存在了。所以,今天的會議,就是確定如何應對明國的入侵!”

其實真要說起來,朝鮮的失敗在德川義直看來是可以接受的:雖說摺進去一萬五千新軍和近一萬親藩譜代麾下的足輕。但是換個角度看,將近十萬人的不安定因素是全給扔出去了——強力的外樣大名麾下軍隊,以及國內因爲德川幕府的建立而失去了領地的浪人們。這時候全在朝鮮而不是在國內。這就讓自己將來的登陸阻擊戰,少了背後被捅刀子的可能。

只是伊達、上杉這些傢伙忒無恥,連一仗都沒打就投降了。如此,外樣大名的力量沒有被削弱,明國士兵好像陣亡也不多。這確實有點讓人遺憾。

不過不要緊,日本可不是暹羅那種身處周邊都是明國藩屬國的弱雞。而且此時幕府在國內的控制力可謂前所未有的高。只要明國敢來登陸,他一定會讓那位開陽好好的體會一下大和民族的堅韌與頑強!

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
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二零一章 監國的第一天第五八七章 皇明憲章摘錄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七八九章 敵人這是要跑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六七五章 將帥們的調整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三九三章 無敵朝陽羣衆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三一五章 崇明沙攻防戰(七)第一七五章 宿命的薩爾滸(五)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六零三章 準備攻略印度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六十章 手心背都是肉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六一章 家裡的親人們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一零章 玉衡搖光結盟(二)第四零九章 千帆競逐瀛洲第六六七章 西班牙的優勢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六一六章 阿散索爾夜戰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四五九章 當家真的不易(二)第二八七章 流水賬的三年第四十五章 打臉就要打痛(六)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第六十七章 東北號角連營(二)第二六六章 後續成套方案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五二九章 莫里斯再上線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三三四章 逃亡者的用處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二五九章 大阪的夏之陣(五)第三八九章 海外的新制度(一)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四五八章 當家真的不易(一)第三八七章 登陸地點選擇第二四五章 人口普查完畢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二八一章 無壓制之義直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十五章 大明第一掮客第三七六章 廉貞走向末路第四五二章 帝國滅聯盟立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一五章 巴格達的帕夏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