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忠臣和官混子

“臣孫承宗,拜見太孫殿下。”

“呵呵呵,孫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見,真有聞名不如見面之感。”

“臣惶恐,臣不過是去年的進士,賤名如何傳進了太孫的耳內?”

因爲我是穿越者啊,對您這位在歷史本位面,全家滿門壯烈犧牲的名臣,當然是非常熟悉和了解了。

客觀的來說,孫承宗這一年將要滿四十二歲了。作爲新科進士,這樣的年齡稍稍的大了一點:宦海沉浮,即便榜眼的起步很高,但一般來說,沒有二三十年,是難以入閣的。而在當時皇帝的壽命都很少超過五十歲的明代,這樣的新科進士,絕對不是潛力股。

在歷史本位面上,孫承宗的官位能夠迅速上升,還是因爲女真崛起,遼東戰事的糜爛。其主政遼東的四年期間,雖然沒有大的戰事,但努爾哈赤就是無法再度有效攻取大明的土地,相反,其勢力卻在不斷的萎縮。這便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表現。

當然,如果在太平盛世,他這樣的年齡才中進士,估計頂天也就是一部尚書吧。

不過,無論如何,這樣的忠臣、能臣、純臣。朱由棟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並且迫切的想要收爲己用。

“學生朱由棟,拜見孫先生。”你的問題我是沒法回答的,咱們還是先行拜師禮吧。

“呃……呵呵,太孫請起,三位也起來吧。”

師生見禮完畢後,孫承宗道:“太孫,還有三位。八股文對於我等普通人來說,乃是科舉的必須技能。但是對於諸位這一輩子都不用參加科舉的人來說,八股文的緊要性就沒有這麼強了。可是,爲什麼卻要諸位學習八股文呢?”

孫承宗提出這個問題後,朱由棟微微轉身,看向了自己的三個伴讀:雖然你們年紀很小,但是我也想看看你們怎麼回答啊。

“先生,學生以爲,太孫學了八股文,以後纔好在殿試的時候做好考官。”

說出如此粗鄙答案的,當然只能是武學傳家的李純忠了。

對這樣的答案,孫承宗只是微微一笑,然後看向了張世澤。

“先生,學生以爲,我等以後都是要和朝臣打交道的。而朝臣們無一不是做八股文出身,若是我等不懂八股文,那以後就沒法爲太孫效力了。”

“嗯,世子說到了一點。”輕輕的點了點頭,孫承宗又轉頭看向了王承恩。

“先生,學生以爲,八股文這種文體,實乃一切文章的基礎。只要學好了這個,以後無論詩詞歌賦,都可信手拈來。因此,八股文不可不學。”

“哈哈哈哈~~說的好,嗯,那麼太孫殿下覺得呢?”

“呵呵呵,學生以爲,八股文主要用在科舉上。而科舉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國家選拔人才,必須要有一定的標準,而八股文,就是這個標準。爲君者,只有自己掌握了這個標準,才能爲國家選拔最好的人才!”

後世關於批判八股文的論點一大堆,穿越前朱由棟也對其深惡痛絕。但是穿越過來後,站的角度不一樣了,看到的問題自然也不一樣。

說白了,八股文只不過是一種格式。整個大明的公務員考試,參考人員全部都要按照這種格式作答而已。

格式嘛,哪裡沒有?現代社會的公務員考試,申論是不是有一定的格式?各級公文的格式那更是定得很清楚:通知、函、要求、實施方案那是各不相同但又各自有一定之規的。便是自然科學類的各種論文,其實格式什麼的也都是有嚴格規定的。

既然這些格式在現代社會都大行其道而且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那麼按照存在即合理的理論,八股文作爲一種格式,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國家選拔人才必須要有標準和格式,沒有八股文,也必須有其他的東西來替代。

他的負面作用不在於其本身,而在於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要想出人頭地只有做官。而八股文又成了人們做官的唯一途徑。於是整個社會精英階層的所有精力全都放在了八股文上面。由此導致社會其他方面缺乏人才和活力。

“太孫殿下果然聰慧!臣拜服!”

“先生謬讚了。”

孫承宗的這堂課上得時間不長:八股文這種東西,對於朱由棟這些幾歲的孩子還是太早了——四書五經都沒背下來,如何破題闡述經義呢?這個只能是慢慢啓蒙了。

接下來登場的,是負責禮儀教導的溫體仁。

說真的,在給朱由棟配備師資和伴讀方面,大內和勳貴那是無比重視,精英盡出。

別的不說,就說那個預定做朱由棟大伴的曹化淳吧,人家可是內書堂成績最好的,再打磨文章幾年,拿到外面去科舉,一甲不敢保證,二甲應該是手到擒來的。這樣的人物,陳矩直接就放了出來。而王承恩也是少年宦官裡的佼佼者,其他非伴讀的,專門負責伺候朱由棟的宦官,大內也都是撿好的送。可以說,除了魏忠賢這樣朱由棟親自點將的之外,其他的宦官,都是大內頂層看好的人。

至於勳貴這邊更不用說了,人都幫太孫殺了,還有什麼說的呢?

但是在文臣這邊,就明顯看出不是很用心了。

呂坤、沈鯉是兩個糟老頭子,註定是陪伴不了太孫多久的,然後剩下的就是書呆子張以誠,臭嘴熊廷弼,起步太晚孫承宗,不務正業徐光啓,以及這個,“清廉孤臣”溫體仁。

禮儀對於古代君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禮是制度,儀是這些制度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古代社會,尤其是明朝中後期的士大夫,他們認爲最賢明的君主就該是一個禮儀機器: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皇帝出席,踐行適當的禮儀。然後把國家的具體事務交給他們打理——這就是最理想的君王。

具體到朱由棟來說,他現在是太孫,儲君的儲君,很多禮儀比如祭天、祭社稷還輪不到他。但是給長輩們問安就是一大串不同的禮儀:見皇太后是一套,見皇帝是一套,見太子、見先帝的其他妃嬪、見現任皇帝的妃嬪、見其他親戚,都各有各的禮儀。以後或許還有外事活動、接見宗教人士、接見少數民族酋長……都有相應的服裝、身體姿態等等的諸多要求。

所以,禮儀課是重中之重,是門大學問。必須由專業的官員來教導。

“臣溫體仁拜見太孫殿下。”

“呵呵呵,溫先生免禮。”看着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官混子,朱由棟真的很開心。

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
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五十二章 一起爬科技樹(一)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五七七章 農業未雨綢繆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三一三章 崇明沙攻防戰(五)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六七一章 聯軍登陸果阿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一四六章 曹文詔的家信第三十四章 原始資本積累(九)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五三五章 轉進的第六師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四一二章 燧發槍的對決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三零三章 爸爸有人打我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四八三章 大明朝的軍改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七五五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七八零章 此乃示弱以敵第一六七章 煩惱的主帥們(二)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一六一章 太孫殿下出徵(二)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六三九章 事了準備回家第二十四章 泰西今夕何年(一)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一七六章 宿命的薩爾滸(六)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一零章 不如虛張聲勢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二八四章 易普拉欣崛起(一)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七三七章 前後方的配合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三十二章 原始資本積累(七)第五零二章 軍備協調會議(二)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五九四章 搭建地方機構第七零五章 大西北的形勢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七六八章 孟加拉灣海戰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