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一)

“徐先生,徐先生!”

“啊?太孫恕罪,臣走神了。”

“無妨,徐先生,您看這麼佈置成不?”

“太孫實乃天人,好吧,這話臣當着太孫也好,私下和其他同僚也罷,都說了很多次了。太孫佈置得很好,臣沒有什麼要說的。呃,不,臣其實是在想,在格物之技方面,臣已經當不了太孫的老師了。倒是請太孫做臣的老師才比較恰當。”

“當不得徐先生如此稱讚,吾只是什麼都略懂一點,真要深入,就一定抓瞎。徐先生,你和耶穌會的利奇先生接觸較多,應該能夠感到,在格物之技上,我大明已經開始逐漸的落後於泰西。再不奮起追趕,以後我大明恐怕難以如漢唐那樣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吾也不瞞你,吾在這裡的佈局,就是要讓我大明的格物水平能夠趕上甚至超過泰西,並最終爲我大明的國泰民安提供保障。但是,要實現這些目標,僅憑這些師傅是不夠的。”

說完這話朱由棟也不由得心裡嘆氣:華夏此時和泰西在科技上的差距是有,但也僅僅是某些方面差一點點,而且在更多的方面還有勝出。

僅以玻璃爲例,是,意大利人在13世紀就已經會製作玻璃了,但是現在意大利會製作玻璃的工匠全都被集中在一座荒島上且終身不得離島。在歷史本位面,要到1688年意大利的玻璃製作技藝纔會外泄。

玻璃現在在歐洲還是極爲珍貴的裝飾品,根本無法廣泛應用。沒錯,1590年歐洲就有人發明了顯微鏡,但真正廣泛應用還得到1648年之後。同理,望遠鏡的誕生也得在1608之後。

當然,西方現在也有穿越者了,如果對方也像他朱由棟這樣,成天泡在起點的穿越文裡汲取了足夠的知識,或者對方本來就知識淵博,那麼,這些東西或許也會提前問世。但不管怎麼說,現在的大明和泰西差距不大或者說就沒有本質的差距。

所以,一切還是有希望的。

“太孫的志向,臣懂了。臣感謝太孫的信任,那麼臣也對太孫說說心裡話。臣參加科舉,考舉人是爲了自家的地位,考進士是爲了做點事。做什麼事,就是因爲臣對格物之技更感興趣,覺得我大明這樣下去遲早被泰西甩開。所以,臣才考了進士。因此,得遇太孫,是臣的幸運。臣願爲太孫所驅馳。”

“多謝徐先生的信任。那麼,徐先生且隨我來。”

有了自己的莊子,很多隱秘的事情就可以拿到這裡來做了。比如,穿越者的記憶,隨着時間的延長註定會越來越模糊,趁着還記得住一些,用紙筆記錄下來,是非常有必要的。

“徐先生,吾聽說你一直在跟利奇先生翻譯、整理幾何原理的相關書籍?”

“確有其事。”

“感想如何?”

“太孫,臣接觸泰西的格物書籍越多,就越感到驚恐。泰西諸賢從實際生活中提取公理,然後用公理推導新的理論,之後又用新的理論指導實踐,如此反覆,估計要不了多少年,泰西的產業就可以得到極大的飛躍。”

“嗯,徐先生說得非常在理。那麼,徐先生你來看看這幾本冊子。”

……

“太孫殿下,這幾本冊子從何而來?!這,這,這簡直就是天書啊!”

“呵呵,徐先生不要問這些從哪裡來。這些東西,有用麼?”

“豈止有用,簡直就是能推動我大明向前走很大一步啊!”

朱由棟給徐光啓的,其實不過是現在朱由棟的腦子裡還能回想起來的一些數理化、生物、醫學知識。除了醫學書籍確實算這個時代最高端水準外,其他的東西,其水平頂天就是21世紀的初中級別。

雜亂、低級、不成體系,而且特別是物理和化學方面的東西,很多是需要做相關實驗來驗證的。朱由棟此時當然無法去做實驗,只能是粗暴的直接寫明結果。

比如化學最基礎的元素週期表,他現在手裡連最原始的顯微鏡都沒有,又怎麼可能觀測到分子,原子?但他就直接寫在書裡了:而且特別寫明,先別管能不能做實驗驗證,他就是正確的。

徐光啓是何等人?這個時代最厲害的科學家。或許受限於此時的科技水平,他的見識和知識確實不高,但是人家的思維、智商可以說足夠碾壓朱由棟。所以,在再一次稍稍仔細的看了這些冊子後,徐光啓當然提出了很多疑問。

“呃,徐先生啊,這些東西呢,確實有很多現在無法驗證,但是吾敢保證,這些都是正確的。你先記下來就是了。至於驗證嘛,等外邊的那些師傅們把高爐建好了,溫度計出來了,陶瓷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高後……吾就讓他們試着弄坩堝窯,然後開始燒製玻璃。到了那個時候,什麼試管啊,燒杯啊就都有了。那時候你就可以做很多實驗了。”

“玻璃?臣是聽利先生介紹過這個東西,據說整個泰西只有一個孤島才能生產,難道,太孫也知道製作方法?”

“嗯。知道。”

“哎喲!呃,臣失態了。利先生說,這玻璃在泰西賣的極貴,非權貴不能購買。”

“哈哈哈哈,玻璃的原料到處都是,也便宜得很,只要掌握了方法,吾可以把他賣得很賤的。不過呢,暫時還不能賣得太賤,除非吾明確的知道泰西那邊的玻璃生產技術已經完全擴散,否則這個東西,以後將是我紅河莊的新一代財源!”

想象着未來滾滾而來的白銀,朱由棟很沒有風度的抹了一下口水,然後轉過身來對着徐光啓正色道:“徐先生,多的話吾不說了,這些東西,不準帶走,只能在這裡看。更不許外傳!”

“是,臣決然聽從太孫的吩咐。”

“利奇先生是謙和有禮的,但無論如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更何況他的理想並不是幫助我大明發展格物之學,而是要把所謂主的榮光照耀到我全大明。吾在這裡也跟徐先生說一下,你如果對基督有興趣,要入教可以。但是吾需要你時刻牢記,你是哪族人,是哪國人!”

“請太孫放心。”徐光啓面對着此時面色嚴肅的朱由棟,乾脆半跪了下來:“臣乃儒家弟子,心中的信仰在那裡很清楚。臣入基督,不過是爲了讓利先生對臣介紹泰西之學時少一些戒心和保留罷了。臣剛纔已經說了,願意爲太孫所驅馳!”

“嗯,徐先生。”四歲半的孩子輕輕的把手搭在了四十多歲中年男人的肩膀上:“外面的那些工匠,是吾的雙手。但他們沒有知識,只有經驗。而你,纔是吾的心腹!將來,在你的指導下,我大明的格物之技,一定能夠超過泰西!吾對此深信不疑!”

下一章要稍稍的介紹一下其他的穿越者了。沒得辦法,主角現在點亮的地圖不夠大,無法自然的轉移到其他穿越者方面。羣穿的硬傷就在這裡。不過我個人的計劃,本書雖然說是羣穿,但主角只有一個。這種突然丟開主角去介紹其他穿越者的章節不會有幾章的。

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
第七九零章 鄭成功的殺着第五五七章 獨立軍上高速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三零六章 敵人不會聽話第三三三章 戰艦要下餃子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六四二章 新一代的將星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二六五章 官員們的俸祿(二)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四四七章 海外州的發展(一)第三四九章 東海上的決戰(六)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四九三章 執政越來越難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三四一章 海上決戰想定(一)第五二四章 印第安女戰士第七四四章 今日定下國本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六三八章 文曲天賦何用第四八七章 你也是文抄公第四二七章 三萬裡的返航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七三五章 子彈是公平的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九九章 絞索緩緩拉緊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四八五章 海外亦有漢民第六九六章 海軍的新武器第三一二章 崇明沙攻防戰(四)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零一章 登陸逐步推進第三九九章 褚英汗之覺悟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七四八章 繼續一路向西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四九七章 鐵甲艦的戰鬥(二)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九十一章 國家根基已朽(三)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三九零章 海外的新制度(二)第二三三章 歷史未能重演(四)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第十章 孤的元從班底(二)第二四四章 大阪的冬之陣(五)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四四三章 孔府有了反應(爲盟主逐日2005加更2/2)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三五二章 登基年號選擇第一六六章 煩惱的主帥們(一)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七二七章 土雞的三國志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六七四章 全境都是戰場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四七三章 晉商開始轉型(二)第二五一章 鹽稅應該很多第四一九章 民族文明根性第三零八章 萬曆四十五年(二)第一七九章 大金國沒有了(一)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四一五章 要用大勢壓人第三五九章 臺灣島的開拓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