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章 大明由疆入藏

就在杜攸寧、張宏等人從美洲出發,踏上回國征程的時候。數萬裡之外,天山腳下,也有一支大軍,即將開始他們新的征程。

自天啓四年(1622)新疆建省,滿桂被派到這裡坐鎮開始,到了今日,已經整整五年了。

五年的時間裡,滿桂與新疆巡撫丁啓浚相互支持,做了很多事。這裡面最大的成就有兩個,其一是繼續開疆拓土:靠着裝備先進以及將士效命,明軍把大明的日月旗插到了蔥嶺和巴爾喀什湖以西,若不是近代軍隊對彈藥的消耗量極大,對後勤的依賴度高。而蔥嶺公路的修建計劃因爲耗費太高,耗時過長被戶部和工部聯手否決,說不得,滿桂還可以把邊界線繼續向西推動——當然,蔥嶺、巴爾喀什湖以東是大明的實控區,以西雖說限於後勤沒法實控。但這是大明啊,那些中亞的部族,這會兒一樣的學着他們一千多年前,中華帝國唐王朝時的先輩們,爭先向大明朝貢了。

其二自然是在這塊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總體而言,丁啓浚自己是星月教徒,在溝通上沒有問題。滿桂手裡的刀也足夠鋒利。雙管齊下後,新疆的治理居然搞得還算不錯。從天啓七年開始,新疆也可以和那些內地省份一樣,向中央繳納賦稅了。

然後滿桂就向朝廷提出:這個,新疆已經穩定下來了。昔年皇上可是承諾了我,雪區也是由我滿桂去拿下來的。這個,皇上你現在該踐約了吧?

這時候朱由棟已經開始巡遊天下了,在北京收到滿桂奏章的朱由校不敢擅專,直接把這封奏章送到了朱由棟的身前。

朱由棟在收到這份奏章後很是躊躇了一番,最後還是下定了決心:入藏!不是說了嘛,朕這個皇帝,中華帝國的傳統本土,一塊都不能少啊。

這個時代,因爲還沒有後世那個靠着賣石油賺了大錢,不知道錢怎麼花,然後滿世界修建清真寺,散佈WA HA BI教義的狗大戶國家。所以這個時代的星月教徒,其實更加的文明、安靜。其總體綜合素質,更是勝過這個時代的基督教徒。

所以,既然新疆的穩定遠勝預期,那這個時候,也該入藏了。

1627年6月1日,接到聖旨的滿桂在吐魯番誓師,以麾下部將孫祖壽、黑雲龍爲先鋒,率領一萬五千正規軍和一萬餘民夫,開始了進藏之旅。

在新疆駐守的五年裡,滿桂其實一直念念不忘皇帝的承諾:大明本土超過三分之一的地方,都會是你滿桂打下來的。

所以,這些年裡,他除了操持新疆的兵事外,也派出不少小部隊尋找進藏道路。

在付出了很多的犧牲後,特別是在新疆駐紮的時間長了,得到當地人的幫助後。滿桂和丁啓浚明確了一件事:從南疆入藏,基本是死路一條。還是老實一點,從新疆出發,先經甘肅到青海,然後從青海入藏吧。

這麼做,路程是繞了一個大彎,但至少相對安全,而且一旦上了高原後,這條路線的路況,也勉強能夠支撐大兵團的後勤。

路線選定後,接下來自然是要在後勤上做足功夫:朱由棟在天啓八年就接到了滿桂請求入藏的奏章,一直按着他到天啓九年才放行,最大的擔憂就是高原反應。

爲此,他結合自己穿越前行走雪區的經驗,寫了很詳細的方略給滿桂,要求滿桂在部隊的給養、醫療裝備都達到一定程度後才能出發。

這纔有了天啓九年的滿桂入藏。

這支兩萬多人的龐大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滿桂的心腹愛將,在歷史本位面上,被孫承宗稱讚爲‘一錢不取,廉勇絕倫,將帥佼佼’的孫祖壽。

此時大明朝廷因爲皇帝的高度壓榨,其‘基建狂魔’的屬性已經展現無疑。自天啓六年,朝廷決定修建蘭新鐵路開始,到了孫祖壽率軍出發的天啓九年,從蘭州到敦煌的單線鐵路已經修築完畢。所以,孫祖壽的先鋒團連帶後勤民夫、醫生、翻譯等共五千餘人,六月一日從吐魯番出發,不過到了六月下旬,就來到了青海的省城,西寧。

仍然是限於交通,大明的青海省,比起後世的青海省,其面積小了很多:從西寧出發後,走了大半個月,抵達崑崙山脈北麓後,大明的實際控制區域到了這裡就結束了。孫祖壽等人到了此時,就算是越過了三大雪區之一的安多,進入了康巴雪區。

“大軍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進入雪區後不久,聽嚮導說東南方向的玉樹地區有文成公主廟,孫祖壽和麾下將士商量一番後,就決定先往那裡去祭拜一番。然後翻越唐古拉山脈,進入衛藏。

結果,纔剛剛進入康巴雪區不久,就有當地的喇嘛和頭人靠了上來。

“本將乃是大明陸軍第十三師師長,孫祖壽,軍銜少將。奉吾皇旨意及新疆兵團司令官滿桂上將命,率軍入藏。”

“大軍入藏意欲何爲?”

“雪區乃我大明不可分割之固有領土,奉吾皇旨意,我軍入藏後將常駐於斯,並且派駐官員,對雪區進行治理。”

這番話說出來後,對面的喇嘛和頭人們都有些驚詫。

“從去年開始,就聽說大明準備進入我們雪區了吧?”

“是有這麼回事,我們上面的第巴,還有僧官們都曾經接到過類似的消息,據說大明朝廷還發了聖旨,要求我們沿途做好接待、引導工作。”

“還以爲他們是說着玩的呢,居然來真的!”

“是啊,雖說幾百年前,明朝取代大元的時候,也曾經來過一些人,但現在都是什麼時候了,幾百年裡他們都對我們不聞不問,怎麼這個時候居然派軍隊來了?”

不怪這些喇嘛和頭人們感到驚詫,實在是大明帝國從建國開始,對西藏的統治就不是很牢靠。

青藏高原這塊地方,一直到了元朝的時候才正式的處於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元朝設立了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宜以及雪區的軍政事務。中央政府第一次在這裡清查戶口,建立驛站,任命官吏,收取賦稅......

老朱驅逐蒙元后,對雪區的統治就沒有元朝這麼有力了:大明繼承了元朝對雪區的直接管轄權利。但卻不直接在這裡任命官吏,也不收取賦稅。取而代之的,是僧官制度:大明中央政府任命在雪區各地有威望的僧俗人士爲官員,在當地進行統治。這些僧官的任期幾乎都是終身制,而且可以世襲。雖說世襲的事情要經過大明中央政府批准,但這種事情一般也就是走個程序,幾乎沒有不批准的。

總之,大明建國兩百多年了,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雪區,幾乎沒有大明中央政府派來的流官,大明也沒有在這裡駐軍,也沒有收取賦稅。雪區的上層們除了在名義上尊崇大明皇帝,認同雪區是大明皇帝統治下的一部分,逢年過節想起了給皇帝送點禮物外,關起門來就是真正的土皇帝——便是大明自己,其上層人士開口就是:我大明兩京十三省——這是自己都沒有把雪區算進去啊。

所以,也難怪雪區的這些上層人士,不把前些日子滿桂派人送來的聖旨不當回事了。

“還請大軍回去稟報大明皇帝陛下,我們三藏,幾百年來都是大明的忠順子民,我們自己能夠治理好三藏,就不勞煩皇帝陛下操心了。大軍的隊伍走到這裡也就可以了,我們今晚會安排人手好好款待大軍,之後就請大軍率領你的隊伍,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吧。”

“大膽!竟然口出如此狂悖之言!不要以爲本將什麼都不知道,昔年蒙元的官,蒙元的兵能夠入藏,今日我大明的官兵爲何不能入藏?”

“大軍這話就沒有道理了,兩百多年前,大明建國的時候都沒有派官兵入藏,今日入藏,哪有這個道理?”

“本將不跟你們講道理,本將就認死理,這雪區,是我大明的土地是不?”

“......是。”

“那不就結了,既然是我大明的土地,那我大明的官兵如何進不得?今日,不管你們同意與否,我都會率軍繼續前進!”

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
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卷末總結及單章求訂閱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第三九七章 看透的李三才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一八四章 阿拉維杜新王(一)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四六八章 新時代的改變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七零六章 白起作戰啓動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一三二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六一四章 莫臥兒的炮擊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五八四章 大明的科技樹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七七一章 雷擊艦隊登場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七五四章 殷地安新史觀第四三六章 不改漢家衣冠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六六二章 進化論的誕生第二五二章 山西的掌控者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二四七章 準備整頓鹽政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七七二章 老子要吃獨食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二九九章 日本欲寇朝鮮(三)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第七三四章 曹變蛟的夜襲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一四五章 先定規後開營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三四四章 東海上的決戰(一)第三九四章 蜀藩未來所在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六七八章 駐印軍的瓦解第三七四章 阻擊與被阻擊第三一八章 海軍事海軍了(二)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六八四章 屹立的張巡寨第三十三章 原始資本積累(八)第六八零章 老賊的好打算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六一五章 豈曰大明無炮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四六二章 進入鐵甲時代(二)第六一零章 比哈爾邦出兵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五三八章 所謂民意反噬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二七四章 丙辰會試黑幕(三)第六九四章 宗室也有血性第七六五章 戰略就是調動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五六九章 我是有底線的第五七一章 除惡必須務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