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僧道納稅,你小子有種嗎

“平時看你無法無天,真到接近權力中樞,你倒是會拍馬屁!

這圍牆上的標語,我若是皇帝聽了,肯定雞皮疙瘩都起來!”

張異聞言不以爲意,反而笑嘻嘻:

“叔叔也覺得效果不錯吧,要的就是他起雞皮疙瘩!

怎麼噁心咱們怎麼來,反正讓陛下印象深刻就行了!”

朱元璋反而被他說得愣住,他本來想笑張異沒立場,可聽他說來,這似乎還有講究?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朱標開口:

“張家弟弟,你這有什麼講究?”

張異嘆了一口氣,想要營造一個自己很困難的形象,只是那爲賦新詞強說愁姿態,惹人發笑。

“叔叔和黃家哥哥有所不知,別看我龍虎山如今花團錦簇,可刀子也是架在脖子上呀!

宗教本身就有蠱惑人心的屬性,所以君王用之,也懼之!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低調行事!

可陰差陽錯之下,我龍虎山現在承擔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這形勢越好,就越是要小心來自宮裡的目光!

辦學可那是教化!

是直接給百姓教導,深入羣衆的勾當。

只要那些文臣誰看不過眼,污衊咱們一個造反,那可是洗不清的事。

所以呀,強調忠君愛國,加強思想教育,那是不得已且必須做的事!

一來,忠君愛國確實也沒錯!

二來,這也是讓皇帝看到,我龍虎山絕無謀反之心!

至於爲什麼要刷標語呢?嗯……

叔叔看着低俗,噁心,那正是小道希望那些士大夫和君王看到的!

一個低俗噁心的小人,反而不會被人當成危險去防備……”

張異一番話下來,朱元璋臉上的取笑之意反而沒有了,這孩子簡直是將求生欲刻在骨子裡。

不過他這種自污的手段,也給他不少啓發。

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求生之道,這點算是讓他大開眼界。

不過他嘴裡不服:

“你這是妄自菲薄,如今龍虎山的情況,那是烈火烹油,節節高升!

天下名山,向來是七佛三道,佛門橫壓道門!

也就是你這臭小子一頓王八拳,居然連天下第一寺的主持都打跑了!

現在龍虎山帶着道門奪回天下第一的趨勢,那是指日可待!”

張異嚇一跳,趕緊擺擺手:

“那可不行,佛門想當老大讓他當去,在洪武爺底下混,當第一可不是什麼好事!

不過小道倒是不擔心這點,咱們道教突出的就是一個散裝,誰也不服誰!

龍虎山管好龍虎山就行,道教這旗子可當擔不起!

能利用手中的資源,爲這百姓做點事,也算對得起人家給咱的香火錢!

其他的,那還是讓佛門頂上去吧!”

朱元璋:

“你是不是太過小心了,也許陛下並無此心呢?”

張異道:

“嘿嘿,咱們是僧人,道人,就是原罪!

僧道,從社會層面來說,也是趴在社會層面吸血的蛆蟲!

僧人,道人不事生產,會佔用大量的社會資源!

如果是大寺院,甚至還會佔有大量的田產!

可是這些田產裡邊,又有一些是不收稅的,從國家層面來說,他們就是從國家稅務系中消失的存在!

這種人,怎麼可能討皇帝喜歡!

只不過是仙佛之說,深入人心!

皇帝需要安撫人心,穩定天下,所以咱們還有存在的價值。

可是別太把自己當回事,也別像那些佛門的和尚一樣去求什麼佛法興盛,自古以來多有滅佛,少有滅道,那是有道理的!

咱們道士最多毒死個把皇帝,

他們動了社會穩定的根基!”

老朱很喜歡張異的一點,是他這人不雙標。

他黑起皇帝來是不予餘力,可是黑起自己來,也絕不含糊。

張異雖然是道士,可他的立場卻從不站在道士那邊。

這貨一直以一個旁觀者,觀察者的角度,超然於物外。

“咱們皇帝可是混過佛門的,他對宗教那一套也懂!

從他剛立朝就收拾我爹來看,陛下對宗教的警戒可謂是極重!

其實也許陛下自己都沒意識到他爲什麼會本能警戒和打壓龍虎山!

我認爲深層次的原因,是他怕龍虎山從龍有功,在新朝就壯大起來!

其實蠱惑人心和起兵造反這點,龍虎山沒有那個本事!

可兼併土地就不一定了!

事實上,我龍虎山從前朝留下大量的土地,其中有許多是不用交稅的……

且擁有度牒的僧道,免稅,免徭役,還有一定的田地免稅!

如果老頭子大量發放度牒,呵呵……

皇帝那不是頭大了?

現在天下百廢待興,處處都需要人!

多一個僧人道人,那社會上就少一個生產之人!”

朱元璋讚許點頭,張異這些話算是說到他心坎裡去了。

雖然寺院道觀免稅這種事情,從唐開始已經有了改善。

可寺院道觀興盛,依然有大量免稅的土地,這些土地和土地上生產的人,其實對朝廷來說是消失的存在。

不打壓僧道,難道還要讓這種情況繼續惡化?

張正常第一個送人頭,老朱不打他打誰?

“所以,想要消除陛下心中的疑慮,就必須讓咱們變得有用起來!

就如那些士大夫一般,君王給他們一定的免稅額度,也是因爲認可他們的價值!

咱們總不能靠着虛無的淨土和時候昇天去體現自己的價值!

這種東西在國家動盪的時候,也許可以麻痹百姓,維持統治!

在新朝,一切都要爲生產服務!

搞錢纔是朝廷的第一要務,咱們龍虎山把自己定義爲能指導生產,能參與到天下休養生息的社會分工中來的指導者!

也是給自己謀個出路!

讓自己成爲生產者的一部分,纔是真正的出路”

老朱沒想到張異的思想覺悟如此之高。

這種直覺自省,已經不單單是一個窺視未來能夠言說。

他的說法,其實也將宗教和君王之間的關係給說得非常清楚。

君王需要宗教安撫人心,所以給僧道二門和類似的教派免稅,將他們脫出生產者的範圍作爲報酬。

可也是因爲這個規定,導致僧道二門有個悖論,

就是理論上佛道二門大興的話,他們就是在抽天下的血。

任何皇帝都不會放任這種事情發生,所以必須控制。

類似讓僧道納部分稅收,用度牒制度控制僧道的數量,這些都是統治者的手段之一。

可是張異卻爲朱元璋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

爲什麼不把僧道變成生產者。

這個想法很瘋狂,畢竟佛道二門,大部分人的身份都是出家人。

正一道是個不擇不扣的例外,但也因爲這個例外吃到很多好處。

如果皇帝動這千古不變的規矩,大概率也會引起很大的反彈。

上次有人動寺院的利益,還是武則天之事。

“生產者,可僧人倒是不事生產,該如何界定?

難道還能讓他們服徭役不成?”

朱元璋試探性詢問,張異道:

“任何界定生產者和不生產的價值,用稅收就行了,所謂稅收減免,在我看來是朝廷給自己挖的最大的一個坑!

這些東西確實給了一些人特權,這種特權也確實應該是他們應得的!

可這個應得的,如果失控,那就是大問題了!

不拘僧人,士大夫身上的稅收減免,也是一個道理!

其實每個王朝的毀滅,都是從收不上稅開始。

可爲什麼收不上稅?

說白了就是勳貴、宗親、寺院、高官他們兼併了太多的土地!

朝廷能收上來稅的土地,大概也就七八百頃左右,如果把雜七雜八的算上,也就是一千出頭!

如果僧道佔一點,勳貴佔一點,宗親再佔一點!

朝廷的稅基其實一直是縮水的!

朝廷收不上的賦稅,那就落在已經所剩無幾的土地上耕種的百姓身上!

一方面,百姓活得很苦!

一方面,朝廷過得很窮!

到後來,可不就是崩盤唄!

讓天下人皆有所產,貧道覺得很有意義!

本來生產力就不咋樣,還養着一堆特權……”

張異只是隨口一說,朱元璋卻認真聽進去了。

他聽過張異說起明末的片段,卻很少去想這些事情的根源在哪。

其實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代王朝覆滅的原因也是大同小異。

“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朱元璋問,張異卻笑笑沒有回答。

畢竟科舉都沒開始呢,明清那種將秀才舉人高高擡起的制度自然無從說起。

在他看來,老朱當時將讀書人的地位進一步擡高,甚至讓他們在生活中擁有特權這件事,也是君權強化之後,對於讀書人權力的一種讓渡。

畢竟他們家的官也不好當,明初當官也不見得是多吃香的事。

但是這種讓渡,也是後來大明陷入財政危機的根源之一。

雖然皇帝爲了中央集權做了很多努力,甚至連宰相制度都廢除了,明朝的皇帝確實獲得了比前代更大的權利。

大到嘉靖可以數十年不上朝,朝廷依然不亂。

大到看似權傾天下的嚴嵩、張居正或者某些大太監,其實皇帝想要對付他們,也很容易就能拿下。

可擡高了有功名的讀書人的地位。

卻等於也讓地方做大。

華夏自古本來就皇權不下縣,擡高那些人,等於讓鄉紳的地位在基層,比前邊的朝代更大……

那些鄉紳,大地主們一邊受着朝廷的盤剝,一邊盤剝百姓。

地方的農稅和商稅,到後期基本被地方截留,

根本落不到朝廷口袋裡。

很多影響深遠的政策,其實根源就在洪武皇帝這裡。

但這種事他懶得說,也不好說……

朱元璋見追問不得,換了個話題:

“難道你還想給自己來一刀,讓陛下對僧道納稅?

只是這件事會不會導致天下民心不穩?”

張異笑道:

“只有一個集體尾大不掉的時候,纔會出現左右爲難的情況!

一般而言,開朝之時,就是從根源上解決很多問題最好的時候!

尤其是咱們大明,因爲得國正,其實很多問題解決起來比較容易!

只是皇帝的私心重了點,他搞出來的宗室問題,就是標準的丟了西瓜撿芝麻!

就如三武一宗滅佛,佛門的問題是誰造成的?

還不是前任一層層給佛門加碼,造成如今的局面?

所以說呀,人別太把自己當回事,誰知道自己當時覺得英明的決策,在百年後會顯得多愚蠢?”

張異只是隨口吐槽,老朱卻面紅耳赤。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傢伙句句不提他,句句不離他。

“生產者……”

“貧道讓正一道的道士們,教導百姓識字,或者教導他們一些農耕之類的知識,就是讓他們成爲生產者!

他們在這個社會的循環中,是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貧僧覺得,既然這天下人如此少,休養生息也正當其時!

沒道理有些人天生就該是被供養者,人家士大夫集團多少都還乾點活,在生產力系統中貢獻自己的作用呢……

當然,貧道不是說僧道沒有在社會中起到作用,他們安撫人心,替君王穩固民心也會是他們的的職責!

但這不夠!

他們必須付出更多……”

張異說這些話的時候,壓根就沒有將自己代入道士的角色。

朱元璋被他說得心潮澎湃,他只是反問一句:

“那你敢推動嗎?”

張異愣住,他跟老朱本來只是隨口吐槽,可黃叔叔居然對他用起激將法?

僧道納稅,這提法要是說出去,

大概老張會飛劍的話,估計會氣的從龍虎山直接千里取他首級。

這可是背叛自己所在階層的大事呀,換成誰都會當成妖孽收了自己。

不過,問題不在於敢不敢,

張異壓根就沒將自己當成道士,更不認爲自己屬於哪個階層。

相反,他也覺得,如果能從僧道納稅入手,也許可以衍生出很多事情。

這件事好像可行!

張異嘴角咧起古怪的笑容,讓人看着毛骨悚然。

“他不會真敢幹吧?”

老朱的表情也變得驚疑不定起來。

吐槽歸吐槽,張異如果真的做出來,引發的後果老朱是可以想象的。

全民皆敵!

那是往輕了說。

“我覺得可以試試!”

“你瘋了?”

朱元璋開口呵斥張異,張異愕然。

不是你忽悠我乾的嗎?

第472章 爭奪釋經權,新儒家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着我是認真的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61章 勾欄聽曲,你才七歲呀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179章 贖罪,送給皇帝的大禮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第315章 錦衣衛,剝皮萱草第一人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321章 流水線作業,糧長制度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95章 朱標:搞錢,本宮要自救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220章 常遇春你敢?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
第472章 爭奪釋經權,新儒家第33章 你是道士還是和尚?活着我是認真的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61章 勾欄聽曲,你才七歲呀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519章 不喜歡的皇帝,換一個就好第93章 你對我未婚妻做什麼第417章 胡惟庸時代,軍校雛形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460章 坐牢也要打工是吧?貧道張異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179章 贖罪,送給皇帝的大禮第69章 不知天命,釜底抽薪第300章 狠人胡惟庸,得遇明君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476章 男女互換,你是我的道侶嗎第567章 另一條密道,朱元璋的殺心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83章 勝利陰影下,是血淋淋的罪第203章 這華夏的天,早就變了第115章 許存仁入獄,再見劉伯溫第211章 重提反貪,帝國疆域的極限第269章 投名狀,宗族和皇權第298章 我心裡的魔,那是真的第261章 慈悲爲懷,慧曇退場第237章 這詞有毒,太上頭了第568章 重啓常茂案,兔死狗烹?第315章 錦衣衛,剝皮萱草第一人第517章 爭奪話語權,神性和人性第160章 朱允炆,建議甩牆上第510章 明明是救人,卻成大魔頭第364章 戰略定力,帶太子過來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463章 朱老三的私心,掌心雷配方第506章 人是我殺的,屍體是皇帝埋的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377章 公開秘方,藥王再世第45章 朱元璋的陷阱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60章 人性考驗,另一場靖難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丰第173章 抗生素的問世,初“見”朱元璋第484章 攤丁入畝,殺戮背後的原因第448章 讓她勾引我,必殺狗道士第78章 帝王心術,政令難行第177章 滾滾人頭,皇帝的刀第321章 流水線作業,糧長制度第136章 張異曝光了,怒懟劉伯溫(5K)第212章 另一種長生,輸出世界觀第8章 史詩級坑爹,手把手教皇帝對付張家第540章 情分就斷了,蒸汽機第301章 財帛動人心,我就仗勢欺人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390章 烏鴉嘴再現第95章 朱標:搞錢,本宮要自救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512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大戰將起第225章 第一面玻璃鏡,謠言製造專家第249章 攪屎棍,與盛世一起成長第118章 張異你騙我,劇本不是這樣的第477章 大戰前夕,張異北行第108章 被一張世界地圖點燃的野心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劉基攤牌第254章 被黑,是朱家人的宿命第320章 工業和商業,政策試點第308章 要錢要命,他比你適合當皇帝第240章 逐出師門,禍水東引第137章 堪比推恩令,陛下背後有高人第495章 未來國師,知道真相第257章 夜壺說,刻在骨子裡的求生欲第62章 彌合南北,秋之功第479章 不該出現的軍隊,復活的徐達第116章 訥訥,我想救先生第185章 攻陷大都,推行簡體字第53章 讀書人的屁股,教權與政權第528章 朕把你給賣了,原來是大舅哥(二合第547章 曝光真相,燕王變寧王第490章 皇帝老渣男了,中華民族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不下縣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39章 幫他出氣,再見張異第161章 天家的悲哀,以未來爲鑑第247章 服務百姓,技術宅拯救世界第73章 想見朱元璋,不你不想第331章 朕肚子裡的蛔蟲,有法可依第104章 他是讀書種子?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571章 貧道乘風去,不做世間人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199章 暴怒的老朱,許存仁的智慧第135章 南北榜,劉基你讓朕很失望(5K)第520章 蹭完龍虎山,你還想蹭朝廷第220章 常遇春你敢?第100章 剛來第一天就大鬧國子學?第304章 敢讓皇帝種田,天下獨一份第489章 國師和國公,皇帝也不能污人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