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
烈日驕陽。
已是十月深秋。
但秋老虎的天氣,卻是比炎夏更加難以忍受。
天子御田處。
忙碌的身影仍未停止。
一旁的老宦官看了一眼天上毒辣的太陽,心中不忍,低聲勸道:“陛下,要不歇一歇吧,明日再來。”
“歇歇也好,確實有點曬不過。”
忙碌在天子御田中的身影擡起頭來,赫然正是當今大漢天子劉協。
只見他此時短褐穿結,身上滿是泥污。
若非頭臉依稀可見原來白皙的膚色,恐怕還真容易讓人誤認爲這是一個正在自家田地裡忙碌的農家子弟。
“快!將冰水拿過來!還有果蔬……”
老宦官連忙吩咐一旁的宮人。
一陣忙碌後。
劉協坐在了樹蔭下,飲着冰水,感受着滾燙的身體逐漸平靜了下來。
在這個時代,冰塊並不易得,但以他的身份,皇宮內自有冰窖,取幾塊冰備用,當然不費什麼功夫。
這一轉眼的功夫。
距離上次收到袁紹起兵的消息。
又過去了兩個月。
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
劉協除卻處理政務,否決朝中大臣關於長安軍是否出動出兵的建言後。
剩下的時間都交到了這農田裡。
當然,也不僅僅是種地而已。
對於附近種地百姓的交流,劉協可一天都沒少過。
這樣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在這兩個月以來。
他在長安民間的聲望再度迎來了一次增長。
如今的長安城內外,乃至於雍州十郡,但凡有百姓提起當今天子劉協,必然是讚不絕口,頂禮膜拜。
受此影響,就連此前被閃電戰打垮,雖然臣服了長安,臣服了天子,但明顯口服心不服的雍州十郡太守及其官員,有不少都表現出了對劉協的心悅誠服。
這其中最顯著的表現就是,不需要長安朝廷的督促,他們甚至開始自發的推行起分田之策了。
就連他們自己,也有樣學樣,效仿劉協,在各自郡縣中開展起了身體力行,親自耕種的活動。
一時間,雍州十郡內,務農的積極性達到了頂點。
再加上劉協大手一揮,幾十噸雜交水稻糧種撒出去。
相信再過幾個月,雍州的收成糧食將會達到一個驚人的恐怖數字。
可見的糧食豐收,百姓豐衣足食,民望的增長,雍州官員的歸心,分田之策的順利推行。
這是劉協這數月以來努力所得到的成果。
但他所得到的,卻又不僅僅是這些。
“查看屬性面板。”
“神級傳承系統:每積累100000點聲望值可抽取傳承一次!”
“當前聲望值:382420!(每日簽到可獲得隨機聲望值獎勵,通過各項行爲提升宿主影響力均可獲得隨機聲望值獎勵,今日已獲得聲望值:78050。)”
“系統提示:積累500000聲望值可升級神級傳承系統。”
三十八萬還有多!
屬性面板的展開,讓劉協看到了聲望值的積累數字,給了他不小的震驚。
五十萬!
不遠矣!
……
亂世之中,沒有一個強權統一的存在。
長安方面有錦衣衛對袁紹麾下四州進行了各種滲透工作。
而袁紹這便也不遑多讓。
雖然沒有錦衣衛這種超越時代的高效情報組織。
但只要有心、有錢,該有的總會有的。
無非是慢一些,少一些罷了。
因此在劉協據於長安,安心務農積攢聲望值的時候。
位於冀州的袁紹,也從各項渠道中,得知了這一消息。
來自長安的情報到了冀州府後,經過各方驗證,被確認真實。
但這消息卻讓袁紹陷入疑惑了。
連夜召集麾下謀臣、武將,齊聚府內議事。
謀臣以許攸、辛毗、郭圖爲首。
武將以呂翔、張南、何茂、王摩、馮禮爲首。
小半年的時間過去。
顏良、文丑率軍遠征慘敗於長安城下的後續影響逐漸消散在風中。
袁紹隨後掀起的大清洗運動也由驚濤駭浪到得如今的風平浪靜。
面對麾下文武。
袁紹高坐主位,面前是佳餚和美酒。
但他此刻卻無甚食慾,開口問道:“這長安天子意欲何爲?半年以來,兵馬未動,龜縮於長安城中,在做什麼?這情報上說長安天子親自在城外下地務農,操持賤業,有這等事?”
袁紹很難相信桌上帛書中所寫情報是真的。
堂堂天子!
下地務農!
去幹泥腿子才做的活計。
這不是腦袋被驢給踢了嗎?
“主公,長安天子不可小覷啊,以臣之見,這必是長安天子邀買人心之舉,以此舉來使長安城內百姓感恩戴德,有組局勢穩定。”
許攸輕撫頜下鬍鬚,眼神銳利,分析道。
許攸的分析得到了郭圖的認同,說道:“主公,臣同意子遠的看法,長安天子下地務農,不過是收買人心之舉罷了,裝裝樣子而已,其必是朝中有人提點天子如此爲之,以彰顯所謂明君風範,妄想以大義壓服天下諸侯不戰而降。”
“可笑。”
袁紹冷哼一聲,毫不客氣的給了一個評價。
“的確可笑!至於半年以來,長安軍未有任何動作,龜縮於營地不出,臣以爲,這乃是由於長安軍此前數戰雖勝,但卻拼光了軍中精銳,再加之那長安天子雖以各種手段試圖收買民心。
但長安錢糧匱乏,人皆無意從軍,致使長安軍中無人可用,那長安天子怕我等窺清虛實,便命長安三軍龜縮不出,好教主公有所忌憚!”
許攸今日談興甚高,很快又拋出了他的第二個分析。
“子遠之言有理啊!否則爲何我起兵並未瞞人,此前長安天子尚且敢親率大軍出城作戰,如今卻半年未有任何動作,不是怕了又是如何?哈哈,看來此番當真是天助我也啊!”
袁紹聽完許攸的分析後,開懷大笑,將面前酒杯端起,一口飲盡,擺手道:“長安天子,不足爲懼也,傳我命令,寄書於天下各地諸侯,奉我爲主,共伐長安,若有不應者,待長安事畢後,我必親率大軍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