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

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

寶物?

對於劉備的誇讚,李基感受着沉甸甸的信任。

君臣相知!

“主公,基不才,但也定不負主公的寶物之譽,使天下人羨慕主公!”李基答道。

對此,劉備卻是有些得意地開口道。“哈哈哈,無須今後,如今恐怕便有無數人羨慕吾有子坤在身側。”

李基聞言啞然一笑,卻是沒有絲毫的自傲之意。

尤其是甘寧曾經的反應,使得李基明白自己的名聲遠還沒有到響徹大漢每個角落的地步。

原軌跡之中便是於長阪坡七進七出的趙子龍與喝斷當陽橋的張翼德,在零陵上將邢道榮看來還不是視之爲土雞瓦狗?

且常勝將軍趙子龍征戰一生,年近七旬之際,還差點被姜維喊上兩句老匹夫。

可見,這個時代信息傳遞到底有多困難。

因此,李基感覺自己如今的名聲大體也就是在士子圈之中轉一轉罷了,距離真正的聞達於諸侯可能都還有些許距離。

而這一趟難得的與劉備不急不緩地吃上一頓飯後,劉備也沒有在吳縣多加逗留,在匆匆地送別了張飛後,劉備就迅速地返回流民營之中。

儘管如今流民營內的流民數量已經暴降,且滯留在流民營之中的基本都是些老弱婦孺,但是考慮到渡口還在源源不斷地運送流民。

爲了避免出現什麼變故,也是爲了收攏民心,劉備自然是需要返回流民營坐鎮。

而在劉備離開之前,李基不忘督促劉備務必要注意流民營之中的衛生問題。

對於劉備作爲“大漢魅魔”的能力以及親眼見證流民們對於劉備的維護,有着劉備的坐鎮,李基絲毫不擔心會出現什麼暴亂問題,唯獨有些擔憂的則是流民營之中的惡劣環境會不會滋生出什麼疾病。

在吳縣的城門處,聽着李基的一再叮囑,劉備沒有絲毫的不厭其煩,所感到的是李基濃濃的關心。

不過再度被李基提及這個問題,劉備忽然想起什麼,道。

“子坤放心,錦衣司那邊已有消息先一步傳回來,那個張仲景已經正在前往吳郡的路上,只是……”

“發生了什麼變故乎?”李基問道。

“那張仲景當真有子坤所說的那麼醫術非凡乎?”

劉備略有些不解地問道。

對於李基,劉備自是信任的。

只是隨着錦衣司將張機的信息歸納到劉備的面前,劉備發現張機也不過是個未有三十的青年罷了,這與劉備潛意識之中覺得醫術高超醫師形象大爲不符。

常理而言,類似於張機的這個年紀恐怕還有不少是個學徒罷了,只能是幫着抓一下藥。

李基聞言,不禁有些啞然失笑,卻也明白劉備的顧慮。

畢竟醫者事關重大,倘若是將吳郡上上下下的各種病患託付給一庸醫,那與草菅人命又有什麼區別?

不過對於漢末三神醫:張機、華佗、董奉,除了董奉名聲相對不顯,李基瞭解得不多之外,對於張機與華佗的事蹟,李基還是記得一二的。

張機出身於南陽世家,由於自小便見過了許多官場黑暗以及朝政腐敗,故以張機完全不像絕大多數世家子那般追求官身,反而萌生着學醫救民的願望,因此自幼便追隨名醫張伯祖爲師學習醫術。

因此,此刻的張機或許表面上只不過是個年近三十,名聲不顯的孝廉,但實則卻已經有了二十餘年的學醫履歷且經驗豐富的名醫。

“主公,且看我如何?”

劉備略微一怔,目光下意識地隨之落在李基的臉上,然後便明白了李基的意思。

李基也未到二十,能力又如何?

“倒是備着相,不該以年紀論能力。”

劉備連忙說道。“待那張仲景到了吳郡後,備定然會好生招待且勸說張仲景留在吳郡。”

李基點了點頭,提醒道。

“主公,張仲景身爲世家子且一心鑽研醫道,可見其對醫道之虔誠,對病患之善心。”

“屆時主公若見到張仲景不可以富貴動之其心,而宜以仁德相勸,且言明吳郡有意建立類似於‘仁德書院’的醫學院,請張仲景爲醫學院山長,以發揚醫術,治病救世。”

劉備點了點頭,聽着李基再三的交代,也徹底明白了李基對於張仲景的看重程度。

旋即,劉備亦交代了一番李基留於吳縣內需注意身體,不可操勞過度後,方纔在夏侯博的保護下返回流民營。而在劉備離開之後,李基便再度投身到忙碌的公務之中。

或許許多瑣碎的雜物都可以拋給每日幾乎雙倍經驗成長的顧雍,但是有着更多是需要李基親自操刀才能處理的事情。

以工代賑、發展漁業以及準備接待揚州各郡即將派來的使者……

一件件公事幾乎是佔滿了李基所有的時間,唯一的放鬆時間便是隔三差五與蔡昭姬的書信交流。

讓李基沒有想到的是,蔡昭姬在畫道上的水準也是異常驚人。

在蔡昭姬收到那一份素描畫後,等李基再一次收到回信之時,裡面也附上了一幅畫。

其中所描繪的,赫然是李基在蔡府之中背對着蔡昭姬聽書的場景,栩栩如生,且其中通過高超的畫技所傳遞的那種美好意境是讓李基拍馬都追不上的水平。

不過,李基倒是沒想到蔡昭姬原來對於這個場景是如此深刻地銘記在心中,否則斷然不可能僅憑着記憶便能畫出如此一副畫。

這讓李基不由得感慨蔡昭姬也是個“雙標女”,明明要求自己要背對着她不許看,結果她自己倒是看得個仔仔細細,還記得這麼清楚。

同時這也讓李基意識到自己這麼個落榜美術生玩藝術,跟大才女蔡昭姬相比,是萬萬弄不贏蔡昭姬的。

然而,蔡昭姬倒是對李基那種新穎的素描繪畫頗有興致,來信之中不乏請教之言。

如此一來,這也讓李基與蔡昭姬之間的書信交流多出了不少共同話題。

只是,這倒是苦了時常在中間傳遞書信的李書與李琴,完全不明白爲何子坤先生與昭姬小姐明明都在吳縣之中,卻不上門相見,而是一直來回地傳遞書信。

這讓想着什麼時候能再見一面李基的李書與李琴,暗地裡可謂是相當的苦惱,甚至懷疑她們兩個會不會已經成了子坤先生與昭姬小姐PLAY的一環。

……

與此同時,青州濟南國。

中原大災,同樣也對濟南國的影響頗大。

尤其是身爲濟南國國相的曹操初上任之際,一如既往延續着自己曾經身爲洛陽北部尉設置五色棒的風格,幾乎是大力整治吏治。

不到半年的時間,曹操便將原本濟南國內官場腐敗,各種貪贓枉法的大小官吏直接擼掉了十之七八。

然而,還不等曹操逐步提拔親信,打壓拉攏當地世家,開始慢慢收攏整個濟南國的軍政大權。

中原大災的驟然爆發,幾乎是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濟南國本身就有一部分縣城遭遇到旱災與瘟疫的波及不說,更爲要命的是由於曹操剛剛纔罷免了大量官吏且與當地世家的關係頗爲緊張。

而,濟南國內有旱災且不斷有着周遭的流民涌入之餘,原本在青州就還殘留着的大量黃巾殘黨,更是爲了活命四處攻掠覓食,進一步加劇了亂象。

同時,濟南國的官府內部幾乎是一度陷入停擺狀態,大量的世家趁機落井下石,想要藉機從新任濟南國國相曹操的手中奪回在濟南國內部的話語權。

因此自中原大災爆發以來,曹操幾乎就是一個焦頭爛額,疲於奔命的狀態,幾乎是傾盡全力地勉強維持着濟南國內部的穩定。

而此刻當曹操接到關於蔡昭姬即將嫁於李基,不久將會進行大婚,邀請曹操前往觀禮的來信之時。

因濟南國內部的種種問題已然滿臉憔悴疲憊之色的曹操,臉上全然都是複雜,忍不住重重地一巴掌拍在竹簡之上,道。

“那劉大耳當真是有什麼強運命格乎?好事都讓他給沾上了!”

此複雜且飽含着幾分豔羨的發言,讓站在曹操身旁的夏侯淵不敢做聲。

自大兄曹操上任濟南國國相後,夏侯淵可是心知肚明大兄就時常刻意地留意吳郡那邊的動靜。

先是吳郡七成世家被當地匪賊所滅,然後劉備反手又將那自號“江東吳王”的嚴白虎所掀起的叛亂覆滅,輕輕鬆鬆地將整個吳郡都納入了掌控不說,還似乎得了巨量的錢糧。

吳郡幾乎是來者不拒地招納流民的消息以及劉備的仁德之名,甚至都傳入到遠在濟南國的夏侯淵耳中。

大兄每次聽聞吳郡相關消息總是暗自感嘆連連,方纔會迅速地下定決心要一次性解決濟南國內部的吏治問題,還濟南國一個海晏河清,定然要將吳郡給比下去。

不想,這邊大兄用計剛將濟南國的大小貪官污吏一次性合理合規地擼了個乾乾淨淨,正是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天災人禍接踵而來。

讓夏侯淵都覺得離譜的是,朝廷居然沒有絲毫賑災救民的打算,完全就是撒手不管,一副讓各州郡自理的姿態。

 

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8章 大興,大興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89章 斬草除根?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03章 軍情急報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39章 威與德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6章 夜襲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70章 上當矣!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79章 養望第245章 冤否?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2章 三千金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3章 勠力同心第13章 口袋陣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31章 共飲之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48章 李基論戰第163章 許文第172章 想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7章 二選一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
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91章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第235章 再造大漢之志第23章 撥弄天下大勢於反掌之間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8章 大興,大興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89章 斬草除根?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236章 主公,便是基的選擇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261章 徹底定調第203章 軍情急報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239章 威與德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27章 廣積糧,高築牆第120章 禮法不便之物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46章 夜襲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170章 上當矣!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79章 養望第245章 冤否?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60章 精準翻譯第26章 老實人簡雍第105章 先生若不棄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34章 火攻奇襲?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100章 關於流民安置落戶的意見書第24章 意在萬世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19章 攻守易形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1章 計謀模擬器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157章 他日必報此恩第72章 三千金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35章 戒“備”森嚴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93章 勠力同心第13章 口袋陣第189章 鞭打督郵?第231章 共飲之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158章 天子的平衡之道第254章 急轉直下的局勢第84章 真榜一大哥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48章 李基論戰第163章 許文第172章 想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7章 二選一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63章 袁氏!袁氏!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