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五步成計

霎時間,如此的巧合,如何的現狀,由不得劉璋不因此浮想聯翩。

當下,隨着天子賣官鬻爵越發明目張膽,甚至都已經開始不帶一點遮掩的,這也導致天下不滿朝廷之人越多。

且在“黃巾之亂”後,天子依然沒有半點收斂,反而此勢有越演越烈之風,這也讓不少有識之士都漸漸回過味來,開始判斷朝廷的能否長久。

劉焉,同樣也是越琢磨越覺得大有機會。

劉璋此刻,在李基的一句提醒之下,更是浮想聯翩不已。

“子坤先生的意思莫非是吾父在蜀,先生於吳,伺機而動?”劉璋小心翼翼地問道。

“不可說,不可說……”

李基高深莫測地擺了擺手,只覺得自己手中欠了把羽扇,不然忽悠起來料想應該更有格調纔是。

旋即,李基接着開口道。

“不過季玉須知益州之地佔盡蜀中天險之利,自成一國,易守難攻,但亦是難以出蜀。”

“便是蜀中發生叛亂,朝廷也只需派遣一軍封堵漢中,再令荊州鎖住長江,蜀中縱有百萬大軍,錢糧無數,亦是難有絲毫作爲。”

“因此,蜀中若無外援,不過是困獸猶鬥罷了……”

說到最後,李基的語氣之中帶着幾分欷歔與感慨。

所唏噓與感慨的,便是諸葛亮的七出祁山!

莫非是諸葛亮不知勝算極低,出蜀之難乎?

只是諸葛亮深知不能放棄,縱使只有那萬分之一的機會,爲了中興漢室,爲了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也唯有北伐北伐再北伐。

否則一旦蜀漢也放棄了,那也便代表大漢徹底成爲歷史名詞。

漢不是亡於189年董卓亂政,也不是亡於220年曹丕繼位,而是亡於263年劉禪投降。

只是此言聽在劉璋的耳中,卻是感覺李基所唏噓與感慨的乃是益州的困境。

頓時,劉璋似乎完全明白了爲何李基會如此作爲!

想必,李基亦是對天子與朝廷大不滿,只是李基深知僅憑吳郡難有作爲。

而益州一地或許民富糧足且易守難攻,但僅憑益州亦是難以出蜀,需要着盟友在外相迎呼應。

一時間,劉璋只覺得自己的眼界似乎驟然拔高了許多,整個人從棋盤之中跳了出來開始縱觀大漢這一盤棋,發現蜀中最好的盟友莫過於揚州一地。

雙方可通過長江相互聯繫起來,既能交匯於荊州合力向北,又可各自分開於漢中、徐州一地攻伐,三路齊出,大有作爲!

漸漸想明白了不少的劉璋,連忙躬身向着李基行禮道。

“受教了,子坤先生。”

李基點了點頭,也不管劉璋到底領悟了什麼,而是直接問道。“如此,或許吾亦有心入蜀,但季玉料想應該明白吾爲何要繼續留在吳郡一地也。”

“子坤先生深謀遠慮,縱觀全局,令璋佩服。”劉璋答道。

隨即,劉璋頓了頓,接着問道。“只是,不知玄德兄的意思可也是如此?”

李基笑了笑,道。“我主與劉益州俱爲漢室宗親,同爲高祖血脈,所思所想,皆莫過於中興漢室,勿多慮也。”

這一點,倒是說到了劉璋的心坎裡。

不管怎麼說,那都是肉爛在鍋裡。

“子坤先生所言極是!”

劉璋拱手道了一句,然後輕聲問。

“子坤先生,只是吾父亦有意爲陛下清君側,掃清奸佞,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只是具體該如何作爲,還請子坤先生教之。”

李基沉吟了一番,久久沒有開口,這可讓劉璋的心中爲之一緊。

如今自認已經縱觀全局的劉璋,所擔心者莫過於李基會提出什麼過分條件,乃至於屆時雙方同時起勢,乃是以劉備爲主。

這是無疑是劉璋與劉焉所完全不能接受的。

當真以爲是單純的清君側乎?

那衝的可是皇位去的,難道真的單純去斬殺奸臣乎?

造反都是殺頭的大罪,反正作爲漢室宗親又不怕會被追究夷九族,都是一樣的罪名和處罰,劉焉與劉璋自然是更想要大義的名頭。

劉璋一咬牙,直接就拋出了底線,開口道。“子坤先生,吾知玄德兄在吳郡立足未穩,願資五十萬擔糧草,以表支持。”

李基表面沒有一絲波瀾,則是隻覺得心臟都隨之大跳了一下。

五十萬擔糧食?

當真嗎?

哥!

李基的底線那就是撈到劉璋帶來的三十萬擔糧食,然後再想辦法忽悠忽悠劉璋,想着伺機多騙一點是一點。

沒想到,劉璋這個狗大戶一開口就加碼了二十萬擔!

不愧是坐擁天府之國的劉益州之子,一時間李基只覺得原來讓人有點生厭的劉璋,現在哪哪看着怎麼就那麼可愛討喜呢?

這哪裡是什麼小胖啊,這分明就是咱從蜀中過來的國寶啊!

這圓嘟嘟的肚子,圓嘟嘟的小臉,圓嘟嘟的眼睛嘴巴……

“五十萬擔糧草?”

不過李基的養氣功夫倒也了得,表面依然是那波瀾不驚地再念了一遍劉璋所說的數字,免得是劉璋自己口誤了不認賬。

只是,李基那平淡的聲音聽在劉璋的耳中,卻彷彿像是隱隱透露着一絲不滿。

這讓劉璋一咬牙,沉聲道。

“子坤先生,六十萬,益州願資六十萬擔糧草予吳郡,這已經是璋的能力範疇所能給予的最大限度了。”

李基的眉毛隱晦地一挑,又迅速地壓下了眉眼間閃過的一絲喜意,平靜地答道。

“也罷,吾如此亦感受到了劉益州的一番用意,或許這些糧草對吾而言無甚作用,但吳郡地廣人稀,兵少糧缺,將之存放起來,他日料想能有用處。”“謝子坤先生!”

劉璋頓時大喜過望,連忙說道。

“子坤先生,如今隨我而來的船隊之中便存放着三十萬擔糧食,這便算是交付給吳郡的定金,餘下三十萬擔糧食,還需待吾返回益州稟明父親後方能逐步運來。”

“劉益州的信用,基還是相信的。”

李基擺了擺手,似乎對於區區六十萬擔糧食並沒有太過在意,所在意的而是整個大局罷了。

“那……”

劉璋搓了搓手,示意道。

“你且附耳過來。”李基開口道。

頓時,劉璋連忙湊到了李基的面前,豎起耳朵靠了過去。

而隨着李基開口,劉璋的神色也隨之不斷來回變幻。

等李基說完後,劉璋依然久久沒能完全消化其中的內容。

而後,劉璋衝着李基俯身一拜,大讚道。

“先生果真大才,若以此計而行,吾父既能自保,又不失忠臣身份,退亦可據守一方,進更可出漢中清君側。”

只是,劉璋驟然想到了一個問題,臉色卻是變得難看了起來。

此前,劉璋與劉焉所考慮的乃是完全被朝廷定義爲叛賊,直接裂土封王的那種。

可在李基之計中,局面無疑是緩和了許多,讓朝廷完全失去對劉焉的控制之餘,且又能保持一定的面子。

如此一來,朝廷自然不會直接下手斬殺劉焉留在洛陽的三個質子。

這對劉焉是個大好事,可劉璋來說可就不一定了。

假如那三個兄長回到了益州,那豈不是要害得他們兄弟鬩牆,這是作爲孝子的劉璋所不想看到的局面。

一時間,劉璋的臉色變幻不斷,可謂是精彩之極。

李基見狀,開口問道。“可是有甚不解之處?”

“子坤先生之計自然是甚妙,只是……只是……”

劉璋嘴巴蠕動了一陣,卻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洛陽樂,三位兄長不該思蜀啊!

旋即,劉璋一咬牙,再度拜倒在李基面前,道。“子坤先生,我心中尚有疑問,若子坤先生能幫我解之,他日必有厚報。”

“季玉何故行此大禮,快快請起,有甚難題直言便是了,基定當知無不言。”李基連忙將自己的小國寶給扶起來,開口道。

只是,劉璋那一坨愣是趴在地上,李基拉都拉不動,然後擡起頭小心地問道。

“那便是……璋有意繼承父志,該如何爲之?”

這話,劉璋說得客氣。

什麼叫繼承父志?

既然是叫繼承父志,那自然是需要把父親的遺產都一併繼承過來,否則怎麼能叫繼承父志呢?

所以,李基自然是瞬間就明白了劉璋的心思。

李基鬆開了攙扶劉璋的雙手,摩挲着下巴。

而後,在劉璋有些緊張的目光中,李基在屋內來回踱了五步,驟然停住,開口道。

“此事易耳。”

“還請先生教我。”劉璋狂喜不已,連忙道。

李基緩緩地開口道。

“劉益州雖貴爲益州牧,手握益州軍政大權,但對於益州世家而言終究是外來者,因此想必劉益州爲了進一步穩住益州世家,恐怕已經在爲季玉着手安排與益州世家的聯姻。”

劉璋聞言,只覺得李基果真厲害。

此事也便是劉璋在出發之前,劉焉隨口地提了一句,沒想到李基遠在千里之外卻是預料得如此準確。

“如此,季玉尚且不懂乎?如若季玉能盡取益州世家支持,那欲繼承父親之志自然是輕而易舉。”李基接着說道。

“所以……多聯姻?”劉璋有些懵,也覺得腰隱隱已經開始提前痛了。

“非也!”

李基有些無奈地道了一句,然後接着說道。“此刻,便是有一個極好的機會擺在季玉的面前。”

“機會何在?”劉璋連忙問。

“劉益州爲了儘快掌握益州軍政大權,那自然是需要多向世家立威,那季玉只需多施恩德,如何不能盡收益州世家之心?”

李基先是定了一個調子,方纔接着說道。

“今,有賊子甘寧欲行刺於季玉,這反倒是一個施以恩德的機會。季玉只追究賊子甘寧,而不涉及甘家與旁人,甚至可以稍微以錢貨拉攏一番甘家。”

“如此一來,在益州其他世家眼裡,就連意欲對季玉不軌的世家,季玉都能如此厚恩,那忠心追隨於季玉者,豈不是有千倍萬倍的回報?”

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172章 想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99章 老道士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45章 冤否?第170章 上當矣!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8章 大興,大興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39章 上架感言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8章 大興,大興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15章 蔡邕!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8章 真九死一生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7章 毒士???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06章 夜襲第4章 計將安出?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7章 沙盤推演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252章 密函第94章 變化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52章 吾計成矣第195章 地利!!!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45章 冤否?第106章 夜襲第46章 夜襲
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172章 想第111章 月黑風高交流時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45章 管亥!管亥!!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40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99章 老道士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45章 冤否?第170章 上當矣!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43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上架求訂閱)第8章 大興,大興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256章 他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39章 上架感言第98章 你說你是什麼王?第8章 大興,大興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第214章 此計不毒,倒是髒得很第115章 蔡邕!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26章 爲大婚獻上賀禮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103章 好!很有精神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第58章 真九死一生151.第151章 錢糧何來?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38章 五月初五,漳水相會第19章 良?誰知道?誰信?第7章 毒士???第241章 新的浪潮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95章 當世非我莫屬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257章 吳郡存在的漏洞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06章 夜襲第4章 計將安出?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77章 沙盤推演第171章 還想後撤步跑路?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04章 區區七連敗第252章 密函第94章 變化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123章 這是禮節!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52章 吾計成矣第195章 地利!!!第25章 黃巾衆之安排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第44章 不,你來得剛好第66章 曹老闆的魅力第213章 料敵於先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107章 十二書信召君歸第169章 所煩惱者唯二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207章 師出有名第53章 常山趙子龍在此第124章 桃園衆!!(加更!)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5章 夫人年齡之論第21章 借汝頭顱換肉半斤130.第130章 滅國毒士第83章 鉅富糜家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132.第132章 設下門檻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80章 五步成計第245章 冤否?第106章 夜襲第46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