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意在萬世

第24章 意在萬世

正廳之外,關羽傲立於門口之處,看似鳳眸微眯閉目養神,實則耳朵在小心地傾聽着正廳之內的動靜。

隨着時間不斷推移,關羽的眉間不自覺地浮現一絲憂慮,生怕子坤先生遭遇不測,但又未曾聽到門後傳出絲毫不妥的聲響動靜。

因此,關羽只能強忍着焦急,整個人隨時做好衝入正廳的準備。

“嘎吱!”

忽然,正廳大門往內拉開,關羽半閉着眼眸也是隨之睜開。

直至看到李基與劉焉攜手一併走出,並且李基與劉焉臉上盡皆掛着笑容,這才讓關羽始終半提着的心放了下來。

“子坤先生,事不宜遲,老夫這就下去準備奏疏,早日呈獻天子。”

劉焉主動地朝着李基一拱手,說道。

“那便勞煩太守大人爲公務忙碌了。”李基答道。

“請子坤先生與雲長移步後院,稍後老夫親自設宴招待二位。”

隨即,劉焉不失禮儀地喚來一小吏,令小吏好生招待李基與關羽,便腳步有些匆匆地離開了。

李基與關羽則是在滿臉堆笑的小吏引導下,往着太守府後院而去。

到了後院,李基隨意尋了個藉口將小吏打發走後,關羽這才迫不及待地開口道。

“子坤先生,那劉焉可有詐否?”

李基不急不緩地觀賞着劉焉後院的景色,伸手摺下了一支桃花於鼻尖一嗅,道。

“雲長無需多慮,諸事已定。”

關羽聞言,臉上不禁閃過一絲喜意,追問道。“可是劉焉已然答應了不再追究那些黃巾衆?”

李基笑而不語,並沒有正面回答關羽這個問題,並且此處乃太守府後院,也需防備隔牆有耳。

事實上,在與劉焉的交談過程中,李基從來就沒有暴露過劉備的底線在於那五萬餘黃巾衆的性命。

在返回涿縣之前,劉備曾認真地向李基交底:只要劉焉願意放過五萬餘黃巾衆,無論是戰功,還是繳獲的錢糧都全部可以交出去。

李基深知談判的雙方,誰先暴露底線,誰就會處於絕對的下風與不利。

因此,李基甚至沒有談及過五萬餘黃巾衆的處置問題,而是將重點放在了浮於表面的軍功與利益之上,直至代表劉備與劉焉結成了政治同盟後。

李基這才隨口提了一句,讓劉焉在上呈戰功奏疏之時,宜寫爲剿滅黃巾賊一萬餘,救出被擄掠百姓五萬餘,以顯太守大人之仁義。

對此,劉焉自無不可,甚至爲之大喜,認爲這是劉備自願犧牲大部分軍功以換取劉焉的仁義之名,繼而進一步獲取天子與朝廷的信任。

至於爲什麼是書寫一萬餘,自然是隨意多收集些屍體都能湊夠一萬餘的首級,並且僅僅數千之量,未免也顯得有些不足。

而李基也很清楚劉焉明面上是下去準備奏疏,但絕對是偷偷派遣部下前往大興山確認狀況,以免蒙了騙。

不過,這本就是應有之義。

所以,李基纔不急不緩地與關羽一邊觀賞着後院景色,一邊則是在思索着另一個有些拿捏不住的問題。

那劉焉邀請自己爲郡丞,此乃欲將自己當做人質留於涿縣?還是當真出於招攬之心?

不過,在李基婉言拒絕之後,劉焉並沒有太過於強硬的意思,這倒是讓李基感覺劉焉這一次似乎當真是極度看重自己了。

只是,或許此刻李基投靠劉焉的話,從單純的享受安逸主義來看,無疑是絕佳的選擇。

劉備被改變後的開局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的美妙,但劉焉無疑也比原軌跡強得多。

在李基的記憶中,劉焉乃是在黃巾之亂結束後的第三年才提出“州牧之策”,然後自請最爲偏僻的交州牧。

直至機緣巧合之下,原益州刺史郤儉被人向朝廷舉報大事聚斂、貪婪成風,朝廷纔將劉焉改爲益州牧,前往益州整飭吏治。

而如今李基的謀劃順利的話,劉焉很可能明年即能成爲一州之牧,比原軌跡要提前不少。

然而,李基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無他,劉備如今對於李基的賞識擡愛是原因之一。

如果沒有藉由劉備的身份,區區一黑戶的李基甚至沒有與劉焉說話的資格,又哪裡有機會獲得劉焉的青睞。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李基身逢亂世,心中未嘗沒有一個親手開創第三世大漢,乃至於開闢一個流傳萬世之大漢的幻想!

始皇帝那“後世以數計算,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的大志,李基希望能在大漢的身上實現……

東漢之腐朽或已然不可避免,但李基絕不能容忍五胡亂華,漢人皆兩腳羊之亂世出現!

‘玄德啊,你若能給予我足夠的信任,無論是中興漢室,亦或是再現河清海晏之盛世,我都會傾盡全力爲你實現……’

‘相對的,我只想看到日月所照皆爲漢土,親手與你一併開闢出一個萬世王朝!’

不知不覺中,李基站定於一亭榭之下,遙望着遠處天際,內心也隨着終於完美地踏出了崛起於亂世的第一步而逐漸翻滾了起來。

李基自信自己或許不會是當世第一謀士,但自己有來自於主君劉備足夠的信任與話語權的情況下,絕對能以作爲漢室正統的劉備爲中心繪製出一個遠遠超脫時代,且具備實現可能的藍圖。

這也是整個時代中除了劉備之外,其餘的諸侯的性格、三觀不可能給予李基的信任與話語權以及最重要的大漢正統性。

站於李基身側的關羽,注視着李基的神色,莫名地從中感受到了一股似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氣魄。

關羽眯着眼,暗暗地想着。‘這種感覺,與曾經酒醉狂言的大哥莫名又有着幾分相似。’

也就在這時。

“子坤先生,雲長,久等了……”

換了一身衣物的劉焉走了過來,開口相邀道。“宴席已備好,還請隨老夫入席。”

“請。”

李基轉身之時,臉色已然恢復了平常那波瀾不驚且儒雅淡然的神色,應邀入席。

這一次劉焉所準備的宴席規格之高,倒是讓李基頗爲大開眼界。

不僅僅是所安排之菜餚精美可口,更是安排了一系列的奏樂舞蹈,讓真正初次體驗什麼叫做大漢上流人的李基不時看得有些入神。

劉焉還特意安排了身處涿縣之內的子嗣以及不少官吏作陪,在刻意營造而出的氛圍之中,可謂是賓主皆歡。

其中,李基還不忘特意多看了幾眼那個縮坐在角落,看上去白白胖胖憨態可掬的幼子劉璋。

除此之外,讓李基有些意外的,則是那傳言之中病重的郡丞倒是生龍活虎,甚至還當衆表演了一番劍舞,引得滿堂喝彩。

不過,在這熱烈的宴席之中,李基隱隱能感覺到劉焉在刻意地延長着宴席時間,安排的奏樂舞蹈能節目接連不斷。 直至,鄒靖匆匆地從外面而來,湊到了劉焉的耳中說了些什麼,讓劉焉刻意維持着沉穩的臉龐都不禁流露出了幾分喜色。

李基藉着喝酒,眼角餘光掃視了劉焉一眼,頓時就明白了一直沒有出現在宴席之中的鄒靖,應該是快馬親自前去大興山確認情況了。

如今,劉焉顯然已經等來了想要答案,這也代表着雙方的合作可以正式開始了。

不出李基所料,隨着鄒靖彙報完畢後,劉焉總算是結束了這一場本就早該結束的宴席。

隨後,劉焉還欲留李基在太守府中留宿,以便隨時請教。

李基自然還是婉拒了過去,以免發生些什麼瓜田李下之事,而後就與關羽率領五十騎前往張飛在涿縣城池之內的府邸落腳。

也直至返回府邸之後,李基這纔有機會細細與關羽交代一番。

“雲長,伱明日就率領騎兵返回大興山與玄德兄匯合,將今日之事盡數告知玄德兄,且告知玄德兄我已代表他與劉焉結成政治同盟。”

“自此,劉焉會盡力扶持於玄德兄,我已與劉焉商定他會盡快準備五千套兵器甲冑,戰馬一千,可供一萬士卒三月用度的輜重糧草,各類旗幟物資等等。”

“故以,玄德兄可儘快在那些黃巾衆之中招募合適兵源,儘快補充兵力整軍,然後便能南下進入冀州。”

這一刻,縱使是關羽都不禁愣住了。

在關羽的視角之中,李基除了關起門跟劉焉交談了一盞茶有餘的功夫之外,其餘時間似乎就是遊園宴席,彷彿都還沒有真正進行談判。

到底是什麼時候,子坤先生居然已經與劉焉議定了如此多事宜?

並且,劉焉所準備的大量物資無疑稱得上是大手筆,幾乎奔着是要掏空整個涿郡府庫的感覺?

如果李基知道關羽心中所想,必然會豎起大拇哥稱讚一句:猜得真準!

劉焉在確認了劉備當真以兩千士卒擊敗了六萬黃巾軍,徹底下定決心與劉備合作之後,就是奔着掏空涿郡所有府庫而去。

反正在劉焉看來,一切順利的話,老夫明年都要去當州牧了,哪裡還管涿郡的府庫會不會跑老鼠。

拿公家的錢辦自家的事!

這種好事,劉焉又怎麼會手下留情呢?

不過就算關羽心中驚詫不已,但在李基迅速積累起來的威望之下,關羽沒有提出絲毫的質疑,而是默默地將所有內容都記在心中。

“是,子坤先生。”

關羽拱手道了一句,然後關心道。“只是子坤先生不準備與關某一併返回大興山了嗎?”

“基,暫且還不能離開,否則劉焉心中或會因此產生疑慮。”李基搖了搖頭,答道。

關羽沉吟了一下,說道。“既然如此,那關某將三弟麾下的燕雲十八騎留於府邸之中暫且充當子坤先生的親衛。”

對此,李基倒是沒有拒絕。

畢竟,李基雖然很清楚劉焉絕對不會對自己動手,但保不準一些藏匿在涿縣之中的狂熱黃巾細作會偷摸潛入府邸。

有了被張飛親自挑選出來且武力皆不弱的燕雲十八騎保護,安全性自然有所保障。

隨後,李基繼續交代了一些關於劉焉會派遣官吏去接手那些黃巾衆,安排他們返鄉安置的細節事宜,讓劉備儘可能地協助,以免拖延了那些黃巾衆返鄉後會誤了春耕時間。

這可是關乎這些底層百姓明年是否會餓肚子的大事,因此李基不忘交代再三。

“子坤先生放心,我等兄弟三人同樣也是底層出身,焉能不明白這等大事。”關羽沉聲地應道。

“那就好。”

李基點了點頭,拱手道。“那雲長也下去歇息吧,戰事廝殺半天,又陪同基返回涿縣勞碌,也實乃辛苦雲長了。”

“小事矣,關某不過使了幾分勇力,子坤先生纔是辛苦了,還請子坤先生好生安歇。”

關羽行禮道了一句,躬身後退了三步,正欲轉身離開之時。

“雲長稍等。”

李基忽然叫住了關羽。

關羽沒有絲毫不耐煩地轉身詢問道。“子坤先生可是還有什麼吩咐?”

“基忽然想起一大事。”李基沉聲地說道。

“請說。”

“雲長明早返回大興山之後,可讓玄德兄將已無家可歸的女子盡數收下送回涿縣之中。”李基開口道。

關羽眉頭微皺,問道。“子坤先生需要多少?”

“多多益善。”

李基道了一句,讓關羽的眉頭明顯地擰到了一起,暗道。

‘子坤先生如此嗜好,非善也,恐不能長壽乎。’

只是,關羽深知自己恐怕說服不了子坤先生,只能打算明早匆匆返回大興山後,將此事告知大哥,希望大哥能夠勸說子坤先生一二。

“好。”

關羽緩緩地應了一聲。

只是陷入沉思之中的李基,並沒有注意到關羽那輕微的語氣變化。

就當關羽猶豫要不要開口退下之時,李基再度開口道。

“除了女子之外,那些年齡尙小暫且不宜從軍的少年郎或小孩哥,亦可盡數收下送到我處,多多益善。”

!!!

關羽。

這一刻,關羽習慣性半眯着的眼睛都忍不住瞪圓,原本就似棗紅色的臉龐更添了幾分漲紅之色。

“不可!”

關羽再也忍不住出聲,正色勸道。“如此必損身體,折壽也,還請子坤先生三思。”

(本章完)

第115章 蔡邕!第45章 管亥!管亥!!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79章 養望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7章 沙盤推演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115章 蔡邕!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92章 孫氏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48章 李基論戰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77章 沙盤推演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70章 開擺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38章 將起之亂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52章 吾計成矣第106章 夜襲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94章 緩稱王第74章 大漢基瘟?第14章 真罵戰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17章 陽謀第170章 上當矣!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82章 三成?兩成。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47章 虛實之計第73章 真毒士144.第144章 大海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24章 以勢壓之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4章 計將安出?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70章 開擺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80章 往吳郡第106章 夜襲
第115章 蔡邕!第45章 管亥!管亥!!第48章 李基論戰第221章 一虛一實第79章 養望第186章 比之叔父如何?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第30章 三條路線第77章 沙盤推演第246章 亞父之約第40章 薄落津之約第198章 太想進步之人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5章 僅剩七日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96章 撥開雲霧見天日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115章 蔡邕!第114章 少走幾十年彎路第78章 無一人可堪敵手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92章 孫氏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17章 關某面前耍大刀第48章 李基論戰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10章 這個詔書,必須接第77章 沙盤推演149.第149章 用備的這個第109章 臣正欲死戰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2章 彼其九族之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70章 開擺第102章 不當人子第101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第175章 遇到高手了第238章 將起之亂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251章 暴秦遺民?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59章 甘寧的禮物135.第135章 逃跑向英傑第209章 少年郭嘉第117章 “人形自走圖書館”蔡昭姬第32章 白袍返鄉第71章 有汝,可當真是吾的福氣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121章 沒有不和,但是不熟第211章 既是選手,又是裁判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59章 以一郡而治天下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74章 巴郡甘興霸第18章 壓垮黃巾衆的最後一根稻草第52章 吾計成矣第106章 夜襲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74章 大漢基瘟?第242章 太平清領書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233章 你也有計?第194章 緩稱王第74章 大漢基瘟?第14章 真罵戰第197章 初成規模的集市第217章 陽謀第170章 上當矣!第181章 父亡母病弟體弱第82章 三成?兩成。第52章 吾計成矣第27章 錦衣潛行第161章 得孝子如此第47章 虛實之計第73章 真毒士144.第144章 大海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54章 黃天死乎?否也140.第140章 英才盡入彀中第224章 以勢壓之137.第137章 仙人“跳”第4章 計將安出?第247章 難成氣候劉玄德第201章 言準還是不準第70章 開擺第223章 有如仙餚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80章 往吳郡第106章 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