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夜襲

第106章 夜襲

李基繼續翻閱着手中的典籍,直至感覺時間差不多了,方纔看向一臉乖巧模樣的夏侯蘭,問道。

“明正,你可知道你錯在何處?”

“蘭不知,但先生這麼做必然是有先生的道理,蘭不敢不從。”

夏侯蘭以着最卑微的語氣說出着最反骨的話語,看似服氣,實則一肚子的不服。

對於夏侯蘭的心態洞若觀火的李基,不急不緩地問道。

“那你且說說,伱慫恿孫策拜我爲義父又是有什麼道理?莫要說與你無關,此事與你關聯必然不小。”

對於自己的這個書童,李基自然是相當瞭解。

原就是個跳脫之人,平時在自己的面前顯得倒是乖巧,實則背地裡的跳脫行爲一點都不少。

夏侯蘭猶豫了半晌,終歸是不敢隱瞞,猶猶豫豫地說道。

“蘭看先生對孫策多有用心與看重,便想讓先生與孫策的關係更進一步。”

“而世間關係之緊密,莫過於父子,故以我方纔暗中提醒孫策可拜先生爲父,繼而必然可讓先生盡力教授之。”

“如此一來,先生可得一有力義子,主公亦可借之向吳郡世家表達善意又得到孫家的全力支持,一舉兩得。”

李基聞言,不禁有些腦殼痛……

不能說夏侯蘭沒有自己的思考,甚至可以說夏侯蘭具備着相當的主觀能動性。

以着常理而言,李基倘若收孫策爲義子,確確實實有着不少好處。

最大的問題在於,李基壓根就不想收義子!

其次……

李基示意夏侯蘭站了起來,然後開口道。“明正,你能有自己的思考,先生很高興,但是你的思路,先生很不喜歡。”

夏侯蘭聞言,眼睛不由得瞪大。

這一次的舉動乃是夏侯蘭經過了反覆思考,覺得必然是有利無害,方纔主動地去做。

爲的就是迴應主公與先生的期待,讓他們明白自己已經有了成長,期望能夠得到先生的讚賞。

以至於反而獲得一頓批評之時,讓夏侯蘭本能地產生了幾分委屈與不服。

“請先生指點。”夏侯蘭連忙說道。

“明正,你所看到的僅僅只是短期利益,卻沒有從長遠去看……”

李基略微思索了一下,開口道。

“我頗爲欣賞孫策,故以多次促進孫策與子龍的比試不假,但是倘若我順勢收了孫策爲義子,那麼縱使可以拉近與孫家之間的關係,反倒不美。”

頓了頓,李基向着夏侯蘭問道。

“若明正是吳郡世家,知曉此事之後大體會是什麼想法?”

夏侯蘭陷入了深思半晌,方纔慎重地回答道。

“覺得孫家已經完全投靠主公,且主公也開始對世家釋放善意、嘗試拉攏。”

“然後呢?世家又會做出什麼舉動?”李基再問。

夏侯蘭又是思索了片刻,方纔答道。

“世家或許也會嘗試派出更多的世家子弟接觸主公或主公麾下其餘文臣武將,嘗試也讓主公或先生收爲義子,避免讓孫家在主公的支持下在吳郡一家獨大。”

“沒錯!”

李基點了點頭,說道。

“世家們或許不能忍受主公並不親近他們,但更不能忍受的是主公僅親近一家。”

“以我的地位,一旦收孫策爲義子,那麼孫家必然會受到主公進一步的看重偏愛,繼而可以預料的是孫家徹底在吳郡世家之中一家獨大。”

“如此一來,看似可以讓吳郡世家開始主動地攀附於主公麾下,但主公麾下重臣與本土世家關係過密,真的是好事嗎?”

說到這裡之時,李基不由得眯了眯眼睛,夏侯蘭更是覺得有着一道閃電在腦海之中滑過。

先生如今被主公幾乎是絕對信任不假,可一旦先生與孫家有了緊密關係,甚至待孫家在吳郡世家之中一家獨大之後。

這又是否會破壞主公與先生如今兩人之間的信任?

主公真的不會對先生有所忌憚嗎?

先生倘若如此,其餘麾下重臣一旦與本土世家關係過密,又是否也會如此呢?

夏侯蘭隨着某條思路下意識地聯想了下去,越發覺得後怕不已,連忙躬身拜道。

“蘭險些釀成大錯,還請先生責罰。”

“罷了。”

李基擺了擺手,然後便讓夏侯蘭退下,道。“明正回去且好生思考一番,今後行事且多三思而後行。”

“是。”

夏侯蘭連連點頭,正欲起身退下之時。

忽然,營帳之外隱隱傳來了一陣喊殺聲。

“嗖!”

夏侯蘭本能地拔出腰間長劍,做出了戒備姿態,急聲道。

“先生,似乎有人襲營。” 李基也同樣察覺到了動靜,迅速起身佩劍,然後與夏侯蘭衝出了營帳,朝着有着喊殺聲傳來的北面看去。

“嗚~”

而就在此刻,有些急促的號角聲響起,將營寨之中不少已經開始入眠的士兵紛紛驚醒。

很快,孫策急匆匆地從北側衝到了李基的身旁。

不等李基開口,夏侯蘭就先一步衝着孫策追問道。

“敵人數量幾何?是否需要撤退?”

護衛李基的士卒盡數都是騎兵,不擅防守,重在機動性。

倘若情況危機,在一衆騎兵的護衛下無疑是“走爲上計”,以着機動性先行撤退爲上。

“似乎是一夥自江面而來的水賊,數量不明,被趙將軍安排的哨兵提前察覺,如今正在強攻我軍營寨。”

孫策急促地回答着知曉的情況,然後答道。“趙將軍讓我過來護衛先生,倘若營寨被攻破,先生可先率領大部後撤。”

“不用撤!”

李基看着遠處那看似密密麻麻的火把數量,冷聲道。

“也不知是何處來的小賊故弄玄虛,一人雙火把也想唬住我?喊殺之聲看似密,但過於刻意且雜亂程度不夠,數量料想也不超過五百。”

“孫策,你率領百騎立刻上馬出寨,自側面殺過去,讓我看看到底是什麼人膽子居然這麼肥,敢在吳郡的地盤上襲擊我等。”

孫策有些猶豫地說道。“可是趙將軍的命令是……”

李基眼睛一眯,掃了孫策一眼,開口道。“這是軍令。”

“是!”

孫策連忙應了一聲,道。“先生務必小心。”

隨即,孫策立刻開始調動騎兵自側面衝出了營帳,準備憑藉着高機動性直奔來襲之敵的側翼。

除此之外,李基還讓夏侯蘭迅速集合調動剩餘可用兵力盡數朝着營寨北側靠了過去。

至於什麼考慮敵人會不會是聲東擊西,以北側吸引李基的注意力,繼而偷襲南側攻破營寨,這壓根就不在李基的考慮之中。

護衛李基的騎兵數量不過三百,倘若敵人的數量超過兩千,根本就不需要用這種拙劣的計謀,硬生生就能圍住營寨。

相反,在這種情況不明的時刻,李基貿然帶着一部分騎兵撤退,纔有可能中了敵人的埋伏。

反倒是集合兵力,並且呆在趙雲的身邊,這纔是最安全穩妥的選擇。

實在是事不可違,李基大不了學一學阿斗跟雲叔七進七出。

不過事實證明,李基的判斷並沒有出錯。

那不斷進攻營寨北側且舉着密密麻麻火把的敵軍,在孫策率領着百騎衝陣後,幾乎瞬間便爲之大亂,甚至不到頃刻之間就被鑿穿了。

原本還謹慎地調動士卒防守營寨的趙雲見狀,哪裡還不明白敵軍的數量不多。

當即,趙雲留了約百騎保護李基之餘,亦親率百騎反攻敵軍。

一時間,縱使是在昏暗的夜色之中,李基也隱隱可見趙雲所過之處翻起了陣陣血花。

等趙雲再一次鑿穿了敵軍後,敵軍的士氣徹底潰敗且開始丟下火把朝着北側江面的方向逃去。

只可惜,張遼未來能以八百勝十萬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那些敵軍逃到江面的那一段距離,在騎兵絕對的機動性下成了一條屠殺之路。

兩條腿的根本就跑不過四條腿的!

在騎兵的機動性優勢展開的情況下,兩百騎兵足以成爲揮之不去的夢魘。

“投降了!”

“兄弟們快投降……”

“將軍饒命,別殺了,我們投降了!”

而隨着似乎是作爲領頭的一個漢子連連大喝了起來,那些逃跑的敵軍連忙跪地投降。

趙雲指揮着騎兵將那些跪地投降的敵軍緩緩地驅趕到了一起之餘,發現這些敵軍大多都是穿着麻布單衣,手中武器也多是魚叉朴刀之類的簡陋武器,僅剩的數量約莫在三百左右。

隨即,趙雲讓孫策親自回到營寨之中向李基彙報情況,並且請示如何處置這些俘虜。

對此,李基自然不會浪費這些送上門的勞動力,讓趙雲在收繳了這些俘虜的武器後,將領頭給壓了過來。

很快,一個面容兇狠且滿布風霜之氣,身材不算高大,但是身上肌肉分明的漢子便被壓到了李基的面前。

且此人頭戴藍巾,身上穿着也是與尋常百姓無甚區別,唯有胸前孤零零地掛着一塊護心鏡以做防護。

不等李基開口,那漢子就主動跪了下去,請求道。

“襲擊閣下之事乃是我一意孤行,我願意一力承擔,任殺任剮,悉聽尊便,絕無怨言。還請閣下可以網開一面放過我的那些兄弟們,他們大多家中還有妻兒老小。”

(本章完)

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3章 已有妙計?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4章 真罵戰第93章 勠力同心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0章 往吳郡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70章 上當矣!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04章 有備無患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6章 誘敵二重奏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37章 二選一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155章 欲爲王乎?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72章 三千金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0章 三條路線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94章 緩稱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88章 封賞官職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52章 密函第160章 地上涼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3章 口袋陣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6章 夜襲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50章 薄落津之變
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第243章 人形氣象臺第155章 欲爲王乎?第224章 以勢壓之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33章 已有妙計?第90章 應對之策第36章 圍三闕一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96章 取吳縣之妙計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131.第131章 茶話會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237章 文和啊文和141.第141章 無牆之城第248章 子坤當有八斗之功第22章 耀武!揚威!造勢!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55章 他不算閒雜人等嗎?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69章 證“有罪”易,證“無罪”難第14章 真罵戰第93章 勠力同心第88章 封賞官職第80章 往吳郡第62章 御三家與胖子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15章 山越襲營第162章 太殘暴了第232章 大局已定第67章 一股子人妻味第35章 戒“備”森嚴第184章 天下不識我者,多也!第41章 鉅鹿!鉅鹿!(上架求訂閱)第182章 父親何故嘆息?第97章 請君入甕第170章 上當矣!第42章 針對的正是常理 (上架求訂閱)第229章 江面上的龐然大物第173章 寧可藥材蒙塵第204章 有備無患152.第152章 與你無關?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87章 借刀殺人第165章 能者上,庸者下第16章 誘敵二重奏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63章 出征在即第37章 二選一第34章 火攻奇襲?第118章 禽獸不如你第155章 欲爲王乎?129.第129章 先天政務聖體第72章 三千金第125章 分割財政第200章 妖道!吾誓殺之!第187章 他們當得起更好的第30章 三條路線第51章 最後的計謀第91章 來年土地更肥沃第192章 白馬將軍公孫瓚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204章 有備無患第10章 門下督賊曹第216章 通過時間差進行的試探第194章 緩稱王第31章 大漢最後的脊樑骨153.第153章 誰讓吾賈文和心善乎?第58章 真九死一生第178章 養寇自重第57章 四州之地的選擇第212章 遙指富春山!第5章 燕雲十八騎第222章 隴西李子坤,候諸位久矣138.第138章 “軍”與“政”第119章 偶爾不做人第210章 誰人可破山越第88章 封賞官職143.第143章 你說你劍很利?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第90章 應對之策第220章 活捉李子坤146.第146章 中原大旱 大疫第39章 上架感言第252章 密函第160章 地上涼第264章 此去,踏四海第202章 天意安有手中之劍好用乎?第88章 封賞官職第238章 將起之亂第13章 口袋陣第164章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136.第136章 仁德書院第46章 夜襲142.第142章 立場問題第193章 且看我如何?第228章 讓李子坤享受不了溫柔鄉第50章 薄落津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