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欒奕的底線

與欒奕、黃忠大軍相比,由徐庶、張飛、趙雲領銜的東征東塋人馬,雖然路途遠了一些,但戰事格外的順利。在連續擊潰數支小股反賊後,直抵東塋城下,瞭望城樓。

這一看不要緊,城頭上竟早早掛上了血紅十字大旗,竟是城內信徒聽聞教會衛士大軍來襲,搶先一步發動起來,與城內反賊大打出手。

此時,黃巾反賊也探知了教會兵馬來襲的訊息,生怕東塋也與昌邑一般,被信徒、教會兵馬裡應外合,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竟主動棄城而走。結果逃出城門,連教會兵馬的影子都沒有找到。

於是便返身復來攻城,卻發現逃離之時竟忘了帶攻城器械。硬着頭皮強打,在全城軍民的奮力反抗下接連敗陣。

此時,有探馬來報,教會大軍入境。前有城關,後又圍堵。無奈之下,反賊只得化整爲零,向臨淄方向靠攏。

這些化整爲零的反賊正是徐庶、張飛、趙雲來時遇到的小股賊兵,被教會探馬查知,各個擊破。

聞知此事,張飛不喜反怒,氣得哇哇大叫:“無能宵小,俺老張還沒殺過癮,這麼容易就敗了!”

“是啊……大老遠的趕來,沒殺幾個反賊!怎麼這麼不堪一擊!”趙雲亦是心中不忿。

徐庶勸道:“行了!這話也就咱們三個之間說說,切莫讓奕哥兒聽了去。若是奕哥兒知道你們這麼說,肯定要發脾氣。”

“元直多慮了吧!”張飛大喇喇道:“戰前殺敵,乃武將本分,四弟怎會發怒。再者道,四弟爲人謙和,俺老張從未見過他罵人!”

“那是你們對奕哥不瞭解!庶跟奕哥兒從小一起長大,深知他的脾性。他平時是不怎麼發火,那是因爲還沒有觸及他的底線。哦對了,奕哥兒管那叫原則。一旦違背了他的原則,你就等着吃苦頭吧!”說到這兒,一段塵封已久的記憶從徐庶腦海中浮現出來。

那是七年之前,“七官”——欒奕、還是單福的徐庶、郭嘉、毛玠、戲志才、荀彧、荀攸、程昱仍在潁川學院快活的讀書。一日,七人相邀到起鳳閣飲酒作樂。相談甚歡之時,卻聽門口傳來一陣喧譁聲,擾的他們不得安寧。

欒奕便讓欒福前去查探,結果欒福非但離去久久不回,門前的呼喊聲反倒愈發強烈了,且期間多有哭喊聲。

欒奕連忙棄籌前去查看,發現欒福連同起鳳閣夥計正與數名乞者爭執不休,期間夥計還多有推搡之舉,將一名老者推翻在地,老者的兒子看不過去,便與夥計拳腳相加起來,可起鳳閣夥計數量居多,一起上陣。將乞者撩翻在地,一頓暴揍。

見欒福站在一旁冷眼相看,眼看乞者父子捱打,沒有勸阻的意思。欒奕大怒,衝上前去,一巴掌把欒福打翻在地,瞪着手下一衆夥計大吼:“混賬,都給我住手。”

這是徐庶第一次見欒奕發這麼大的火,欒福顯然見識過這般境遇,當即嚇得跪倒在地,起鳳閣一衆夥計盡數跪倒,抖若篩糠。“少爺息怒!”

“恃強凌弱算什麼本事?”欒奕沒關緊鎖,一臉的威嚴,“回去自己各領20家法,欒福罪責加倍!”

“喏……”

“可是教主……這廝……”欒福還想辯駁,卻聽欒奕冷哼一聲,哆嗦一下,連忙改口:“是這二位胡攪蠻纏,我等才無奈動手的。”

“說說原因!”

“他們……”起鳳閣掌櫃怒視乞者父子一眼,搶先答道:“公子一向與人爲善,囑託我等儘量滿足難者需求。我等一項尊公子命行事,是以這二位前來討糧,我等便給了糧食。誰知,這二人貪得無厭,要了糧食又想要錢。咱起鳳閣平日收入還好,便又給了他幾個大子兒。誰知,這二人還不知足,要了錢財,還想在起鳳閣住上一晚。咱起鳳閣開門迎客,裡邊呆兩個叫花子算是怎麼回事。遂不允,他便說我店小氣。吾氣憤不過,便……便……”

“便動手打人?”欒奕怒色不改,“無論如何,打人就是不對。更何況你打的人裡還有一位老者。我欒家家風都讓你們敗壞了。”

“少爺贖罪!”掌櫃又拜。

欒奕將兩名乞者攙扶起來,不顧髒臭,替二人拍去身上灰塵,“瞧瞧!這是怎樣一對父子啊!他們跟我們一樣,黑頭髮、黑眼睛,矮鼻樑、黃皮膚,跟我們源於同宗,都是炎黃子孫,算起來千萬年前本書一家。奈何時運不濟,才落得這般田地,四處乞討過活。爾等不戀同族之情,卻行這殘暴之舉,爾等行徑讓奕覺得丟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漢人皆炎黃子孫,同屬一家,應有兄弟之情。兄弟之間偶有間隙,吵吵嘴就行了,決不能拳腳相見,傷了手足之情。漢人,不能打漢人。爾等需謹記於心。”

“喏……”

徐庶永遠忘不了當日吟誦的那首不知名目的無言新體詩,更忘不了那句“漢人不打漢人!”

眼下這場黃巾之亂,不正是漢人之間的戰爭嗎?也是奕哥兒最不希望看到的一幕。

徐庶將這段塵封已久的記憶告訴了張飛和趙雲,兩位大漢撓了撓凌亂的腦袋。

張飛揣着自責,道:“四弟不愧是士子,想得就是多。俺老張之前就沒考慮過這等問題!”

“是啊!雲也沒想這麼多。”趙雲說話一向耿直,“話說回來,這也怨不得俺們,自先秦以來,大漢地界上戰事多了去了,也無有他人考慮過教主所說的問題。屠城之事屢見不鮮,誰也沒琢磨過城中之人與自己一脈相連。就拿那白起來說吧,活埋30萬趙國降卒。乖乖……那可是30萬人吶!”

“這正是奕哥兒與衆不同的地方。他更懂得生命的寶貴,無論身份的貴賤,但凡是人,在他眼裡都是最爲寶貴的,人的安危更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徐庶如此作答。依稀之間,他越發明白了欒奕費心勞力建聖母教的原因。說實在的,在此之前,他對聖母教還有不小的牴觸心理,之所以仍在聖母教中做事,完全是爲了欒奕這個朋友。

至於原因……聰明如他,再加上自幼相識對欒奕的瞭解,一眼就看出這世上根本沒有什麼聖母,是欒奕故弄玄虛,杜撰出來的。他覺得欒奕這是在誆騙百姓,非君子所爲。可在入駐濟南,多家尋訪過後,他漸漸明白了欒奕建教的用途。

欒奕這是在努力完成兒時的夢想。他要借聖母教的名義,將大漢失散的孩子引回家,聚到教堂的大殿裡。讓他們知道,漢民與漢民實乃手足兄弟、一奶同胞,他把他們聯合起來,團結起來,用教條束縛他們,讓他們變得誠實、勇敢、謙遜、有禮……讓他們互敬互愛,互尊互重,互親互重。這也正是千餘年前,周公理想中“天下大同”的最佳詮釋。

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面欒奕比周公做的要好。周公所說的“天下大同”僅是一套設想,是理論,現實中的周王朝距離這一目標相差甚遠。而欒奕卻將這一切投入了現實,在短短數年內將濟南一國從混亂不堪改造成了現在的大同盛世。濟南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笑口常開。

這一切都有賴於聖母教的引導。問題擺在那裡,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不過是策略取捨的過程罷了。置於策略中所蘊含的內容是真是假,又有什麼關係呢!兵法上不是說假假亂真,以假亂真方能制勝嗎?只要能破敵便可,又關他是君子行爲還是小人行徑呢!

唯一的缺陷就是,可供欒奕施展拳腳的領地實在太小,只有濟南一隅,若是將聖母教推廣開來,文景盛世相距不遠。也許……文景盛世亦不能形容大漢的未來,漢王朝將在欒奕一手引領下,走向前所未有的輝煌。

欒奕、典韋拿下琅琊,黃忠、許褚攻破昌邑,徐庶、張飛、趙雲白得琅琊,三郡賊破,三路大軍折返而回,分三面建營寨將臨淄叛賊圍定。

失了昌邑、東塋兩座天然糧倉,叛賊糧草供應中斷,被方又有大河天塹,糧草入不敷出,不過三天糧草告罄,軍心大亂。

每日逃兵上百人,有被教會探馬擒獲者,將反賊糧歿之事報知欒奕。

欒奕大喜,與徐庶、黃忠約定於次日三更造飯,五更出陣殺敵。

三路兵馬齊動,一日之內連奪6座縣城。

此時,臨淄郡治尚未落入敵手,只是被敵人團團圍困。

刺史田楷聽聞濟南國大軍前來馳援,大喜過望,“解吾憂者,欒子奇也!”連夜拍信使殺出重圍,趕至教會大營,與欒奕商定兩日之後,三更時分,舉火爲號共同殺賊。

欒奕從其言,依約發兵臨淄,教會衛士、官軍於深夜驟然發難,大破亂黨。

自此,兗州、青州黃巾亂黨盡滅,恢復安寧。

198瘋狂的實踐者189神將戰飛將(上)250子嗣389行路難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393幷州平定54禮拜日108人質138清者自清220野心80醉酒385郭圖之死131兒女情383安平之戰(三)314奧林匹斯山巔(第13更)226雄獅騎士468合圍459襄陽之戰(五)324恩人離世(第22更)397國家479校場392突襲528羊城386沮授之敗231得八官者得天下32河東衛仲道32河東衛仲道96催眠320《聖光報》80醉酒285徐州民生15蔡家有女字昭姬291可惜了43二公搶婿279孫策敗走349背上背囊279孫策敗走161潛規則445鮮卑人的災難320《聖光報》493草原大戰50神才紙337河北名將46聖母經308山陽之戰(下)第7更442打開國門463襄陽之戰(九)368天吶459襄陽之戰(五)13五官162綁架288逼宮28遊學進京261暗度陳倉91願效犬馬之勞11神童489官制改革475孫策請降397國家472長江水戰(中)246宗教之亂138清者自清164疑團重重276憨人69引誘473長江水戰(下)263身陷重圍336何爲靈魂(第34更)252石價百錢必遭責譴293兵糧寸斷482肅米416天68怒砸衝車131兒女情58傳播529購物狂潮66小柏之死391願賭服輸333替罪羔羊502英名永存82三板斧89封神演義72書信51出爐264被動434神的眷顧108人質527大國賽里斯140遊子吟151證婚人492加冕67身陷重圍201強攻潼關(下)310鬼才之威(第9更)249所謂金融460襄陽之戰(六)230車震234秘密任務316民富國強(第15更)61二美來訪
198瘋狂的實踐者189神將戰飛將(上)250子嗣389行路難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393幷州平定54禮拜日108人質138清者自清220野心80醉酒385郭圖之死131兒女情383安平之戰(三)314奧林匹斯山巔(第13更)226雄獅騎士468合圍459襄陽之戰(五)324恩人離世(第22更)397國家479校場392突襲528羊城386沮授之敗231得八官者得天下32河東衛仲道32河東衛仲道96催眠320《聖光報》80醉酒285徐州民生15蔡家有女字昭姬291可惜了43二公搶婿279孫策敗走349背上背囊279孫策敗走161潛規則445鮮卑人的災難320《聖光報》493草原大戰50神才紙337河北名將46聖母經308山陽之戰(下)第7更442打開國門463襄陽之戰(九)368天吶459襄陽之戰(五)13五官162綁架288逼宮28遊學進京261暗度陳倉91願效犬馬之勞11神童489官制改革475孫策請降397國家472長江水戰(中)246宗教之亂138清者自清164疑團重重276憨人69引誘473長江水戰(下)263身陷重圍336何爲靈魂(第34更)252石價百錢必遭責譴293兵糧寸斷482肅米416天68怒砸衝車131兒女情58傳播529購物狂潮66小柏之死391願賭服輸333替罪羔羊502英名永存82三板斧89封神演義72書信51出爐264被動434神的眷顧108人質527大國賽里斯140遊子吟151證婚人492加冕67身陷重圍201強攻潼關(下)310鬼才之威(第9更)249所謂金融460襄陽之戰(六)230車震234秘密任務316民富國強(第15更)61二美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