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聖教徵兵令

“咣咣……”隨着一陣急促的鑼響,黑夜中原本空空如也的教會寨牆上忽然亮起了萬支火把。驟然而來的光芒閃的袁兵一陣頭暈眼花。與刺眼光芒同來的還有鋪天蓋地的催命箭矢。

三萬袁兵先鋒措不及防,加之距離寨牆較近,近萬人在頃刻之間死於箭雨,死傷慘重。

袁紹這才明白挖掘地道的事情已經敗露,不敢再繼續攻寨徒增傷亡,隨即下令鳴金收兵。

金鳴剛過一輪,教會官渡大營東西營門齊開,左邊殺出張飛,右邊飛出黃忠,兩名悍將各領萬人兵馬趁勢掩殺。

袁軍大敗,倉惶而逃。

正當袁紹準備號令中路大軍前去支援之際,卻聽後營亂成了一團,後寨內火焰沖天而起,霎時間陷入一片火海。

袁紹暗暗生疑,盧植的人馬分明都在南方寨中,怎麼有人躥到了北邊來。疑惑之間,有探馬灰頭土臉地衝出火海,帶來了遲來的情報——“欒奕率領教會數萬支援過來了。方纔他趁我軍將注意力集中在教會官渡大營,親領兵馬襲擊了我軍後寨,燒燬糧草數十萬石,輜重無數。”

“什麼?”此次出征袁紹備下了充足的軍糧,現都存在後方一處安全所在。區區數十萬石不過是大軍十日的用糧,九牛一毛而已。所以數十萬石糧草被焚不足以讓袁紹爲之驚詫,令他驚詫的乃是欒奕竟在這麼短時間內便趕回支援。與之同來的還有數萬教會兵馬!

一個盧植就夠難對付的了,再加上一個欒奕……

袁紹不敢多做遲疑,趕忙下令打開寨門將從官渡敗下陣來的先鋒迎回大寨。同時調集大軍支援後寨。

然而,當袁紹派出的五萬大軍抵達後寨之時,前來夜襲的欒奕大軍早就撤離多時了。只給袁軍留下一堆燒焦了的斷壁殘垣。

數十萬石隨軍糧草被燒,雖然數量不大,但介於交通運輸不上,一時間供應不上。無奈之下,袁紹只好將捨去大營暫時撤出官渡,向南方白馬方向退卻,在白馬西北百里處再設大寨,與身處官渡的欒奕、盧植遙遙相對。

截至欒奕來臨之刻,教會方的兵馬總數達到八萬四千餘人。而袁紹方的兵馬數在經過幾番損耗之後,只剩了十三萬五千人左右,兵量差距雖說有所縮減,但仍有五萬多人的差距。

五萬多人足可影響戰局,欒奕不敢與之硬拼,只能尋機智取。

欒奕清楚記得正史上曹操、袁紹官渡之戰,曹操正是因燒了袁紹存在烏巢的軍糧才扭轉戰局,獲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於是,欒奕專門派出探馬晝伏夜出,喬裝打扮深入河北內陸,專門去了趟烏巢周邊,查探如今的烏巢是不是還是袁紹的糧儲基地。

事實證明,烏巢成爲袁紹後軍儲糧重地不過是臨時起意而已。如今時光輪轉,在一念之差作用下,袁紹竟沒把糧食存在烏巢,不但烏巢沒糧,連並烏巢附近的各處城寨均無存糧跡象。火燒糧草之事只得不了了之。

這讓欒奕一度很是鬱悶,不知袁紹軍糧所在,一時間還真就沒別的辦法擊破袁紹規模如此龐大的軍隊。

在想到奇計之前,欒奕只好與盧植兩軍合做一軍,將教會官渡大寨擴大了一圈,形成了規模更加宏大的八門金鎖,真如一枚堅硬的金鎖,緊緊鎖住了入侵兗州的北大門。

戰事隨即進入僵持階段,雙方出於謹慎,並未爆發大規模戰鬥,只有幾次小範圍摩擦。

欒奕本來尋思着將袁紹兵糧靠盡,或袁紹失去耐心,袁兵自會退去。屆時河南各大教區便可以恢復往日的安靜。

卻不曾想身在徐州的關羽卻在這個時候送來急信,說江東細作傳來可靠情報,日前袁紹帳下謀士戲志纔出現在江東境內,並在秣陵(秣陵後更名建業,既現在的江蘇南京)城內拜會了孫策、周瑜、張昭等江東文武。隨後江東境內出現大規模兵馬調動情況,有跡象表明孫策很有可能要集結五六萬大軍與袁紹南北聯合,趁袁紹南下之際襲我軍身後,攻打豫州壽春。徐州境內關羽現還有兩萬教會衛士,可前往支援壽春,但相對與孫策五六萬人的軍陣規模,關羽怕力有不逮,遂向欒奕求援。

聞知此訊欒奕急的滿嘴冒泡,暗自埋怨:“老戲啊老戲,我的老友,你把縱橫家那套遠交近攻用到我身上這是想要我的小命啊!”

方今官渡這邊與袁紹的戰事正深陷焦灼。袁紹兵馬足足比欒奕多出五萬有餘,以微弱兵量對抗袁紹已是不易。更讓人焦慮不安的是,呂布、郭嘉所在的青州也不安生,袁紹之侄高幹正在青州北部黃河岸邊集結兵馬,一副蠢蠢欲動的架勢。爲此,郭嘉兩日內送來三封告急文書,請求欒奕派兵支援。

青州、豫州到處都需要用人,欒奕哪裡抽得出那麼多兵馬。只得給郭嘉和關羽傳信,介於當前緊張的局勢,二人可臨時招募兵勇充入,能徵多少是多少。所需軍資糧餉可以借貸的方式從地方教堂支取,待戰事結束在想法歸還。

爲了幫兩位兄弟徵兵,欒奕還特意在新一期的《聖光報》上刊載了《聖教徵兵令》號召教區全體百姓攜起手來,加入聖教大軍共抗強敵。

一時間響應者雲集,郭嘉、關羽在三日之內各募得一萬大軍,青州方面局勢得到有效緩解。但是長江北岸仍面臨孫策的巨大挑戰,新兵太多有損戰力,恐怕難以力敵。

保險起見,欒奕從牙縫裡擠出七千人馬,拜太史慈爲主將即日啓程支援豫州。如此一來,關羽的總兵力便可達到三萬七千之數,若無差池足可將孫策的五萬大軍堵在長江以南。

隨着徵兵令的下達,教區四州的天空頓時被戰爭的霧靄籠罩,沒過幾天安生日子的百姓們又變得人心惶惶起來,生怕哪天袁紹的鐵蹄會踐踏到自己的家鄉。

這個時候教堂的牧師們發揮出他們的職能,在禮拜日和定期的教會活動中向百姓們宣傳聖教大軍的強大,藉此安撫百姓,並告誡百姓,唯有萬衆一心才能抵擋住敵人的侵略,號召百姓出錢出糧爲聖教獲得戰事的最後勝利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於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教區的鄉紳富賈們慷慨解囊,給教會捐獻了海量的銀錢和軍糧,保證了青州、兗州、豫州十數萬教會兵馬糧儲充裕,餉銀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欒奕的後顧之憂,不必像歷史上官渡之戰中的曹操那樣受糧草不足問題困擾。

但是,由於孫策忽然加入戰局,欒奕頓時變成三面受敵,壓力不可謂不大。

針對這一局面,欒奕一度想暫時撤出官渡,讓盧植領兵把手許昌,自提教會中央軍先去支援壽春,待擊潰孫策再返回許昌支援。

這一想法一經提出,立刻遭到荀彧的強烈反對。荀彧道:“孫策此來雖氣勢洶洶,究其實質不過是響應袁紹南征,與之形成包夾之勢罷了。遂此戰的重點不在孫策,而在袁紹,只消打敗袁紹,孫策不戰自退。”他還說:“彧竊以爲,袁紹率軍集結官渡,其卒倍與我軍,又有孫策響應欲與教主一決雌雄。此時教主切不可露怯,若露怯意必爲所乘。彧觀袁紹,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不足以城大事。今其兵雖衆而不能用,以教主神武明智,何向而不濟?只消暫待時機,以奇計克之便可一戰而定。至於壽春那邊,不如放手交給關刺史和賈文和,以他們之才足可將江東大軍堵在長江以南。”

欒奕對荀彧所說很是贊同,遂從其言繼續駐守官渡,將壽春全部託付給關羽。同時絞盡腦汁思索破敵奇計。

就在這局面萬分緊張的關鍵時刻,欒奕終於迎來了近一個月內唯一的好消息——駐守在河邊的探馬來報,河邊村民發現一夥爲數二十餘人隊伍趁夜色渡河而來,便懷疑他們是敵人派來的細作,遂組織民兵把他們給抓了起來。

抓入村中教堂之後,其中爲首一人自稱許攸,說有要事稟報教主。

當地神僕起初不信,見他信誓旦旦纔將此事報入官渡大營,請教主定奪。

欒奕一聽許攸南來,頓時大喜。當即讓黃忠點齊五千兵馬,隨他一同到河邊迎接。

少頃,急促的馬蹄聲在官道上奏響,欒奕一路飛馳趕赴瀕臨大河的望山村。及至村前,遙遙便見村口站了一圈人,其中有的人他認識比如許攸以及十多年未曾得見同鄉——辛評兄弟,還有那年荀府家宴上有過一面之緣的荀堪。

原本,欒奕還以爲許攸獨自過的河,沒想到與他同來的還有那麼多賢達。他立刻猜出了辛評、辛毗、荀堪此次過河的目的,顯然……他們是來投效自己的。思及此處,欒奕不由露出了興奮的笑容。離村落老遠便飛身下馬,撩起衣襟,大踏步向村口跑去,邊跑邊喊:“子卿多年未見別來無恙乎?”

317以利驅之177躲藏212合夥人260真真假假369官渡大捷162綁架454彈盡340幽州淪陷463襄陽之戰(九)506蹴鞠大賽(一)412入闈355臨淄保衛戰(五)57神仙釀218董卓之死368天吶80醉酒405意料之外396嚮導443爲了面子302疑竇重重(1更)498搶灘登陸40緣來如此330如此安排7啓動資金265自掘墳墓62山雨欲來351臨淄保衛戰(一)313昔日強漢(第12更)523對倭之戰(下)509蹴鞠大賽(四)206錦囊90黃夫人40緣來如此99血紅十字大旗下的信仰331以原富治原富344飛鴿傳書440囑託98朱英來襲209換換口味247改號聖元337河北名將215誤會245徐州易主247改號聖元65小武之死504美183如此神僕285徐州民生393幷州平定487稱帝前夕134威武359誣陷249所謂金融349背上背囊44女人心海底針218董卓之死43二公搶婿388苦寒行108人質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58傳播278水淹下蔡301詐死之計470得而復失351臨淄保衛戰(一)298父親311會宴滄浪亭(第10更)455襄陽之戰(一)51出爐294再戰張繡170如此經商452全面總動員532埃及人423對射338夜半襲營430遊說(下)302疑竇重重(1更)544海難310鬼才之威(第9更)163黑幽靈206錦囊205破關244家族377舊友相逢117人之常情383安平之戰(三)521七擒孟獲(七)106慶功酒501強國之本457襄陽之戰(三)346補鴿熱潮108人質105破寨457襄陽之戰(三)220野心451寶船177躲藏289大喪270不經意間的發展340幽州淪陷
317以利驅之177躲藏212合夥人260真真假假369官渡大捷162綁架454彈盡340幽州淪陷463襄陽之戰(九)506蹴鞠大賽(一)412入闈355臨淄保衛戰(五)57神仙釀218董卓之死368天吶80醉酒405意料之外396嚮導443爲了面子302疑竇重重(1更)498搶灘登陸40緣來如此330如此安排7啓動資金265自掘墳墓62山雨欲來351臨淄保衛戰(一)313昔日強漢(第12更)523對倭之戰(下)509蹴鞠大賽(四)206錦囊90黃夫人40緣來如此99血紅十字大旗下的信仰331以原富治原富344飛鴿傳書440囑託98朱英來襲209換換口味247改號聖元337河北名將215誤會245徐州易主247改號聖元65小武之死504美183如此神僕285徐州民生393幷州平定487稱帝前夕134威武359誣陷249所謂金融349背上背囊44女人心海底針218董卓之死43二公搶婿388苦寒行108人質372太史慈酣鬥小霸王58傳播278水淹下蔡301詐死之計470得而復失351臨淄保衛戰(一)298父親311會宴滄浪亭(第10更)455襄陽之戰(一)51出爐294再戰張繡170如此經商452全面總動員532埃及人423對射338夜半襲營430遊說(下)302疑竇重重(1更)544海難310鬼才之威(第9更)163黑幽靈206錦囊205破關244家族377舊友相逢117人之常情383安平之戰(三)521七擒孟獲(七)106慶功酒501強國之本457襄陽之戰(三)346補鴿熱潮108人質105破寨457襄陽之戰(三)220野心451寶船177躲藏289大喪270不經意間的發展340幽州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