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再見莫倫

帝國龐大的艦隊一路向南,向南再向南,歷經一個月航程終於抵達了他們的第一個淡水補給點——楊城。

這座因紀念登上買來羣島第一人楊德先而得名的城池,雖只有不到兩年的建城史,城池規模小且簡陋。但是透過它小有規模的集市,以及城外錯落有致的萬畝良田,人們不難想見在不久的將來它會迎來怎樣的繁榮。

對於羅馬和埃及使節而言,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說賽里斯在遙遠的南海外還有數十個像楊城這樣由賽里斯貴族一手掠奪興建的城邦。這些城邦雖遠在賽里斯本土數千裡之外,卻是以賽里斯屬國的形式存在,直接受賽里斯教皇管理。

在這方面,賽里斯採取開明政策,除了每年只需向賽里斯朝廷繳納相當於財政收入的一成稅負;國內必須信奉聖母教;不得與賽里斯朝廷對抗以外,對屬國沒有任何其他索求。

相反的,在屬國遇到重大天災人禍時,賽里斯本土會對屬國提供充足的支持。洪澇、海嘯、颱風過後,屬國可向帝國本土申請無息貸款,貸款上限爲五十萬兩白銀。也就說五十萬兩白銀之內的貸款是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的,多出來的部分則每年需繳納百分之十三的利息。遭災的屬國可利用這筆錢向其他邦國甚至帝國本土購買糧草以解燃眉之急。

當遇到戰爭時候,如果是外族入侵,賽里斯本土將派出南洋艦隊前來助戰,如果是賽里斯本族屬國之間的矛盾,賽里斯將以調停人的身份,公平公正的從中斡旋。

藉助這樣開明的政策,這兩年南洋的屬國發展迅速,同時也無一例外對賽里斯朝廷分外忠誠。

結合賽里斯朝廷在匈奴、羌族自治州以及蠻族自治州的諸多政策,佩特洛尼烏斯和娜芙瑞特遂既對欒奕對待屬國的態度有了一番全面的瞭解。

這兩位分別對馬其頓和埃及執政者之位充滿覬覦之心的野心家遂既放下心來。與羅馬相比,欒奕對待屬國的態度足可用寬容來形容,除了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稅負,幾乎沒有其他要求。相反的,賽里斯卻可以反過頭來給屬國強有力的財政和軍力支持。

想到這些,佩特洛尼烏斯和娜芙瑞特相視一笑,爲他們英明的決策而感到慶幸。

艦隊只在楊城停留了三天,便再次離港,駛向麻六海峽。

說起來可笑。大航海時代開啓之後,在帝國各地商隊爭下南洋的時候,一位名叫鄭牝的青州人也加入到了南下圈地的進程之中。這鄭牝祖籍長安,乃是當年隨着欒奕一同出虎牢遷入青州臨淄的屠戶,因其長了一臉的麻子,且在家排行老六,因而得了麻六這個外號。

兩年前,聽說大家都爭着搶着下南洋之後,麻六本着“富貴險中求”的精神,拉上屠宰攤裡的夥計,又僱了百十多號退役的原青州軍,貸款買了兩艘大船浩浩蕩蕩殺向了南洋。

常言說得好,傻人有傻福。當帝國各大商會數百艘船舶在馬來羣島上兜圈子尋找無主之地的時候,麻六的船隊在經歷了一場暴風雨後,竟稀裡糊塗的發現了後世名揚天下的馬六甲海峽的入口,具體位置約在後世新加坡附近。

發現無主之地,麻六登時大喜。他一面令人插上血紅十字大旗,佔據土地的所有權,一面遣人回家報信,讓家人繼續派人來支援。另方面,他帶着僅有一百多名手下與當地食人土著展開殊死較量。他本就是出身獵戶,本就見慣了殺戮和鮮血,再加上他身強體壯,手下又跟了一彪兇悍的青州軍退伍軍人,登島之後一陣大殺特殺,直接把當地的土著趕出海峽。馬六甲海峽,自此就變成了麻六海峽。

仰賴於不斷探索新領土的帝國商人探出了駛往印度的航線,帝國商人與南印度朱羅、百乘、卡林加等王國的貿易往來日漸增多。麻六的城池藉助優越的地理位置迅速發展壯大起來,麻六成了南洋富甲一方的帝國屬國領主,可謂是烏鴉變鳳凰的代表。

孫權的南洋艦隊出麻六海峽,駛向此行的下一站——位於南印度的百乘國,他們要在那裡補充淡水和食物,並對戰船進行消毒處理,以免遠程航行讓艦隊官兵染上傳染性的不治之症。

百乘人雖然不止一次見過神聖華夏帝國的大船,但畢竟那些都是帝國的商船,船上載的都是穿着綢布衣服的帝國百姓和奴隸,船隻的數量也不多。所以,百乘人並沒有過多關注。

然而,這一次的情形明顯與過去不同。在看到東方帝國更大的戰艦和接近兩千多艘各類船支向岸邊駛來,特別是爲首多艘戰艦的船舷上站着全府武裝的帝國軍人之後。百乘人害怕了,死活不肯讓帝國海軍入港。

孫權多次遣使與百乘人商談無果,眼見海軍淡水即將用光,孫權毫不猶豫下達了給百乘人點顏色瞧瞧的指令。

五十艘寶船遂既在海岸線一字排開,照準百乘人港口臨近的海灘便是一輪火炮齊射。

兩千門火炮同時開火,炮彈雖沒有落入港口之內,但百乘人卻看清了火炮所體現出的強大破壞力。日光照耀下銀白的沙灘被火炮砸出無數個大坑,薰的一片焦黑。爆破後強烈的震盪波襲入港灣,將數所百乘人的泥土屋震倒。

百乘當地官員一看這架勢,嚇得面無血色,匍匐着出城向孫權請降。

迎向前來請降的黑漆漆的百乘人,孫權尷尬一笑,表示自己並不是來對百乘動武的,而是以使者的身份出使極西之國,路過百乘希望補充一下淡水和食物。

百乘人聞言長出一口氣,爲了早日送走眼前這般瘟神,他趕忙動員全城百姓爲孫權送來足量的補給,並以最高標準的禮節接待了孫權一行,親自目送帝國的海軍離港西去。

介於帝國和貴霜並不友善的關係,帝國的南洋艦隊並沒有在貴霜的港口停留,而是沿着遠離貴霜海岸的水域一路向西,駛入安息海岸。

三十年前有過大漢之行的莫倫在得知更換門庭後的神聖華夏帝國派出龐大的海軍使團抵達了安息,以七十歲高齡之身親自趕到海邊與孫權和赫拉克勒斯相會。

作爲舊日的主僕莫倫和赫拉克勒斯三十年後再聚首自然少不得互訴一番衷腸。看到赫拉克勒斯穿上了屬於將軍的鎧甲,莫倫發自內心的替他高興。畢竟,在他心目中赫拉克勒斯是他一手跳腳出來的人,赫拉克勒斯混的有模有樣,他臉上也有光。同時,赫拉克勒斯在神聖華夏有權有勢,也等於給他在那個東方大國設立了一個強有力的外援。

現在隨着東西航線日漸清晰,還上交流勢必更加頻繁,這無疑對莫倫整個家族在安息的地位是一大憑仗。

莫倫遂既邀請孫權一行入城,在城中設下最好酒宴與來自東方帝國的人們共進午餐。

誠然,安息所謂最美味的菜色與帝國相比顯得差強人意,但孫權、赫拉克勒斯、文聘、姜維等人畢竟在海上啃了三個多月的乾糧,再加上安息的菜色雖然味道並不出衆,但是樣式新穎,所以孫權他們無不食指大動,大快朵頤。

席間,當莫倫得知孫權此行的最終目的地並非安息而是羅馬後,臉上露出一絲明顯的慍色。“羅馬人就是一羣強盜,沒有任何文明可言。他們手頭的那點東西,無論是宗教、政體、醫藥、算術、天文……全是從希臘、埃及和其他國家掠奪來的,根本沒有自己的東西。去訪問他們做什麼!”

孫權衝赫拉克勒斯使個眼色,後者則跑到莫倫身邊低聲耳語了幾句。

莫倫聞言點了點頭,揮手將殿內的閒雜人等遣出大門。

“實不相瞞!” 赫拉克勒斯翻譯孫權的話道:“我們這次前往羅馬,出訪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任務是想跟羅馬人制造點麻煩。”

莫倫頓時提起了興趣,“什麼麻煩?”

“我們準備幫羅馬的埃及行省和馬其頓行省獨立。在必要的時候,可能還需莫倫大人在安息這邊斡旋,給帝國提供一定的支持。”

“這事好辦!”莫倫撫掌大笑,“只要是對羅馬不利的事,我們的國王陛下都願意做。”

“那就有勞莫倫大人了。”孫權拍了拍手,候在門外的幾名親兵搬進來二十多支大箱,“這是些許黃白之物,還有帝國皇家專用的上等蜀錦,還望莫倫大人笑納!”

愛才之心人皆有之,莫倫也不例外。看到滿箱子的金銀,老人家嘴角立刻裂到了耳後,喝喝笑道:“好說,好說。旦有我莫倫幫的上忙的,孫都督儘管開口便是。”

在安息帶了小半個月,孫權的南洋艦隊再次揚帆起航。艦隊在莫倫提供的嚮導指引下,沿着被後世世人稱之爲阿拉伯大陸的海岸線一路西向,並於亞洲與非洲的交界處駛入曼德海峽進入紅海。

在這裡,海盜的蹤影日漸多了起來。

26天神降臨485真相大白(下)517七擒孟獲(三)360衆叛278水淹下蔡425伏波將軍251拒之門外24欺君之罪420連戰連敗268情報30夜有賊來315內有乾坤(第14更)399烏丸之敗272組合拳447紅色警戒293兵糧寸斷32河東衛仲道67身陷重圍116七月的流火314奧林匹斯山巔(第13更)114救命稻草39袁府壽宴71文姬何在362糙人張翼德126東萊太史慈28遊學進京473長江水戰(下)114救命稻草353臨淄保衛戰(三)316民富國強(第15更)412入闈214裡應外合27蓮花大錘385郭圖之死146朝堂對峙479校場474四面楚歌241囚徒困境227留有後手532埃及人62山雨欲來230車震62山雨欲來536西行182鄭式曲轅犁217幸運514激將法259小算盤4清明節311會宴滄浪亭(第10更)278水淹下蔡186羈絆54禮拜日144下棋500濟州215誤會257于禁其人469天羅地網309任城失陷(第8更)120出征475孫策請降43二公搶婿480小比試529購物狂潮273刺殺388苦寒行525馬賊來襲368天吶155西遊記496國書243爲了家族的傳承105破寨411孔明182鄭式曲轅犁411孔明19東遊253如此交易469天羅地網204內援196兵發函谷505強國之路302疑竇重重(1更)53聖母教歷山總堂307山陽之敗(中)第6更129只欠西風161潛規則222工宣隊531學術528羊城532埃及人445鮮卑人的災難361八門金鎖280游龍戲鳳130火燒長社153上錯牀171安息來使140遊子吟305歷城之戰(第4更)513遠征南蠻11神童
26天神降臨485真相大白(下)517七擒孟獲(三)360衆叛278水淹下蔡425伏波將軍251拒之門外24欺君之罪420連戰連敗268情報30夜有賊來315內有乾坤(第14更)399烏丸之敗272組合拳447紅色警戒293兵糧寸斷32河東衛仲道67身陷重圍116七月的流火314奧林匹斯山巔(第13更)114救命稻草39袁府壽宴71文姬何在362糙人張翼德126東萊太史慈28遊學進京473長江水戰(下)114救命稻草353臨淄保衛戰(三)316民富國強(第15更)412入闈214裡應外合27蓮花大錘385郭圖之死146朝堂對峙479校場474四面楚歌241囚徒困境227留有後手532埃及人62山雨欲來230車震62山雨欲來536西行182鄭式曲轅犁217幸運514激將法259小算盤4清明節311會宴滄浪亭(第10更)278水淹下蔡186羈絆54禮拜日144下棋500濟州215誤會257于禁其人469天羅地網309任城失陷(第8更)120出征475孫策請降43二公搶婿480小比試529購物狂潮273刺殺388苦寒行525馬賊來襲368天吶155西遊記496國書243爲了家族的傳承105破寨411孔明182鄭式曲轅犁411孔明19東遊253如此交易469天羅地網204內援196兵發函谷505強國之路302疑竇重重(1更)53聖母教歷山總堂307山陽之敗(中)第6更129只欠西風161潛規則222工宣隊531學術528羊城532埃及人445鮮卑人的災難361八門金鎖280游龍戲鳳130火燒長社153上錯牀171安息來使140遊子吟305歷城之戰(第4更)513遠征南蠻11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