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買’來潘璋

“甄老爺子,該說的我已經都說了。我家主公乃是帶着誠意前來,還請老爺子多多考慮纔是。若是不然……呵呵……”

荀攸緩緩抿了一口杯中的茶,而後悠然而道。

“區區一個袁家次子,如何能夠與我家主公相比?哪怕是袁紹,既要剿滅袁術,又要應對黑山,難道還能夠與我家主公爲敵?更何況我家主公乃是天子親口所封之冀州牧,而那袁紹竊據冀州不說,如今袁家更是出現了袁術這等大逆不道之徒,袁家四世三公之聲譽已經完全敗落,老爺子也該是明白。”

不得不說,荀攸這個時候頗有一種逼良爲娼的惡棍氣質。

“這……”

但對於荀攸的話語,甄家上下卻沒有多少憤怒,反倒是泛起了深深地無力感。

甄家的人也不傻,很是明白荀攸這一次到來的意思,可他們也同樣知道,一旦答應,那麼就是意味着背叛袁紹,到時候會是遭到什麼後果很是難說。

中山甄家,就算衛濤與袁紹開戰也不可能是那麼快打到中山郡,到時候甄家怎麼辦?

至於依舊還是應着袁家,可袁紹如今也正如荀攸所言四面環敵,而且袁家的聲譽也是大損,到時候一旦冀州是被衛濤所奪下,甄家同樣是沒有好果子。

甄家很是爲難,其實爲難的何止是甄家,整個冀州都是如此。

衛濤已經是表露出要進入冀州的姿態,最後必定付諸于軍事,而衛濤如今名聲也是極大。出戰至今從未曾是有一敗。就是連匈奴都是敗在衛濤手下。如今一經風傳,自然是讓人心中震恐不己。

這個時候,鄴城之中,在得到消息之後,各個文臣武將全都聚集而來,不過坐在上首的卻是兩個年輕男子。

“啓稟三公子,衛濤雖然勇厲,但只知道一味逞兇。剛剛纔是與匈奴大戰而損,不知道休養生息又是想要侵犯我冀州,此乃自找死路也!”

一個文士一拱手就是說道,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袁紹手下心腹謀士審配。

“此次衛濤而來,必定是領着幷州全軍,但也不過就是一二萬人耳。公子此時若是能夠領兵出戰,一舉大破之,不僅可見功於主公,爲主公清除後患,更可一舉反攻入幷州。直接將幷州奪取。”

“審正南此言差異!”

袁紹麾下謀士雖然皆是有智,但卻是彼此不相服。見到審配開口想讓袁尚領兵出戰,一個謀士當即站出來反對。

此人同樣是袁紹心腹謀士,郭圖。

“不說那衛濤爲人善戰,幾可百戰百勝,單單只是如今,主公纔是將冀州精銳兵將調往揚州前線,若是此時回頭,豈不空耗錢糧?一旦與衛濤開戰,誰可能敵也?如今當是以固守爲上。主公在冀州極得人心,非是衛濤能夠動搖,憑着城高牆厚,衛濤必定有所不及,而後待到其糧盡,發兵而追襲,定可大敗,而後直驅之入幷州,可得幷州之地也!”

“哼!那衛濤極善用兵,豈有不準備充足的道理,如此堅守,要守到什麼時候?時間一長,豈不是讓人感覺主公不如衛濤?”

審配當即勃然而怒斥郭圖,聽到這話,坐在上首的袁熙、袁尚兩兄弟面色皆是有幾分羞怒。

袁紹最好顏面,袁熙、袁尚既爲其子,自也是如此,聽到會有傳言袁紹不如衛濤,頓時齊齊就是動了惱怒。

“哼!審正南,你不必危言聳聽。那幷州之地地廣人稀,縱有產糧又是有多少?最多堅持數月,衛濤必退!到時候不用耗費多少錢糧士卒,便可輕得幷州,天下如何不讚主公有子若此哉?”

審配厲害,郭圖也同樣不弱,當即就是反斥而道。

“反倒是你,如今主公正是用兵之時,若是急切而攻,縱然能勝,在那幷州騎兵的衝擊之下,我冀州要損傷多少士卒?若爲了區區一個衛濤而壞了主公大事,你可是能夠承擔?”

隨着審配、郭圖連連開口爭鬥,其他人也各個是開口,或者支持審配,或者支持郭圖,可謂是吵得不可開交。

其實會是如此,也是與袁紹有關。

誰都知道如今袁紹正當壯年,而且也有了三子,而且三子俱是已經成年,但偏偏袁紹卻是沒有確立自己的繼承人。

若是按着常理,繼承人自然是長子袁譚,但偏偏袁紹更爲偏愛三子袁尚,只是廢長立幼的名聲實在不好聽,袁紹纔沒有立即如此。

而因此,袁紹手下也是分爲幾派,各自擁護一人,其中審配就是擁護袁尚,所以纔是想讓袁尚領兵出征,好立下大功。

廢長立幼自然不可,但廢長立賢卻是讓人無法說出什麼。

只是審配的想法郭圖也是知曉,而郭圖卻是支持袁譚,如今自然是阻擾。

當然若僅僅只是如此那也算不得是什麼,可偏偏袁熙、袁尚也是與袁紹一般好謀而無斷,在兩派人相爭起來一時之間都是不知道該要如何。

可以說一時之間對於衛濤的應對,這裡之人全然是無法可依。

與着冀州袁氏相反,在衛濤命令一下,幷州已經是全力動作了起來,開始準備着攻入冀州的準備。

而在這個時候周瑜也是急匆匆地歸來。

“兄長欲奪幷州,看來小弟回來的正當其時。”

一進入廳中周瑜就是笑道,而後將他旁邊一人就是向衛濤介紹說道。

“這一次我南下荊襄果然見到不少英雄豪傑,只可惜皆是以爲我北方無用武之地,故而猶豫不敢前來。這一位潘璋潘文珪與弟性子投緣,在弟勸說之下願意投靠兄長。”

“潘璋見過主公。”

那壯碩的男子當即一步上前,就是向着衛濤一拜說道。

“啓稟主公。潘璋雖從小生長在南方。但騎兵打仗的本事也決是不弱。縱然是騎兵、步兵也不會遜色他人,還請主公知之。”

對於潘璋如此直白,衛濤倒是沒有絲毫介意。

畢竟衛濤就是能夠明白武人的性子一向是如此,而且衛濤也是能夠想到,恐怕這也是潘璋害怕自己會認爲其只能夠打水仗纔是如此一言。

“呵呵……吾也是從軍出身,一見潘將軍便知將軍乃是武勇之士,自可信任。不過將軍初來乍到,我不可以高位應之。便請先爲一校尉如何?”

衛濤當即就是一笑而道,說是不以高位而應之,但對於一個白身的潘璋而言,直接是任爲校尉,可謂是空前器重。

“多謝主公器重!多謝公瑾推薦!”

潘璋自然也是知曉,當即就是喜上眉梢,向着衛濤連連恭拜,而後又是向着周瑜致謝。

顯然在潘璋看來這也是衛濤看在周瑜面上纔是如此重視。

“呵呵……將軍也是知道,如今吾爲冀州牧,可袁紹竊據冀州。所以恐怕免不得要動刀兵,將軍初來正是需要建功之時。時間緊迫,恐怕還需將軍立即行事。”

衛濤笑笑也不做解釋,之所以直接任命其爲校尉,自然是因爲這潘璋本身也是名留青史的人物。

潘璋可也是歷史上東吳的名將。

“諾!潘璋必定不負主公之望!”

聽到就是有戰事發生,潘璋更是興奮,他可是知道想要迅速站穩腳跟,那就是莫過於能夠打幾場勝仗,當即就是抱拳行禮而道。

“既然如此,時間不多,便請文珪速速準備。”

“諾!”

潘璋也是知道打仗不是兒戲,更何況潘璋初來乍到,在軍中全然沒有半點威信,衛濤如此命令正是對了潘璋的心思,潘璋雖是初來,但心中也是忍不住對衛濤甚是感激。

“公瑾是如何說服潘文珪前來相投的?”

待到潘璋下去之後衛濤纔是笑着一問周瑜。

“我觀其人雖有勇才,但千里之地而敢來,卻是不顧那孫策、曹操等人的招攬,公瑾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吧?”

就算是要投靠,也極少會是有人從荊襄之地趕到幷州前來相投。

本來哪怕是衛濤對於周瑜此行都沒有太多的期望,想不到周瑜果然是給了自己一個驚喜。

“呵呵……說來此事也巧。”

聽到衛濤所問,周瑜當即也是輕笑起來。

“這一行我本意是觀察荊襄水軍實力如何,也見識見識那聞名江東的江東小霸王孫策,不想卻是在九江偶遇潘文珪,其時潘文珪身無分文,卻在酒店之中大吃大喝,爲酒店掌櫃所惡。我見其有幾分勇力,便爲其會了酒賬,纔是與之結識。”

“若如此,恐怕其也不會隨公瑾前來吧?”

衛濤微微一笑,知道周瑜還是有下文。

“兄長果是明見。其時潘文珪正是準備投效那孫策,以其勇力,一入軍當可任一伯長之類的職務,這也是那掌櫃容忍他的緣故。不過言談之中我發現其對財物頗爲貪婪,便是以財貨爲誘,再言主公之重視,最後那潘文珪還是乖乖隨我前來。”

衛濤這纔是明白過來,怪不得方纔周瑜的臉色頗爲是有些古怪,原來這潘璋幾乎就是相當於是被周瑜花錢‘買’來的!

“公瑾所是從商,恐怕也會天下豪商,能夠得公瑾之助,幸甚!幸甚!”

想到這裡,哪怕是以衛濤如今的心性,也是忍不住搖搖頭輕聲而道。

若是能夠用錢收買到這樣的武將,恐怕天下諸侯都不會是吝嗇,不過像這樣的情況又是有多少?

反正以衛濤如今的權勢地位,如今也就是見過潘璋這麼一個例子而已。

“公瑾,如今你也知曉我欲取冀州,將冀州、幷州連成一片,以爲日後迎敵匈奴以應,不知你以爲當是此時否?”

“正當其時也。”

聽到衛濤臉色正容談起正事,周瑜臉上的笑容當即也是一收,同樣是正聲而答。

“如今天下紛紛,各個諸侯爭戰,若是幷州不早做圖之,必爲人所圖也,這一次縱然公達不提,在我歸來之後,必定也是要爲主公建議。”

“不知公瑾可有何謀?”

衛濤微微點點頭,而後就是直接問道。

“聯合黑山軍。”

對於之前荀攸的提議周瑜已經知曉,他也就不再多言,而是將當是荀攸沒有說出來的一點直接說了出來。

“無論那黑山軍在幽州如何,但他們在袁紹的打擊之下,冀州根基已經是連連敗退,大半冀州落入袁紹之手,這是不爭的事實。若非正好遇到天子設謀,恐怕黑山軍退出冀州也是極有可能之事。”

“黑山軍會是與我們聯合嗎?”。

衛濤還有一句話沒有說,自己的目標可同樣是冀州,遲早是要與黑山軍爲敵,而以張寧的目光難道看不出這一點?

“兄長,此事卻是不難,如今袁紹雖然是將精兵良將皆是調往揚州前線,但在冀州上與黑山軍之間的戰鬥可從未是停止,若是其真的不願意,那麼我軍便是先攻黑山軍,待到將黑山軍驅逐出冀州之後,再是與袁軍一決雌雄又如何?”

周瑜微微一笑,倘然自若地說道。

“公達之所以不言黑山軍之事恐怕也是爲了等我歸來。我畢竟與那黑山軍有舊,也唯有我最爲適合前往與之一談。”

聽到周瑜如此一言,衛濤纔是明白,爲何荀攸並沒有多言黑山軍的事情,原來是在等着周瑜到來。

“公瑾可是有所把握?”

對於周瑜,衛濤自然是相信,不過這時候還是要問上一聲。

“的確是有把握,不過如今的黑山軍源源不斷吸納原來的黃巾道徒,恐怕會是不記得主公之能,故還需向主公借得一人相助。”

周瑜微微一笑就是應答說道,語氣之中透露着一股自信。

“好,不知是何人?”

衛濤直接就是先應了下來再是詢問說道。

“典韋。”

“典韋,你且是與公瑾一行,切記,公瑾之言便是我之言。而若是有什麼不對,當是先護着公瑾歸來,至於其他事情皆是可以放到一旁。”

聽到是要典韋,衛濤不由得微微放心,有典韋之助,想來不會是有什麼問題,當即就是向身旁的典韋下令。

“諾!典韋遵令!”

典韋當即就是應命!(……)

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427章 呂布殤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246章 鬥孫策!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19章 鬥將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128章 阻與鬥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7章 義結金蘭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9章 派駐馬邑第26章 馬匪來襲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40章 空營計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307章 祭旗第184章 鬥顏良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5章 洛陽神童第307章 祭旗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26章 再戰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1章 蔡邕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6章 結識周瑜第128章 阻與鬥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15章 長襲匈奴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9章 蔡琰妙音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44章 黃巾道人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43章 曹操殞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9章 派駐馬邑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
第335章 諸葛亮到來第193章 幽州來使第427章 呂布殤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246章 鬥孫策!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220章 調虎離山第172章 大敗高覽!第282章 周公瑾‘二桃殺三士’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19章 鬥將第371章 夜襲江東第128章 阻與鬥第268章 下鄴城逢紀死第376章 江東英傑亡(下)第308章 衛濤之念第7章 義結金蘭第131章 兵戰長安城下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203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19章 派駐馬邑第26章 馬匪來襲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40章 空營計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442章 雙雄縱論(下)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81章 水淹山越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307章 祭旗第184章 鬥顏良第70章 提前設立的西園八校尉第5章 洛陽神童第307章 祭旗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360章 巧言戲魯肅第19章 派駐馬邑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403章 引來蠻夷第426章 再戰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66章 謀算對道術(下)第8章 初入幷州軍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1章 蔡邕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29章 以一敵九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99章 平分秋毫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55章 形勢危急第266章 衛濤計謀算匈奴第382章 迎娶孫尚香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144章 初鬥曹操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6章 結識周瑜第128章 阻與鬥第356章 欲平孫權第161章 子瑜顯才第15章 長襲匈奴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109章 詐城無功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9章 蔡琰妙音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380章 陸遜行詐降第283章 曹操攻江東第258章 斬顏良誅文丑(上)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44章 黃巾道人第390章 兵困漢中城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38章 鬥服典韋第443章 曹操殞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9章 派駐馬邑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259章 斬顏良誅文丑(中)第311章 南下攻張繡第440章 曹洪投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