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

常山、趙郡、中山、上黨等等地方都有黑山賊出沒。

所謂黑山賊,據說是以黑山一帶爲根據,僅僅只在數月之內就是將各個盜匪全都吞併,可以說是如今冀州之內最大的盜匪。

若僅僅只是盜匪還不足以讓衛濤憂慮,但衛濤知道,歷史上的確是有一支黑山賊的盜匪。

歷史上的黑山賊首領不是別人,正是那曾經與衛濤交過手的張燕。

歷史上黑山賊也是擁兵百萬,雖然不如正規軍隊,但也是給佔據先後冀州的袁紹、曹操帶來了極大的威脅,最後還是曹操派遣大軍進逼,迫使其歸降,這纔是讓這黑山賊消失匿跡。

所謂的黑山賊就是黃巾軍,衛濤知道這一點。

也正是因此,衛濤纔是真正擔心。

歷史上的黑山賊如何發展壯大到那一般衛濤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情衛濤還是能夠想到,歷史黑山賊始終是黑山賊,並沒有真正威脅到袁紹、曹操等人。

如此最少可以證明,在這個時候,黑山賊絕不可能是有這麼大的動靜,歷史上最多也就是強大一些盜夥而已。

“張寧……”

咀嚼着這兩個字,衛濤也不知道是何滋味,這個不知道歷史上到底是存不存在的人物,總之現在橫亙在自己之前。

思量之間衛濤不由得露出了絲絲苦笑,上一次見面的時候,張寧已經是明着說是將黃巾之中的老弱散入民間。

雖然當時不是完全查不出蹤跡,但剛剛上任衛濤不欲多動動靜,這個時候再是想要一一詳查,那可就沒有那麼的容易。

“若是如此下去,這些黃巾百姓可以佔用田地耕作,而後是將糧草供給給黑山賊寇,同時也可以是從中再選人爲兵員,如此下去……”

衛濤霍然就是發現,若是如此下去,恐怕日後天下還當出現一路黃巾諸侯,北方爭霸形勢更爲不定。

而且,單單只是以此時形勢而言,這一路諸侯之強,恐怕更是遠在想象之上。

“如今能夠如何……”

“報……”

正在衛濤思量之間,有一侍衛就是稟報,甄家老爺甄豫求見。

“甄豫?我立即相迎。”

衛濤面色一正,就是出迎,常山郡還是有不少要依靠甄家的地方。

“大人,吾此來卻是有要事相商。”

不過衛濤怎麼也沒有想到,一見到甄豫之後,就是聽到他拱手而道,若非是有真正極爲重要的事情,如甄豫這樣的人斷然不會如此急躁。

所以衛濤很快就是屏退左右,而後就是問道。

“不知道甄家可是有何事?若是有能夠相助之事,濤必盡力助之。”

“呵呵……這次恐怕也非是太守大人不能相助。”

雖然是笑,但這一次甄豫卻是真正的苦笑。

“不知道可知道新任渤海太守乎?”

“非是四世三公的本初公乎?數日前聽聞洛陽有訊,那董卓欲以行廢立之事,本初公不允,持劍以對,雖然未曾是能夠阻止,但滿朝諸公,誰能夠有其勇?”

衛濤點點頭就是答道。

劉辯已經是三日之前就是被廢,衛濤本來對於劉氏宗親本來就沒有太大的忠誠,自然不會是有什麼感嘆,只是隨手將這事情記在心中。

董卓如此之行徑,自然是也得不少文武對其不滿,但真正有實際行動的人卻是不多,袁紹此舉已經贏得了不少人的讚譽。

不過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縱然是董卓也不得不忌憚幾分,哪怕袁紹當面違逆,但董卓也不好太過逼迫。

最後董卓接受了手下人的建議,給了袁紹一個渤海太守的職務,算是將他安撫。

如今董卓勢大,袁家也不願意與董卓交惡,所以在得了這一個職務之後,袁家也是息了聲音。

“對於本初我也是相識,其待人尚是以誠,又有何不周之處?”

衛濤又是問道,其實衛濤也是有些,袁紹不說本事如何,其也是想要成大事,甄氏這樣的大族,自然不會輕易觸怒。

“不周之處自然無有,世家子弟自有風範,不過我甄家有一小女,名曰宓,年歲雖小,卻見聰慧,甄家上下皆愛之。因得本初見,欲以其孩兒定親,盛情難卻,但那小女尚幼不宜如此,若拒,又恐惹惱本初。”

衛濤這麼也沒有想到這事情竟然還是與那未來的‘洛神’有幾分關係。

“聽聞大人也曾於本初有所往來,而且如今大人貴爲一郡太守,正與本初身份相當,正可代爲說圓。”

聽得甄豫說完,衛濤只是一思量就是明白,這是袁紹拉攏甄家之舉。

更何況原先的歷史上甄宓的確是嫁給了袁紹次子袁熙,只是後來袁氏兵敗,被曹丕所掠,纔是再嫁曹丕。

按着這麼看來,縱然甄家不願意,但也不應該是讓自己出面阻攔纔是。

“袁家乃是大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本初更是一代人傑,能夠與之結親想必也是不差,先生何故讓吾做此惡人?”

“袁家雖是大族,但袁紹雖有賢名,但在袁家之中地位不如袁公路。這倒也罷了,畢竟其爲渤海太守,定下親事也不辱沒我甄家之女,但嫁者卻爲次子,非爲長子,我甄家豈能應?”

甄豫微微冷笑而道。

也許日後袁紹成爲了雄霸數州的諸侯之後,甄家對此自然不會有絲毫意見,但如今袁紹不過一任太守,縱然是有人看好他的才幹,也斷然沒有如何心服的道理。

便如曹操,得許子將評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除了是讓他名聲更振發之外,也不過就是讓人博之一笑耳。

唯有到得後世,所有人方知,袁紹、曹操皆爲人傑也。

這般看來,甄家的想法也就是不足爲奇了。

“卻原是如此,若是本初到來,我自當說之。”

衛濤最後只是一笑而應。

事實上袁紹也不過就是第二日便是到得常山郡。

若是其他人,衛濤也不會多做理會,但既然是袁紹前來,單單隻爲其四世三公的家世,衛濤就是不得不相迎,此爲此時之理也。

不過好在衛濤也是一郡太守,在袁紹到來之時再是出城相迎已是大禮,倒是不用向那些人一般早早等在十里開外相迎。

“哈哈……子羽,你我又是相見矣!故人相見何須是如此?”

袁紹雖然四世三公之後,同時也是自矜身份,當然這在一些人看來確實傲氣。

不過袁紹對於同是世家出身的人來說卻是更爲看重,言行之間也是客氣許多,衛濤出身陳留大族,才幹不凡,自然是得袁紹所重。

一見到衛濤,袁紹立即就是下馬笑着迎了上來。

“本初兄長前來,弟安能不迎?”

衛濤也是一笑,這個稱呼還是在西園校尉時,因爲袁紹見到衛濤時常稱呼孟德爲兄長而笑言也可是爲兄長。

衛濤本就年幼,叫一聲兄長也不吃虧,也就樂得如此。

不過這只是在私下,而且也僅限於曹操和袁紹兩人而已。

“子羽可是做得好大事!可惜,未能夠是識破那呂布的狼子野心,阻止其行大不道之舉。”

一番談敘過後,袁紹就是悠然一嘆。

“如今董卓當政,朝中正直之士不得爲伸,近來董卓是欲大肆提升天下名望之輩,以固其政,若不是蔡邕先生離開洛陽,恐怕這個時候也能得一位吧。”

袁紹說着這話的時候神色多是淡淡,衛濤也看不出他是何心思,所以也就是跟着一笑。

“可惜家嶽志不在此,能夠修修漢史,爲後世留下一二傳世之樂,這乃是家嶽之望也。”

雖然受人所託,但衛濤也不會是貿然提起那事,畢竟按着衛濤所想,甄家更多的還是希望事情暫時拖着,待觀到袁紹成敗再做決意。

“本初新任渤海,不知欲行何策?我坐常山數月,除了幾仗之外再無成果,殊爲可惱!”

“呵呵……”

聽到衛濤如此一問,袁紹自是一笑,對於衛濤這幾月的動作,在袁紹看來也就是最近一月還算點太守的樣子而已。

“賢弟打仗的本事不弱,可治理行政的本事便是不爲強了。治理一地,首重於治而次重於財,首重於才德高望之人而後重於才識之士。如今賢弟一至,則常山無人,賢弟不招四方英才,反是重那寒門,實爲謬矣!”

衛濤心中暗暗好笑:果然是如此!

是的,其實常山也不是真的沒有人才,常山也有世家大族,這些大族中總有精英子弟。

不過這些人可不願從底層做起,若非是一縣主官,還要庇護自身家族,不然皆不願出仕。

大丈夫行事其能夠太阿倒持,授柄於人?

衛濤自然不會應和這樣的條件,所以衛濤只是輕聲應和兩句就是將此事揭過,轉而是問起了真正想要問說的問題。

“如今還有兩事,一事也不需瞞,那甄家求我代爲說項,甄家小女尚幼,若是貴公子有心,待其十歲之後再行結納。另一事,則是小弟憂心之事,如今冀州境內匪患橫行,有一夥人自名黑山賊,不知道本初以爲如何?”

衛濤本來還是以爲要是自己應對,不想這個時候袁紹卻是來了。

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208章 戰關羽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72章 請談第327章 曹純?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36章 草原服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09章 鬥張飛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36章 孝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33章 見甘寧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72章 請談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233章 見甘寧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35章 離間計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75章 終開戰第41章 再入洛陽第90章 烏桓先鋒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
第57章 被困長社(下)第89章 北上幽州第421章 草原瑣事第343章 誘餌與誘餌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208章 戰關羽第186章 周郎妙借計第305章 鮮卑北來第72章 請談第327章 曹純?第104章 爲謀錢財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400章 險死還生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93章 董卓入洛陽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197章 將攻渤海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60章 火燒長社第241章 輕取水軍營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164章 天子召見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36章 草原服第170章 ‘買’來潘璋第24章 刁民動亂第201章 沮授的缺點第248章 曲有誤周郎顧第432章 曹操背約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209章 鬥張飛第127章 曹操父亡第372章 擒拿魯肅第36章 孝第276章 先戰龐德再鬥馬超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151章 匈奴來襲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36章 陽謀對陽謀第109章 周瑜到來第370章 周瑜身死?第302章 馬超換龐德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233章 見甘寧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272章 義兄弟明心意第298章 衛濤一言降士氣第291章 子瑜薦陳羣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39章 蔡琰妙音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223章 衛濤勸張寧(下)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53章 衛家有後第396章 張飛來襲第226章 大破烏桓第72章 請談第190章 聯合袁尚?第192章 天下形勢滔滔第233章 見甘寧第247章 途經九江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292章 陳羣勸言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357章 挑釁孫權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143章 出戰迎曹第135章 離間計第389章 劉備失算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92章 大破烏桓先鋒第374章 緩攻動士氣第364章 江東軍退第341章 甘寧到來第405章 法正投效設計第133章 張寧再至第254章 衣帶血詔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280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上)第38章 鬥服典韋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75章 終開戰第41章 再入洛陽第90章 烏桓先鋒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237章 欲行其計第297章 贈送天子第264章 沮授愚忠第244章 孫策到來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