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派駐馬邑

三支部隊以此是返回了河內郡城。

事實上,各個部隊的損失都是極大,高順領着的五百人已經是最多的了,如那呂布也就是領着二百多人歸來。

別看呂布歸來的人數最少,但這一次卻屬呂布戰果最大,萬餘匈奴直接就是被呂布斬殺當場。

呂布一軍,是有以一當十之力,三國第一,人中呂布之名名副其實。

但不得不說的是,這一次大戰兵分三路都是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果,沿着幷州一代交接的各個匈奴部落都是被連根拔除,極大的震懾了諸多匈奴,讓其不敢再是進犯幷州。

尤其是呂布,這一次在三日之內突入草原三千里,斬殺匈奴無數,在匈奴當中,聽聞呂布之名,哪怕小兒亦是止哭。

當最後三支分隊匯合一路,在呂布的帶領之下進入到河內之時,無數扶老攜幼紛紛夾道相迎,更有丁原開城十里相迎。

“哈哈……奉先我兒果然神勇,區區匈奴豈是我兒對手?”

見到呂布領人歸來,丁原大笑數聲,同時邁步上前相迎,見此,哪怕是以呂布之傲,也是立即滾落下馬,向着丁原單膝下跪而道。

“啓稟義父,此次吾深入草原三千里,大破匈奴方乃還,敢保十年之內再無有匈奴敢是南下犯我幷州。”

“好!好!好!我兒真豪傑也!”

丁原喜不自禁,趕緊是將呂布扶起,握着其臂,大步向着城中走去。

“我已備下酒宴,爲我兒賀功!”

進到城中,早早已經是有一字酒宴排開,宴席流水,顯然乃是精心而備。

“今日乃我爲諸位將士賀功,不分官職高低,儘可入席。”

丁原先是一揮手,笑着讓人領着諸將士入席,而後又是把着呂布的手將他拉到身旁笑道。

“我兒且是安坐於此,以賀此功。”

丁原不愧是是幷州刺史,待人接物的能力都是非凡,方纔浴血歸來的諸多軍士,在見到丁原如此作爲之後,心中已經滿是激動。

當然如衛濤這樣的少數人雖然面上也是帶笑,但心中還是能夠保持平靜。

陳留衛家雖然算不得頂尖的世家大族,但這樣的場面也是經歷了不少。

歡宴過後自然就是封賞,各個人或是升官,或是得到賞賜。

待到衛濤之時,丁原仔細打量了衛濤一陣之後纔是緩緩滿意地點頭說道。

“衛濤你這次立功甚大,我許位升一等,賞金五十兩,還望你日後更要用心纔是。”

衛濤雖然年歲不大,但連單挑之時連戰兩勝,而後衝鋒陷陣無有懈怠,自然得到高順的推舉。

而呂布對衛濤的印象也是不錯,自然也就是向着丁原言了兩句。

丁原只是點了點頭就是定下了衛濤的封賞。

不得不說這一份封賞其實對於尋常軍士而言已經算是不錯。

衛濤再升一級就是屯將,管束百人。

屯將雖然沒有正式將領職位,但已經算是百人將,算是初入將領行列,至於黃金五十兩對於一個尋常軍士而言已經是很大一筆錢財。

只是這些錢財對於衛濤而言卻是沒有太大的意義。

爲了能夠結交呂布以及他身旁的曹性、宋憲等人,前前後後衛濤已經是花了數百兩黃金,不然呂布也是堂堂一將領,如何會如此看重衛濤一個小小的伯長?

只不過陳留衛家是陳留衛家,比起大族出身,如今又是幷州刺史的丁原來說還是差距甚遠,所以衛濤可不敢有任何不滿。

“多謝大人,卑職必定全心爲大人效力。”

衛濤一拜恭敬而道,雖然離着自己的期望有點遠,但能夠升上一級衛濤還是滿意。

畢竟如此年輕的屯將在整個大漢,卻是無有多少人。

“嗯,年輕人不驕不躁,很好。”

本來這個時候衛濤就是該要退下,但丁原卻又是繼續說道。

“吾數聞你有衛青、霍去病之志,此次更是因此而建功,既然如此,如今卻是更有一職交託於你。”

“大人請是吩咐。”

衛濤雖然不知道丁原想要把自己派駐何方,但卻是不敢有絲毫怠慢。

“很好,這一雖然已經是將邊關匈奴拔除,但匈奴畢竟在草原還是有着根基,爲此我不得不防,準備是在邊關派駐人手,以防匈奴之患。你可願意爲我駐守馬邑?”

駐守馬邑?

衛濤當即就是愣住,實在不明白爲何會是如此。

馬邑地處邊陲,南起雁門關、北至殺虎口,是爲匈奴南下之要道。

的確,隨着那些深入幷州的各個匈奴部落一一被剷除之後,匈奴若要大舉南下,必須經由馬邑,進而攻打雁門關纔是真正打開幷州門戶。

若是爲了防止匈奴南下報復,從雁門關到到殺虎口這一段的確是要嚴防。

可是說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職守,可以說是丁原對衛濤的看重。

不過衛濤同時也是知曉一事,那就是這一處卻又是各個軍士所不願前往之所。

不僅邊關清苦,更因爲一旦事情有變馬邑就是要直面匈奴兵鋒,乃是兵死戰危之所在,除非是被流放,不然連雁門關都不願意有被派放駐守,更何況是馬邑。

尤其衛濤還是世家子弟,更不會願意前往馬邑。

乍一聽聞之下,哪怕是衛濤都是下意識想到:我惹怒了丁原?

可是看上去丁原又不像是要故意針對自己的樣子,這情況也讓衛濤一陣疑惑。

“此爲我之願,多謝大人成全。”

不過無論如何,如今丁原已經是當着衆軍說出了這話,衛濤卻是不可能拒絕,一拱手就是說到。

“很好,馬邑動亂,無兵不可久留,我許你以屯將之職代領縣尉,並且可暫代縣令之責,若是你能夠將馬邑爲治理好。那麼縣令一職自許之。”

就在這個時候丁原又是緩緩而道,令人更是詫異。

衛濤是知道,在經歷了黃巾、董卓之亂後,因爲整個大漢動盪不安,所以雖然身處文職也保有一定的兵權,以維持地方安定。

不過那可是在之後的亂世,如今大漢雖然搖搖欲墜,但整個大漢依舊是算得上清平,縣令一職往往不許納兵,更不用說以軍職相代。

不僅是衛濤疑惑,其實周圍的人更是疑惑,但這個時候衛濤也只能夠退了下去。

衛濤在到了幷州之後,衛家也是派駐了人在此,一來是爲經商,二來也是爲扶持相助衛濤。

所以衛濤很快就是得知了緣由。

馬邑縣早已廢弛,不說兵士駐守,就是縣令之類的官員也早早空而無人。

如今的馬邑不僅僅是天地荒蕪,還時有盜匪橫行,可以說是一片白地,哪怕是再有才能之人也是無從發揮。

得知了這個信息之後,衛濤更是緊緊皺眉,實在想不通丁原的意思。

“王叔,你說丁建陽這是什麼意思?”

王賀,這是衛家三代老人,早年間更是隨自己的父親走南闖北,什麼事情沒有見識過?

雖然算不得什麼名人,但這一年來,藉着他的指點,衛濤纔是輕易投着呂布等人所好,讓呂布等人都是未之看重。

“若說是要借刀殺人似乎也不像,那匈奴雖然兇惡,但其恐怕一時之間根本無力南下,更何況我乃衛氏子弟,與丁建陽素來無怨,他何至於如此?”

“少爺,這一次探查之後我還是得知一事。”

王賀沒有回答衛濤,反倒是將事情一一說來。

說是一事,其實倒也不算一事,就是各個軍士被分割而安置,其中唯有少部分人得以身居官位,多數皆是安排到瑣碎之所。

因爲丁原纔是賞賜下大批財物,所以不少軍士自然不願如此,甚至一些脾氣暴躁的軍士紛紛請辭歸民。

往日這樣的情況自然是不許,這是軍營重地而不是什麼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尋常所在。

但這一次丁原卻是難得的寬容,但有所請,皆是准許。

“丁原是在削弱軍事之權!”

衛濤也是不傻,很快就是想得明白,正是因爲自己是世家弟子,纔不可能如那尋常軍士,唯有那馬邑乃苦寒之所,纔會是讓自己知難而退。

“不錯,當然,若是少爺能夠將馬邑治理,雁門以北就是多了一處屏障,也自有利無害。”

王賀點點頭,這事情很是明白。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一次出力的可以說是多爲呂布一手帶出提拔之人,本來已經是死傷不少,再被丁原分、賞兩下,可以說呂布的根基也是削弱了不少。

可是這個時候呂布已經是認了丁原爲義父,同時這一次包括呂布等人在內,丁原更是厚加賞賜,單單呂布一人就是得了千金之賞,加之如今呂布已經是幷州主簿,對於幷州之內諸多事務皆有言說之權。

若是這個時候呂布鬧將起來,根本無法是與丁原相抗衡。

而在各人看來,同樣也不會是認爲丁原有什麼不妥當,只認爲這是對呂布的愛護。

東漢士人,身份高貴,比之什麼戰場武夫可是要強上許多,這是給了呂布成爲士人的機會,至於其他,也不必多言。

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58章 火攻?第45章 擒拿唐周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59章 還是火攻!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24章 刁民動亂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39章 蔡琰妙音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10章 劉皇叔第169章 聯姻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15章 長襲匈奴第16章 陣前對決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249章 大小喬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61章 擒拿袁譚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46章 送功上門第208章 戰關羽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90章 烏桓先鋒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
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52章 黑夜下的意外勝利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239章 言談說伊籍第58章 火攻?第45章 擒拿唐周第444章 司馬癲狂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30章 既生懿何生瑜第113章 呂布敗三英第377章 魯肅死勸孫權第326章 爲攻襄陽第344章 馬謖欲爲謀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59章 還是火攻!第95章 欲說高順第350章 出戰呂布第300章 擒殺馬超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316章 武服張繡第24章 刁民動亂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75章 洛陽動亂(上)第270章 郭奉孝遺計分天下(下)第265章 匈奴兇暴第365章 呂蒙獻計第205章 諸葛瑾削髮代首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39章 蔡琰妙音第415章 最後再相談第210章 劉皇叔第169章 聯姻第216章 斬殺軻比能第301章 陣前收買第435章 魏帝曹操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384章 衛濤欲西攻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第153章 一戰破羌渠(下)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67章 三戟斬劉豹第346章 司馬徽失態第176章 夜襲與夜襲(下)第4章 曹操再任議郎第52章 驍騎校尉曹操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441章 雙雄縱論(上)第15章 長襲匈奴第16章 陣前對決第181章 衛濤明志向第378章 劉備進位漢中王第163章 長安大旱第406章 孟獲一怒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32章 匈奴之請第162章 前往長安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422章 後方安定第279章 長安城下戰三傑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294章 渡過渭河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255章 孔融泣言第77章 龍御將歸天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204章 諸葛瑾縱火燒袁軍(下)第73章 突然的昏迷第194章 連娶三女第429章 公瑾妙計第249章 大小喬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7章 當街遇殺人第354章 龐統心服第174章 袁軍首敗第146章 太史慈一箭定賭約第97章 李儒追衛濤第261章 擒拿袁譚第281章 周郎妙計安天下(下)第315章 夜襲曹營第46章 送功上門第208章 戰關羽第296章 劉協所爲第412章 威壓孟獲第118章 聯軍內訌(上)第330章 襄陽陷劉表亡第332章 五溪蠻夷出兵來襲第90章 烏桓先鋒第295章 羌族欲動第175章 夜襲與夜襲(上)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77章 放過張合?第152章 一戰破羌渠(上)第397章 ‘不得好死’的張鬆第123章 河內爭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