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草原瑣事

嚴格說來,隨着衛濤地位步步高昇,衛濤就越來越是要遠離戰事。

以往衛濤往往是親自衝鋒陷陣,萬軍之中取上將之首級,可是到得後來之後,衛濤就當是隻在單挑勝負之間。

待到衛濤親自爲帝之後,哪怕是親征也應該只是坐鎮軍中。

事實上,若不是當時衛濤親征之時,手下將領全都是剛剛新降,亦或者是資歷尚淺的青年將領,不可能是勸阻得了衛濤,衛濤都不可能是親自上陣斬敵。

衛濤自己當然也是明白這一點,所以雖然有些不甘,但其實在這一戰之中本來也並沒有是出手的打算。

但這時,形勢又見有不同。

連連平手之下,衛濤自然能夠看出,自己與曹操實力相當,用謀又是難以施展,一番思量之下,自然就是想要將希望寄託在自己的出手之上。

不過事事勞動衛濤出手,其實就是顯得屬下無能。

當然更重要的是,刀劍無眼,一旦衛濤有失,那麼整個王朝就是有崩塌之勢。

雖然如今衛濤已經是有後,但不過數歲小兒,怎堪大任?

這樣一來自然沒有人是希望衛濤會是出事,若不是這一次乃是決定兩國命運的最後一戰,而且對方也是曹操親來,恐怕哪怕是周瑜也會是勸阻衛濤到來。

但如今衛濤雖然臨戰,但要說要上場,這就是未免是不可了。

“朕也知各位之意,但此戰拖延到如何就是不說了,兩軍相爭。不說要死傷的士卒。若是我不爲出戰。如何壓制取勝?憑着兩軍如今之實力,恐怕短短三月卻不足以是能夠分出勝負。”

衛濤倒不需要什麼狡辯理由,但這個時候卻還是不得不說言說道,畢竟雖然各個謀臣、武將一時之間皆是沉默不言,但衛濤還是能夠感覺到他們的不甚贊同。

“諸位謀臣將士之意朕更是明白,但如今之事爲如此,卻讓朕是爲何?朕之所爲,乃是爲我大漢民族。攘除外敵,安定天下,這是朕的責任。而如今一戰若是延綿下去,不說攘除外敵了,就是連我大漢百姓都不得安生。此非朕之意,恐怕也不是那曹操所是想。若不然也不會有如此一戰了。”

聽到衛濤如此一言,所有謀臣臉上都是泛起了絲絲苦笑。

畢竟衛濤所言不差,若不是曹操也有着這心思的話,這一場大戰就不會是如此,但如今正因爲這一場大戰是如此。所有的人發現自己都不好是妄自而動。

面面相覷之間,所有的目光卻是集中在了周瑜身上。

誰讓周瑜的身份大有不同呢?

“陛下且聽我一言。”

周瑜心頭一嘆。感覺到了四周同僚的目光,周瑜自然是心中明白,不過他同樣也知道,這時候恐怕也只有自己才能夠開口。

衛濤需要的不是理由,而是結果。

“陛下,如今兩軍交戰可謂是勝負未分,雖然典韋、魏延兩位將軍先後受創,但其實也不過只是平局而已,陛下何必是如此着急?雖然曹操爲人謀略深遠,麾下武將勇猛,謀臣過人,但陛下也知道這等戰事不是一二日就可分出勝負,一二次的平局並不能夠代表什麼。”

“公瑾這是在安慰我了?”

衛濤微微苦笑搖頭,他也是有些想象不到這事情,但也知道這是自己麾下謀臣武將的好意,所以是在微微考慮之後,就是開口而道。

“也罷,我便聽從公瑾之言。不過當是以一月爲期。畢竟真的說來,我軍也不過就是三月之糧食。而且動用如此大戰用於中原爭鬥本來就是不合我意,可一決不可再。若是汝等無法佔到上風,到時候我亦不會再聽其言。”

衛濤平平而道,有些時候衛濤的確很是好說話,但所有的人都是能夠明白,在這好說話之中,衛濤同樣也是難以改變其決定。

哪怕是周瑜這樣的頂級謀士,心頭也是不自覺地多出了幾分急迫。

不過雖然也是急迫,但並不代表他們會是盲目行動,事實上,包括周瑜在內的所有謀臣武將都只在細細思量該死如何應對,並沒有是主動盲目而一戰。

衛濤軍中是如此,那曹操軍中也是如此,只不過沒有衛濤這般逼迫,曹軍麾下也就是沒有了這一分急切。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雙方接下來雖然也是有數次交鋒,但實際上每每都是兩敗俱傷,雖然沒有再如魏延、李典那般相互重創,但相互之間的士兵也已經是損失了不少。

轉眼之間,已經是得大半個月過去,雙方依舊是相持在此,不說其他,單單只是每日的糧食損耗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在這時候,雙方之間自然不可能有所退卻。

Www ▲ttкan ▲¢○

“哼!竟敢是如此!”

這時候帳內的衛濤心頭又是一怒,不是爲着眼前之局勢,而是因爲後方傳來的消息。

在這一戰之前,那些曾是被衛濤壓制住的匈奴、烏桓、鮮卑、羌族本來就是蠢蠢欲動,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按着衛濤的策略的確是有不少心生代是自認爲漢人,但同樣的,也有一些人更爲憎恨漢族。

本來有着衛濤壓制,那些人雖然心中憎恨,但卻起不了什麼風浪,只是隨着衛濤將大軍開撥至此,而且衛濤在之前更是很明顯的要讓那些‘族中老人’遷至中原,徹底將其根苗盡斷,這時候有着反抗,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不過對此衛濤早就是有着嚴令,張遼等人更不是什麼心慈手軟的人物,必定是立即執行衛濤之令,派兵鎮壓。

不過那匈奴、烏桓、鮮卑、羌族敢是反抗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他們之間早就是串聯到了一起,從各個方向齊齊而動,這就讓衛濤麾下的衆將的兵力是有些捉襟見肘。

不過好在張遼等人的反應也是迅速,他們想要重新將其族權奪回也不是那麼容易。

“如今我算是面臨兩面大戰了。”

衛濤沒有立即將周瑜等人找來,倒不是不信任他們,也不是有什麼隔閡,而是他們正是在準備一次謀算,看看能不能夠算計到曹操,這時候衛濤自然不願意有什麼意外發生。

何況這些事情並不是什麼不可收拾的事情,那幾族的力量早就是被削弱到了極點,大多數人根本沒有辦法接觸到什麼兵器,想要平亂的話,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

其實之所以會讓張遼感覺到爲難,那就是那些‘各族老人’在發動起事的時候,除了那些激進的後輩之外,還是裹挾了不少秉持中立,以及已經心向大漢的人。

除此之外,就是雖然反應及時,但還是有些漢人是落在對方的手中,那些漢人可不是普通的漢人,最少也是識文斷字之人,是衛濤讓其教化蠻夷之人。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識文斷字的人的確是有不少,但多是各個家族之人,願意從事這事情的人是有限,所以衛濤也不會輕易就將那些人是爲捨棄。

“不過這些人也是愚蠢,真就以爲我拿他們無有辦法了嗎?”

但這時候衛濤突然微微一笑,而後就是直接命人傳令而下。

“傳我命令,命人出使各族傳令,但凡是有心歸服我中原者,即刻與之斷絕內外關係。而後令張遼、趙雲、徐晃領兵出擊,脅迫其牧場, 但凡是有牛羊,立即將之截下。而後再是傳令,令其各族牧民,只要其能夠是斬殺一個逆賊,便可爲漢人身份,斬殺三人,賜居室可於關內居住,斬殺五人,賞良田十畝,並且授其耕種之術。若是不喜田,可賞羊是匹,草場三傾,另外再是斷了那草原糧食供應,就讓我看看那幾族能夠堅持多久。”

衛濤冷冷一笑,從這裡傳過命令還要數日,但衛濤對於那些遊牧民族可不是沒有防範。

衛濤畢竟兩世爲人,自然知道,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文化侵奪的事情發生,可到最後往往是讓那些草原民族反是崛起過來侵略中原。

所以衛濤所做的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其一就是切斷草原供應,以中原糧食供養,而草原多以牛羊,並且將之輸入中原。

其二,則是衛濤雖然限制鐵器流通,但卻是專門命人大量輸出各個布帛器物,吃喝玩樂盡然是有。

雖然比起中原來說還是遠遠自有不如,但對那些族人而言,比起以往的生活來說已經是好上了許多。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一句話也是極爲重要,雖然是在草原上,但若能夠安居,如何會是願意南下拼命?

以往那些部族之所以南侵其中一個極爲重要的原因就是草原的性命不值錢,可如今情況大是不同,衛濤自然是毫不懼怕。

衛濤的命令自然很快就是傳到了張遼等人的手中,有了衛濤正式傳令,他們自然不會是有絲毫示弱當即依照命令而行。

果然這樣的命令傳到草原之上,就此讓草原都是爲之一亂,畢竟哪怕是那些草原中人,也是能夠知道,如今中原勢強,而草原勢弱,所以卻是又不少草原之人,直接就是按着衛濤頒佈下的命令而行之。(……)

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402章 劉禪降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88章 何進亡第420章 再衝殺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46章 送功上門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42章 刺殺張讓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0章 張遼歸心第129章 敗張繡第7章 義結金蘭第63章 董卓來援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58章 火攻?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46章 送功上門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275章 終開戰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27章 呂布殤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88章 大勝第159章 大生意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9章 蔡琰妙音第446章 國制(下)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83章 病弱趙風第55章 形勢危急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68章 功成身退第95章 欲說高順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45章 擒拿唐周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42章 刺殺張讓第445章 國制(上)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
第195章 荀攸爲謀第402章 劉禪降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9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89章 鞠義換張合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20章 倒黴的張遼第393章 關羽同城亡第67章 斬殺張寶、張樑第88章 何進亡第420章 再衝殺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64章 廣宗決戰之前第167章 袁術稱帝第262章 圍點打援第322章 荊州戰開第138章 衛濤決議救徐州第46章 送功上門第76章 洛陽動亂(下)第418章 惡來鬥虎癡第40章 氣暈衛仲道第347章 細言四方第165章 天子令諸侯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240章 伊籍之謀第250章 呂蒙來投第439章 曹洪投降(上)第42章 刺殺張讓第155章 以退爲進第340章 智鬥一陣第285章 盡掌幽州第179章 信義之定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414章 曹操再相邀第30章 張遼歸心第129章 敗張繡第7章 義結金蘭第63章 董卓來援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395章 再間西川第428章 仲達毒計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331章 呂蒙誠意感文聘第85章 衛子羽十騎赴會(上)第145章 陶家紈絝第158章 勤王密詔第58章 火攻?第392章 劉備夜襲第180章 敲山震虎懾李樂第355章 奪取交州第46章 送功上門第166章 欲謀水軍第121章 于禁來投第349章 呂布再領軍第56章 被困長社(上)第284章 劉備入益州第271章 袁紹末路第103章 欲聯袁紹應黑山第288章 幷州鐵騎對陣西涼鐵騎第82章 不一般的黃巾第102章 洞房花燭夜第124章 曹操來使第49章 斬殺黃巾將!第275章 終開戰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427章 呂布殤第257章 鄴城對戰第232章 欲行江南第150章 皆歸併州第188章 大勝第159章 大生意第299章 西涼軍弱第411章 大破藤甲兵第408章 孟獲欲詐降第59章 還是火攻!第39章 蔡琰妙音第446章 國制(下)第385章 陸遜一計間蜀地第112章 河內爭鋒(上)第321章 青梅煮酒論當今第83章 病弱趙風第55章 形勢危急第434章 曹操真意第160章 再次送人上門的糜竺第68章 功成身退第95章 欲說高順第68章 功成身退第394章 張飛暴怒第50章 黃巾圍陳留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75章 江東英傑亡(上)第45章 擒拿唐周第91章 火燒烏桓騎兵第42章 刺殺張讓第445章 國制(上)第147章 公達算子義第107章 檄文遍傳討董卓第358章 一陣斬三將第213章 破釜沉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