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

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

襄邑城是中原名城,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就是以此爲根基建立霸業,歷史非常悠久。到了東漢年間,這裡不但是擁有數萬人口的大城邑,而且還是兗、豫一帶最著名的紡織中心。

這樣的城市,對遠道而來的淮南軍當然充滿了吸引了,他們顧不上看一眼滿是青苔的城牆,直接向着四敞大開着的城門涌去。

劉曄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但劉勳卻也只能假裝看不見。

在這三萬兵馬中,他的嫡系部隊只有三成不到,控制力很低,要是他強行約束兵馬,搞不好會鬧出譁變來都未可知。反正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傢伙也幹不出太出格的事,頂多就是買東西不給錢,強佔民宅什麼的,燒殺劫掠肯定是不會的,就隨他們去唄。

“子臺兄且在城外稍候,小弟這先帶小的們進去,收拾座營盤出來。”橋蕤湊上來,嬉皮笑臉的說道。

“少來,這裡是陳留腹地,又不是浚儀、小黃的前線,有什麼好開路安營的?上次在寧陵,就是你先進去的,老子帶弟兄們進城的時候,連個人影都看不到了,這次也該輪到老子過癮了!”陳蘭也是不甘落後。

淮南軍北上之初,還是比較規矩的,曹操當年六百里大追擊,把袁術打得屁滾尿流,其後幾次交手,也是大佔上風,對淮南軍的心理優勢還是很足的。但今時不同往日,眼下是曹操有求於袁術,淮南軍本來也多是土匪強盜出身,很快就變得肆無忌憚起來了。

他們雖然不敢做得太過火,輕易不敢亮刀子,鬧出人命來,可經過的地方,卻也如蝗蟲過境一般,寸草不生。

還好這時代道路不靖,地方之間的消息傳播並不快,襄邑城看起來沒什麼防備,城門大開着,任君採擷的樣子。可再怎麼沒防備,只要打頭的幾千人走過去,老百姓肯定都跑光了,沒跑的也是被搶光了的窮光蛋,不值一文,要來幹嘛?

所以,對陳蘭而言,這搶先進城的位置,是非爭不可的。

劉勳的反應讓陳蘭、橋蕤都很失望,像是被蜜蜂突然蟄了一下似的,他猛地震顫了一下,兩道掃帚眉緊緊地皺成了一個疙瘩,一雙三角眼也同時眯縫起來。他轉頭看向劉曄,訕訕道:“子揚賢弟,你別在意,這些蠢材在淮南放蕩慣了,一時也是……總之,城內的損失,都包在某身上,事後一定都補上!”

劉勳可不傻,他知道現在的優待只是暫時的,等曹操緩過氣來,遲早是要算賬的。能不能通過這個坎,最終還是得看劉曄肯不肯幫忙轉圜。肯,朝中有人,官自然不難做,不肯,那就死定了!

軍紀約束不好,在沿途禍害幾個城邑,其實也不是不能糊弄過去,可陳蘭這兩個白癡當面爭起來了,再想當劉子楊不存在,想要矇混過關,就太天真了。

劉曄的臉色確實很差,握着繮繩的手握得緊緊的,能看出他的身子都在顫抖,對劉勳的變相道歉也是充耳不聞的樣子。

“子楊賢弟愛民如子,的確是仁義君子啊,不過……”劉勳心裡微微有些不爽,就算自家理虧,但現在是用人之際,你劉子楊有必要擺這麼大譜麼?禍害百姓這種事,他曹孟德也沒少幹過吧?誰不知道,當年的六百里大追擊之後,沿途可是焦土一片吶!

像是被劉勳驚醒,劉曄全身猛地顫了一下,突然開口道:“子臺,你最好速速約束部屬,列下戰陣,準備迎敵!”

“啊?迎敵?”劉勳三人互相看看,都是一頭霧水:“這裡可是襄邑,敵從何來?”

“陳將軍,你帶領騎兵去左翼。橋將軍,你帶領騎兵護住右翼。子臺兄,你帶領盾牌手護住中軍,千萬不要慌,全軍向後轉,咱們整軍後撤,應該不要緊!”

“子楊,你在說什麼呢?”淮南衆將完全無法理解這樣的命令,跳着腳,大聲抗議。大夥在凍雨中走了足足三天,好容易到了襄邑城下,連口熱水都沒喝上,就這麼撤了,你當是遛狗呢!

“整隊啊,快點傳令,全軍後撤!”劉曄的臉色已經變得鐵青,顧不上多解釋,只是厲聲怒喝。

他在樑國已經見識過了淮南軍的德性,早就傳信給陳留各縣,讓駐軍小心在意,防火防盜防淮南軍,千萬別讓淮南軍再有進城的機會,只要提前備下勞軍物資在城外即可。

雖然曹操起家之初也不乾淨,燒殺擄掠的事都沒少做,但除了王羽之外,天下又有哪路諸侯不是這麼做的?關鍵還是看洗白的速度,早在兩年多之前,曹軍就已經洗白了,現在連中原的百姓都忘記了從前的噩夢,只記得曹將軍的好,誰還能找後賬不成?

樑、陳、陳留、潁川一帶,是曹操經營時間最長的根據地,是供應大軍長期作戰的根本,萬萬不能有失。出發之前,劉曄被曹操千叮萬囑,讓他一定要確保地方的安定,萬不得已時,甚至可以冒着引發袁軍內訌,失去戰鬥力的危險,也要令其不能爲害地方。

劉曄傳信襄邑各地,正是出於這個目的,有曹操的首肯,各地的守將也不可能抗命。

所以,淮南軍以蝸牛般的速度爬到襄邑城下之時,城門不可能是大開着的,別說城門,連吊橋都不可能是放下來的!

而眼下……劉曄一身冷汗,一股寒氣從骨髓中透了出來,恨不得一腳踹翻面前這三個大白癡,搶過號角來發號施令。

“嗚嗚……嗚嗚……嗚嗚!”令人震驚的號角聲陡然炸響,劉曄心中先是一喜,繼而大驚失色。陳蘭、橋蕤兩個白癡還在嘟嘟囔囔的抱怨,劉勳雖然被勸得稍有意動,但也沒什麼實際動作,這突如其來的號角聲……

劉曄猛然擡頭,看見高聳的城樓上,高高地挑出了一杆紅色的戰旗!

“嗚嗚……嗚嗚……嗚嗚!”天地之間,彷彿有千萬支號角在呼應。

城東、城西、大軍的側後,兩翼,無數杆紅色的旗幟如寒梅般在迷離的煙雨中綻放!

大地在搖晃,城牆在搖晃,頭頂上的彤雲彷彿也在搖晃。令人戰慄的感覺從腳下涌起來,瞬間傳遍淮南軍兵卒們的全身。嚇得他們一個個兩腿發軟,臉色比身上的雨水還要蒼白。

“青……青州軍!”陳蘭聽見了自己已經變了調的聲音,帶着哭腔,整個人都像是在一場怎麼都醒不過來的噩夢之中,不是做夢的話,青州軍怎麼會突然出現在襄邑城呢?

“不要慌,不要慌,整隊,整隊!原地列陣!”劉勳也慌了,他聲嘶力竭的大叫。

因爲雨幕的阻擋,視線難以及遠,看不到到底有多少敵人殺過來。但從遠近間響成一片的馬蹄聲聽來,發動突襲的,應該是很多很多的騎兵!

劉勳無暇思考,這些騎兵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他只知道,兩條腿的人無論如何跑不過四條腿的戰馬,如今這種情況,他只能先硬扛一陣,挫一挫敵軍的銳氣在做打算。

士兵們驚惶失措,根本聽不進去主帥的將令。敵軍身上的殺氣太重了,在這種天氣狀況下潛伏、突襲,這是人類能做得到的事嗎?

除了號角和馬蹄聲,敵軍幾乎沒有發動任何其他響動,雖然從聲音分辨,敵軍應該還在數裡之外,但殺氣卻已經席捲而來,幾乎凝成了實質一般!就像是一座座大山,一道道巨浪,壓過來,拍過來,令得淮南軍上下渾身顫抖,如同暴風雨中的殘枝敗葉!

“怕什麼,腦袋掉了碗大個疤!”關鍵時刻,劉勳的老部屬挺身而出,幫他穩定了軍心。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啊。列陣,列陣,大夥併肩子上啊!”劉勳也是世家子,趁着亂世起兵,靠的就是以家族產業招募的五百私兵。轉戰多年,這些私兵已經成長起來,被他任命爲中低級軍官,進而掌控了近二十倍於前的兵馬。

關鍵時刻,還是得靠嫡系部隊,追隨了他多年的老班底們扯着嗓子吶喊,淒厲而絕決的嘶吼聲,竟是奇蹟般的安撫了士兵們的恐慌情緒。

“襄邑城已經被敵人佔了,打敗了來犯的騎兵,咱們就攻城啊!”劉勳的這聲大吼,有着再明白不過的暗示。走投無路逼出來的瘋狂,和屠城的誘惑帶來的勇氣相伴而生,淮南軍在滅頂之災面前慢慢恢復了鎮定。

三萬餘人緊緊地縮捲成了一個團,以劉勳爲核心,盾牌手在外,弓箭手居中,長矛手站在盾牌手和弓箭手之間,將鋒利的矛鋒架在同伴的肩膀上,指向來犯之敵。

這是一個可以令騎兵衝擊失效的刺蝟陣列,在起兵之初的火併中,劉勳曾經多次運用過,並且在很多敵人身上創造過勝利,其中有大漢的官軍,也有其他豪強。

“擊鼓,挽弓!”見隊伍慢慢穩定下來,劉勳伸手扯下溼漉漉的鐵盔,大聲喝令。

透過迷茫的煙雨,騎兵的身影已是若隱若現,劉勳略略有些安心。

來的騎兵並不很多,大概只有三四千人,從四面八方席捲過來,陣列應該是很單薄的。敵人應該沒想到,自己的大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列成陣勢吧?

劉勳自嘲的一笑,三天行進五十里,也難怪被人小覷。想必在敵軍的預想之中,這一戰也是一觸即潰,吹角、縱馬的跑過來,就可以展開追殺了。

不過,軍紀再怎麼差的部隊,也是見過血的兵丁,只要有骨幹居中帶動,比精銳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真是流民一般的烏合之衆,曹將軍那麼精明的人,又何必對這支援軍如此看重呢?曹將軍打的就是等大軍到了陳留之後,立刻以夏侯尚的軍隊爲骨幹,予以收編的主意吧?

而青州軍……不,這支兵馬應該不是青州軍,而是攻破定陶的呂布軍。呂布會大老遠的來突襲自己,顯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點,生怕自己的部隊和夏侯尚匯合。

可無論是曹操,還是呂布,恐怕都沒想到,自己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肥羊吧?劉勳挺直身軀,心神一片寧靜。呂布擺出的陣勢聲勢浩大,但陣型太過單薄,反敗爲勝的機會是很大的!

“準備……”眼見對方即將要進入弓箭射程,劉勳拔出戰刀在手,臉上的笑容沉醉而瘋狂。

先用弓箭齊射銼動敵人銳氣,然後帶隊主動迎戰,用兩翼的兩千騎兵纏住敵軍。然後再命令所有步卒伺機押上,利用自己一方人數的優勢與敵軍展開混戰。這就是他的戰術。算不上完美,卻非常有效。

“啊……”高舉在空中的手根本沒來得及揮下去,突如其來的一聲慘叫,打斷了劉勳實施戰術。慘叫聲是在隊列之中響起的,很突兀,也很淒厲,一下就把劉勳那些嫡系營造出來的背水一戰的氣氛給打破了。

“何人亂吾軍心!”劉勳大怒,瞪着血紅的眼睛,好像一頭憤怒的公牛,讓人毫不懷疑,一旦哪個亂出聲的人被他發現,肯定會被當場撕成碎片。

然而,淮南軍顧不上畏懼他們的主將了,只是倉惶的望着四周,緊緊握住了手中的兵器——那聲慘叫只是個開始的信號,就在劉勳喝問的同時,隊列中有數以百計的兵卒,將手中的戰刀揮向了身邊最近的同袍!

血光四起!

慘嚎不絕!

“反了,反了!”

“曹操兵敗任城,已是死在臨頭,現在大夥又被青州疾風軍和幷州狼騎團團圍住,已經死到臨頭了!殺了劉勳、陳蘭,棄暗投明還能有條活路,不然的話,大夥就只能死無葬身之地之地了!”

“頑抗者死,棄暗投明者活!”

“殺劉勳,殺陳蘭啊!”

片刻之前還算嚴整的隊列,一下子就亂成了一鍋粥。從中軍望出去,到處都有高聲大喊,拼命揮刀砍殺的人。

外有強敵如山嶽般壓過來,淮南軍將士心裡的弦本來就繃得很緊了,突然遭遇了這樣的突變,頓時就懵了。

很多人直到被砍倒,還呆若木雞,就那麼傻傻的看着利刃臨身,不知道躲閃,也不知道抵抗,甚至連‘爲什麼’都沒問一聲,認命了一般。

也有人舉起了兵器,卻不知到底攻擊誰,周圍的人明明是同樣的膚色,說着同樣的語言,穿的也是同樣的軍服,哪裡分辨得清,誰是敵人,誰是同袍?

他們天真的想着,只要把兵器舉起來,至少可以自保了。直到背後中刀,劇痛傳來,他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太天真了。

有了先例的示範,剩下的人都知道該怎麼做了,他們拼命揮舞起了兵器,只要有人敢於靠近自己,就發起致命的攻擊,直到兩個人之中有一個,或者一起倒下。

三萬大軍就這麼匪夷所思的陷入了自相殘殺之中,身經百戰的劉勳、陳蘭諸將也好,學識廣博,觀察入微的名士劉曄也罷,都是目瞪口呆,幾乎不相信眼前所見的事實。

“這,這……強敵在外,內亂若此,將軍,不如還是降了罷。”橋蕤顫聲說道。

舉目所及,除了中軍的弓箭手,和兩翼的騎兵之外,到處都是自相殘殺的人羣,一個個都是殺紅了眼,見人就殺!別說號令他們重新整隊,對抗奔襲而來的敵騎了,想從亂戰之中安全通過只怕都難如登天。

若是敵軍的騎兵不管不顧的殺過來,倒是有可能一起陷入亂戰,最後兩敗俱傷。可敵將的指揮很精準,恰到好處的在弓箭射程之外勒停了戰馬,圍着軍陣橫向跑了起來。雖然沒什麼攻擊性,但隆隆的馬蹄聲卻如同戰鼓,加重了淮南軍的心理壓力,加劇了亂相。

這仗還怎麼打?不投降還能怎麼辦?

“原來是你!”橋蕤說這話,也是出於無奈,誰想劉勳的反應卻異乎尋常的暴烈,他猛然轉頭,怒瞪着橋蕤,眼中幾欲冒出火來。

“是,是,咦……不是我啊,將軍您在說什麼啊?”橋蕤嚇了一跳,說話都磕巴起來。

劉勳殺氣騰騰的說道:“是你煽動叛亂對不對?姓橋的,有你的啊!那王羽新近納的兩房小妾也姓橋,和你是什麼關係?你探知某與子簡欲投曹將軍,所以提前下手是吧?哼,某一時不察,竟是被你得了逞,但你也別高興得太早了,就算某死在這裡,也要先拉你墊背!”

陳蘭本還有些茫然,聽了劉勳這番話,臉上頓時也是殺氣閃現。

大軍不久前還好好的,突然就陷入了內亂,而且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橋蕤暗中搗鬼,還能有什麼解釋?沒人組織的話,那些最先向自己人揮刀的叛軍又怎麼可能喊出這種煽動口號來?那些人說要殺陳蘭,殺劉勳,卻沒說要殺橋蕤啊!

“你們在說什麼啊,不關我事,我,我什麼都不知道啊!”橋蕤被嚇得亡魂皆冒,想辯駁卻根本無從說起。

他本就不是有急智的人,事先根本就不知道,劉勳、陳蘭暗中已經和曹操達成了協議,就算不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出,他也需要很長的時間來緩衝。趕在這個當口,他哪裡還能說出完整的話來?

越是這樣,在劉、陳二人眼中,他的行跡就越可疑,不但劉勳揮刀逼了過來,連陳蘭也把矛鋒轉過來了。

“救命,救命,我要棄暗投明,啊……”橋蕤再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懼,撥馬便逃,一邊逃一邊高喊。在敵人面前轉身可不是一般的危險,陳蘭縱馬追上,揮矛便刺,鋒利的矛刃輕而易舉的穿透了橋蕤身上的魚鱗甲,從心口直透出來。

“叛逆橋蕤已死,叛賊們還不束手就縛嗎?”劉勳揚聲大喝,示意身邊的親衛跟着一起高喊。聲音遠遠傳出,令得很多人都是一愣,呆呆的看了過來,似乎有恢復理智的跡象。

劉勳大喜,加倍賣力的喊了起來,並打出旗號,發出命令,讓嫡系部隊儘快互相靠攏,準備集中力量突圍。

互相砍殺的亂兵停下來之後,也沒辦法投入作戰了,他們的力量和氣勢已經在互相砍殺中耗盡了。這仗已經輸了,接下來只能是以潰軍爲盾牌,儘量保存實力。

劉勳的那些嫡系親兵是最堅定的,他們迅速響應了劉勳的命令。一面抵擋着亂軍的砍殺,一面相互靠近,只要見到不認識的面孔,或是已經殺紅眼,對語言沒有反應的人,揮手就是一刀,想着先結成小隊,有了自保能力,再與主將匯合。

結果剛剛結成幾個三五人的小隊,便有一羣亂兵圍殺了過來。

劉勳的私兵都是精銳,戰力既強,裝備也好,根本沒將這些亂兵放在心上。結果卜一交手,幾個小隊的防禦陣勢都是瞬間被攻破,轉眼間便變成了屍體。

“這是誰的兵?橋蕤那廝怎麼可能有這麼強的兵?”劉勳在馬上看得分明,霎時間,心都涼了。

他現在也有點清醒過來了。

若橋蕤是叛軍首腦,在他授首後,叛軍的士氣就算不崩潰,也是羣龍無首了,不可能還這麼有章法,知道不能讓自己的嫡系部隊集結起來。可橋蕤若不是首腦,那這些叛軍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那是鉤鑲吧?是鉤鑲盾吧?”劉曄突然遙指着一個正大肆砍殺的五人小隊問道。

“是鉤鑲盾沒錯。”鉤鑲是比較偏門的兵器,但陳蘭、劉勳都是久經沙場的宿將,不會用也能認得出來:“是鉤鑲又怎樣?”

“是鉤鑲?那就對了啊!”

劉曄的臉上似笑非笑,聲音聽起來卻如夜梟般刺耳,讓人有種悚然戰慄的感覺:“青州疾風正在垂隴城與主公激戰,便是插翅,也飛不到這襄邑來,那騎兵是呂布的幷州狼騎,子臺莫非不知道麼?幷州軍中,最強的不僅僅是騎兵,還有一支陷陣營啊!”

“你是說……”劉勳大驚失色。

“除了埋伏在水窪之中,趁大軍入城時的混亂,潛入軍陣,然後暴起傷人,還能有什麼解釋呢?”劉曄慘笑一聲,聲音越發飄忽起來:“那陷陣營,最擅長混戰,最拿手的兵器,不正是這鉤鑲盾和環首刀嗎?”

“老天……”劉勳只覺一陣天旋地轉,差點從馬上一頭栽下去。這仗不僅僅是輸贏的問題了,能不能保住命,都是兩說啊!

外圍已是潰兵如潮,盾手紛紛拋下大盾,跑向對面的騎兵,遠遠的就抱頭跪下,只是求饒不迭。亂勢開始向中軍的弓箭手陣列滲透過來,失去了近戰兵種的保護,弓箭手就是一羣待宰的羔羊,眼看着就要崩潰了。

“走!”陳蘭倒是很果斷,知道再不突圍,就連最後一絲生機也沒了。

數十名親衛裹着三人,向兩翼同樣瀕臨潰散的騎兵衝去。陳蘭無意召集騎兵反攻,他只是想混在潰逃的騎兵之中,逃出生天。

即便是這樣卑微渺小的希望,現在看起來,也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但事已至此,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第10章 漢魂永不死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第95章 黃巾力士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第62章 富貴險中求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第92章 風火七星壇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第64章 公平一戰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
六四六章 拖就一個字第10章 漢魂永不死第25章 世態在人心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二四六章 針鋒相對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第95章 黃巾力士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四五章 生機勃勃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七三一章 幽州之殤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第67章 三英戰呂布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四二零章 圍而盡殺之第63章 河畔血戰遲七八八章 兵未動船先至五五八章 高調南下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第20章 一喝退千軍七零三章 利矛與堅盾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第38章 縱馬任西向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九六六章 搶灘登陸戰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二五九章 河北有名將五八七章 誰是大草包七一五章 詭異襲擊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第18章 泰山小霸王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第62章 富貴險中求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五零六章 步步佔先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七四二章 趙雲的思考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第92章 風火七星壇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三三零章 冥冥中聞聲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九零六章 龍山會戰六四一章 英傑輩出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一一六章 動亂將起二五一章 虛晃一槍六四二章 此間事了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第64章 公平一戰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六五一章 陰謀浮現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七九二章 不變應變三九六章 泰山之危九二三章 江東分裂三五五章 籌謀貴深遠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四九四章 李代桃僵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