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九章 孔明之謀

魏延怒目而視,意見被人反對倒是沒啥,但說話的既然是諸葛亮,他當然會生氣,而且是很生氣。

諸葛亮早就習慣了,無視魏延的怒目,自顧自說道:“拋開實施的細節不談,文長將軍的計劃,在策略上便存在着很大的破綻。這個計劃的前提是蹋頓會應聲攻來,而且是在短期內就出現,可是,他要是不來呢?”

魏延不假思索的答道:“不來更好,我軍以空城便嚇住了蹋頓,自可集中全力去解居庸城之圍!交戰後蹋頓再來,那就暫且不理,只要分出少量部隊扼守住西關,便不虞烏桓騎兵突襲我軍側後。反正他一時也攻不下漂渝津,萬不得已時,守軍還可以撤退到海上去。若他攻入河間、渤海……”

說到這裡,魏延略微有些遲疑,但神情很快變得堅定起來,咬着牙,寒聲道:“那就是他自尋死路了!”

因爲青州軍是以救人爲目的,所以給居庸城解圍的戰事,註定了不會持續太長時間。有西關在手,青州軍也不用擔心被兩面夾攻,或者切斷後路。

至於渤海、河間的問題,魏延顯然認爲,那裡不是青州直轄的領地,必要時可以做出犧牲。畢竟現在的局面都是公孫瓚造成的,總不成青州這邊還要顧及多多吧?以這個計劃相告,即便是單經,想必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蹋頓若真的南下,頂多也只能在河間、渤海轉一圈,繼續深入的話,黃忠的雷霆軍可不是吃素的,張燕的黑山軍爲了保衛家園,也不可能不奮起而戰。這樣一來,青州軍倒是多了不少助力。等到居庸城之戰結束,青州主力退回薊縣,蹋頓就是甕中之鱉,跑都沒地方跑。

放走鮮卑這頭鹿,逮住烏桓這隻傻狍子卻也無不小補。

“若鮮卑人採取拖延戰術,蹋頓發動全面襲擾,主力躲在後面,你又當如何應對?”諸葛亮語鋒如刀。又快又利,一下把魏延給問住了。

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西關可以切斷鮮卑和烏桓軍事上的直接聯繫,卻無法切斷他們相互之間的聯絡。如果他們覷破魏延的用意,緊密配合以拖延時間爲主。那就真的命中魏延這個計劃的死穴了。

魏延這個計劃就是孤注一擲,只要超過半月不能解決戰事,那大軍就會斷糧,再強的軍隊,斷了糧都只有死路一條。

魏延強辯道:“蹋頓又不是曹操、周瑜,他會有這麼高明?”

“軍國大事,死生之地也。唯有料敵從寬,才能確保無虞。”

諸葛亮沉聲說道:“蹋頓固然只是一介蠻族首領,未受過什麼教化,但其天生的狡猾卻也不容忽視。況且。就算他本人有勇無謀,他身邊卻有不少臂助,只要他肯聽取意見,那就很危險。將勝算寄託在敵人的無能上。最後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可不慎吶。”

魏延雖然不爽。但也無從爭辯。

他的計劃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和王羽起兵之初用過的那些策略比,說不定還算是比較保守的呢。但時過境遷,青州軍如今家大業大,實在犯不上冒這麼大的險,攫取那麼小的戰果了。

諸葛亮沒明說,但意思卻很明顯,公孫瓚可以救,但不能爲了公孫瓚冒險。截至目前,王羽爲公孫瓚做的已經不少了,若是實在無法可想,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讓對方自求多福,求仁得仁了。

聽出對方言外之音,王羽深深看了諸葛亮一眼,從前這種冷靜理智的建議,都是賈詡主動承擔的,現在卻是諸葛亮來當壞人了。不得不說,這些智慧超卓的智者們雖然風格有差異,但在很多地方還是很有共同點的。

只是不知,若賈詡在此,會提出怎樣的建議呢?

王羽很好奇,但也知道來不及了,短短數日內,就算飛鴿傳書,也不能保證消息走個來回,而這麼重大的事,用那種傳信方式未免太過危險。

因此,他也只能站起身,走到沙盤前,先聽聽諸葛亮有什麼提議。

“亮以爲,居庸城是一定要救的,但不能急於求成。現在居庸城內還有糧草,危機不在內,而在外!故而,主公沒必要考慮一次性完成救援任務,只要出兵牽制,分擔城內的壓力即可。”

先後發表意見的三人,出發點都不同,思維方式也各自不同。王羽對此倒是很欣慰,和這些人商議出來的對策,比一個人思考出來的,會全面很多,就算最終選擇了其中之一,其他人的拾遺補缺也不會白費。

而就目前而言,諸葛亮的對策似乎是最穩妥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

“主公當繼續統率親衛鐵騎坐鎮薊縣,統籌並策應全局,漁陽防線保持不變,只是將子義將軍和文長將軍兩部兵馬一同留在身邊。北上救援,只須公明將軍統兵前往即可……”

諸葛亮挪動棋子,在沙盤上模擬出新的格局,看得衆人都是眼前一亮。

太史慈和魏延的兩部人馬,機動力和攻擊力都很強,正好能和鐵騎一起行動。這樣一支部隊,當然比人數衆多的泰山軍更適合居中策應。

另一方面,泰山軍分兵守泉州、雍奴之外,仍然有接近兩萬的戰兵,雖然相對於十萬胡騎,依然處於弱勢地位,但卻不至於形成壓倒性的劣勢。再加上西關還有六七千殘兵,合兵一處後,應該能對胡騎形成相當大的威脅。

居庸城內應該也還有三四千人,只要壓力減輕,在公孫瓚這樣的名將的統率下,堅守個十天半月應該還是能做到的。

如果一切順利,趙雲、于禁先後趕到,那徐晃就相當於黏住了鮮卑大軍,合圍聚殲的策略得以實施。如果有萬一,王羽在戰局如此緊張的情況下,以兩萬泰山軍出關救援,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就算是單經,也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兒。

至於東線,雖然仍然衆寡懸殊,但王羽要做的也不是和對方正面決戰,而是居中策應。如果蹋頓圍攻漂渝津、泉州等據點,就要提防王羽的強力突襲了,居中策應的三支部隊都很擅長這個。

如果他來攻薊縣,更是自尋煩惱,漂渝津的輔兵只能在防守戰中出力,關平和胡才的部隊卻不是吃素的。等到他頓兵於薊縣城下,被城內外的兩支部隊裡應外合,夾攻一下,還不變成肉餡?

畢竟蹋頓的嫡系部隊只有兩萬,其他兩萬附庸軍是純粹的烏合之衆,面對用兵如神的王羽指揮的,訓練有素的青州軍,他們不成爲累贅,反過來傷到蹋頓自己就不錯了,發揮戰力?怎麼可能。

就算蹋頓足夠聰明,充分發揮兵力優勢,在整個戰線發動全面襲擾戰,那也沒什麼可擔心的。只要各據點堅守,太史慈和魏延四面出擊即可應對。而這種打法會致使戰事綿延的時間很長,總體來說,對青州軍更有利。

按照諸葛亮的策略,青州軍首先已立於不敗之地,歷史上那個算無遺策的諸葛孔明之風,已是初見端詳。

徐晃昂然出列,向王羽抱拳請命:“參軍此言大善,末將願率部前往,請主公下令罷!”

李樂緊跟着踏前一步,高聲道:“末將願隨公明將軍一同前往,誓死報效!”

連一向喜歡跟諸葛亮對着幹的魏延都沒出聲,可見諸葛亮此策有多麼全面和穩妥,唯一提出異議的只有呂綺玲。

“這樣一來,若是蹋頓不全軍殺過來,我豈不是到最後都沒仗打?不妥,大大的不妥。”女孩搖頭晃腦,煞有其事的說着。

沒人搭話,衆人都自動過濾了女孩經由本能提出異議,諸葛亮提出的策略,纔是真正的兵家王道。

主帥居中,部將四方征戰,主帥發揮的是震懾力和統率力,通過部將的征戰發現敵軍的破綻,這才發動終極攻勢,一擊致命。若單靠部將就解決戰鬥則更好,主帥的震懾力只會提升,而非反之。

象王羽從前那種每戰必先的戰法,說實在的,只能算是一種邪道,刀劍無眼,風險太大了。

其他人沒出聲,但卻諸葛亮滴水不漏的回答道:“也不能這麼說,如果蹋頓襲擾的太厲害,鐵騎還是要分兵出動的。”

“是這樣啊,嗯,那也不錯。”呂綺玲想了想,很快釋然,而且還有些高興起來。分兵出動比全軍出動更好,這樣王羽就不會跟着了,省得有人覺得自己的戰績都是靠王羽得來的。

看着達成一致的衆將,王羽卻有些心不在焉。

諸葛亮的計劃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把救公孫瓚做爲優先考慮。現在攻城的主力是鮮于輔、鮮于銀的部隊,鮮卑人大可以分兵兩路,胡騎全力對付徐晃,雜胡步兵全力攻城。

徐晃的救援或許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牽制作用,但這個作用並不大。

對付居庸城那種小城,十萬胡騎本來就無法全部展開兵力,先前久攻不下,只是因爲攻城器械不足,現在有了鮮于輔的幫助,恐怕……

而且,王羽還有一絲隱憂,總覺得許攸那個陰謀家不會這麼消停,說不定這背後還隱藏了其他東西。

“公明可準備出兵事宜,此議暫且不做定論,須容某思之。”

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第50章 一擲定乾坤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第99章 河東劇變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第90章 驅狼搏虎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第8章 漢營先震驚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第9章 亂世之梟雄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
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五一八章 深遠影響三零一章 空圍城計二七七章 計謀與鏖戰六一一章 暗影之下三一一章 不謀而合八五零章 波瀾漸起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第21章 河畔追賈詡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第50章 一擲定乾坤一零五章 以柔克剛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四零四章 四重殺陣三五七章 三個條件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第99章 河東劇變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七八六章 尋根究底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六八零章 毋極城下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第90章 驅狼搏虎九二七章 盟誓古城下六八九章 事有反常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五一六章 神力奮千鈞一三六章 超強斥候戰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八四五章 形勢與變局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八五九章 激流勇進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四九二章 人去傳說在五九五章 送羊入虎口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一七章 前因後果四四九章 買一送一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九六二章 不戰屈惡來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三五一章 谷中激戰五七九章 陳登對策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七三零章 許攸毒計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二七三章 弱點擊破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第8章 漢營先震驚第14章 槍出猛虎嘯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一八四章 名聲劇振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第9章 亂世之梟雄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八三二章 當頭一棒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九一一章 紙甲滅連弩現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三八七章 烽火燃不熄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一九零章 幕後推手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四八二章 政事繁雜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