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

天又開始飄起了雪,北風將雪塵像砂子一樣吹起來,打在結了霜的皮甲上,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

夕陽努力掙扎着,在雲層後透出些許光芒,卻很快被凍僵在天際邊,經層層的雲氣過濾後,變成了淡淡的粉紅色細屑,將數萬裡寬廣無垠的曠野染得一片粉紅。

這看似旖旎的風光,落在牧人們眼中,卻更像是天地間都佈滿了血色。

這已經是王帳各部從聖地彈汗山逃離,在曠野雪原中艱難跋涉,苦苦掙扎的第三天了。

聽起來三天很短,但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知道,這是多麼難熬的一段時光。草原殘酷的自然環境,並非難熬的主因,真正讓牧人們欲仙欲死的,是尾隨在後的那支漢軍輕騎。

草原人一向以狼的後裔自詡,打起仗來也像是捕獵的狼,耐心、堅忍、迅疾是他們最大的特色,在雪地裡追蹤潛伏,待敵人疲憊後暴起突襲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牧人們一直認爲,漢軍的強大,僅僅在於他們手中、身上製作精良的兵甲,或者還有天天能吃上飽飯的強健體魄以及兵法什麼的。若比較的是耐性和堅韌,那漢軍就像是嬌生慣養的中原花朵一樣,遠不能與野草般的草原人相提並論。

所以,當足智多謀的慕容長老提出且戰且退,承受一定的損失,也要藉助草原的地理環境,疲敵退敵,甚至反過來殲滅敵軍的計策後,當即便得到了所有人的讚許。

草原人沒有中原博大精深的兵法。但也都明白以己之長,迎敵之短的道理。祖先們代代相傳下來的經驗也表明。打敗漢軍的辦法不是硬碰硬,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削弱對方之後。勝機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即便是當年的飛將軍李廣那樣的漢家英雄,在漠北決戰的時候,還不是在荒原上迷了路,最後窩囊的自刎而死?這片荒原雖然有這樣那樣的不好,卻是長生天賜給他的子民們的最佳戰場!

慕容奪的計策並不複雜,簡單來說就是拋棄彈汗山,且戰且退的同時一直變換行軍方向,直到把漢軍繞得暈頭轉向,不知身在何方

順利的話。逃亡的諸部將會在白山以北,濡水河源頭附近的某個地方,與第一批擄掠漢民的部族騎兵會師,對窮追不捨的漢軍進行夾擊。

長老們反覆推敲後,都認爲這是個完美無缺的計劃。

草原上辨識方向很難,要尋找一個確定的地方更難。在這裡,只有山是始終不動的,河流都不能當做標識,因爲那些河流經常會自行改變河道。很多漢人到了草原上。連方向都辨識不清楚,所以當年李廣纔會迷路,誤了軍期。

漢將趙雲的勇猛更盛當年的飛將軍,但他依然只是個人。而不是神,所以,他一路可能會殺傷很多部衆。但卻不可能發現慕容奪的計謀。

等到他兵乏馬困的時候,突然發現有一支生力軍出現在自己身後。就算他是衛霍復生,也不可能有扭轉乾坤之力。

而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戈壁上的牧人們。雖然沒有漢人那麼多高超的技術和學問,卻在辨識方向和尋路方面,有着很多讓中原人無法理解,更無法掌握的手段。

憑藉這方面的差距,他們能很輕鬆的完成分進合擊的戰略,對漢軍進行夾擊。

當然,前提是他們能順利逃到預設的戰場。

長老們不覺得這會很難,草原部落的特點就是人人都能騎馬開弓,十幾萬人聚在一起,哪怕都是老弱婦孺,也不是五千騎兵能撼得動的。

若是傳說中的具裝鐵騎當然另當別論,但輕騎兵,哪怕是再強的輕騎兵,也不可能強衝十幾萬人的防線。輕騎一旦失去速度,就會變得比步兵還弱,到時候十幾萬人一擁而上,用牙咬,都能咬死漢軍

不過,真正實施起來之後,他們才發現,這支敢於奔襲彈汗山的漢軍騎兵,遠非他們臆想中的那麼容易對付。

漢軍的確不敢硬衝十幾萬人的臨戰隊列,但他們卻毫不費力的使出了草原人的戰法,像狼羣捕獵一般,不斷圍在部落聯盟周圍打轉,抽冷子撲上來咬一口,幾乎每次都能擊中要害,每次都會撕下大片大片的血肉,讓部落長老們痛入骨髓。

長老們開始還以爲是湊巧,等同樣的狀況發生了幾次,他們終於明白,自己遇到的對手,比想象中還要更可怕!

草原人使出狼羣戰術,還要通過反覆的試探,才能確認敵人的弱點和破綻,而趙雲,他只要遠遠的觀察一下,就能準確的指出破綻所在。

說起來好像差不多,可真正打起來的差距可就大了。

胡人要是有這本事,近些年,大漢的邊疆絕不會這麼消停,胡騎不年年去冀州、青州,乃至司州逛一圈都不算完。大漢邊疆何止萬里?處處防備,都顧此失彼,靈帝以來,邊軍一再削減,萬里邊疆上,到處都是破綻。

胡騎要找出這個破綻,邊軍要隱藏這些破綻,雙方鬥智鬥勇,這就是公孫瓚、呂布這些人在去中原爭雄前所做的。邊軍沒能完全將胡人擋住,但除了張純叛亂那次,胡人也沒能看到明顯的破綻,雙方算是打了個平手。

而趙雲現在做的,卻將胡人引以爲傲的戰法又上升了一個層次。看一眼就發現破綻,然後立刻發動針對性極強的進攻,無論在時效性還是攻擊力上,都遠遠超過了原創這個戰法的胡人,也算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牧人們苦不堪言,長老們更是愁白了頭。

漢軍單次攻擊動用的人手有限,通常是一兩個百人隊,有的時候甚至只有一隊人。也就是五十騎,因此即便擊中要害。取得的戰果並不很大。

可架不住他們的攻擊頻率足夠高——五千漢軍輪番上陣,一次殺傷幾十個牧人。一天下來就是好幾千,等於一箇中等部落被滅族!如果任由漢軍施爲,這樣的攻擊,他們一天可以發動近百次,所以幾千人的傷亡一點都不誇張。

牧人們倒也不是光捱打不還手,不過兩軍的戰力差距確實大了點。反擊的人手少了,會被漢軍乾淨利落的斬殺一空,人多了,漢軍就直接避開。一邊後退,還一邊放箭。

仗着射程和威力遠超牧人的騎弓,經常會發生兩三百牧人追着一百漢軍,追着追着就發現自己的人手比對方還少了,再想逃時,卻反過來被對方追過來,斬瓜切菜般屠了個乾淨。

出塞前,疾風騎兵是一人三馬的配置,一路屠滅十幾個部落之後。趙雲繳獲的戰馬輜重不計其數,現在漢軍到底是一人幾馬,他都懶得算了,反正就是怎麼敞開了跑。都有足夠的備馬可用。

因此,疾風騎兵現在的機動力遠在部落聯盟之上,打不過也甩不掉。長老們毫無辦法,只能咬着牙堅持。

他們減少了反擊的頻率。改爲儘量加強防禦,牧人們用枯枝編成圓形。然後在上面覆上一層牛皮,做爲盾牌。疾風騎兵最強的手段就是騎射,最剋制弓箭的無疑就是盾牌,牧人們想通過這種手段,儘量遏制疾風騎兵的殺傷。

他們原本也想着,是不是能耗到疾風騎兵的箭矢用盡,就像當年的右校王那樣。

然而,他們低估了青州軍補給的充裕程度。當年李陵出塞,已經到了漢匈戰爭的末期,匈奴固然元氣大傷,武帝手中同樣感到了拮据,對邊軍的供應基本上都是量入爲出的,卡的很嚴,所以纔有李陵出塞,打到沒有箭矢可用,無奈投降之事。

趙雲出發前就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也知道箭矢這種物資沒辦法從胡人手中繳獲,所以他特意削減了乾糧的攜帶量,多帶了幾倍的箭矢。

王羽對後勤又相當重視,青州戰爭機器全力開動,一些戰備物資都是敞開了供應,所以趙雲根本就沒有乏箭之虞。

不光是疾風騎兵,于禁能在馬蹄樑打得騫曼毫無還手之力,固然有地形的因素,但海量的箭矢供應同樣功不可沒。騫曼就算能給部衆裝備上漢軍的強弓,他也沒辦法和于禁拼遠程,因爲他置辦不起那麼多箭。

箭,可是很貴的。

而之前的十幾場戰鬥都是一面倒,箭矢用的並不多,因爲每仗都是漢軍獲勝,所以還可以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回收一些。

結果長老們苦苦期盼趙雲箭盡,等來的卻是無窮無盡般的狂風暴雨,最後無奈之下,也只能試着搞個盾陣出來,想着就算不能完全剋制漢軍的騎射,也能削弱一部分傷害。

他們的願望是好的,但現實卻很骨感。

看到了胡人的盾陣,趙雲只是一開始有點驚訝,但很快便想出了對策。

他沒有浪費馬力,通過不斷變更攻擊位置,來避開盾陣,亦或其他技巧性的戰法,而是選擇了最令人絕望的一種破盾陣的手段……

他一聲令下,騎兵們放下弓箭,亮出了弩!

騎兵強弩!

用來對付漢軍的大櫓和鐵盾或許有所不足,但對付胡人的簡陋盾陣,結果只用四個字來形容就夠了——摧枯拉朽!

強弩的風暴下,鮮卑人血肉橫飛,屍橫遍野!

這完全就是文明和野蠻的較量,在文明的一方爲內患所困之時,野蠻人或許可以憑獸性佔據一些上風,靠着沒有廉恥的漢奸們的幫助,見上風擴大。

但在文明的一方認真起來之後,無論他們如何掙扎,也只會淪爲被各種碾壓的下場。

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第91章 兵臨城下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第61章 明槍與暗箭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第90章 驅狼搏虎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
三六八章 掃蕩者楊醜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七五一章 接踵而至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四五一章 兗州刺史第17章 夫戰,勇氣也三七八章 慘烈攻防戰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三七四章 橫掃千軍第91章 兵臨城下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六二章 營建亦爲才一二四章 無心插柳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三百章 戰火卷中原七六一章 摧枯拉朽五四零章 稱帝之議七四三章 漢道乃昌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三四六章 決死突圍戰第39章 雄關名虎牢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第61章 明槍與暗箭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二七零章 且看馬如龍九一七章 趙雲戰馬超三五二章 三箭定狂瀾三九二章 幕後英雄一三七章 善戰者何如三二七章 帝王心術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五九零章 各自的驕傲八七一章 風形水勢四九六章 連鎖反應三七三章 風輪水轉七四零章 血債血償八四一章 貨幣戰爭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六二八章 一起打架吧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一一九章 洛陽大亂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一二三章 最強的對手九五八章 致命一擊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第38章 縱馬任西向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軍一五一章 治世之道五九二章 疾風烈火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三三三章 戰法有專精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六五七章 濮陽之亂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一九三章 滿紙荒唐事八七二章 曹操的苦惱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二一七章 獻身衛道八七四章 碾壓式陣容九三七章 勝亦難欣然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五五四章 豪情拓疆土七一二章 狼羣戰術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五四二章 青州印象二一九章 意外連連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九三四章 開路有銅錢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三六二章 救星天降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第90章 驅狼搏虎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五三四章 孔明議政八二八章 陳琳獻策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四五章 長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