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

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

議事廳中央擺了一張大大的圓桌,圓桌中間是個大號的銅鼎,四周擺滿了杯碟,肉、菜、海鮮各式食材齊備。

銅鼎中的熱湯已然煮沸,白色的霧氣騰騰而起,一股濃郁的香味散發出來,溢滿了整個議事廳。青州衆將濟濟一堂,圍着圓桌坐了一圈。

本來,這應該是在王羽的主持下,即將召開的一場盛大的新年宴會。

但此刻,火候已足的火鍋湯卻無人理會,衆人都緊緊的皺着眉頭,最性急的魏延手裡面甚至還握着筷子——用的是握刀的姿勢。

不過最誇張的還是諸葛亮,他乾脆自行離席,從帥案後面搬出了一個大沙盤,拿着幾個棋子一樣的東西,在上面來回擺放着,嘴裡不停的念念叨叨,彷彿中了邪似的。

單經抽抽鼻子,看看青州衆將的神情,心裡多少有些過意不去,要不是自己這個不速之客的出現,青州衆人應該正吃得高興吧?自己這一來,卻是生生的攪了局。

這個念頭只在他心裡存在了那麼一剎那,很快就被爐火般的焦慮燃燒殆盡,望向王羽,單經不加掩飾的露出了心中的惶急:“救兵如救火,救兵何時可以出動,還請君侯示下……”

“哼!”魏延、太史慈齊齊發出一聲怒哼,連相對沉穩的徐晃也是怒目而視。

幽州軍輕敵冒進,差點把整個戰局拖入深淵,眼下雖然在青州衆將的奮戰下,局勢已經得到了一定的扭轉,但離渡過危機還遠着呢。

救居庸城,就需要有足夠的兵力,但如今各條戰線上處處皆戰。哪裡有富裕出的兵力?如果硬要去救,只能從泰山軍分兵,帶同最多不超過一萬五的步卒,加上魏延的部屬,隨同王羽的鐵騎一起北上。

鐵騎固然犀利,泰山軍也是精銳部隊,但憑這些人馬要打敗十萬胡騎,終歸還是過於勉強了些。

再抽調部隊不是不行,而是很危險。

閻柔雖然被擊潰。附庸的小部落和雜胡也盡皆膽寒,但烏丸的兩萬騎兵卻毫髮未傷,其首領蹋頓更是魄力遠勝丘力居的雄主,連被他奪了位置的丘力居之子樓班都當衆表示心悅誠服,不容小覷。

一旦北上的兵力抽調過多。被蹋頓看到破綻,漂渝津,甚至薊縣都有可能不保。太史慈的突襲戰法可一不可二,以寡擊衆本就是劍走偏鋒,不可能再用來對付蹋頓。

王羽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收到了太史慈的捷報和趙雲出塞前的傳信,召集衆將商議後。認爲救居庸不能急在一時,須等到局勢明朗,各支部隊都取得聯繫,進入作戰位置之後再開戰更爲妥當。

居庸城雖然被圍。但那裡是劉虞狡兔三窟選擇的後路之一,城內囤積着不少糧草,公孫瓚敗進城的時候,也把大部分輜重都搬進去了。糧草還是可以堅持一段時間的。

另一方面,胡人最不擅長的就是攻城。所以公孫瓚現在屬於似危實安。

從他通過田豫給趙雲的傳信來看,這位心高氣傲的白馬將軍的主觀意願,也不是想像個絕望的溺水者一樣,被人拯救出來,而是更願意發揮餘熱,將鮮卑大軍牢牢的釘在居庸城,爲盟軍爭取時間。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成功了。

鮮卑大軍不肯放棄解決宿敵的機會,像是聞到腥味的野狼一樣,死死的圍在居庸城周圍。單經、鄒丹的決死救援,更是加強了他們的信心。如果青州軍也像單、鄒這樣不顧一切的想着救了人再說,就會變成添油戰術了,鮮卑人圍點打援,極爲有利。

所以,鮮卑人雖然也分兵去攻飛狐道,卻沒有分兵進攻薊縣。

這當然與鮮卑、烏桓貌合心離,都想着讓對方和青州軍硬碰硬,然後自己在背後撿便宜的心態有關。但公孫瓚的存在,和單、鄒二將解圍失敗,立刻退守西關的舉動,同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按照軍議上商定的戰略,反擊,也是解圍的時間,應該是在正月中旬,等羽林軍擊退攻打飛狐道的騫曼部,並沿途追擊至上谷郡境內之時。

皆時,只要再聯繫上出塞的趙雲,就可以令其奔襲廣寧,徹底截斷鮮卑大軍北歸之路,然後幾路大軍一擁而上,暢快淋漓的來一場大會戰,畢全功於一役,將十萬胡騎盡數葬送,讓鮮卑人十年也恢復不了元氣。

這個戰略已經通報給了屯駐西關的幽州軍,鄒丹的回覆也很得體,表示會努力堅持到底,配合作戰。

結果,信送過去沒兩天,單經就跑來求援,不但求援,語氣還這麼衝,衆將豈有不怒之理?特別來的還是單經。

整個幽州軍中,最頑固不化的就是這傢伙,公孫瓚不等青州兵到,就倉促出擊,未嘗不是這人的教唆起到了作用。若是苛刻一點,說這傢伙是戰局糜爛的罪魁禍首也不算冤枉。

青州衆將對幽州的其他人都談不上惡感,與田楷交情好的更是不止一兩個,唯獨對單經深惡痛絕,想必對方也有自知之明纔對,真不知他怎麼敢腆着臉跑來。

“王君侯,末將糊塗且齷蹉,常以小人之心,度君侯的君子之腹,在青、幽兩家之間,製造了不少的麻煩,今番更是置主公於險地……末將自知罪孽深重,罪該萬死,但我家主公對君侯卻始終以弟視之,絕無猜疑之意,望君侯念在多年來相交相知的份兒上,救主公一救!”

單經全無反脣相譏的意思,直接撲倒在地,不由分說的磕起頭來。頭撞在地面上,砰然有聲,眼見着腦門就紅腫而青紫,進而迸出血來。

王羽悚然而驚。

跪禮,是蒙元韃子帶進中原的風俗,後來被滿清韃子發揚到了極致,在蒙元韃子得勢之前,中原不流行這個。即便見到天子。也只要深鞠躬就可以了,在天子面前有資格坐而論政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這個時代的跪禮,通常發生在子孫輩見長輩,或是罪人上堂的時候。

單經也是個很驕傲的人,突然行起這樣的大禮,顯然也是急得狠了。

王羽本來還在思考,是不是對方還存着與青州分庭抗禮,保持獨立性的心思,想借着鮮卑人來削弱自己。現在一看。頓時疑慮盡消,忙不迭的吩咐道:“單將軍,你這是做什麼?快,快扶了起來!”

太史慈動作最快,閃身過去。單手將單經抄起,後者還待掙扎,可哪裡又拗得過太史慈的力量?

掙了幾下,單經突然大哭起來:“不是末將不知好歹,實在是居庸城已經危在旦夕,再不去救,恐怕就。就……”說着,他一口氣沒喘上來,竟是就那麼暈了過去。

廳內頓時又是一通亂,找了兩個軍醫過來。楞是沒救過來。王羽只好硬着頭皮請了華佗過來,神醫出手,施救一番,這纔有了好轉。華佗說病因是單經身上新舊傷太多,風寒入體。又有急火攻心,這才生了急症,救治後性命無憂,一時間卻是醒不過來了。

單經一進門就叫着求援,語氣很生硬,王羽本當他故態萌生使然,誰想到背後卻是另有隱情的樣子。驚疑之餘,王羽趕忙吩咐親衛找了單經的隨從過來,詢問詳情。

隨從一進來也是大哭,一番話說得也是斷斷續續的,好半天才說清楚。

當日單經和鄒丹合兵一處,北上救援,趁着鮮卑人立足未穩,地形不熟,一度攻到了城牆下,和公孫瓚取得了聯繫。公孫瓚拒絕了單經拋棄守軍,獨自逃生的提議,並命令鄒、單二人退守西關,不使胡騎有機會直取幽州腹地。

西關,就是後世的居庸關,素來爲北京城的西大門,最是緊要不過。守住這裡,就等於封住了鮮卑大軍的東進之路,給青州軍的東線減輕了壓力。

單經之前沒提此事,否則王羽在掃平范陽,安定了燕國之後,完全可以揮師東進,先解決了蹋頓、閻柔再說。

當然,這只是事後說說,換在當時,即便單經提出建議,王羽也未必相信對方,確信對方真的能擋住鮮卑大軍。但公孫瓚的用心卻是好的,顯然是爲了彌補之前冒進的失誤。

到了太史慈夜襲閻柔,趙雲奔襲彈汗山,紀靈扼守飛狐道之後,戰局已經漸漸明朗,鮮卑大軍雖衆,但後路被襲,騰挪的餘地也漸漸失去,已經失去了最初突襲的優勢,王羽這才提出了合圍聚殲,畢全功於一役的計劃。

然而,鮮卑人也沒有坐以待斃的意思,在功虧一簣的關頭,他們放棄了保存實力的心思,孤注一擲的對居庸城發動了猛攻。

雖然鮮卑人不擅長攻城,但在鮮于輔、鮮于銀率衆出現在鮮卑軍中之後,情況就急轉直下了。他們製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出其不意的向居庸城發動了猛攻,憑藉人海戰術,在攻勢展開的當天,就製造了與先前圍攻成績總和相當的戰果。

西關和居庸城很近,單經、鄒丹聞訊大驚,一面向王羽傳訊求援,一面出兵往救,結果出城不遠,就遇到了鮮卑的遊騎,展開激戰,最終不敵,敗退回了西關。

二將心知在胡騎有了準備的情況下,憑自己的力量,起不到什麼作用了。故而單經不顧身上有傷,親自趕來薊縣,一路趕得甚急,雖然出發晚了幾個時辰,但他竟然和先前的信使趕了個前後腳!

“將軍,居庸城實在已經危在旦夕了,若救兵不至,恐怕……恐怕撐不過五天吶!”

青州衆將面面相覷,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壞消息給攪得不知所措了。

ps:??現在有存稿了,明天的更新會提前到老時間~

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第16章 復仇誰當先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第95章 黃巾力士七四九章 勇往直前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第97章 仙法之秘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第44章 連環計中計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七七二章 亂麻須快刀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第76章 驚變陡生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
六六八章 太史慈歸來二一四章 一敗塗地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第16章 復仇誰當先四九零章 潛入安邑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第95章 黃巾力士七四九章 勇往直前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七七九章 大包大攬四零一章 戰場態勢一八七章 且戰且謀四二三章 罵死袁紹第77章 一石千層浪三八四章 進擊與抵抗六八六章 潛移默化四六一章 尋人終有跡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二一零章 流星火雨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五七五章 豐厚遺產九一二章 不祥的預感二四四章 夫唱婦隨四三九章 禍不單行五五五章 青州羣英會第97章 仙法之秘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一四一章 結盟遼東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四四二章 鬼才郭奉孝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八八零章 互做試探第44章 連環計中計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一七一章 衣錦還鄉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一四六章 致命殺機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五零四章 安邑之戰五五一章 再生變數七八一章 用心良苦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一零六章 救國救民六二七章 單挑或羣毆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一六一章 願者上鉤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二六五章 白馬之殤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七五九章 力士再現八八一章 忽聞故人來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三二三章 化整爲零一九八章 確立權威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八四八章 談判的可能七七二章 亂麻須快刀七九八章 意氣風發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六九八章 亂中有序第13章 莫問女兒心二一三章 夜戰八方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三七一章 小鎮殺機九四五章 誓死不降八九四章 連營夜戰一三二章 棋逢對手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三三八章 一箭雙鵰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第76章 驚變陡生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三八六章 沮授遺策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八七三章 強攻封丘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九零八章 步陣橫行七二七章 星夜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