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二章 大舉反攻

齊校尉單名一個成字,家世不算太高,卻也是濟陰有名的地方豪強,在當地的地位,大致與山陽的李家相當。

不過,他的仕途之路,卻遠沒有李典那麼順暢,原因大抵上可以歸結爲站錯了隊,沒有把握好時機。

劉岱的身份地位實力,無不遠在曹操之上,特別是曹操剛起兵那會兒,完全就看不出什麼前途。即便是得到李家的投靠,俘虜兵收編了數萬黑山賊,依然算不得什麼,連塊落腳之地都沒有,補給也只能靠人襄助,豈是長久之計?

齊家能立身豪強之列,家中自然不乏有眼光之人,齊成本人更是善於鑽營,於是在兗州羣雄當中,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劉岱。

結果沒多久,他就後悔了。

劉岱的發展勢頭不如曹操迅猛,倒也不足爲奇,畢竟後者的基礎較低,又有冀州這個龐然大物作爲靠山,關鍵是劉岱的用人標準。

劉岱的用人標準,和從前的朝廷完全一致,有名望、有地位者被重用,名聲略遜的次之,絕對不會任用寒門以及草民,如齊成一般的地方豪強,在劉岱的幕府中,只能充當最末的一個批次。

先天條件不利者想出頭?

難如登天!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能出頭的話,齊家就不會一直都是地方豪強了,沒有足夠高貴的血脈,想買官都沒處買去,供他們採購的官職,同樣也只有地方性的。比如齊成原本就是成武縣的都尉,橫行鄉里是足夠用了,放到真正的大人物面前,就是隻螻蟻。

沒能出頭,齊成倒也沒有灰心。他不覺得自己選錯了,亂世之初,佔上風的通常都是那些敢於冒險的人。

當年陳勝、吳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豪言,掀起了遍襲天下的風暴,掀翻了不可一世的強秦,何等的威風?何等的霸氣?最後呢?還不是因時而動,趁勢而起的劉邦撿了便宜。

東漢建國的過程,同樣可以驗證這個道理。先期稱雄一時的赤眉綠林,很快就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掀起的波浪雖然不小,但對長河卻沒造成多大影響,或者說。爲後來者做了墊腳石,讓後來者得以站得更高。

所以,在齊成看來,無論是王羽,還是曹操,這些背棄了傳承了四百年的體制,試圖在傳統之外另起爐竈的悖逆者。和陳勝、赤眉那些人沒什麼兩樣。

得勢只是一時的,最後肯定會因爲底蘊不足,身敗名裂,粉身碎骨。

越大的世家。傳承就越久,積累就越厚,憑曾經的失敗者——寒門子弟,或者一無是處的草民。想和有世家做後盾,整個大漢朝爲根基的宗親鬥。只會是自取滅亡!

當然,在這個體制中,齊成自己也無法出頭,無論體制再怎麼美好,跟他都沒有關係。

好在如今不再是讓位卑者窒息的太平盛世,亂世已經來臨了。

就算是運作了四百年,傳承了數千年,鐵幕般的士庶有別的體制,也無法保持滴水不漏。只要沉下心尋找機會,把握機會,用心鑽營,上位的機會,終究會出現。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在苦苦等待之後,機會終於從天而降,落在了他的手裡。

在他力挽乾坤般的穩定住了大軍的士氣後,主簿王彧帶來了主公劉岱的命令——奪回茌山作戰的總指揮官,哪怕只是臨時的,卻也彌足珍貴!

齊成有信心,也有決心將這個職位保留下來,變成正式的。因此,儘管很是兇險,但他必須打贏這一仗,用軍功來代替高貴的血脈。

“兄弟們,敵人頂多不到千人,咱們身後有足足三萬大軍!沒什麼可怕的,殺上山,將他們碾成碎末!主公有令,先登者,賞千金,封爵大夫!擒殺敵將者,賞萬金,封上卿!”

漢朝的爵位襲秦制,與春秋戰國時代差不多,天子之下,依次爲侯,卿,大夫,士。大夫世襲,有封地,有了大夫的爵位,基本上就屬於特權階層了,故而有刑不上大夫之說。

在王彧的勸諫下,劉岱爲了這場反攻,也是下了血本了。

只要一想想,讓兩個底層的士卒,一躍成爲貴族,劉岱的心裡就象吃了只蒼蠅一樣難受。但非常之時,須行非常之事,比起被青州軍佔據茌山,進窺茌平,提拔兩個暴發戶,也就是算不得什麼了,有人礙眼總比打敗仗強。

似齊成這種家世,其實頂多也只能算是士族階層,距離真正的貴族還遠着呢。這樣一步登天的封賞,連他聽了,都是怦然心動,何況普通的兵卒?

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賞格一出,兗州軍頓時士氣大振,適才的恐慌全被丟到了腦後,隨着齊成一聲喝令:“前!”,黑暗中,人潮滾滾涌動,逆着山勢而上。

城內和城下的大營中都點起了無數火把,星星點點的,很快連成了一片,將寒夜照得通明。但山頂和突擊部隊卻都未點火,仰攻山頭,無疑是最利於遠程武器發揮威力,點火照明,不是給敵人提供靶子麼?

敵軍陣中的大量神箭手,給齊成留下了極其深刻,且血淋淋的印象。此刻他雖然嘴裡喊得響亮,卻完全不會大意輕敵。

“弓箭準備……”能見度太低,攻山部隊的前進速度並不快,在齊成熟練的調度下,臨時調集過來的兩千餘弓箭手,已經完成了集結,可以開始遠程掩護了。

擡起手,望着夜幕中,茌山那不但稱不上險峻,反而可以用低矮平緩來形容的身影,齊成意氣風發。

建功立業,擠入世家行列,就在今日!

“放箭!”擡起的手猛然揮下,齊成厲聲斷喝。

“風!風!風!”如同回聲一般,弓箭手的將校次第發令,急速顫動的弓弦奏響了夜戰新的篇章。尖利的破空嘶鳴聲撕破了夜空!

“殺!全軍突擊!”齊成揚刀高喊。

“弓箭準備,三輪齊射,不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吳校尉,請你帶一營兵馬從北面進攻,不求攻上山頂,只要能牽制敵軍,就是大功一件!”

“周校尉,請你……”

一條條命令如流水般發佈了出去,排除了濃重夜色的干擾。大軍有條不紊的展開了攻勢。

“岱公果然好眼力,拔良將於行伍,這番氣魄,頗有光武帝當年的遺風啊!”

“諒那王羽以奇兵突襲,兵不過數百。地利也不過一座小山,想必也是存了輕敵之心,故而興兵來犯。卻沒料到岱公指揮若定,軍中也是良將如雲,即便有夜色掩護,終究也逃不過敗亡之局了。”

“善水者溺,善騎者墜。王羽此賊好用奇兵,此番卻是打錯了念頭,上得山多終遇虎了。想那青州兵不過兩萬,將不過於禁、黃忠等身份低賤之人。在河北鏖戰之餘,竟然還敢西向啓釁,這不是作死麼?今番就先斬斷他一指!”

居高觀河固然很有味道,但居高觀戰的感覺卻更勝一籌。

雖然能見度太低。看不清具體的戰況,可當大軍的攻勢展開後。朦朧間,卻也能見到人潮涌動的棱廓;能聽見弓弦顫動,箭矢破空的聲響;並進而感受到那股子金戈鐵馬的氣氛。

佐以一壺濁酒,這番感受就更加濃郁了,令人醺醺然,不覺自醉,沉溺在羽扇綸巾談笑間,便令強敵灰飛煙滅的遐思之中。

“想那茌山上纔多大點地方,兩千強弓,三輪連射,想必已經將山頭掃過一遍,賊軍死傷慘重,又如何敵得過我大軍的三面圍剿?勝負之分,就在頃刻之間!”王考語氣豪壯的點評起來,衆人皆是點頭附和。

劉岱心懷大暢,舉杯相邀,道:“來來來,且讓孩兒們自去擒賊,諸君且飲了此杯,待孩兒們擒殺了賊子,再重開宴席,做賦以彰今夜破敵之豪情。”

名士們轟然應諾,一起舉杯,氣氛頓時熱烈起來。

酒杯沾脣,劉岱正欲一飲而盡,忽地注意到某人的獨立特行,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怫然不悅之意,將酒杯在桌案上輕輕一頓,冷然道:“文彥,你有何話說?”

“不敢。”王彧拱手道:“青州夜襲之兵來得兇猛,瞬間擊潰了山頂的一營兵馬,此刻,我軍攻勢如潮,山頂卻靜悄悄的,全無動靜,恐怕……”

劉岱默然不語,一邊早有劉劭笑答道:“兩千強弓的覆蓋射擊,山頂之兵已經傷亡慘重了吧,又能有什麼動靜?”

王彧搖搖頭,直言不諱的反駁道:“縱是傷亡慘重,總得有些動靜吧?”

“那……”劉劭一愣。他看過不少兵書,但從未真正接觸過真正的戰爭。讓他點評戰局,他可以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講上一夜都不重複;祝捷的文章辭賦,也可以寫得花團錦簇,讓人讀起來豪情萬千,但具體的過程和細節,他卻一無所知。

在他想來,只要有了宏大的魄力和氣勢,又擁有大軍,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山頂空蕩蕩的,什麼掩護都沒有,聚在一起的敵軍,怎麼可能避得過兩千強弓的齊射?就算僥倖避過,難道他們就能抵擋得住後續的猛攻嗎?

王彧哀聲嘆氣:“這是夜戰,不同的,不同的。”

劉岱等人面面相覷,心裡卻都是很煩,早知道,就讓王彧在下面待着了,一時好心,卻讓他壞了大夥的興致。

“文彥的顧慮也有道理,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今夜之戰雖然必勝,但……”王考倚老賣老的出來打圓場,話剛說了一半,山下卻陡起驚變!

“啊……”先是一聲,隨後時起彼伏,響成了一片,那是人死之前,對生命的眷戀與不甘所化成的絕響。

隱忍了很久的奇襲部隊,開始發威了。()

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第93章 劍指何處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第16章 復仇誰當先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八百章 鬥智鬥力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第23章 何事不得歸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
一五四章 好自爲之八百章 鬥智鬥力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九二五章 最終抉擇三一零章 出奇方致勝九七六章 文明的復興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第46章 不負霸王名一六八章 塵埃落定第93章 劍指何處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四三一章 辯才無雙三八五章 逝者如風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六二零章 無畏之心第16章 復仇誰當先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五八一章 棄守之議四九一章 昨日重現第37章 寶馬贈英雄九一八章 大破馬超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七六零章 生死若等閒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六零九章 龍鳳齊獻計二八二章 曹操東進六六四章 依依惜別八九零章 屋漏偏逢雨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九五章 狼煙四起八八三章 風雨欲來五七七章 曹豹逆襲二五零章 實力爲本二九六章 全面戰爭三八三章 敗中求勝一五五章 軍心盡收八百章 鬥智鬥力四七五章 獻捷揚威名二八一章 圍魏救趙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二三一章 故事重提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一四二章 國器之才四七六章 下一個目標八七六章 沉重打擊八一二章 強者爲王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八五二章 家國天下事一五九章 兵者詭道也三六七章 理論連實際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八八四章 任城之戰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一六二章 揮刀斬八方三五九章 連環反間計八一零章 富貴險中求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三二零章 先拔頭籌九六五章 強渡黃河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四二七章 一着閒棋五七一章 郯城之變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一四一章 驃騎遺陣五一七章 因緣際會第23章 何事不得歸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八七五章 半日破城第25章 世態在人心七八九章 勝券在握六一八章 猛將對猛將七二二章 三方競速四六三章 名將養成九四六章 虓虎的奮迅六六三章 調整部署一六三章 步步進逼一九二章 曹操的決斷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四二九章 強弱之勢一七五章 北海來使六一零章 袁術的籌碼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第33章 籌謀須在先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三五六章 誤導和利用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