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章 龍爭虎鬥

面對來勢洶洶的青州軍,曹操知道不能輕退,以免泄了士氣,甚至被圍在城中,所以先用激將法激起衆將的士氣,然後任命麾下第一猛將典韋爲先鋒,集結全軍於後,向東迎擊。

所謂前鋒,也就是後世評書裡常說的: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先頭部隊。

其主要作用,就是警戒。爲主力部隊探明前方情況,同時起到屏蔽情報的作用,某種意義上而言,前鋒就是大股的斥候隊,向來要由尖兵猛將擔任。

遇到複雜地形,前鋒要偵察有無埋伏;遇上敵人的斥候,前鋒須得用武力加以驅散;如果遇見了大股部隊,前鋒會且戰且退,避其鋒芒。

當雙方的前鋒不期而遇時,一場激戰就不可避免了。

“好一個黑大個!”

接下來了前鋒的任務,太史慈一路狂飆猛進,曹軍佈置在前線的哨所被他一個不落的拔了個乾淨,其中至少有一半,連狼煙都沒來得及點起來。

眼見着州界就在前方,終於有人攔在前方,擋住了他的去路。爲首一將,生得魁梧健壯,膚色渾黑,手中兩柄大戟,黑沉沉的發亮,仔細看似竟是純鐵打造!

持這樣的兵器,具備這樣的氣勢,無疑是員猛將!

太史慈不敢輕忽,凝神觀敵,眼神中卻盡是躍躍欲試之意。很久沒遇見像樣的對手了,主公說曹營猛將如雲,這個黑大個看起來就很符合標準,不知能不能讓自己過足癮。

他揚聲大喝:“來將通名!”

“己吾典韋在此!兀那俊臉漢子,你就是太史慈麼?”典韋甕聲甕氣的也是一聲大吼。

兩人中氣都足,一聲聲吼出來,震耳欲聾。周圍草木都被震得瑟瑟發抖,撲撲索索的落下了不少殘枝敗葉。

“典韋?沒聽說過。”太史慈皺皺眉頭。

典韋沒報字號,說明他的出身很低,連寒門都算不上,就是個平頭百姓。太史慈本來就不是很重視這個,在王羽身邊這麼久,受了影響,就更加不會有什麼門第之見了。

問題是,平民出身的人。武藝通常都不會太高,因爲沒有好的傳承。就算是自家主公,沒得徐榮贈書前,他的武藝也只能算是二流頂尖。

眼前這個黑大個雖然生得威猛,卻也未必有多大本事。自己又要空歡喜一場了。

“沒聽過不要緊,只怕你不敢放膽來戰!”典韋也不着惱,晃晃大頭,斜睨太史慈,揚聲挑戰。

前哨戰,雙方各自才幾百人,在萬人規模的大戰中。起不到左右輸贏的作用,頂多就是對士氣產生影響。所以,幾百人一擁而上和主將單挑,並沒有多大區別。

曹操對青州衆將的推崇。讓典韋等曹營武將很不服氣,典韋此來,也是存心跟太史慈分個高下,因此。一開口就是邀戰,還現學現賣的用上了激將法。

“哈哈。你倒是敢說。”太史慈當然不會中這麼簡陋的計策,不過典韋的話,也是正中了他的下懷。他哈哈一笑,從馬鞍下抽出了長槍,催動黃驃馬,離陣而出。

“有何不可?兀那黑漢,且來戰過!”

“某來也!”典韋騎的是一匹大黑馬,聞言更不遲疑,將雙鐵戟一掄,就迎着太史慈衝上去了。

他舞動雙戟,只是無意爲之,但在幾十步開外,嗚嗚的風聲都清晰可聞,太史慈微微一怔,繼而也知道對手應該有些不尋常,當下收起了輕視之心,從馬鞍另一邊,把月牙戟也抽出來了。

“咚咚咚咚……”激昂的鼓聲隨之響起,隨着兩騎的互相接近,越來越響亮,越來越急促。

兩邊的士卒都知道自家鋒帥的脾氣和武藝,都有必勝的信心,所以也沒人試圖勸阻,更沒人試圖插手。所有人都憋住了勁,握緊了兵器,等着看一場摧枯拉朽的戰鬥,然後順勢掩殺上去。

幾百人的戰鬥中,一個萬夫莫敵的猛將能起到的作用,跟萬人大戰全然不可同日而語。前鋒戰只有一個規律,那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喝啊!”

二馬漸近,馬速漸漸飈到了最高,幾乎在同一時間,二將不約而同的發出了一聲怒吼,揮動起了手中的兵器。

太史慈槍戟合璧,招式快得讓人難以看清,彷彿風雷並起,化成龍形,遮天蔽日的席捲過來,雷厲風行,摧枯拉朽!

典韋也不甘示弱,高舉精鋼打造的雙鐵戟,像是一座黑色的礁石,任憑風吹雨打,也難動分毫,穩如山嶽,巍然不動!

“當!當!當……”

吼聲餘音尚在,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金鐵碰撞聲轟然響起,彷彿有兩個巨人,正舉着兩口大鐘互砸似的。連激昂的戰鼓聲,和兩邊近千人沖天的喝彩助威聲,都被壓得聽不見了,天地之間,只剩下了一種聲響。

這聲響,

搖天撼地!

連綿不絕!

千人,爲之失聲!

日月,爲之失色!

……

wωw¤ t tkan¤ Сo

“報……啓稟主公,前方太史將軍遇敵,正在激戰!”

“戰況如何?”

“旗鼓相當,相持不下!”

“傷亡如何?”

“太史將軍與敵將對戰,已經戰了上百回合,只是分不出高下,兩軍士卒並未發生衝突。”

“……敵將何人?”

“己吾典韋!”

王羽不無遺憾的嘆道:“果然是他……”

典韋,這個既忠且勇的古之惡來,本也在他的挖角名單上。反正挖曹操的牆角也不是第一次了,王羽對此駕輕就熟。只可惜,典韋的出身太差,壓根就談不上名聲,也就無從尋找了。

最終,此人還是按照歷史的慣性,出現在曹軍陣營。

說起來。目前的曹軍雖然名將如雲,但能擋住太史慈的人,卻也不多,典韋出戰,完全在情理之中。

只可惜趙雲還沒趕回來,否則……

不過現在也挺有趣的,歷史上的趙雲和典韋固然沒正面交戰過,但太史慈和典韋又何嘗不是從來沒打過交道?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這二位的龍爭虎鬥,一定精彩絕倫!

“公明,某先行一步,去爲子義壓陣,你統率大軍。隨後跟來。”向徐晃交代一聲,不等答覆,王羽便帶着數十親衛跑掉了,等徐晃要答覆時,只看見一縷煙塵迅速遠去。

“看熱鬧就說看熱鬧,說這麼好聽幹嘛?但願子義別輸了,否則主公又要親自上陣了。”正搖頭苦笑間。耳邊卻響起了賈詡的聲音,徐晃悚然而驚,轉頭道:“子義會輸?不可能吧?那典韋到底是什麼人?這樣的話,不如某也……”

青州五將中。太史慈的武藝算是數一數二了。

黃忠的武藝也很強,但他更精於箭術,而且耐力稍遜。于禁的武藝不用提,徐晃也遜色太史慈一籌。至於趙雲。這少年的武藝不適合切磋,只適合生死相搏。他爲人低調,不怎麼顯山露水,所以性格張揚太史慈,隱隱成了衆將之中武藝最強之人。

賈詡說太史慈會輸,也就難怪徐晃吃驚了。

賈詡也不知道典韋是誰,他只是通過對王羽察言觀色,發覺後者有些擔憂,方出此言,將徐晃也有意去助戰,連忙勸阻:“用不着,你再去也是添亂,還是督軍速進吧,這一仗長着呢,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想想此戰的總體戰略,徐晃心有慼慼的點點頭,可不是麼,相比與這場浩大的戰爭,現在的先哨戰連開胃菜都算不上。

戰事的重要性和激烈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太史慈和典韋的這場對決,卻徹底的顛覆了這個規律。

離戰場還有數裡之遙,王羽就聽見了沖天的嘈雜聲。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一聲聲急如暴雨,響若驚雷的金鐵碰撞聲,夾雜在上千人聲嘶力竭發出的呼喊聲,和幾十個鼓手擂動戰鼓發出的巨響聲中,清晰可聞。

不需要親眼目睹,王羽就能想象出戰場的情景。

太史慈出招極快,勢頭也猛,如果有人針鋒相對的招架住他的全部攻勢,力量上也不輸於他,結果就是現在這樣了。

再走一陣,王羽將場中形勢看得分明。

典韋的雙鐵戟看外形是很重,但在他手裡卻有如玩具一般,被他舞成了一團黑光,招式雖不甚快,卻極有章法。

太史慈的槍戟合璧,一般都是右手戟使大開大合的招式,以力取勝;左手槍更重視速度和角度,彷彿一條盤起來的毒蛇,在畫戟狂暴攻勢的掩護下,等待時機,發出致命一擊。

不過,那是他對付普通對手的情況。

眼下他的槍戟之勢已經倒轉了,左手槍一反常態的吞吐如電,不斷進擊,右手戟反而偃旗息鼓,採取了伺機偷襲的戰法。

很顯然,在力量時,他無法壓倒對手,甚至可能還吃了點小虧,所以,他改用速度和技巧來牽制敵人,不求速勝了。

看到這樣,王羽反倒鬆了口氣,按照小說裡的排名,典韋僅在趙雲和呂布之下,太史慈排第幾,他根本就不知道,說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可現在看看,兩人的武藝倒是差不多,想要分出勝負,不打上個幾天幾夜,還真就未必分得出來。

其實想想也是,典韋出身寒微,應該更擅長步戰。太史慈家境比典韋強,又在遼東混了幾年,騎術遠在典韋之上,縱有些許差距,騎戰之中也彌補過來了。

所以,就是現在這樣,太史慈攻不破典韋的防禦,典韋的反擊卻也打不着太史慈,成了這麼個平分秋色的局面。

王羽鬆了口氣,太史慈卻不肯滿足於現在的局面,他可不知道排名什麼的,此刻他已經打出真火了。

“兀那黑漢,且看仔細,某要用暗器了!”二馬錯蹬而過,打馬迴旋時,太史慈忽然揚聲大喝。

“偏你有暗器,某沒有不成?”太史慈的暗器就在背上掛着,典韋早就看見了,聞言在腰間一拍,將絲絛一撩,左右各五支短戟,明晃晃的掛在那裡。

典韋大笑道:“儘管放馬過來!”

“有意思!”看見典韋的暗器,太史慈也笑了。

手戟其實算不上是暗器,最早,這東西是大人物們隨身帶着,用以割肉吃的,是餐具。後來變成了武器,專門拿來丟。相比與弓箭,手戟扔起來更有手感,也方便,用這玩意當暗器的人,都是豪爽之人。

當然,王羽那種拿什麼都能亂丟的打法,也不算是心理陰暗,而是另一種特色。總之,太史慈見對手武藝精強,特別是那身怪力,連自己的暗勁都壓之不住,多少有些佩服,見對手也用手戟做暗器,更是大起惺惺相惜之意。

“你這黑廝,倒也是條好漢,何必給袁紹那種小人賣命?我家主公宅心仁厚,上奉天子,下安黎庶,是當世一等一的豪傑,你何不早日棄暗投明,將來也搏個封妻廕子?”

太史慈不忙放暗器,而是再次揮舞槍戟,與典韋戰在一處。一邊打,一邊挖上了角,看得王羽心懷大慰,連子義都會幫忙挖角了,這事兒啊,說不定還真有希望呢。

只是不知道,子義說這話,是真的爲了挖角,還是打算擾亂敵人心神,不是這樣的話,他怎麼會一邊打,一邊下狠手呢?

幾句話的工夫,太史慈的畫戟至少與典韋的鐵戟發生了十幾次碰撞,左手更是槍芒暴漲,被擋住和沒被擋住的,少說也有二三十槍。

“俺瞧你也是個好男兒,我家主公英明神武,又是賢良之後,施政、用兵比王家小兒更要強上幾分,你又爲何不肯棄暗投明?”

典韋一邊遮擋招架,嘴上也是不肯示弱,百忙中還抽空,用鐵戟橫掃狂攻,逼得太史慈回戟自救,攻勢被迫打斷。

“不如這樣如何,左右兵器上分不出高下,索性較量一番暗器,哪個輸了,就聽對方的話,棄暗投明!如何,你敢也不敢?”

一計不成,太史慈又生新計。在暗器上,他浸淫多年,造詣頗深,自信不會輸給旁人,乾脆發出賭鬥。

對方答應最好,自己可以給青州又添一員猛將,更添臂助;不答應也沒關係,不答應氣勢就弱了,自己和對手的武藝,都很看重氣勢,雙方差距本在毫釐之間,此消彼長,這場對決就有希望贏下來了。

“有何不敢?”典韋一梗脖子,然後回身一指,叫道:“我家主公已經到了,且等我稟明主公,再來與你賭鬥。”說着,他撥轉馬頭,往陣後去了,那裡煙塵大起,顯然曹軍的主力已經到了。

太史慈哭笑不得,也不知這個對手是真憨還是扮豬吃老虎,這種事也要請示?要怎麼開口呢?

再回頭看看,見自家大軍也到了,他搖搖頭,撥轉戰馬,迎了上去。()

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九零七章 強弩逞威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第73章 一計不成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第94章 灰飛煙滅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第8章 漢營先震驚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
第60章 誰人話忠義六五六章 異變陡生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二六八章 英傑匯聚七五零章 死戰不退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九零七章 強弩逞威九四九章 殘兵血戰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九四四章 生死鏖戰二七一章 無雙虎賁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第55章 禍端起蕭牆四四一章 難忍之痛八一四章 差距有多大二八三章 新的戰場六五九章 突城而入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九零九章 雷厲雨疾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八六零章 一箭定千軍八五五章 猛虎再添翼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三二八章 速戰速決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三二五章 草莽英雄八零三章 連環中計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七八章 各掀底牌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四一七章 摧枯拉朽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一七三章 青州攻略第73章 一計不成九七九章 帝國的遠征六七一章 泰山壓頂四一一章 爲國羽翼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四一五章 殺機畢見七一四章 正名之戰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第29章 寧枉亦勿縱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第31章 誰人不識君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七六九章 異想天開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七九一章 輕騎襲擾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五四三章 書院一遊五七四章 不謀而合八四七章 情報系統六七四章 窮的只有糧九四三章 寢食難安八八六章 烈火焚城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一五八章 南陽風雲變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第94章 灰飛煙滅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第43章 人皆有所長一九七章 萊蕪攻防戰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九三九章 破敵有良策三四九章 窮追不捨七九九章 最新動向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三零二章 就是欺負你九一四章 勢如破竹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五三五章 找茬與反制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九五五章 箭嵐破甲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第49章 破軍有白馬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四一零章 力量與技巧第51章 不慚世上英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三八九章 飛馬踏陣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六四三章 深遠佈局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五二零章 共效于飛第8章 漢營先震驚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七六七章 夜話平北策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