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遭遇

見衆人把目光,都投在自己身上,郭嘉並不慌張,仍舊是平常那副不急不緩的模樣。

他走到地圖旁邊,先是觀望着兗州的全境,而後將手指放在了山陽郡中。

“主公且看!”

郭嘉的手指在地圖上移動着,從山陽郡一直移到泰山郡,而後又移到青州。

“兗州刺史劉岱,待在山陽郡的昌邑城中。雖然青州黃巾與泰山軍西進,並未經過山陽郡。”

“然,劉岱殺橋瑁父子,已經與陳文昭結下大仇。以前,陳文昭立足未穩,再加上沒有名分,這才一直隱忍不發,沒有爲橋瑁父子報仇。”

“但是現在,他身爲幷州牧,手下兵多將廣。”

“陳文昭其人,雖然出身微寒,卻是重情重義。橋氏父子對他有大恩,若是不爲他們報仇,別人又會怎麼看待他?”

“若是能夠說服,讓青州軍與泰山軍前來投降。”

“那時,一百五十萬大軍路過兗州。雖然其中老弱病殘居多,卻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我料定,他們必定會趁此良機,攻破昌邑,斬殺劉岱,爲橋瑁父子報仇。”

“袁本初與公孫瓚交鋒,無力南下。陳文昭的幷州,被東郡擋住東進的道路,亦是無法染指兗州。”

“當兗州就成爲無主之地的時候,主公可趁機取而代之。”

“兗州雖然地盤不大,並且乃是四戰之地。但是兗州人口稠密,人傑地靈,乃天下少有的富庶之地。”

“主公若取兗州,向東可以取青州,往西可以伐司隸。縱然身旁有袁本初、陳文昭這兩個強鄰,亦有足夠的自報之力!”

曹操聞言,撫掌大笑。

他對郭嘉說道:“奉孝之言,使吾茅舍頓開!”

滿寵卻是說道:“袁本初覬覦兗州久矣,若是我等趁機取兗州,勢必會與袁本初反目。如今以我軍的實力,恐怕尚且不能與袁本初相提並論啊!”

郭嘉卻是搖頭說道:“伯寧此言差矣!劉岱若死,兗州就成了無主之地,自然是有德者居之。”

“如今漢室遭劫,天下豪傑四起。若不趁勢發展壯大,前畏狼而後畏虎,又如何能夠成就大事?”

滿寵聞言,羞的臉色通紅,不再言語。

曹操眼睛一眯,說道:“奉孝之言,振聾發聵。若是兗州無主,某必定取而代之!”

泰山郡,泰山山寨之上,張燕送走陳宮、典韋以後,就召集了帳下諸將,前來議事。

等到衆人到齊,張燕對他們說道:“今日陳文昭譴其叔父,前來山寨之中招降我等,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眭固說道:“我等佔山爲王,四處劫掠,官兵亦不敢招惹。每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好不痛快!幹嘛要投降陳文昭,平白受人管轄?”

於毒卻是搖頭說道:“如今天下亂象已顯,諸侯並起。我等若不尋一明主投之,日後必定會被諸侯剿滅。”

陶升亦是點頭說道:“天下諸侯,除了西涼董卓,就只剩下冀州袁本初,幷州陳文昭,揚州袁公路實力最爲強勁。”

“董卓遠在西涼,並且爲惡多端,天下共討之。縱然能夠得意一時,亦不能得意一世。所以此人,稱不上明主。”

“袁氏兄弟,出身名門,眼高於頂。我等身份低微,若是前去投奔,自然不會得到重用。”

“相反,幷州陳文昭,亦是出身微寒。並且他身爲大賢良師的女婿,我等以往亦是黃巾軍。”

“如此算來,也有着一份香火情。”

“再加上,陳文昭自出道以來,屢戰屢勝,有雄主之風。他對我等,亦是十分重視,派遣手下大將典韋,以及其叔父陳公臺前來招降,誠意十足。”

“況且我聽聞,陳文昭在幷州頒佈招賢令,唯纔是舉,不問出身,不論品德。單是這份氣魄,又有幾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所以,愚以爲,若是首領沒有想過割據一方,投奔冀州陳文昭,是最好選擇。'

張燕聞言,沉默不語。

說到野心,張燕也有。不然,他也不會在天下大亂以後,就糾結鄉中少年,扯旗造反,投奔黃巾了。

但是張燕的野心,並不算大。他只想在亂世,博出一個未來,擺脫低微的身份,好能夠封蔭庇子。

這從歷史上的張燕,先接受朝廷招安,而後又投奔曹操,就可以看出。

以前在冀州,他沒有投奔陳旭。

一來,是因爲那時的陳旭,雖然擊敗皇甫嵩,但是並無根基。黃巾起義的失敗,已經讓張燕明白了,漢室乃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所以他當時,並不看好陳旭。

二來,他也想帶着一幫手下,先佔山爲王,而後再待價而沽。

現如今,他手下擁兵五十萬,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待價而沽。而陳旭,也洗去了反賊的身份,佔據幷州,兵多將廣。

現在去投奔陳旭,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況且當初在冀州,張燕也曾經出兵,幫忙陳旭,牽制住了真定附近縣城的兵卒。

這才使得陳旭,能夠一心一意,前去對付皇甫嵩的三千騎兵。

自從陳旭斬殺皇甫嵩以後,張燕就已經開始看重陳旭。

不然他也不會,讓楊鳳、白饒向陳旭帶話:“以後但凡有事,只需書信一封,某必定傾盡全力,幫助陳帥成就大事!”

如今陳旭寫信過來,還派遣了陳宮、典韋前來相招,誠意十足。

陳旭在信中說道:飛燕若來幷州,可得中郎將之官職。飛燕帳下頭目,亦可得校尉之職。

至於飛燕帳下的五十萬泰山軍,可以挑選兩萬精銳,仍由飛燕統領。其餘兵卒,盡皆賦予田地,補充幷州人口。

看到陳旭的信,張燕就知道,陳旭非常有誠意。他沒有語焉不詳,反而把官職、以及日後保留的兵員數量,說得清清楚楚。

兩萬精兵,相比起五十萬泰山軍,可能顯得非常少。但是對於自己的手下,張燕卻是知之甚詳。

所謂的五十萬泰山軍,大多都是老弱病殘,以及一些女人。精壯能戰之士,也只有十來萬。

而這十來萬精壯,大多都沒有經過軍事訓練,只是一些拿起簡陋武器的流民。

幷州境內,加上新收編的一萬白波軍,以及一萬匈奴騎兵,也只有十一萬兵馬。陳旭能給張燕兩萬人馬,已經非常不錯了。

張燕聽說,陳宮還要前去招降青州黃巾。青州黃巾相傳有百萬之衆,若是按照泰山軍這個算法,就能保留四萬兵馬。

那個時候,幷州全境,不算那些郡國兵,就有了十七萬兵馬。這麼多的兵馬,對於貧瘠的幷州來講,將是一個天大的負擔。

張燕坐在主位,聽着屬下的議論,終究是開口說道:“我等的前身,皆爲黃巾軍,本就隸屬陳帥管轄。”

“今日陳帥既然作書相招,並且許以高官厚利,我等若是再推辭不就,豈不是給臉不要臉?”

“我意已決,將率領麾下五十萬人馬,全部投奔幷州,不知爾等可有異議?”

話畢,張燕手按劍柄,眼中閃過一道兇光。若是別人膽敢有不同的意見,他一定會將其當場斬殺。

張燕就是這樣的人,他不僅作戰勇猛,身輕如燕。而且本人辦事雷厲風行,一旦有所決定,就會馬上執行。

帳中諸將看到張燕的樣子,都是心中一凜。他們知道張燕的性格,這個時候,哪怕有個別人心中不願意,也絕對不會出言反對。

北風呼嘯,天氣仍舊是這麼寒冷。

兗州雖然相比其他州郡而言,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但是經過連年的戰亂與災荒,很多地方,亦是變得荒無人煙。

陳宮帶着典韋,往青州趕去。這一路下來,他的心情都非常不錯。

三個目標,白波軍與泰山軍,已經先後被他說服。只要再前去青州,說服管亥,那麼他就要大功告成了。

陳宮新來投奔陳旭,卻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就使得幷州的勢力增加了一半。

如此大的功績,哪怕他在幷州身居高位,整個幷州軍中,也不會有人說些什麼了。

“再過兩個月,就要過年。我最好趁着過年以前,將這兩支人馬帶回幷州。”

陳宮正在馬上想着事情,忽然看見前面灰塵遮天蔽日。

“怎麼回事?”

典韋望着遠方,揚起大戟護在陳宮面前,對着身旁的騎兵說道:“你們先去前面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些騎兵聞言,其中兩人拍馬前行,去偵察前面的狀況。

沒過多久,他們就騎馬回來,臉上都帶着驚懼的神色。

其中一個騎兵,對着典韋說道:“回稟將軍,前方發現無數兵馬,正往這個方向趕來!”

典韋問道:“這彪人馬打得何種旗號?人數幾何?”

那員騎兵臉上露出恐懼的神色,有些結結巴巴的說道:“爲首的大旗,打着‘管’字旗號。”

“他們的人數,可以說得上是無邊無際,小人委實難以估算。哪怕小人視力很好,也看不到他們的盡頭!”

典韋聞言,亦是心中駭然。那個士卒眼力過人,沒有障礙物的話,可以看到十里以外的東西。

典韋不知道,何處兵馬,能夠有這麼多人。

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51章 馬玩第56章 折辱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285章 無名第77章 奇襲丘縣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92章 野炊第578章 獻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623章 逃命第460章 大捷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43章 陷陣第90章 中意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633章 郭淮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319章 邀戰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805章 約戰第503章 傳統第446章 考覈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27章 葫蘆谷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00章 議事第759章 先登營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81章 春耕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921章 入徐州第272章 少年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813章 婚事(上)第366章 內亂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66章 孫權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67章 玉門關第779章 釋放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212章 張揚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108章 破敵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486章 授課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80章 責罰第309章 劉備第956章 鬥陣(中)第489章 糾結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06章 擒張遼第237章 借貸第220章 徐晃第376章 奇蹟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765章 對峙第224章 襲城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68章 生死鬥第547章 渡河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273章 甘寧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535章 仲達第358章 臨陣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176章 困境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277章 張裕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67章 人頭滾滾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630章 縱第53章 王延中箭第811章 滅族第682章 不安
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51章 馬玩第56章 折辱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285章 無名第77章 奇襲丘縣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92章 野炊第578章 獻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623章 逃命第460章 大捷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43章 陷陣第90章 中意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633章 郭淮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319章 邀戰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805章 約戰第503章 傳統第446章 考覈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627章 葫蘆谷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940章 谷城截殺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100章 議事第759章 先登營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81章 春耕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827章 田豐獻良策第921章 入徐州第272章 少年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813章 婚事(上)第366章 內亂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866章 孫權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67章 玉門關第779章 釋放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212章 張揚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108章 破敵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486章 授課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721章 新鮮血液第680章 責罰第309章 劉備第956章 鬥陣(中)第489章 糾結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206章 擒張遼第237章 借貸第220章 徐晃第376章 奇蹟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765章 對峙第224章 襲城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68章 生死鬥第547章 渡河第618章 長驅直入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273章 甘寧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535章 仲達第358章 臨陣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176章 困境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277章 張裕第858章 大戰落幕第67章 人頭滾滾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630章 縱第53章 王延中箭第811章 滅族第682章 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