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攻破廮陶

新河縣城,官兵疾行幾日以後,疲憊不堪地來到這裡。

他們發現黃巾軍如同上次那樣,對於城池只是圍而不攻,每日大聲吶喊,捕捉官兵信使、斥候。

官兵們抵達信都,尚未休息好,就聽到黃巾軍圍困新河縣城之事。

事到如今,官兵們先是從臨平奔襲到信都,又從信都奔襲到新河。長時間的急行軍,已經榨乾了官兵們所有的體力。

再加上官兵很久沒有打過勝仗,沒有繳獲到戰利品了。所以,這段時間,官兵們的軍餉都沒有了着落。

一時間,官兵士卒們怨聲載道。

在寒冷的冬天,行軍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還是像他們這樣高強度、長時間的行軍,更是如此。

若非皇甫嵩在軍中威望很高,可能已經有士卒譁變了。

皇甫嵩在營寨之中巡視着,他每到一處,滿腹牢騷的官兵就立刻閉上了嘴巴。

但是,皇甫嵩仍舊感到了深深的無奈。他知道,若是再這樣下去,莫說擊敗黃巾軍,他所帶領的這支隊伍,也將會被拖垮。

一個偏將看到愁眉不展的皇甫嵩,一咬牙,說道:“將軍,賊軍現在都是騎兵,機動能力非常強。若是我等一直這樣追趕,恐怕只會疲於奔命。”

“我等軍中尚有三千騎兵,不如先捨棄步卒,只帶領三千精銳騎兵前去追趕賊人。如此一來,賊人的速度優勢就已經喪失。以我軍騎兵之精銳,消滅賊人三千僞騎兵,必定不在話下。”

皇甫嵩聞言,沉默半晌,才幽幽答道:“你所言之事,我早已想過。然,賊人統帥曾得橋公傳授兵法,並且橋公盛讚過其人。”

“觀其用兵,如同天馬行空,不可揣度也。若是我等只以三千騎兵迎敵,兵力上將絲毫沒有佔到優勢。”

“但有失誤,悔之晚矣!”

那員偏將有些不服氣地說道:“將軍爲何長他人志氣,而滅自己威風?將軍比之陳賊,猶如鸞鳳比於稚雞。”

“陳賊何德何能,堪與將軍相提並論?以將軍統兵之才,縱然只帶三千騎兵,又何懼陳賊?”

“若是不如此行事,盡起三軍追捕賊人,士卒疲於奔命而不得戰功,長此以往,衆人必然心生怨恨。還請將軍三思!”

皇甫嵩聞言,也不言語,只是在心中暗暗嘆息。

忽然有斥候來報,說是黃巾軍再次進入鉅鹿郡境內,圍困鉅鹿郡首府廮陶。

皇甫嵩沉思良久,進入大帳之內,向洛陽寫了一封書信。

信中寫道:黃巾賊雖然只有三千騎兵,卻是漢室心腹大患。我有兩策,可以滅賊,還請陛下抉擇。

第一策,從其他各地再次調遣三千騎兵,與末將帳下三千騎兵匯合。以六千漢室精銳騎兵,剿滅賊人三千烏合之衆,將不在話下。

第二策,陛下可傳令冀州諸郡,遷當地豪強、富戶進入各個城池,堅壁清野。賊軍糧草不得補充,不出半月,必定不攻自破。

寫完書信以後,皇甫嵩就讓人八百里加急,星夜送往洛陽。他自己卻點齊三軍,想要前往鉅鹿郡救援廮陶。

卻不想,他的軍令傳下去以後,一直對他言聽計從的士卒,紛紛有了異議。

衆人皆說:“我等一直奔襲,疲憊不堪,如何能夠再次行軍?還請將軍垂憐,體恤我等。”

就連不少偏將、校尉亦是說道:“賊人每次圍困城池,卻是隻圍不攻。我等不妨先休整一段時間,待士卒們養精蓄銳完畢,再前往廮陶不遲。”

皇甫嵩聽着衆人話,卻無言以對。

他雖然身爲主將,但是這些士卒,都是從大漢各個地方調遣來的。以前皇甫嵩連戰連勝,再加上他體恤士卒,纔得到了士卒們的愛戴。

但是現在,官兵們來往奔襲,被折騰得怨聲載道。若是皇甫嵩再次強行命令衆人奔襲廮陶,恐怕會引起士卒譁變。

就在皇甫嵩猶疑不定的時候,一個士卒走到前面,大聲說道:“將軍,不是我等不願再次行軍,而是實在沒有力氣。”

話畢,此人脫下自己的草鞋,擡起右腳說道:“將軍請看,我等連續奔襲,腳上早已磨出了水泡。每次走路,都是奇痛無比。”

而後,他又擡起自己的雙手,說道:“如今天寒地凍,我等手上大多都長出了凍瘡,紅腫、奇癢無比。再如此下去,我等真的要支撐不住了。”

“是啊,還請將軍體恤我等!”

士卒們紛紛亮出手上的凍瘡,皇甫嵩見狀,雙目通紅。

最後,他聲音嘶啞的說道:“如此,就先在此地休整一番吧。”

說完這句話,皇甫嵩就好像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萬歲,萬歲,將軍萬歲!”

聽到要休整的消息,官兵們全都激動地大聲吶喊起來,就連那些軍中將官也不例外。

只有皇甫嵩一人,憂慮地看着廮陶的方向。

兩日後,洛陽皇宮之內,漢靈帝拿着皇甫嵩的書信,大聲咆哮着:“皇甫嵩帳下有將近三萬大漢精銳,居然對付不了三千黃巾賊。”

“還說什麼要增兵,要讓冀州各個郡縣堅壁清野,我看皇甫嵩是老糊塗了。”

漢靈帝臉色漲得通紅。以前,皇甫嵩面對數倍於己的黃巾軍,也都是勢如劈竹。

但是現在,鉅鹿境內只剩下三千黃巾賊,他卻束手束腳,被賊人牽着鼻子走。聽到這個消息,他如何不生氣?

張讓站在漢靈帝的身後,立刻添油加醋地說道:“陛下說的正是,皇甫嵩帳下就有三千騎兵,卻不敢與賊人決戰。每日帶着兩萬五千官兵疲於奔命,不知道耗費了國家的多少錢糧,卻仍舊寸功未立。”

“以老奴之見,不如將皇甫嵩撤職查辦,另擇良將前去平叛。”

漢靈帝瞥了張讓一眼,忽然說道:“我倒是聽說,那個黃巾賊人首領,本來是濮陽義軍首領,是被你等陷害,才被迫從賊,可有此事?”

張讓聞言,渾身上下冷汗淋漓,他連忙跪在地上,說道:“陛下明鑑,這件事情真得不關老奴的事。”

漢靈帝冷哼了一聲,閉上眼睛不再說話。

他雖然荒唐,並且看似昏庸,但是小瞧他的人,都會付出代價。

能夠讓宦官、外戚、世族在朝中形成三足鼎立的平衡之勢,能夠藉着十常侍的手,爲這個空虛的國庫增加收入。這個皇帝,還是有他的過人之處。

他心中很明白,皇甫嵩是一代名將,若是連他都感到棘手,換成其他人前去平叛,恐怕更難勝利。

在他的江山受到威脅的時候,漢靈帝腦子非常清醒。

“咳咳咳!”漢靈帝劇烈地咳嗽了幾聲,張讓趕緊來到他的背後,輕輕拍打着靈帝的後背。

過了半晌,靈帝的咳嗽聲才停息。但是他的心中卻憂慮無比:“朕的身體已經越來越差,一定要趁早平定叛亂。”

想到這裡,漢靈帝心中有些惆悵。

他身爲大漢天子,看似風光無限,但是隻有坐到這個位置上以後,才知道其中的艱辛。

那些口上說忠於大漢的百官,卻拼命爲自己的家族謀求私利。

這個帝國越來越虛弱,但是那些該死的大家族,卻越來越強盛。帝國的錢糧,都集中在了這些蛆蟲手中。

想到這裡,漢靈帝的臉色有些猙獰,他在心中暗暗咆哮着:“朕就是要做一個昏君,這樣殺起人來不需要理由!”

新河城,接到天子的聖旨,皇甫嵩臉色複雜。其實,在他上書的時候,就早已料到這個結果。但是當聖旨下來了之後,他心中仍是有些失落。

他的兩條建議,漢靈帝都沒有采納,只是催促他速速平定叛亂。

再次徵調騎兵,消耗的錢糧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大漢到了現在,真的已經虛弱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至於下令冀州郡縣堅壁清野,更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說這樣做有些小題大做,若是果真如此行事,整個大漢明年不知會少掉多少賦稅。

那些該死的豪強、世族,他們又能找到機會,截留下來本來屬於大漢的錢糧。

皇甫嵩拿着聖旨,嘆息一聲,輕聲說道:“罷了,罷了,現在也只能調遣三千騎兵,與黃巾賊決一死戰了。”

“希望他們不要再逃跑,大漢,真的已經拖不起了。”

廮陶城內,鉅鹿郡的官吏,看着每日只是大聲吶喊,卻並不攻城的黃巾軍,心中並沒有一絲緊張的感覺。

早在黃巾軍過來之前,郡中就已經得到了消息:黃巾賊圍城,只是爲了吸引皇甫嵩前來,好讓官兵疲於奔命。

郡中官吏都以爲,黃巾軍只有三千騎兵,再加上騎兵並不擅長攻城。爲了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他們絕對不會主動攻城。

就這樣,被圍住的廮陶守軍,也是越來越懈怠。

這個晚上,天色昏暗無比,廮陶的守城士卒都昏昏欲睡。

突然間,城內火光沖天而起,城門居然被人打開,黃巾軍拿着火把,殺了進來。

驟然遇此變故,廮陶城內亂成一片。郡國兵在騎兵的衝鋒下,紛紛四散而逃。而那些豪強私兵,也都護着自家的主人往城外逃去。

就這樣,廮陶居然被黃巾軍輕易攻破。

第117章 交談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211章 歸心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19章 噩耗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625章 殤第719章 心憂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76章 解惑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747章 快來了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853章 陳駿第210章 獻城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8章 返鄉第769章 詭異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09章 報仇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196章 靈帝崩第109章 報仇第626章 建言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95章 皇甫嵩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206章 擒張遼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552章 韓莒子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21章 設伏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7章 亂起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633章 郭淮第31章 練兵第190章 回寨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2章 不允盜請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40章 戰畢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435章 得汝南第737章 餘波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64章 野心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93章 以死脅迫第89章 必敗論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117章 交談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771章 擒張任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254章 詐死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67章 人頭滾滾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00章 繼承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568章 生死鬥第9章 毀田第65章 譁變第111章 民心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488章 博浪沙第1章 魂入漢末第424章 橋蕤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76章 解惑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38章 當王天下
第117章 交談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211章 歸心第927章 會盟酸棗第119章 噩耗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625章 殤第719章 心憂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179章 毛遂自薦第776章 解惑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747章 快來了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853章 陳駿第210章 獻城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195章 英雄輩起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8章 返鄉第769章 詭異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109章 報仇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962章 鄧艾失蹤第196章 靈帝崩第109章 報仇第626章 建言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95章 皇甫嵩第146章 大雪將至第206章 擒張遼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552章 韓莒子第48章 東阿危急第621章 設伏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7章 亂起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633章 郭淮第31章 練兵第190章 回寨第236章 以工代賑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22章 不允盜請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740章 戰畢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435章 得汝南第737章 餘波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64章 野心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93章 以死脅迫第89章 必敗論第668章 各有算計第117章 交談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771章 擒張任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254章 詐死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67章 人頭滾滾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00章 繼承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568章 生死鬥第9章 毀田第65章 譁變第111章 民心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488章 博浪沙第1章 魂入漢末第424章 橋蕤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76章 解惑第529章 胡氏見聞第724章 武關之戰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38章 當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