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幷州戰局

武關城內,賈詡看着手中的報告,忍不住得意的捋了捋鬍鬚。

一般情況下,賈詡也是那種頗爲內斂之人,不會露出這種神色,可是現在四下無人,縱然他露出這種神色,也無人知曉。

“嘿嘿,文優這麼多年的佈置,終於派上用場了。”

可能很多人都疑惑,太史慈爲何會得到,龐統獻計取江東的消息?

還有,荊州兵在武關城下,雖然只是做做樣子,每日卻也喊殺之聲震天,尋常人也能被唬住,這件事情又是如何傳到孫策耳中?

原來,李儒的情報人員,其實早就滲透到了諸侯府中,若不是那些情報人員,將龐統之言偷偷告知江東細作,他們又豈會得到消息?

“果然不出我之所料,那孫伯符得到消息以後,當即領兵從函谷關撤去。如此一來,七路大軍就已經去了兩路。”

“甚至於,那孫伯符還有可能會領兵攻打荊州,這樣我們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

不得不說,賈詡這個主意太壞了,故意將荊州軍消極攻城的消息,通過江東細作告知孫策。

還以龐統之言告知,那孫策得到消息以後,縱然知道劉備沒有攻打江東,也不敢繼續待在函谷關下了。

孫策退兵,劉備又在武關城下打醬油,曹操也被郝昭所阻,寸步難進,關中局勢不由轉好了許多。

卻說孫策急忙領兵撤退,退回潁川之後,孫策當即憤憤不平的說道:“那龐統以大義說我,自己卻是不顧陳文昭之強大,意圖攻取江東。”

“若不殺此獠,難泄我心頭之恨!”

此時的孫策,也忘了自己當初是如何喜愛龐統了,這次若是劉備真的採納了龐統計策,孫策真的可能會失去所有。

每當想到這個後果,孫策都感覺有些後怕。

周瑜卻是苦笑道:“士元果真好算計啊,吾不如遠矣。”

孫策見周瑜還在讚揚龐統,心中更怒,道:“我欲從潁川攻入荊州,而後再與秦公結盟,公瑾以爲此事如何?”

周瑜思索半晌,正色說道:“那龐統雖然向劉備獻計奪取江東,可劉備終究還是顧念盟約,未曾如此行事。”

“若是我等現在攻打荊州,豈不會惹人恥笑?

“更何況,主公與秦公撕破臉皮在先,此時縱然再與其結盟,恐怕陳文昭亦會心生芥蒂。”

“與秦公結盟,就勢必要與其他三位諸侯爲敵,若秦公因爲往日主公背棄盟約之事,在諸侯來攻之際不加以救援,卻該如何是好?”

孫策道:“話雖如此,可是若不殺了龐統,難泄我心頭之恨。”

周瑜再勸:“主公暫熄雷霆之怒,江東與關中並不接壤,縱然秦公欲滅其他諸侯,也不會先攻打江東。”

“來日方長,若日後局勢有變,再報今日之仇不遲。”

孫策考慮了一下得失,終究還是沒有出兵荊州,而且還刻意隱瞞了,自己知道龐統獻計取江東之事。

不僅如此,孫策還給了劉備等人自己撤兵的理由,那就是補給線太長,糧草後繼乏力。

劉備、曹操、袁紹雖然不信,卻也不能責備孫策。

卻說孫策退兵沒多久,久攻箕關不下的曹操,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後勤壓力。

雖說曹軍補給線要比孫策的短,卻也沒有短上太多,想要從徐州運糧到關中,也需要跨越三州之地。

若是能夠攻克箕關,縱然耗費再多糧草,曹操都認爲值得,可是箕關固若金湯,曹操見孫策退兵,也有了退兵心思。

又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在武關城下不作爲的事情,不知爲何傳到了曹操耳中,曹操聞言亦是勃然大怒。

他遙指南方罵道:“劉玄德發起此次討伐陳旭之戰,卻如此不思進取,我又何必在此地拼死拼活。”

隨後,曹操當即下令撤兵。

事到如今,加上划水的劉備那一路,七路諸侯已經退去了三路。

可能就連劉備也不知道,自己每日苦心孤詣佯裝攻城,會被傳到其餘諸侯耳中,導致自己名聲變得很差。

除了夷越叛亂,南方戰局已經告一段落,而此時,北方仍舊戰得如火如荼。

卻說七路諸侯討伐陳旭之際,陳旭領着田豐、呂布、趙雲、龐德、陳駿等人,以及八萬關中大軍,浩浩蕩蕩奔赴幷州。

再加上駐守幷州的五萬人馬,此次陳旭在幷州境內,集結了十三萬的兵馬。

至於兵犯幷州的三路大軍,分別是烏桓人起兵五萬,與張郃麾下的五千人馬匯合在一起,領兵攻打雁門郡。

鮮卑人起兵八萬入侵雲中郡,還有袁紹親自領兵十萬,攻打太原郡。

三路兵馬加在一起,有二十三萬大軍,比陳旭麾下兵馬整整多上十萬,而幷州的戰局,也關乎着整個天下的走向。

這一場規模空前的戰役,也註定會載入史冊。

“踏踏踏!”

官道之上,陳旭率領八萬大軍快速往前行駛,他雖然已經過了四十歲,仍舊英姿勃發。

可是如今,陳旭卻是眉頭緊皺,臉上有掩飾不住的愁容。

七路大軍來犯,哪怕陳旭心理素質十分強悍,此時也不由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特別是幷州境內,聚集了二十三萬的敵軍,而且鮮卑人與烏桓人,又都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民族。

與這兩個種族相比,羌人的戰鬥力就有些上不了檯面了。

而且,陳旭雖然領兵八萬北上幷州,可是這八萬軍隊裡面,絕大多數都是前幾年徵召的新兵。

他們雖然經歷過訓練,卻沒有上過戰場,這樣一羣人的戰鬥力,還是有些堪憂啊。

“踏踏踏!”

戰馬不急不緩的往前行駛,陳旭思緒卻是飄得很遠,他對於另外幾處戰局並不十分擔心,唯有幷州局勢非常險峻。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會親自領兵出征幷州。

如果此次能夠擋住七路大軍的進攻,陳旭聲望必將達到頂峰,天下有志之士都會紛紛來投。

相反,若是抵擋不住,有一處戰局兵敗,整個關中都有可能覆滅。

故此,陳旭的壓力非常之大。

就在此時,一道溫和的聲音傳來:“主公可是在擔心幷州戰局?”

陳旭轉頭視之,發現田豐縱馬來到了自己身旁,不由苦笑道:“元皓何必明知故問?”

田豐哪怕騎在戰馬上,仍舊擡起左手捋了捋鬍鬚,笑着說道:“主公無須擔心,雖有二十多萬大軍兵犯幷州,吾卻視之如同草芥。”

陳旭聞言大奇,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在奇怪之餘,陳旭也不由心中暗喜,他可是知道田豐的本事,也知道田豐不會無故放矢。

田豐微微一笑,道:“昔日仲德、子龍他們遠赴塞外,封狼居胥,一戰大破鮮卑諸多部落,致使鮮卑人十數年不敢寇邊。”

“如今鮮卑雖然聚集了八萬人馬,這些人卻並非來自同一個部落,而且子龍威名仍舊在草原上傳揚。”

“只要主公讓子龍,率領兩萬騎兵北上迎擊鮮卑人,本就貌合神離的鮮卑人,懾於子龍威名,若是一旦遭遇兵敗,必定會分崩離析。”

“鮮卑人若退,剩餘的烏桓人與袁軍,何足道哉?”

陳旭聽見田豐解釋,臉上喜色越來越濃,不由嘆道:“若非先生提醒,我險些忘了這件事情。”

自從檀石槐去世以後,曾經強大的鮮卑就有分崩離析的架勢,和連被殺,鮮卑再也沒有被人統一過。

別看現在草原上聚集了八萬鮮卑騎兵,可他們全都來自於不同部落,以前甚至彼此征戰,縱然聚集在一起,也翻不起多大風浪。

若是趙雲能夠以雷霆手段,漂漂亮亮打出一個大勝仗,這些東拼西湊的鮮卑騎兵,肯定會四散而逃。

田豐笑道:“主公只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罷了。”

陳旭思索了一陣,就雷厲風行的叫來趙雲,讓他帶領兩萬騎兵進入雲中郡,抵禦八萬鮮卑之衆。

趙雲領命而去,陳旭暗暗想到:“烏桓人雖然不善攻城,可那張郃絕對不容小覷,雁門郡只有五千人馬,恐難抵擋數萬敵軍。”

想了許久,陳旭忽然喚來張燕,對他說道:“阿燕領兵一萬馳援雁門郡,而且要囑咐文遠,只要能夠守住城池即可,其他無需多想。”

張燕領命而去,陳旭卻帶着剩餘的五萬人馬,浩浩蕩蕩進入了太原郡。 △≧△≧

晉陽城內,只有一萬五千人馬,陳宮得知袁紹將會起兵十萬,來犯幷州的消息以後,每日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好在陳旭領兵來援的消息,早就傳了過來,陳宮這才放心不少。

其實,就在七路大軍來犯以前,陳旭就已經率領兵馬往幷州趕來,所以雖然他現在已經進入了太原郡,袁軍仍舊沒有攻打過來。

這一日,陳宮正在州牧府內處理政務,忽然有斥候喜氣洋洋的跑了進來。

斥候大聲喊道:“使君,主公率領大軍過來了,已經距離晉陽不足十里。”

陳宮聞言大喜,放下了手中案牘,急忙點齊一彪人馬,出城迎接陳旭。

ps:第八更了,應該算是大爆發吧。

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55章 鍾繇第776章 解惑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1008章 去世第885章 內亂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960章 登岸第626章 建言第235章 鮑信第373章 王承第620章 追與逃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244章 碰撞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21章 戰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205章 罷兵第185章 高順第755章 虎豹騎第163章 洞房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608章 盜竊案第965章 一封信第247章 反攻第460章 大捷第56章 折辱第121章 戰第230章 郭嘉第789章 屠城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91章 戰鼓響第674章 秦宓死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63章 斬李暹第285章 無名第389章 殺貴妃第258章 吃嫩草第351章 衣帶詔?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530章 議事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247章 反攻第444章 嫁禍第210章 獻城第355章 鍾繇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008章 去世第2章 救人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89章 疑惑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984章 楊樹下第626章 建言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879章 酷吏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873章 勝者第250章 搶功第814章 婚事(下)第44章 一病不起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20章 追與逃第310章 馬騰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255章 逼宮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007章 託孤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270章 交鋒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
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355章 鍾繇第776章 解惑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1008章 去世第885章 內亂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960章 登岸第626章 建言第235章 鮑信第373章 王承第620章 追與逃第515章 剛直縣令第244章 碰撞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21章 戰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205章 罷兵第185章 高順第755章 虎豹騎第163章 洞房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608章 盜竊案第965章 一封信第247章 反攻第460章 大捷第56章 折辱第121章 戰第230章 郭嘉第789章 屠城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457章 馬超逆襲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91章 戰鼓響第674章 秦宓死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610章 天方夜譚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363章 斬李暹第285章 無名第389章 殺貴妃第258章 吃嫩草第351章 衣帶詔?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530章 議事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247章 反攻第444章 嫁禍第210章 獻城第355章 鍾繇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1008章 去世第2章 救人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289章 疑惑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984章 楊樹下第626章 建言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879章 酷吏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873章 勝者第250章 搶功第814章 婚事(下)第44章 一病不起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203章 典韋將兵第620章 追與逃第310章 馬騰第810章 半城煙沙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255章 逼宮第283章 狂妄男子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847章 諸侯盡離去第1007章 託孤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270章 交鋒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