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臨陣

陳旭點將剛剛完畢,忽然聽見一道聲音響起:“主公,如今關中的西北門戶蕭關,正被馬騰、韓遂掌控。”

“如此一來,兩人若是心懷不軌,即可出兵直取長安,主公不可不妨啊。”

“爲今之計,當先譴一員上將領兵駐守陳倉;至於蕭關,可以日後緩緩圖之。”

陳旭視之,發現說話之人正是鍾繇,文昭一拍額頭,急忙問道:“若非元常提醒,某恐誤大事矣!”

陳旭環視諸將,看見一直沉默不語的張燕,忽然說道:“張燕將軍,陳倉乃是一個要緊位置,不知你可願帶兵鎮守此處?”

張燕聞言大喜過望,急忙說道:“敢不從命?”

陳旭思索了一下,這才道:“於毒、眭固已經被派去輔佐文遠,那麼,我就派遣劉闢、白饒爲你副將,你可願意?”

“但憑主公做主。”

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文昭這纔對劉闢、白饒說道:“兩位將軍,你們可願輔助張將軍鎮守陳倉?”

兩人齊聲應答:“末將願往!”

分派完了所有的事情,陳旭纔在心中鬆了一口氣。陳倉如此要緊的位置,陳旭又豈會忘記?他之所以故意忘掉,就是爲了打亂軍中的各個小集團。

若是一開始就讓張燕鎮守陳倉,那麼一直身爲張燕下屬的於毒、眭固,自然會與他一同出征。

假如陳旭直接派遣其他人爲其副將,那麼分化張燕、於毒、眭固的意圖,就顯得太明顯了。如此一來,難保張燕不會心寒。

不僅是這三人,劉闢、龔都;楊鳳、白饒;韓暹,李樂;湯陳、趙煌,這幾個人兩兩之間,關係亦是非同一般。

這一次,陳旭更是不着痕跡的,將他們分開了。

而且,江武被調走,雖然是爲了讓他輔佐張繡,也未嘗沒有削減趙雲勢力的緣故。

哪怕明知自己手下忠心耿耿,陳旭身爲一個君主,也要居安思危,分化自己屬下的實力,儘量不讓他們抱成一個個小團體。

調兵遣將完畢以後,五員大將,就各自帶兵朝着自己的目標趕去。

五個去處,只有南方的武關距離蒲阪最近。卻說高順領着龔都、楊鳳,帶領一千五百陷陣營,前往武關進發,早有人報於武關守將李利。

李利乃是李傕長子,自身亦是勇武不凡,他聽聞斥候的報告,頓時召集李暹前來議事。

李暹是李傕兄長的次子,讀過一些詩書,乃是李利族弟,本身有些韜略,與李利的關係非常要好。

李利備言高順領兵來犯之事,李暹當即說道:“武關乃是天下少有的險關,可擋十萬精兵。如今城中糧草充足,我等只要據城而守,待賊軍糧盡,自然會不戰而潰。”

“屆時,我等再揮兵掩殺,必定能夠大獲全勝。”

李利卻是怫然不悅,咬牙切齒的說道:“賊人殺我父親,此仇不共戴天。我正要點齊兵馬,殺入蒲阪,取了陳旭那廝的人頭,拿來祭奠吾父。”

“卻不想,陳賊居然派人前來攻打武關。正好讓我帶人,斬了來犯之將,先收回一點利息。”

李暹急忙阻止道:“兄長不可!吾嘗聞陷陣營乃是陳賊麾下最精銳的兵種,盛名之下,絕無虛士,若是貿然出戰,恐逢敗績!”

李利冷笑兩聲,道:“如今某麾下有兩萬兵馬,其中五千西涼士卒,更是百戰精銳。賊軍只有一千五百人馬,縱然精銳,某又有何懼之?”

“更何況,雖然傳聞陷陣營,乃是陳賊帳下最精銳的部隊。然而,沒有經歷過戰事,縱然裝備再好,亦不過虛有其名罷了。”

“暹弟莫要再勸,吾定要盡起大軍,前去斬殺高順。”

原來,李利聽聞陳旭起兵攻打武關的消息以後,就在城中強拉青壯,用以充當士卒。數日下來,再加上他用糧食招攬的山賊流寇,加上原來的五千守軍,居然聚集了兩萬人馬。

正是因爲這兩萬人馬,才使得李利信心膨脹。

李暹見李利一意出戰,勸阻不得。無奈之下,他只得說道:“兄長想要出戰,倒也無妨。只不過我等需做些準備,兵分兩路才行。”

“兄長可以讓那些雜兵爲先鋒,消耗賊軍兵力,並且帶領三千精銳西涼軍爲主力,待雜兵潰敗以後,再與賊軍交戰。”

“我自己再帶領其餘兵馬,在後面接應。若是兄長不敵,我再帶兵殺出,可好?”

李利在心中暗忖:“雖然我不懼賊軍,但是暹弟的計謀卻是萬全之策,如此行事,倒也無妨。”

想到這裡,李利說道:“就依暹弟所言!”

卻說高順帶着龔都、楊鳳,以及一千五百陷陣營,前往武關,忽有斥候來報:“武關守將李利,率領一萬大軍,離城二十里依山傍水下寨,與武關成掎角之勢。”

龔都驚叫道:“武關不是隻有五千人馬麼,爲何李利帶兵一萬出城下寨?莫非賊人虛張聲勢?”

斥候道:“前段時間,李利用糧食誘降很多山賊流寇,並且在城中強抓民壯,旬日之內,已經聚集了兩萬兵馬。”

龔都臉色微變,對高順說道:“將軍,賊兵勢大,我軍只有一千五百人,若是強行交戰,恐怕難以取勝啊。”

用一千五百人與兩萬兵馬交戰,而且還是攻城戰,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楊鳳亦是勸道:“賊軍兵多,不若我等先安營紮寨,而後向主公求援。待援軍到達,再攻打武關不遲。”

高順沉思半晌,這才笑着說道:“若是賊軍只有五千精銳西涼軍,我尚且懼他三分。縱然取得武關,麾下兒郎亦會傷亡很大。”

“如今賊將招募如此之多的烏合之衆,此乃取死之道也。爾等休要再言其他,亂我軍心,吾自有破敵之策。”

龔都、楊鳳都是一愣,在心中暗暗想到:“高將軍莫非被嚇傻了?不然爲何會說這樣糊塗的話?”

然而,高順畢竟乃是主將,亦是陳旭的心腹愛將,兩人縱然心有疑慮,卻也不敢再言,

他們兩人如此說話,倒也並非貪生怕死。只不過,面對強大的敵人,以及雙方懸殊的實力,趨吉避凶乃是人之常情。

現在高順既然執意要戰,兩人也只得捨命陪君子。

“將軍要戰,我等自然不會貪生怕死。然而,我軍初至,乃是疲憊之師。末將認爲,我等還是先安營紮寨,讓士卒們休整一下才好。”

高順深以爲然,就讓陷陣營士卒,在離武關三十里地的位置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李利的營帳之內,一個斥候前來報告:“主公,敵軍已經在距離我們十里的位置安營紮寨。”

李利聞言,頓時勃然大怒:“兀那賊將簡直欺人太甚,距離我這麼近就敢安營紮寨,他就不怕我帶兵前去偷襲嗎?”

於是,李利就召集諸將,點齊兵馬,想要趁着陷陣營陣腳未立,領兵前去衝殺一番。

當下就有一人說道:“主公若想出戰,末將願爲先鋒。”

李利視之,發現說話之人乃是一個山賊頭子。此人頗有勇武,當初佔據了一個山頭,聚集了千餘人馬,四處劫掠。

前段時間,他禁受不住李利開出優厚條件的誘惑,就帶領麾下人馬,前來投奔李利。

李利見那人請戰,當即欣然應允。山賊頭子這就帶着本部一千人馬,殺向陷陣營的營地。

卻說高順,在距離李利營寨很近的位置下寨,龔都急忙出言勸諫:“賊軍營寨離此地不遠,若他們趁着我軍陣腳未立,前來襲營卻是如何?”

高順答道:“賊軍敢來,某自破之!”

楊鳳亦是勸道:“賊衆我寡,況且我軍又要分兵建立營寨,若與賊軍交戰,勝負難料啊。”

高順見兩人拼死相諫,這才解釋道:“若是賊軍沒有招收大量山賊流寇,抓捕狀丁充當士卒,吾尚且不敢如此行事。”

“現在,賊軍雖多,卻大多都是烏合之衆。那賊將一開始,必定不會派上精銳部隊與我等交戰。若是那些烏合之衆前來,縱有萬人某又何懼之有?”

“兩位將軍但且放心,賊軍先鋒若是兵敗,其勢必衰。屆時,我等即可揮兵前進,一戰擒殺賊將。”

對於自己麾下陷陣營的戰鬥力,高順非常清楚。

莫說這些只是李利招收的烏合之衆,哪怕五千精銳西涼軍一起出戰,高順也有信心一戰將其消滅。

只不過那樣一來,縱然陷陣營十分精銳,也難免不會有所折損。每一個陷陣一個士卒,都極爲寶貴,若非迫不得已,高順絕對不願看到有人戰死。

楊鳳、龔都,並不十分了解陷陣營的戰鬥力,因此纔會心有疑慮。

見高順堅持己見,他們也只得聽其命令。只是兩人心中,卻是有些七上八下。

“咚咚咚!”

一陣戰鼓之聲由遠而近,高順早已帶着麾下陷陣營排好了陣勢。

旌旗飄揚,那個山賊將領,意氣風發的拍馬進入陣前。他身後的千餘人馬,穿着卻是五花八門,裝備亦是極爲簡陋。

山賊將領近前一步,手中長槍遙指高順,大聲罵道:“反國逆賊,安敢犯吾城池?”

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70章 詐城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3章 火起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49章 水淹第163章 洞房第460章 大捷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77章 拒絕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39章 王延之謀第492章 野炊第636章 無奈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489章 糾結第296章 生死戰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325章 敗逃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36章 無奈第180章 劫營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116章 很年輕第201章 封官第611章 三問第58章 遊街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551章 凱旋第972章 爭功第268章 棺木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118章 敲暈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11章 民心第339章 船毀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898章 試探第92章 離去第489章 糾結第732章 第三天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229章 交易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2章 孤膽英雄第216章 內亂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21章 試探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650章 九錫第957章 鬥陣(下)第286章 劍道第892章 陷陣營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145章 回馬槍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09章 屠殺第214章 苦衷第242章 出塞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9章 必敗論第210章 獻城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625章 殤第14章 請罪第650章 九錫第751章 叛徒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468章 沙盜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63章 不負將軍第580章 抉擇第110章 議事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314章 攻破徐州
第845章 鮮卑寇邊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76章 文昭論戰第370章 詐城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13章 火起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14章 真實鄭屠第549章 水淹第163章 洞房第460章 大捷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158章 兩虎相爭第677章 拒絕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39章 王延之謀第492章 野炊第636章 無奈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489章 糾結第296章 生死戰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952章 全軍覆沒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611章 身份敗露第325章 敗逃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636章 無奈第180章 劫營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116章 很年輕第201章 封官第611章 三問第58章 遊街第169章 趙煌迴歸第551章 凱旋第972章 爭功第268章 棺木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118章 敲暈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111章 民心第339章 船毀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898章 試探第92章 離去第489章 糾結第732章 第三天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229章 交易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996章 時代的落幕第62章 孤膽英雄第216章 內亂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21章 試探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650章 九錫第957章 鬥陣(下)第286章 劍道第892章 陷陣營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215章 幷州平定第145章 回馬槍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809章 屠殺第214章 苦衷第242章 出塞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9章 必敗論第210章 獻城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841章 不違初心第625章 殤第14章 請罪第650章 九錫第751章 叛徒第106章 生死不知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468章 沙盜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63章 不負將軍第580章 抉擇第110章 議事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314章 攻破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