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一言破城

“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雲梯?”

“絕不可能!”

城牆上的士卒看到這個龐大的雲梯,全都失聲尖叫起來。

楊任皺着眉頭說道:“雲梯不是攻城器械麼,關中兵爲什麼還要在上面塗上顏料?難道攻城器械他們也講究漂亮麼?”

楊任的話,卻使得衆人全都議論紛紛。

攻城器械本來就是爲了戰爭而存在,很多都是一次性工具,根本沒有人在乎它的美醜,都是在乎雲梯的實用性。

然而,他們看到的這個雲梯,上面卻被塗滿了花花綠綠的顏料,最上面還被包了許多珍貴的鐵皮。

閻圃看了半晌,卻是冷笑兩聲,說道:“製造得再龐大,再精美又有什麼用?只需要一把火,就能將它燒個乾乾淨淨。”

張衛等人聞言,這才穩住心神,反而饒有興趣的看着停在遠處的龐大雲梯。

雲梯仍舊在變化着,沒過多久就變成了一個猙獰的攻城器械。這個雲梯相比起傳統雲梯,不僅僅是體積龐大,外表也有了一些改變。

以前的雲梯雖然也是攻城器械,仍舊如同木頭梯子一樣,斜面是由一根根木頭組成的梯隊。

然而這個龐大的雲梯,整體感來卻好像後世的樓梯。雲梯的斜面不再是由簡易的木棍組成,反而被木板建成了實心。

只不過,這個雲梯的寬度乃是樓梯的很多倍罷了。

假如將這個雲梯,看成是後世一輛被放大許多倍的車子。從側面開來,這個車子就好像一個直角三角形,車尾與車底構成了一個直角。

如果從天空中看來,這個車子的上面,卻好像一個又一個連接起來的階梯。

攻城的時候,只需要將雲梯的那個直角推過去挨着城牆,就會從城外形成一個從城下抵達城上的階梯。

因爲這個階梯的存在,士卒們在攻城的時候,完全可以不用扶住雲梯,就可以直接走上去。

如此一來,士卒們攀爬的速度就會大大增快,攻城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雲梯放好以後,文昭帶着幾員大將,緩緩走上了雲梯的最頂端。他遙望着城牆上的張衛,忽然氣沉丹田,開始大聲喊話。

“吾雖然身爲當朝大將軍,對於道家思想亦是十分推崇。吾知漢中百姓大多都信奉五斗米教,乃是道家信徒,故不願妄動刀兵制造殺戮。”

“若是張衛將軍能夠獻城投降,並且勸說汝兄除去漢寧王封號,你們兄弟日後的舞臺,將會比漢中更加廣闊,還請將軍三思!”

文昭所說的話倒也並非虛言,他出身於黃巾,無論再如何努力,身上都已經打上了黃巾軍的標籤。

太平道與五斗米道的淵源極其深厚,他們全都遵從道家思想,就連起兵造反亦是南北呼應。而且相比起日後傳入華夏的佛教,文昭更加推崇本土的道教思想。

若是百姓真的需要一個信仰的話,文昭亦會大力扶持道教。

張魯兄弟都是非同一般的宗教領袖,讓他們領導境內的宗教卻是一件美事。故此,對於張衛的招攬文昭亦是真心實意。

張衛能夠感受得到文昭的真誠,然而他絕不會因爲這麼一番話,就獻城投降。

張衛拔出腰中佩劍,遙指文昭厲聲喝道:“爾犯吾城池,還要我等獻城投降,真是癡心妄想。想要取漢中,就來攻城吧!”

文昭沒有發怒,典韋卻是怒髮衝冠,大聲喝道:“賊子給臉不要臉,我等若想要奪取陽平關,乃是輕而易舉之事。”

“若非吾主顧念太平道與五斗米道的淵源,又豈會在這裡與你如此好生說話?”

文昭擺了擺手,示意典韋噤聲,再次說道:“張衛將軍先莫要拒絕,待你看過這個超級雲梯的作用之後,再考慮是否要投降。”

話畢,文昭就讓人提上來了一桶火油,在張衛等人不解的目光下,將其全部傾倒在了雲梯之上。

“點火!”

倒完火油之後,文昭繼續站到雲梯頂端,就讓人在雲梯上面點火。親兵對於文昭的這個命令沒有感到絲毫奇怪,就跑過去將火油點了起來。

“轟!”

火油遇火即燃,火勢非常之大,文昭卻帶領典韋等人,面不改色站在雲梯的最頂端。

“天哪,他瘋了嗎?”

陽平關的城牆將近十米高,關中兵這個超級雲梯,自然是按着陽平關的高度所製造。

大火燒起來以後,先不說會不會將雲梯點燃,燒到上面的陳旭等人。若是因爲火燒的傷害,而導致雲梯支撐不住垮掉的話,陳旭等人就會從十米高的位置摔下來。

如此一來,縱然不摔死人也差不多了。而且依照這個時代的醫療措施,摔下來後即使當場不死,也離死不遠了。

然而云梯頂端的文昭等人,卻是沒有絲毫驚慌,反而饒有興致,看着在雲梯上面燃燒的火油。

一桶火油雖然不少,燒起來卻非常之快。沒過多久火油就已經被燃燒殆盡,緩緩熄滅了。

“怎,怎麼可能?”

城牆上看着熄滅的大火,都不可思議的尖叫了起來。任誰也沒有想到,這個超級雲梯既然不怕火攻。

如此一來,陽平關在關中兵眼中又與不設防有什麼區別?

這個時候,城牆上的士卒都開始騷亂了起來,他們眼中也都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文昭對於陽平關守軍的態度極其滿意,氣沉丹田喊道:“這個雲梯外面的顏料,乃是我軍最新研製的塗料,專門是爲了防火。”

“沒有辦法用火攻燒掉雲梯,你們還怎麼怎麼抵擋我軍前進的步伐?除了這個,還有防火的衝車,若是我真想攻城,陽平關根本算不了什麼。”

“此時,你還要拒絕投降麼?”

張衛臉色變了幾次,最終還是咬牙說道:“有本事就來攻城,想要我不戰而降,絕無可能?”

再次被張衛拒絕,文昭終究是幽幽一嘆,盯着城牆上面的兩人喝到:“楊任、楊昂將軍,爾等此時尚不獻城投降,更待何時?”

楊任、楊昂眼中厲色一閃而過,猛然撲向張衛將其斬殺。

楊任割下張衛的腦袋,大聲喊道:“我等已經降了大將軍,誰還敢再抵抗天兵,就是這個下場!”

第26章 易首邀酬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14章 田豐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291章 戰鼓響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289章 疑惑第435章 得汝南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266章 勸降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424章 橋蕤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898章 試探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345章 面聖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73章 暴走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516章 再審第982章 子殺父第606章 鴻門亭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611章 三問第305章 謀劃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516章 再審第273章 甘寧第989章 刺客第800章 繼承第278章 相見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67章 玉門關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7章 奇襲丘縣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262章 中計第925章 改名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309章 劉備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771章 擒張任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45章 大捷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4章 約戰第26章 易首邀酬第449章 說客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4章 策馬北上第222章 吹捧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925章 改名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503章 傳統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866章 孫權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923章 對策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74章 滿腚傷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927章 會盟酸棗
第26章 易首邀酬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81章 形勢危急第114章 田豐第147章 黃巾弊端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291章 戰鼓響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239章 杳無音訊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765章 兩敗馬超第289章 疑惑第435章 得汝南第607章 新豐見聞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855章 戰局驟變第266章 勸降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0章 陳靜的瘋狂第424章 橋蕤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898章 試探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345章 面聖第466章 六郡叛亂第73章 暴走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516章 再審第982章 子殺父第606章 鴻門亭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916章 諸葛離去第611章 三問第305章 謀劃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516章 再審第273章 甘寧第989章 刺客第800章 繼承第278章 相見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567章 玉門關第394章 被圍襄城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197章 歷史車輪第77章 奇襲丘縣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262章 中計第925章 改名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536章 兵臨陳留第309章 劉備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771章 擒張任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245章 大捷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4章 約戰第26章 易首邀酬第449章 說客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857章 出兵冀州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903章 碎玉、竹節第94章 策馬北上第222章 吹捧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925章 改名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503章 傳統第138章 當王天下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866章 孫權第541章 劉備昏迷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171章 子龍鋒芒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923章 對策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538章 張飛激將第74章 滿腚傷第576章 張魯逆襲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927章 會盟酸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