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1章 張任之怒

臨江城外,荊州軍猛攻數日,都沒有將城池攻破。

劉備看着雖然搖搖欲墜,卻始終屹立不倒的城牆,臉色不太好看。

臨江守軍的頑強,要遠遠超過劉備的想象。

“可惜張任不願出面,否則以他在巴蜀之地的威望,絕對能夠去勸說一部分守軍投降。”

“只要城中開始內亂,想要拿下臨江就會易如反掌。”

自從大軍抵達臨江以後,張任卻每日待在營寨之內,根本不跟隨劉備一同前來攻城。

雖說臨江只是一座縣城,可是城中守將早就有了防備,哪怕荊州軍人多勢衆,也不能輕易將城池攻克。

“踏踏踏!”

就在此時,一個騎士縱馬往劉備這裡奔來。

“主公,益州牧聽說張任將軍投降,將其一家三十六口盡數誅殺,他們的人頭都被懸掛在了江州城牆上面。”

劉備聞言大驚,道:“陳政小兒居然如此心狠手辣?”

龐統聽到斥候的話,眼中卻是忽然閃過一道亮光,當即對劉備說道:“陳政小兒此舉,真是自取滅亡矣。”

“以前張將軍還顧念往日情誼,不願相助主公攻打城池,如今得到了這些個消息,張將軍定然不會再有所保留。”

劉備眼中,也閃過了一道微不可查的喜色,不過很快就被他掩飾了下去。

“走,現在就去見張將軍。”

荊州軍營寨之內,張任端坐在營帳裡面,眼神卻是有些飄忽,看起來好像在發呆。

“踏踏踏!”

忽然之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張任擡起腦袋,才發現劉備、龐統二人聯袂而至。

“末將見過主公!”

張任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站起身來向劉備行禮。

劉備卻是一個箭步衝到張任身旁,而後面帶悲色的說道:“剛剛斥候傳來消息,將軍留在江州的家眷,男女老幼三十六口,都被陳政小兒下令誅殺!”

張任的笑容,忽然僵在了臉上,雙目之中隱隱有血色蔓延。

“你說什麼?”

此時的張任,根本沒有在乎劉備身份,居然跨步上前抓住了劉備衣領。

“放肆!”

一直跟在劉備身旁的陳到,見此情形當即大怒,拔出武器指着張任厲聲高喝。

“叔至休要衝動!”

對於張任的心情,劉備十分了解,也根本沒有在意張任的舉動,反而對着陳到呵斥了一句。

只不過,聽見陳到的話以後,張任也從憤怒中清醒了過來,放下了劉備的衣領。

“我剛剛得到消息,陳政小兒下達命令,把將軍一家三十六口全部誅殺,他們的首級,至今還掛在江州城牆上面。”

聽到了劉備確切的回答,張任不由虎目圓瞪,眼中露出了熊熊怒火,身體也被氣得瑟瑟發抖。

張任拼命搖晃着腦袋,滿臉的不可置信,道:“不可能,不可能,公子如此仁慈,絕對不是那樣嗜殺之人!”

劉備卻是微微一嘆,上前撫着張任的後背,說道:“根據斥候報告,此次提議誅殺將軍全家之人,乃是益州從事張鬆。”

張任聽到這裡,臉上不由露出了絕望之色,罵道:“張鬆匹夫好狠的心,當初就是他與秦王合謀,才讓我丟失了劍閣。”

“不曾想,今日又害我全家老小,此仇不報,誓不爲人!”

罵過之後,張任當即跪倒下來,以額叩地,額頭上面居然叩出了鮮血。

張任悲慼的說道:“還望主公給我兵馬,讓末將領兵殺到江州,手刃張鬆匹夫,爲一家老小報仇!”

張任涕淚縱橫,衆人看到這幅情景,都有些於心不忍。

劉備急忙上前將張任攙扶起來,說道:“將軍之仇,就是我劉備的仇恨,自然要爲你報此大仇!”

“將軍想要領兵,可盡情在軍中挑選兵馬,吾絕不阻攔。”

張任卻是說道:“區區臨江,也不需主公麾下人馬,只要將我本部五百人馬交還,某定能爲主公拿下此城!”

張任率領將近五百人投降,這些軍隊卻被隔離了起來。

可是現在,劉備也沒有多說什麼,對於張任的要求一口答應了下來,並且還關心的問道:“五百人馬不會不太少?”

張任道:“主公只管拭目以待!”

話畢,張任就披掛完畢,而後點齊兵馬,直接往臨江殺奔而去。

臨江城下,荊州軍正猛攻城池,可守城士卒太過頑強,地上躺下了許多荊州士卒的屍體。

許多地方的城牆,已經有些搖搖欲墜,照着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最多八日就能破城。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忽然之間,激昂的戰鼓聲響起,卻見一位大將手提長槍,領着千餘人馬,朝城牆方向殺奔而來。

“住手,住手,全都住手!”

那員大將正是張任,他來到城下以後,當即與麾下士卒大聲呼喊着。

可是,戰場實在太嘈雜了。

更何況沒有鳴金之聲,荊州軍雖然有所疑惑,終究還是沒有停止攻城。

“嗚嗚嗚!”

就在此時,鳴金之聲也在後面響起,正在攻城的荊州士卒,紛紛停止攻城,而後往本着撤退而去。

待其餘荊州士卒都離開以後,鳴金之聲幾乎與戰鼓聲一起消失,整個戰場都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

張任看着城牆上面的守將,目光如電,喝道:“我欲爲楚王拿下臨江,還望將軍開城納降!”

臨江守將聽見張任的話,當即勃然大怒。

他哆嗦着右手,指着張任罵道:“你襲殺袍澤在先,賣主求榮在後,居然還有臉面出現在這裡,幫助大耳兒攻城!”

“某家縱然戰死,也絕對不會於你這賊廝同流合污!”

張任聞言大怒,對着城牆上面喝道:“何人願意爲我取了這廝狗頭!”

臨江守將後面,有兩員將領以前乃是張任舊部,張任對他們有知遇之恩。

他們雖然不知道,張任爲何會投降劉備,可既然張任出現在城牆上下面,他們心中就開始糾結了起來。

看了看那些坑坑窪窪的城牆,他們也都知道臨江守不住了。

兩人對視一眼,悄悄點了點頭,猛然揮舞着手中武器,直接把臨江守將擊殺。

“我等乃是張將軍舊部,已經獻城投降,敢有反抗着殺無赦!”

城門很快就被打開,張任率領五百軍士進入城中,劉備見狀大喜過望,也催促着大軍進入城中。

張任進城以後,就派人將城門守住,而後來到劉備面前,把印綬交給劉備。

看到張任,劉備當即大喜過望,說道:“張將軍果真非同凡響,剛剛出面就已經把臨江攻克。”

“至於印綬,還是交給將軍舊部吧。”

對於收買人心,劉備還是很有一套,他也不會吝嗇官職。

張任點了點頭,卻是沒有在意劉備的讚譽,反而說道:“臨江已克,現在正是趁着消息還沒有傳開,率領輕騎奔襲平都之際。”

“平都若克,主公就可以率領大軍,前去圍困江州。”

劉備聞言更喜,問道:“將軍可願爲我拿下平都?”

張任道:“求之不得。”

劉備再問:“將軍需要多少兵馬?”

張任沉吟半晌,答道:“一千騎兵足矣!”

聽到這裡,劉備卻是沉默了下來,臉上帶着爲難之色。

張任忍不住問道:“可是有何難處?”

劉備咬了咬牙,道:“既然將軍需要一千騎兵,我就將其交由你統帥,還望將軍能夠旗開得勝。”

張任欣然允諾,而後率領一千騎兵,馬不停蹄直接殺奔平都。

張任剛剛離開,張飛便心急火燎跑了過來,問道:“兄長,爲何要讓張任統帥一千騎兵?”

別看一千騎兵數量很少,可是對於荊州而言,已經算是很多了。

畢竟,荊州並不產馬,騎兵數量極其稀少。

陳旭初入關中的時候,雖然用戰馬向劉表換過糧食,可是經過這麼多年,那些戰馬絕大多數都沒有辦法繼續作戰了。

劉備與陳旭交惡以後,陳旭又是嚴令禁止向荊州輸送馬匹,所以每一個騎兵對於劉備而言,都是極爲寶貴。

故此,聽說張任將一千騎兵帶走,張飛反應纔會這麼大。

劉備答道:“張任將軍此行是爲了攻取平都,才向我索要一千騎兵。”

張飛氣急敗壞的說道:“張任不過只是一員降將,兄長爲何如此信任於他?假如張任帶着一千騎兵逃跑,卻該如何是好?”

劉備聞言卻是臉色一沉,喝道:“張將軍誠心來投,絕對不會有二心,這種話益德以後休要再提。”

張飛臉上仍舊帶着憤憤之色,卻也不敢頂撞劉備。

把臨江所有事物安排完畢,劉備當即率領大軍,再次往平都殺去,準備助張任一臂之力。

官道之上,一千騎兵急速往前奔馳,爲首兩人分別是張任與魏延。

魏延看着身後的這些騎兵,有些不確定的說道:“平都城池雖然不大,卻也並不太小,只帶領一千騎兵,恐怕沒有辦法攻克城池吧。”

張任卻是搖了搖頭,道:“騎兵本來就不善攻城,妄圖以一千騎兵攻克平都,絕無可能。”

魏延聽到這裡,眉頭不由皺了起來,有些不悅的說道:“既然如此,將軍爲何在主公面前誇下海口?”

瞥了魏延一眼,張任答道:“我在益州頗有人脈,舊部遍佈各地,平都自然也不例外。”

“只要我兵臨城下,而後登高一呼,自然會有人開城納降。”

魏延卻是狐疑的看着張任,一臉的不可置信,張任也不再理會爲魏延,專心往前行軍。

平都城外,郭淮率領兩千兵馬,終於趕到了城中。

郭淮拿着陳政手令,尚且沒有接管城內防務,張任就已經領兵殺了過來。

郭淮看到張任,只帶領一千騎兵前來攻城,當即大開城門,率衆前去與張任交戰。

郭淮看到張任,當即大罵道:“背主之徒,看我郭淮前來取你性命!”

張任尚且沒有答話,魏延當即拍馬舞刀,直接殺奔郭淮,口中大喝:“賊將受死!”

郭淮也不怯場,挺着長槍迎了上去。

兩人大戰三十回合,郭淮感覺有些力不從心,當即撥馬就往本陣逃去。

張任見狀把握住機會,當即大聲喝道:“全軍衝鋒!”

雖然郭淮手下兵馬比荊州軍多,可張任帶領的都是騎兵,衝鋒起來益州軍自然不能抵擋。

郭淮眼見不敵,當即呼喝着讓軍隊往城內趕去。

然而,郭淮剛剛來到城牆下面,卻見城門直接關閉,而後一輪箭雨,從城牆上面射了下來。

卻見原來的平都守將,站在城牆上面大聲喝道:“吾乃張將軍舊部,已經降了楚王!”

郭淮聞言大怒,率衆衝擊城門,卻被亂箭射回。

眼看進不了城,後面由於荊州騎兵追殺,郭淮只得率領剩餘的兵馬,往江州方向逃去。

魏延見狀大喜,當即對張任說道:“賊軍潰敗,我等都是騎兵,正好銜尾追殺!”

此時的魏延,對於張任也是刮目相待,他沒有想到,張任居然真的有這麼大能耐,剛剛來到城牆下面,城中守將就已經投降。

這等人脈,簡直有些駭人聽聞。

可以預料,有了張任相助,荊州軍日後攻城略地,必定會所向披靡。

故此,魏延也不敢再用以前那種態度,對待如今的張任了。

張任看着城中郭淮離去的背影,搖了搖頭,說道:“跳樑小醜,何足道哉,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應該將平都徹底掌控才行。”

“畢竟,城中還有一些士卒,對於陳氏極爲忠心。”

被張任這麼一提醒,魏延才恍然大悟,當即不再考慮追殺郭淮的事情。

“嘎吱,嘎吱,嘎吱!”

城門緩緩被打開,卻見原平都守將雙手捧着印綬,率領兵馬出城相迎張任。

張任來到跟前以後,平都守將這才義憤填膺的說道:“將軍滿門被誅殺的事情,末將已經得知。”

“陳政如此狠毒,末將自然不願再爲其效力。”

聽見平都守將的話,張任眼中卻一片黯然。

而後,他親自扶起平都守將,說道:“印綬還是你自己先領着吧,楚王胸懷寬廣,求賢若渴,你以後定會得到重用。”

得到了張任的保證,平都守將當即大喜,引着張任等人進入城中。

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789章 屠城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558章 法正第378章 殺眭固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285章 無名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956章 鬥陣(中)第549章 水淹第285章 無名第478章 韓遂死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102章 馬驚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28章 返鄉第542章 子午谷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286章 劍道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630章 縱第84章 水淹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34章 憂慮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606章 鴻門亭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9章 毀田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109章 報仇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107章 身亡?第756章 碾壓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33章 破寨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85章 無名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524章 簡雍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23章 擊賊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58章 法正第384章 下一代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578章 獻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6章 末路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309章 劉備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60章 登岸第521章 塵埃落定
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789章 屠城第149章 圍獵野豕第558章 法正第378章 殺眭固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285章 無名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956章 鬥陣(中)第549章 水淹第285章 無名第478章 韓遂死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102章 馬驚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28章 返鄉第542章 子午谷第704章 國士無雙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286章 劍道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630章 縱第84章 水淹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4章 富貴馬上取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534章 憂慮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217章 大才來投第606章 鴻門亭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9章 毀田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861章 諸侯盡稱王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109章 報仇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107章 身亡?第756章 碾壓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82章 李儒三策第733章 破寨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285章 無名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97章 清河絕唱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459章 龐德之請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348章 觸柱而死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673章 龔都戰死第524章 簡雍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803章 謹慎防備第23章 擊賊第710章 陰雨將至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58章 法正第384章 下一代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578章 獻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96章 末路第730章 月夜之戰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309章 劉備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760章 陣斬文丑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960章 登岸第521章 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