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文昭點將

陳旭同意張繡攻取函谷關,雖然有愛惜他才能,想要提拔他的緣故,也未嘗沒有趙雲的原因。

張繡、趙雲乃是同門,都是師從童淵。

只不過,張繡雖然學了童淵的百鳥朝鳳槍法,卻並未得到童淵的真傳,算不得童淵的入室弟子。

他之所以能夠得到童淵的教導,是因爲當初童淵行走西涼,欠下了張濟的人情。童淵這才指點了一下張繡,並且將百鳥朝鳳槍法傳給了張繡。

只不過,因爲張繡資質有限,因此童淵並未收他爲弟子。張繡卻感念童淵授藝之恩,一直以童淵弟子自稱。

張繡投降陳旭以後,聽說趙雲乃是童淵的親傳弟子,心中還有些不忿,特意上門尋趙雲比試。

比試的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然而,張繡卻是輸的心服口服。

自那以後,趙雲才知道張繡亦是師承童淵,按理來講,還是他的師兄。於是乎,兩人之間的關係,自然變得親密起來。

這一次攻打四道關卡,幷州諸將都想要一展身手,立下戰功。因此,這個領兵的機會,註定會競爭的非常激烈。

見陳旭毫不猶豫,就同意了張繡的請戰,其餘諸將再也無法保持淡定了,衆人紛紛說道:“末將亦願領兵出征!”

只有趙雲,這個時候卻是沉默了下來。

現在,張繡與他的關係衆人盡皆知曉。趙雲自忖,若非有自己這道關係,張繡這一個初降之人,未必能夠得到這次領兵出征的機會。

趙雲雖然也想得到,這次領兵出征的機會,但是他爲人比較內斂、知進退。既然張繡已經取得了領兵的機會,他自然不會再次爭奪剩下的名額。

不然的話,難保其餘諸將,不會心懷怨恨。

陳旭視之,發現出聲之人乃是甘寧、張遼、高順、張揚、樊稠,令人意外的是,徐晃居然沒有啃聲。

至於張燕、管亥、韓暹、胡才、李樂這些原黃巾軍的將領,以及趙煌、湯陳這兩員趙雲的副將,卻是沒有說話。

他們也都知道,憑藉自身的才能以及勇武,很難搶到這個任務。因此他們都是面帶期盼之色的看着陳旭,希望能夠擔任副將的職位。

陳旭先將目光放在甘寧身上,說道:“興霸,這次平定關中,你已經立下了很大的功勞。這次奪取四關,你就不要摻和了。”

“諾!”

甘寧心中雖然有些失望,卻也沒有什麼不滿。畢竟,正如陳旭所言,他立的功勞已經夠多了。若是這次再帶兵攻下一道關卡,難保其餘將領不會心有不滿。

陳旭的話,使得張遼幾人大喜過望。甘寧雖然投奔幷州的時間不長,卻是屢立奇功,深得陳旭信任。

在他們看來,甘寧是這次競爭的一個強勁對手。但是現在,陳旭既然已經發話,這次出征,自然會將甘寧排除在外。

如此一來,他們就會少去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又何樂而不爲呢?

甘寧退去以後,陳旭又將目光放在了樊稠身上,說道:“將軍之忠心,吾又豈會不知?然,將軍乃是上將,對於關中事物知之甚詳。”

“吾初得關中,有很多事情都要仰仗將軍。樊將軍還是先留在蒲阪,日後與諸侯交戰,定有將軍立功之時。”

樊稠聞言,心中也沒有多少失望。畢竟一開始他就不認爲,自己能夠獨領一軍,前去攻打一個關卡。

畢竟,他乃是新投陳旭之人,在沒有完全取得陳旭信任之前,恐怕陳旭不會放權給他。

方纔他請戰,是因爲同是西涼降將的張繡,被陳旭給予三千兵馬,前去攻打函谷關。因此,樊稠這才抱着一絲僥倖的心理,想要如同張繡那樣,獨領一軍,立下戰功。

雖然樊稠以前統領西涼軍,權勢滔天,甚至能夠與李傕、郭汜分庭抗衡。

但是現在,兵馬折損殆盡的樊稠,只能帶着千餘殘兵敗將,前去投奔陳旭。若是他不能多立戰功,必定不會得到重用。

哪怕樊稠並不奢望,自己能夠像以前那樣風光,他也不願一輩子就頂着一個將軍的虛銜,了度殘生,

正是因爲這樣,樊稠明知自己統兵出戰的可能性極小,仍舊出言請戰了。

甘寧、樊稠請戰被拒,只剩下張遼、高順、張揚三人,他們頓時大喜過望。除去張繡要攻打的函谷關,仍舊有三道關卡需要攻克,現在他們三人,剛好每人一個。

陳旭看着三人的表情,嘴角翹起了一個微不可查的弧度。他將目光放在了張楊身上,說道:“稚叔。”

張楊聽見陳旭喊他表字,以爲是準備讓他選擇一道關卡,頓時昂首挺胸,答道:“末將在!”

他雖然沒有野心,但是身爲一個武將,建功立業、馳騁沙場、封侯拜將,也是他的理想。

“稚叔投奔幷州以來,一直忠心耿耿,爲吾鎮守北方,威懾匈奴、鮮卑人。稚叔的所作所爲,吾自然會記在心上。”

張楊心中更喜,急忙表忠心道:“末將所作所爲,乃是分內之事,又豈敢居功?”

陳旭大笑兩聲,道:“功就是功,過便是過,吾又豈會不知?”

“然,匈奴騎兵對於子龍、溫侯心有畏懼,只有對稚叔與我,纔是又敬又畏。如今溫侯所統領的五千匈奴騎兵,羣龍無首,我意將他們交由你統帥,可好?”

張揚呆立當場,有些不知所措。

當初的匈奴騎兵,正是由他與呼廚泉統帥,哪怕他曾經在趙雲帳下效命過一段時間,趙雲也沒有插手過匈奴騎兵的內務。

直到後來,陳旭娶了呂綺玲以後,這才把匈奴騎兵交給張揚統帥。那個時候,張揚心中並不好受。

雖然他沒有野心,但是每個男人,都有權利的慾望,張揚亦是毫不例外。當然,對於此事,他倒沒有心懷怨恨,只不過有些遺憾罷了。

現在驟然聽聞,陳旭要再次將匈奴騎兵交由他統帥,張揚自然是欣喜若狂,急忙領命。

看着興奮地張揚,陳旭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兵馬不管交由誰統帥,都是爲這個集團效力。”

張揚聞言,頓時感覺冷汗淋漓,他急忙行禮說道:“敢不爲主公效死!”

“呵呵!”

陳旭上前扶住了張揚的手臂,道:“稚叔的忠心,吾已知曉。然而,此次乃是攻城戰,騎兵的作用根本不大,你還是留在蒲阪吧。”

張揚心中有些失望,仍舊恭敬的說道:“末將領命!”

張揚再次被剔除在外,張遼、高順的心亦是懸了起來。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請戰會不會被拒絕。

“文遠、我與你三千步騎,前去攻取散關,不知你可願意?”

對於張遼的前景,陳旭極爲看重,因此一有機會,他就想要磨礪張遼一番。陳旭可不希望,歷史上的一代名將張文遠,因爲他的出現,而黯淡了自身的光華。

幷州的偏將、勇將不計其數,但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仍舊有些缺乏。陳旭希望,趙雲、張遼、高順、徐晃這些人,都能夠早日成長起來,日後好爲他鎮守一方。

畢竟,隨着陳旭勢力的擴張,疆域的擴大,將會極度缺乏能夠鎮守一方的大將。

張遼被委以重任,頓時大喜過忙,急忙說道:“末將願意!”

張遼領了軍令以後,陳旭就將目光放在了高順身上。

“嚴正,司隸南部的武關,城中西涼軍有五千之多。並且武關之中,糧草充足,足夠他們半年之用。若是讓你攻取此關,不知你需要多少人馬?”

雖然五千西涼軍看似不多,但是再輔以武關天險,若是武關守將才能非凡,完全可以憑藉五千兵馬擋住十萬大軍。

而且,由於武關與荊州接壤,荊州劉表乃是漢室宗親,李傕、郭汜懼怕劉表帶兵入關勤王,這纔在武關駐下重兵。

武關不缺糧草,是因爲武關毗鄰荊州,荊州乃是產糧大州。武關守將多次帶兵南下劫掠南陽郡一帶。

縱然劉表爲了換取戰馬,徵調了荊州很多的糧草,荊州境內仍舊沒有顯出饑荒。畢竟,這裡水網密佈,縱然全國大旱,荊州也不至於顆粒無收。

因此,武關屢次南下劫掠,囤積了很多糧草,足夠武關守軍兩年之用。若是想要通過圍城,使城中斷糧,卻是有些不可能。

高順屬於那種沉穩、嚴肅類型的武將,平常他也毫不爭功。然而,陷陣營畢竟乃是陳旭花費巨大代價,在建立起來的軍隊。

若是陷陣營,不能夠展露自己強大的實力,立下赫赫戰功,難保其餘諸將,心中不會有所想法。

自陷陣營建立以來,也只有在北擊鮮卑之時,他們才立下了一些功勞。其餘時候,根本沒有他們表現的機會。

正是考慮到各種原因,一直不願爭功的高順,才自動請戰。

他聽見陳旭的詢問以後,皺着眉頭思索了一陣,而後開口道:“末將只需帶領麾下一千五百陷陣營,即可攻破武關。”

高順話音一落,滿堂皆驚。大殿之內的諸將全都竊竊私語,他們不相信,高順能夠憑藉一千五百士卒,拿下無比險峻的武關。

第630章 縱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271章 唐姬第948章 蘆葦蕩第364章 赦令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4章 劫營第244章 碰撞第220章 徐晃第268章 棺木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67章 玉門關第11章 訛詐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92章 比試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89章 中伏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69章 詭異第34章 劫營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55章 假借天命第395章 困境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121章 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94章 關平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63章 不負將軍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254章 詐死第746章 離別第285章 無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27章 葫蘆谷第1008章 去世第472章 劫營第318章 魄力第558章 張鬆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47章 黃巾再起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221章 試探第872章 野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26章 易首邀酬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933章 狙擊戰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331章 賭約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3章 擊賊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30章 缺糧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188章 依附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39章 船毀第100章 議事第623章 逃命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893章 英雄相見
第630章 縱第566章 劉袁之戰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271章 唐姬第948章 蘆葦蕩第364章 赦令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34章 劫營第244章 碰撞第220章 徐晃第268章 棺木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67章 玉門關第11章 訛詐第967章 相互算計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192章 比試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689章 中伏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769章 詭異第34章 劫營第426章 田豐論道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85章 荊州平定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55章 假借天命第395章 困境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578章 張鬆出使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121章 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94章 關平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98章 諸侯會盟第455章 臨陣斬將第63章 不負將軍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254章 詐死第746章 離別第285章 無名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973章 郭嘉見吳王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699章 計賺冷苞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27章 葫蘆谷第1008章 去世第472章 劫營第318章 魄力第558章 張鬆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47章 黃巾再起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221章 試探第872章 野炊第572章 超級雲梯第80章 前途堪憂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26章 易首邀酬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554章 吾誓殺汝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950章 襲殺周瑜第585章 戰略轉移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933章 狙擊戰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238章 晉陽王氏第331章 賭約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256章 無家可歸第23章 擊賊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30章 缺糧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188章 依附第917章 出使江東第339章 船毀第100章 議事第623章 逃命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893章 英雄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