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廟小妖風大

趙岐嘴角勾勒出一抹笑容,“看來,在襄陽侯的心中,大漢的國祚遠比天子重要啊!”

劉奇伸出手掌,輕輕翻了翻,輕描淡寫的說道,“趙大人切勿信口雌黃纔是,國祚乃是我大漢立國之本,天子父死子繼,我大漢自高祖以來,天子更替數代,可大漢的國祚要是斷了,那我大漢就要易主了,趙大人你覺得,我大漢宗親不應該盼着國祚綿延麼?”

趙岐呵呵一笑道,“侯爺高論,可侯爺別忘了,大漢,不僅僅是你劉氏的天下,更是這天下世家大族的天下,要是沒有士族支持,這大漢天下,恐怕會轟然倒塌。”

“老大人可否聽聞,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奇彷彿再說一件和自己無關的事情,語氣平靜的有些出奇,“在我看來,這大漢的世家豪族,就是我大漢的蛀蟲,他們是在啃噬我大漢的血肉,吸食我大漢的氣血,讓我大漢天下變的腐朽不堪,搖搖欲墜。”

劉奇的語言中多了幾分冷漠,“最主要的是,這些人還不知道知足,到了這個時候,不想着讓這天下太平一點,反而想着權勢,想着將我劉氏取而代之,這是不可饒恕的罪過。若是天子在那些真正的亂臣賊子擁戴下,將這天下平定了,不知道這天下,又能太平多久呢?”

趙岐含笑問道,“那襄陽侯的想法呢?”

劉奇頓了頓,滿是豪情的開口說道,“本侯曾言自己志向,這也是我在襄陽開辦學宮的初衷,不知道老大人可願聽上一聽?”

趙岐輕咳了一聲說道,“願聞其詳!”

劉奇朗聲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此乃劉奇畢生之願,不知老大人以爲如何?”

趙岐含笑問道,“那不知侯爺這四大願,如今完成幾願了?”

劉奇眯着眼睛說道,“算是完成了三願吧!萬世太平,如今還遙遙無期,不過某家如今年方二九,有的是時間爲子孫後代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趙岐笑道,“襄陽侯倒是有志氣,你就不怕天子聽到這句話,對侯爺心中生出芥蒂?”

劉奇笑着偏了偏頭問道,“那就看趙老大人會不會對天子說了,我曾讀先賢典籍,聽聞先賢之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不知道趙老大人覺得先賢所言是否在理?”

趙岐不動聲色的說道,“我聽聞襄陽侯率着大軍將半個潁川的百姓都攜裹到了南陽,潁川治下,雞犬之聲幾近絕跡,莫非這也算是爲生民立命?”

劉奇毫不猶豫的說道,“亂世當用重典!要是本侯不用一些特殊手段,怎麼讓這些人來荊州?更何況,趙老大人也應當聽說了,南陽不久前才遭到呂布大軍的襲擊,要是這些百姓還在潁川逗留,這會恐怕早已淪爲呂布麾下士卒的刀下亡魂了吧!”

趙岐聽着劉奇信誓旦旦的話語,開口問道,“襄陽侯此舉雖好,恐怕也讓民心盡失啊!老夫現在有些擔心,天子來到南陽,能不能收攏民心,若是民心向背,恐怕到時候荊州會從內部先亂起來啊!”

劉奇搖了搖頭說道,“某家有自信,這荊州的民心,還是心繫本侯!不說本侯在南陽頒佈的律令,單憑本侯麾下大軍軍法,那些百姓或多或少都會動容。”

“哦?”趙岐帶着幾分詫異開口問道,“我倒是很好奇,侯爺頒佈了何種軍法,竟然有如此自信?”

劉奇笑道,“不過是約法三章耳!一曰一切行動服從指揮,二曰一切繳獲需得歸公,三曰不拿百姓一絲一縷。”

“嘶……”趙岐倒吸一口涼氣,緩緩開口說道,“侯爺這約法三章,看似簡單,實則嚴苛的有些過分了,如此舉動,就不怕軍隊……”

劉奇開口說道,“老大人只想着本侯麾下軍法嚴苛,就不想想本侯爲何能夠領軍,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如今這天下大勢中,士族尚且能夠自保,可這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呢?他們只能向蓬草一樣在九州之內飄蕩,只爲了活下去,本侯不僅讓他們衣食無憂,最主要的是,本侯能讓他們看到希望,到了這一步,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爲本侯賣命呢?”

趙岐緩緩說道,“侯爺好大的手筆,可侯爺不想想,如今荊州軍隊不多,侯爺尚且能夠支撐的下來,可侯爺要是想要爲萬世開太平,這手段怕是行不通吧!”

劉奇搖了搖頭說道,“趙老大人,活下去,是每個人的本能,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呢?本侯給他們的,是一個往上走的階梯,是讓他們像個人一樣活着,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活的還不如一條畜生。”

趙岐也不見外,笑着問道,“不知道侯爺有何妙招?”

劉奇眯着眼睛說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本侯的軍中,比勇力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會讀書寫字,平日裡訓練不單單是讓他們訓練,還會抽出時間來讓他們讀書識字,要是不識字,哪怕軍功再高,也不能擔任曲長以上的職務,不知趙老大人以爲,本侯這一招如何?”

聽到劉奇平淡的話語,趙岐心中滿是驚駭,這襄陽侯,所行所想,皆異於常人,自己真恨不得扒開這小子的腦子看看這腦瓜子裡裝了什麼?

趙岐抓着劉奇的手臂說道,“侯爺好大的手筆,等到侯爺大勢養成,恐怕這大漢十三州,無人能擋得住侯爺開創太平盛世的步伐了。”

劉奇搖了搖頭說道,“趙老大人說笑了,這些人,頂多算是粗通文墨,可以爲吏,但不足以爲官,誠如聖人所言,任重而道遠啊!”

趙岐嘆了一口氣,開口說道,“侯爺這大手筆,等到大勢畜成,足以震驚天下,可如今侯爺此舉,將天子迎入南陽,卻是一手臭棋啊!侯爺這可是自斷手腳。”

劉奇不緊不慢的開口道,“老大人多慮了!天子入不入南陽,於我而言並無影響,可天子要是落入他人手中,袁本初曹孟德之流與董卓一介草莽不可同日而語,到了那個時候,反而會陷本侯於不義之中,本侯不得不防啊!”

“更何況……”劉奇咬了咬牙,帶着幾分冷冽說道,“在朝堂之上瓦解了那些公卿大臣的勢力,等到日後這天下世家大族的實力最少會減去一半,本侯的贏面就更大了,要是直接將這中原的世家大族全部推到本侯的對立面,成敗還不一定呢!”

趙岐緩緩開口說道,“侯爺好長遠的目光,好大的算計!果真當得起天下英雄這幾個字,可侯爺有沒有想過,打江山易,而守業艱難,高祖四十起兵,半生大漢雄踞九州,可經歷了文景之治,集數代之功,方纔有了大漢盛世,有了武帝的煊赫功業。”

劉奇笑着說道,“老大人所言不錯,所以,我想請老大人移步襄陽黑白學宮,着書立說,開壇授課,爲我大漢培養能夠治理天下的人才,不知老大人以爲如何?”

趙岐不動聲色的說道,“是爲了侯爺培養能夠治理天下的人才吧!”

“都一樣,老大人何必和我這個晚輩如此計較!”劉奇哈哈一笑道,“老大人別忘了,本侯也姓劉,更何況,這天下,不僅僅是我劉氏的天下,更是百姓的天下,百姓比我劉氏更需要天下太平!”

趙岐含笑說道,“侯爺想讓老夫去學宮未嘗不可,只是不知道,侯爺能給老夫什麼?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侯爺總不可能讓我這把老骨頭兩手空空的爲侯爺所用吧!”

劉奇含笑說道,“老大人放心,絕對少不了你的俸祿,本侯手頭雖然不甚寬裕,可給老大人俸祿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趙岐笑着說道,“老夫要是貪圖那一點俸祿,早就留在袁本初或者曹孟德麾下了,他們也絕不會少了老夫的俸祿!”

劉奇開口問道,“那老大人想要什麼?”

趙岐緩緩開口說道,“老夫別無所求,只是放不下我那侄兒趙戩。”

劉奇毫不猶豫的開口說道,“本侯麾下並無這種先例,不過看在老大人的份上,也未嘗不可,不過老大人應該付出相應的代價,比如說一說,朝堂上那些位置,都有什麼人在鬥法,是誰人那麼有信心,將這天下羣雄都算計進去?”

趙岐含笑道,“太尉舒縣周忠、太常皇甫嵩、司徒濟南淳于嘉、司空趙溫、少府弘農楊彪、衛尉張喜、大司農士孫瑞、執金吾伏完、長水校尉種輯、大鴻臚韓融等等,哪一個是易與之輩?不知道侯爺想聽聽趙岐說哪位?”

劉奇聽到趙岐的話,才意識到朝堂上並非只剩下三兩人開口,看來,這背後的利益仍舊錯綜複雜,頓了頓,劉奇開口說道,“那趙大人不妨就先說說馬日磾馬老大人的事情。”

趙岐笑着說道,“原來周忠是大司農,士孫瑞是尚書僕射,而皇甫嵩之前也曾被推舉爲太尉,更何況王允與馬日磾不合,這是朝廷上下皆知的事情。”

劉奇頗爲玩味的說道,“看來王允死得很不是時候吶!說不得,朝廷中有人對本侯也是恨之入骨!就是不知道,這件事情是哪位主導的!”

趙岐伸出枯瘦的手指,往堂外指了指,緩緩開口說道,“侯爺,你能看到門庭,可門庭之外的東西,現在誰也看不見不是,就是有人知道門庭外有什麼,怎麼可能讓別人知道呢?更何況,老夫也和你一樣看不見門庭之外的風景!”

劉奇理了理思緒,開口說道,“那趙司空呢?想必這傢伙能回到朝堂之上,手段也不少吧!”

趙岐開口說道,“趙溫先是接替其兄爲司徒,後來楊彪被罷免,才轉任司空,王允死後,淳于嘉被提爲司徒,暗中覬覦司徒、司空之位的人可不少,就老夫所知,衛尉張喜酒後多次揚言自己不登三公之位誓不罷休。”

劉奇沒有再追問下去,含笑說道,“三公已是位極人臣,朝中公卿百官眼熱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老大人連續被逼出朝堂,事情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吧!”

趙岐的身子陡然一僵,壓下心中的怨氣,開口說道,“侯爺別忘了,太僕是天子近臣,趙岐深受先帝器重,位居太僕之位數年,如今年歲已高,恐怕再難以爲天子駕車了,不知道擋了多少人的路,別人嫌我這個老頭子在朝堂上礙眼也是正常的。”

聽到趙岐如此說,劉奇細細一琢磨,登時明白了趙岐話中的意思,深受先帝器重?年歲已高?趙岐這是再告訴自己,他這太僕,是被天子逼着離開長安的啊!想到天子如今方纔十三歲,不想着如何拜託李傕郭汜等人的指掌,反而要將趙岐這等老臣往外趕,想到此處,劉奇不由得心中發寒,暗自對長安城中這位多留了個心眼。

劉奇緩緩說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老大人見多識廣,當懂得人心薄涼,不知道老大人想要讓趙戩在本侯麾下擔任何職?”

趙岐聽到劉奇的話,語氣中帶着一絲不可置信開口說道,“老夫想讓侄兒在侯爺府上謀個掾吏,我這侄兒跟在老夫身邊時間久了,給侯爺跑個腿傳個信夠用了,可沒有出任一方的經驗,不足以主政一方,還請侯爺三思而行。”

劉奇淡淡的說道,“別人都想給子孫後代謀一個高位顯職,偏生老大人給後輩謀一個小吏的位置,就不怕後輩心存芥蒂。”

趙岐緩緩說道,“有多大的能力,處多高的位置,老夫讓他跟在侯爺身邊,多學習一番,他要是有能力,侯爺自然不會放任人才流失,他要是沒有能力,看在老夫的面子上,侯爺也能讓他有溫飽之姿,不至於餓着肚子,老夫要真的讓他處於高官顯爵,那才真是害了他哩!”

劉奇笑道,“老大人高義,只要趙戩好好做事,再不濟本侯也不會虧待了他!”

趙岐長長舒了一口氣,開口說道,“那老夫就不操心這天下大事了,明日我就啓程去襄陽,找個好地方養老,免得這些俗務讓老夫早死,以後老夫就靜聽襄陽侯的捷報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初會荀彧第一百七十八章 馬玄身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文聘豈是盜名人第二百零四章 陸渾山的《尚書》第八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九十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泰山賊第二百一十六章 實至名歸戲祭酒!第六百三十四章 行陽謀劉備運糧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自有小人謀第四十三章 袁營蹊蹺第五百零五章 還請元常救我!第八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局第四百零三章 你竟是這樣的周舒第一百三十三章 立威第四百六十五章 將軍,你莫不是個傻子?第六百三十章 修德方是綿延根第一十六章 黃成第六百七十七章 未拒外敵,先亂陣腳第一百五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零陵亂象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呂布伏兵擊曹操第四百四十三章 千古大計第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遲來的黃琬第八百零三章 亟待捷報傳第四百三十七章 發飆的郭嘉第七十四章 神仙說,你命不該絕!第七百一十九章 動搖根基的禍患第六百八十九章 皇甫初定平羌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雲遮月影水更渾第八十三章 賣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馬允意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孔明畫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備手書退孟德第七百一十章 涼州舊事惹紛爭第四章 征服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公子與山中少女第五百七十六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六百二十三章 夏侯惇拔箭啖睛,兩袁將孤軍南奔第一百一十七章 陽謀vs陽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仗劍入洞庭第六百九十九章 紛爭始現行陰謀第八百二十八章 公審與誘餌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的邀請五百八十四章 自有綠蟻爲酒豪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陽山攻略第五百零七章 天子擊缶,司馬吹壎第六百五十章 養虎荊州無人知第八百九十九章第五十四章 劉奇遇刺第五百一十章 心病還須心藥醫第四百一十三章 軍師祭酒的危機感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儒孤身捉吳霸第五百零三章 鷹犬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夜對第一百四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收編蔡瑁第五百二十八章 戲志才考校呂岱第七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反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衆人請纓求出使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五百零八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百八十一章 法正獻策定西涼第六十四章 攻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第六百四十八章 會曹操言語爭鋒第七百六十章 潰敗的曹操第五百一十章 心病還須心藥醫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九百一十一章第六十章 真假第六百三十六章 魯肅挽弓取敵首第八十六章 黑白學宮第六百五十九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八百零七章 太史慈的威名第五百二十六章 行樂事只爭朝夕第八百零一章 黃忠陣斬夏侯惇第八百二十七章 疑竇重重第三十一章 小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劉泌獻策第二十五章 顫抖吧!張勳(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楊阜VS成公英第六百六十四章 建安二年春第四十二章 戰畢第六章 罰你掃茅房第六百八十四章 狀元紅與尚書左丞第二百零三章 撲朔迷離陸渾山第六十六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第六百二十一章 碩儒心思顯萬端第三十二章 罵暈袁術第五百九十章 廊廟謀深匹夫忽第六章 罰你掃茅房第二十八章 神仙第五百四十一章 義不掌財錢通天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西涼局勢亂紛紛第十章 英雄殞命第八百三十章 窮國庫而賞有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人攻略之鄧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斯言何敢易謀人
第四百八十五章 初會荀彧第一百七十八章 馬玄身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文聘豈是盜名人第二百零四章 陸渾山的《尚書》第八百六十九章第八百九十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泰山賊第二百一十六章 實至名歸戲祭酒!第六百三十四章 行陽謀劉備運糧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人自有小人謀第四十三章 袁營蹊蹺第五百零五章 還請元常救我!第八百六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二章 死局第四百零三章 你竟是這樣的周舒第一百三十三章 立威第四百六十五章 將軍,你莫不是個傻子?第六百三十章 修德方是綿延根第一十六章 黃成第六百七十七章 未拒外敵,先亂陣腳第一百五十八章 蠻人攻略之零陵亂象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三百七十三章 呂布伏兵擊曹操第四百四十三章 千古大計第一步第一百四十章 遲來的黃琬第八百零三章 亟待捷報傳第四百三十七章 發飆的郭嘉第七十四章 神仙說,你命不該絕!第七百一十九章 動搖根基的禍患第六百八十九章 皇甫初定平羌略第五百九十九章 雲遮月影水更渾第八十三章 賣官第一百八十二章 馬允意動第四百七十七章 孔明畫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備手書退孟德第七百一十章 涼州舊事惹紛爭第四章 征服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公子與山中少女第五百七十六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第六百二十三章 夏侯惇拔箭啖睛,兩袁將孤軍南奔第一百一十七章 陽謀vs陽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庶仗劍入洞庭第六百九十九章 紛爭始現行陰謀第八百二十八章 公審與誘餌第一百一十章 王允的邀請五百八十四章 自有綠蟻爲酒豪第二百二十五章 中陽山攻略第五百零七章 天子擊缶,司馬吹壎第六百五十章 養虎荊州無人知第八百九十九章第五十四章 劉奇遇刺第五百一十章 心病還須心藥醫第四百一十三章 軍師祭酒的危機感第一百七十五章 李儒孤身捉吳霸第五百零三章 鷹犬之道第一百零二章 夜對第一百四十七章 蠻人攻略之收編蔡瑁第五百二十八章 戲志才考校呂岱第七百五十九章 曹操的反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衆人請纓求出使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五百零八章 事了拂衣去第六百八十一章 法正獻策定西涼第六十四章 攻城第五百七十三章 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第六百四十八章 會曹操言語爭鋒第七百六十章 潰敗的曹操第五百一十章 心病還須心藥醫第八十七章 整軍(上)第九百一十一章第六十章 真假第六百三十六章 魯肅挽弓取敵首第八十六章 黑白學宮第六百五十九章 漫把青泥汗雪毫第八百零七章 太史慈的威名第五百二十六章 行樂事只爭朝夕第八百零一章 黃忠陣斬夏侯惇第八百二十七章 疑竇重重第三十一章 小手段第一百五十二章 蠻人攻略之劉泌獻策第二十五章 顫抖吧!張勳(下)第七百三十一章 楊阜VS成公英第六百六十四章 建安二年春第四十二章 戰畢第六章 罰你掃茅房第六百八十四章 狀元紅與尚書左丞第二百零三章 撲朔迷離陸渾山第六十六章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第六百二十一章 碩儒心思顯萬端第三十二章 罵暈袁術第五百九十章 廊廟謀深匹夫忽第六章 罰你掃茅房第二十八章 神仙第五百四十一章 義不掌財錢通天第六百九十章 羸馬西涼暗中行第六百九十五章 西涼局勢亂紛紛第十章 英雄殞命第八百三十章 窮國庫而賞有功第一百五十四章 蠻人攻略之鄧濟第五百八十六章 斯言何敢易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