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

鹿門山,還是散養性質的教學方式。

講師輪流講學,前來求學的學生擠在一起聽講,師生關係並不固定,只有主講跟學生有較爲深厚的關係。

這是個老師講學過程中尋找優質學生,學生聽講時尋找合乎自己理念的老師,是個的相互尋求過程。

鄧小滿、蒯濤被趙雲削職後,短期內回不了武當道理學院,只好來鹿門山聽講。

都是單身,沒有養家的負擔,缺錢了跑到漢津去打工,攢點錢再來鹿門山聽講,日子倒也過的瀟灑。

鄧小滿又在北府培養軍吏的訓練中學習過獵戶、漁家技藝,不管是山中埋設陷阱,還是捕魚籠子,都能帶着蒯濤一起吃些肉。

北府軍吏教育後,只要是個勤快人,就沒有被餓死的可能性。

唔,也有亂吃東西把命丟掉的例子。

山中不知年月,某日清晨因夜間降雨,晨霧瀰漫。

鄧小滿、蒯濤兩個人結伴入山,搜索戰果;捕獸夾、大型陷阱之類的需要工具太多,鄧小滿採取的是麻線搓編的繩套。

先在一處陽坡灌木叢中找到一個被鷹吃的只剩下皮毛、頭、腿,將要風乾的兔子,殘存的腿還被繩套綁死。

蒯濤遺憾不已,又神色悻悻,這是自己沒有檢查到,遺漏的兔子。

鄧小滿也沒有說什麼,鹿門山周圍太多山陵,分開搜索繩套時有所遺漏也正常。

沒什麼好抱怨的,沒人會故意忽視一頓肉餐,這事不能怪蒯濤。

抓了只鮮活山雉,兩人當即朝鹿門山趕去,講師講課是隨緣的,聽講也是隨緣的。

因爲昨夜降雨,兩人回來時見周圍只有百多人在活動,不見講師蹤跡,鄧小滿略有得意,低聲:“看吧,我猜就這樣,昨夜降雨,上山路滑,山下道路又泥濘,沒幾人能上山,幾位先生自不肯厚此薄彼。”

蒯濤點着頭,看到習忠、龐宏在遠處樹蔭下閒聊。

彼此不是很熟,雖說父輩還算熟悉,也僅僅是認識,談不上交情。真要說交情,要從祖父一輩纔有些交情,可歷經亂世,鄉黨情誼早就淡了。

鄧小滿也看到了這兩人,低聲詢問:“阿濤,太子之名,可是跟龐巨師一樣?”

“不甚清楚,我隱約記得龐士元投奔陛下時,習氏一分爲二。習文祥兄弟三人與馬季常等人追隨丞相投奔陛下,另一支則與龐士元友善,投陛下後皆受軍職。”

蒯濤低語回答:“劉景升大治荊州以來,時人以軍吏爲賤業。自公上創立北府以來,軍吏復爲良吏。”

陳太子田平的平字來源於舅舅關平;於是就有許多傳說,一種傳說是田信受龐宏、習宏影響,認爲龐宏的宏字,是龐統從習宏這裡借取的。

習禎的妹妹是龐林的妻子,習禎兄弟三人以參贊、縣令、郡守起家;習珍、習宏兄弟則更親近龐統,似乎是龐統帶大的小兄弟。

兩個家族很親近,習珍、習宏追隨龐統,由龐統教授才學,也存在這種可能性。

反正鹿門山是龐家的,也是習家的,最多有個客居講學的司馬徽。

當年的司馬徽,就如現在的徐元直一樣,哪怕是首席主講,可鹿門山依舊是龐家、習家的。

鄧小滿有許多好奇,求證一條不知真假的流言,見徐元直這個潁川人從館舍裡走出,就問:“聽聞當年龐士元公曾往潁川求學於司馬德操公?”

“是有此事,龐士元至時,司馬德操正騎在桑樹吃桑果,暢談甚歡。”

蒯濤語氣尋常,鄧小滿聽過這個說法,只是有些不敢相信,司馬徽竟然會騎在桑樹上跟龐統交流。

見徐庶與龐宏、習忠交談幾句返身就回館舍,兩個人互看一眼,就提着鮮活野雉去館舍。

終究出身北府,一個蒯氏子弟,一個鄧氏子弟,族系再偏遠,也是大族末裔,兩人駐步先與龐宏、習忠打招呼。

龐宏對這兩人有些印象,就說:“侍中廖公淵不日將往北府主持軍中考覈,此次選士兩倍於往年,你二人終究是北府舊吏,又無新罪,可往參考。若考中,就學武當,也能省去三餐奔波。”

兩個廢棄軍吏再去參加軍吏考覈,幾乎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以軍吏身份去武當求學,三餐有保障,可以專心求學,這幾乎是最大的幸福了。

“謝巨師先生提點。”

兩人施禮道謝,又一起去館舍裡給徐庶送野雉改善生活。

習忠見兩人背影:“巨師,不妨再做等待。朝廷絕不會任由陳公專美於前,必會徵集全國學者、雕工於一堂,專司字典編纂。陳國雖富裕,但人力寡少,縮編字典僅限啓蒙,也算是量力施爲,遠遠比不得朝廷器量恢弘。”

“不能再等,陳公有所徵,我若婉辭,必使外人笑話。”

龐宏耐心回答:“公上做事,謀定而後動。待朝廷湊齊人員、物力着手編錄,陳國字典已然暢銷郡國矣。”

“話雖如此,可以陳國之力,絕無可能編纂大典、正典,唯有朝廷纔有能力召集當世學者。到時候朝廷所徵,陳國學士、物力還不得爲朝廷所用?此去麥城,縱然有所得,今後必有所失。”

習忠繼續規勸,陳國編纂的字典絕對算不得大字典、正字典,唯有大漢朝廷纔有這個資格。

陳國哪怕編好字典,漢室朝廷稍作刪減補充,那就是大漢的字典,平白爲朝廷做了嫁衣。

除非陳國卡死朝廷的印刷渠道,讓朝廷即便編纂出字典,也無力大規模印刷,只能以謄抄、石經的方式存留、傳播。

可陳國會卡死朝廷的印刷渠道?

陳國不會,很多方面,陳國的先進技術都是樂於分享的。

所以習忠斷定陳國不可能獨力編纂字典,耗費人力、物力編出的字典,會迅速被漢室朝廷拿走,改頭換面,到頭來一無所獲。

因此最大可能性是陳國與朝廷協力編纂字典……這樣主導地位是朝廷的人。

現在急着去麥城加入啓蒙字典的編纂團隊,固然能積累經驗,可今後編纂大字典,絕無可能再躋身於主導地位,會喪失許多文字的解釋權。

龐宏擔任過一年多的北府主簿,北府機密他幾乎都知道,就連田信與曹丕的書信聯繫,也是他經手整理的。

總的來說龐宏對曹丕沒有多大惡感,曹丕即位之初,青徐不穩,曹丕率軍巡視到譙郡,期間做了許多撫慰人心的事情。

比如聽說龐林妻子習氏撫養孤女的義舉,就派人送了一套生活器具、服被,以改善習氏母女的生活狀況。

而陳國與漢室的關係早晚會發生變革,特別是如曹丕信裡推論的那樣,維持目前的狀態,對陳國最好,對此田信也是認同的。

天下一統,朝廷內的核心問題就從統一,發展爲削藩、強幹弱枝、裁軍、休養生息,處處都跟陳國的發展相矛盾。

在這個天下一統的前夜,龐宏斷定陳國字典肯定會加速編纂,還會卡死印刷技術,趕在大漢字典面世之前,將陳國字典送到各郡各縣!

這種話,是不能對習忠說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四十章 糜芳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三十八章 呂蒙
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北風第七百七十三章 勇氣所在第五百五十七章 藍田青龍現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三百五十九章 王牌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三百七十一章 性格有缺第三百八十五章 學校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六百一十七章 爛攤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三百三十章 道不同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四百六十七章 患第四百七十五章 人皆思安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八百一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四十八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四十四章 臨沮第四百四十章 番禺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瞞報第三百二十五章 雙亡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七十七章 瘟疫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五百一十一章 龐季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四十一章 用餐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四十章 糜芳第四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三十一章 爭論第二百五十六章 魏無鹿第三百七十二章 隱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風病第三百四十三章 暗傷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七百三十八章 連升第四百二十七章 士戶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一百六十五章 調整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計謀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膽猜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熟悉的友人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四百三十九章 文和與亂第三百七十三章 南中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一百零八章 堵陽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五百五十九章 壓迫第二百六十四章 金身第三百六十七章 鄧城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三章 敗者無人權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第四百五十四章 專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噴子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零六章 米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七百四十七章 政務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三十八章 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