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

楊駒部防線下游五里處,正是燒當羌防線。

這是吳質打贏河西決戰,退軍時裹挾、強遷到關中的一支大型羌部。

東漢中前期燒當羌日益強盛,還曾擊敗過先零羌,後來被漢軍打擊,一蹶不振,沒能發展爲西羌領袖部落。

當然,這也間接保住了燒當羌的傳承……那些當過聯盟首領的部落,幾乎就沒有什麼好下場。

比如先零羌就是東羌大聯盟的盟主,整個東羌聯盟內的大小部落都可以視爲先零羌的支系,如果東羌成功崛起,那麼就會有一個名叫先零的強盛部族留名青史,而非先零羌。

結果正如大家所見的那樣,如日中天的先零羌幾十萬落的龐大勢力,被桓帝掃滅。

如此驚世駭俗的戰績,除了西羌各部會記憶很久之外,卻被其他勢力有意無意的淡化、遺忘。

此時燒當羌對面是鷹揚左衛、鷹揚右衛,這裡並不是北部主攻線路,但燒當羌不敢鬆懈分毫。

因爲他們與楊駒所部的側翼是張雄,張雄是來救場的,也是來督戰的。

現在各部修築的防禦工事都是單方向的,換言之,燒當羌、白馬氐部若是叛變,張雄就能對他們的後背發起猛烈衝擊。

張雄身後還有王忠,還有一支規模七千的武節騎士,這是從南匈奴五部中遴選,經歷過河西決戰的精騎。這七千武節騎士,是穩定局部地區的定海神針、殺手鐗。

吳質佈置的防線,可以說是層層監督,一環套一環,任何一個單位發生變故,那麼臨近的單位就能痛下殺手。

這些軍隊之間並沒有什麼歷史淵源,彼此沒有交情,軍令下達說砍就砍。

比如羌氐陣前作亂,張雄、王忠彈壓時會不會留手?肯定不會留手,怎麼高效怎麼來。

如果張雄、王忠倒戈,他們身後的七千武節騎士會不會留手?也不會留手,大家就沒交情,用刀劍逼着你去廝殺,總好過自己上前廝殺。

不止東部防區如此佈置,西部防區也是差不多的思路。

以南匈奴奴隸整編的歸義軍,以河西諸胡整編的奉義軍就釘在這裡,以抵擋陸議指揮的虎牙軍三衛。

爲了督促這兩支整編的雜胡僕從軍拼命奮戰,由長史郭淮坐鎮指揮,郭淮手裡還握着五千烏桓義從騎士。

烏桓人肯定會積極督戰,逼迫南匈奴、雜胡改編的這兩支僕從步兵去拼命。

這五千烏桓義從騎士來自內遷的烏桓部落,家屬就生活在河北,他們這幾年跟着吳質四處發財,已經有了強軍的傲氣,和對生命的漠視。

從地形、兵種上來說,北府兵強渡灞水參戰,肯定陣型不整;即便立穩後重整陣型,在廣袤平坦的鹿塬上,也會被騎兵優勢的魏軍分割。

而魏軍騎士又有新式馬具,田信想不明白吳質、郭淮的思路,可吳質、郭淮眼裡……自己一方最少有四成勝算,這已經很高了。

反正是不能撤退的決死一戰,別說四成勝算,就是一成,也要全力以赴去爭一個勝利的機會。

就在沉默對峙等待馬超抵達戰場之際,燒當羌的大小部落酋長、小帥、頭人們也聚在一起討論。

跟氐人不同,燒當羌傳承久遠,各支系部族結構穩定,其酋長、小帥幾乎世襲,村落頭人也多爲世襲。

爲了督促燒當羌積極作戰,這支五千人規模的小軍團裡,吳質還精心調配加入了一支千人規模的巴氐。

巴氐,故名意思,是糅合了巴人、氐人風俗、血統的部族;巴人,是戰鬥力的保證。巴氐的戰鬥力、士氣肯定高於普通的氐人,又跟羌人素來不對付,有這千人巴氐猛士督戰,容不得燒當羌放水。

這支巴氐的領袖是射獵校尉李虎,漢中之戰爆發時,李虎就率領部族向北遷移到略陽……然後就跟競爭對手燒當羌一起被吳質打包遷往關中。

巴氐巴氐,肯定是巴人習俗更重一些。

因此吳質效仿益州管理巴人的制度,將這支巴氐編爲射獵軍,由東羌獵將指揮,其下設立六名射獵校尉,各統一部。

益州地區的巴人有編爲守關軍的,也有編爲射獵軍的,都是治安兵,勉強能算地方常備;作爲服役的報酬,這些服役巴人的家庭不需要再繳納稅租……這是傳承久遠的一種血稅。

而現在,燒當羌的大小酋長商議陷阱鋪設問題時,李虎就板着臉,提筆勾畫陷阱的佈置圖。

就灞水兩岸的黃土塬來說,開挖陷阱實在是太方便了,不止是陷阱,就連戰壕都能輕易開挖。

現在氐人就跟老鼠一樣,在防線外圍挖了縱橫淺陌的壕溝,還引山溪澆灌……如果時間再長一點,溪水浸泡、沖刷,足以形成大片爛泥、溝壑。

可惜,馬超很快就要出現在視線內。

李虎不動聲色思索馬超出現在戰場引發的連鎖反應……這件事情很棘手。

此前巴氐、氐人、燒當羌都遠在天水、隴西、武都一帶生活,對田信的威名傳說缺乏認同,覺得太過離譜,明顯吹過頭了;可馬超不一樣,現在馬超繞了一大圈,又打回來了。

總懷疑燒當羌這個馬超的老朋友會戰場反戈,會乘機泄恨砍掉自己的腦袋,向馬超示好。

正是懷疑燒當羌的忠誠,纔有自己這千餘射獵軍的入駐、協防,就近督戰。

一場簡單會議結束,李虎又跟着大小酋長一起鋪埋木樁,劃定新的陷阱、壕溝開挖區域。

挖一條壕溝,黃土壘到壕溝北側,那就是一道十分有效的防禦工事。

李虎一同規劃區域後,就帶着佈置圖去山坡立寨的王忠本陣彙報此事,王忠許可後,燒當羌才能開挖新的陷阱、壕溝。

他來時,王忠也在研究麾下各部的工事圖,除了強端所部接引山溪注入塹壕,儘可能強化防禦工事時,其他白馬氐、燒當羌的工事修建就有些敷衍。

對土木工事缺乏熱情,更喜歡砍木頭埋設柵欄、鹿角,還有各種防馬拒刺……總覺得這幫人要搞大事情。

王忠審閱李虎帶來的新的規劃圖,也不在意燒當羌的小心思,隨手簽字批准,另問:“大都督命令各處製備毒煙、照明草苫,此二事進展如何?”

毒煙不能亂用,可裹着動物油脂捲成捆的草簾是夜戰必不可少的照明物。

北府擅長夜戰,在馬超抵達戰場前,北府有可能發動夜襲……也可能是假的夜襲,以達到騷擾、疲敵的效果。

起碼,今夜、明夜,要在灞水沿岸佈置許多草苫,徹底照明,不給北府襲擾的機會。

不然真真假假反覆侵擾,主動權又在北府手裡,誰能受得了?

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七百章 抉擇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章 文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
第五百五十三章 離心離德第三十八章 呂蒙第一百四十九章 護食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八十二章 貓第八百七十六章 不同軌第三百七十九章 光第一百九十八章 婚禮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五百二十六章 十二孫侯第七百章 抉擇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八百一十七章 想得開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二百二十七章 兵主廟第七十五章 留守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六百零七章 不信任第七百七十章 瑞獸第七百九十九章 風口之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竭第二百九十四章 議分兵趙公超欲除國賊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一百零一章 時不我待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七百二十章 鬥毆事件第七百六十六章 二八對比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四百零六章 戰機所在第一百四十六章 怨言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適的人選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收尾第二百九十二章 趨利害宗德豔力勸吳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五百七十五章 輔國將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白牛君第一百四十一章 落幕第五百六十四章 等待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七章 夷營督第七百五十章 溫泉館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四百零四章 反攻計劃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能等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場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八百一十二章 底線所在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一百五十一章 剪刀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四百九十八章 字典第六百二十一章 孝廉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五百八十九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三光道第二百九十八章 話鄉情蘇則思歸第一百六十八章 爛仗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嚴舞劍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八百二十二章 毒計第八章 文字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二百二十三章 簡體之倀第六百六十一章 投石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三百八十八章 巧合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五百八十八章 拒絕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三百八十三章 毒計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八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六百四十六章 幽雲六鎮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與喜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二百六十五章 後發制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碧第三章 嚮導官第八十三章 武昌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