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張燕受封

本就已經開始敗退的賊軍,自漢軍的重騎兵加入後,再次開始敗逃。整個戰場分爲兩撥,一撥是以漢軍的重騎兵爲主,步卒爲輔,相繼追趕着賊軍。

另一撥是以正同兩萬精銳賊軍交戰的趙雲所部。

張燕見大勢已去,自己的大軍已在戰場上到處逃命,而漢軍正肆無忌憚的屠殺。

夕陽未下,太陽高照,那橫屍遍野的戰場上,此刻早已血流成河,到處可見那頭部果着黃布的賊軍屍體,還有那嚎叫不停的悽慘聲,在戰場上飄過。

“傳令,撤軍。”

張燕知道這一戰他敗了,哀聲下令道。

看着戰場上血肉橫飛的屠殺場面,劉鵬臉上神色緩了下來,此戰必勝無疑了。

賊軍的敗退,使漢軍的屠殺更爲彪悍,戰場四處瀰漫着硝煙,空氣中的血腥味傳至百里。

張燕下了撤軍令後,賊軍如一窩蜂似的四散而逃。與趙雲部僵持着的兩萬精銳賊軍,亦開始撤退。

敗軍逃回到賊營中的所剩無幾。大多數賊軍亦在爭相逃命之時,被漢軍鐵騎追上屠殺而死。賊軍一戰而敗,伏屍數萬。整個戰場如同染上一層紅漆,到處可見鮮血流淌。

漢軍經此一戰,俘虜賊軍近三萬,屠殺賊軍近五萬之多。

四萬漢軍損失過萬,馬匹戰甲亦損壞頗多。

殘陽如血,等戰場上未撤退的賊軍全部投降後。劉鵬立刻下令:“全軍帶上俘虜、輜重撤兵。”

張燕雖敗,然其在大營中應該還有幾萬人馬,此時若反戈一擊,未列成陣的漢軍立刻就會崩潰。所以他不得不撤軍回營。

回營後,立即將戰死士卒的數目清點出來,得出的結果嚇劉鵬一跳。漢軍四萬步騎傷亡近一萬兩千人,還不算身上帶有輕傷的士卒。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將俘虜的三萬賊軍,抽調了兩千精壯編入步卒之中,其餘的全部關在大營中。

三日後,張燕派出信使拜見劉鵬,稱他自知不敵朝廷大軍,願率衆投降。

對於張燕這個人,劉鵬還是很瞭解。知其損失了十萬士卒,肯定會投降的,因此他連續三天並沒有前去叫陣,也未商議再次出兵之事,等的就是他自願率人來降。

張燕一方面派人請降,一面又派人攜重金前往洛陽拜見十常侍趙忠,以重禮賄賂其在漢帝面前爲自己說好話,請求率衆歸降朝廷。漢帝此時沉迷於酒色,對這些事情早已不關心,因此也就將這些事情交給張讓、趙忠等人處理。

劉鵬沒想到張燕會派人進京,若他在出兵攻打張燕,必會讓漢帝大怒。因此滿肚子怨氣的劉鵬,又上急奏於天子,請求率領兵馬一舉蕩平張燕此賊。

黑山平原之地,漢軍大營中,劉鵬暗自焦急道:“天子聖旨爲何還未到,難道朝廷真的同意張燕的請降。”

本以爲張燕就是案板上的肉,除了投降於他,再無更好出路。沒想到此人兩面三刀,表面上派人向自己請降,暗中卻又向朝廷獻媚。實屬小人一個。

不是每個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之人,就一定不會是小人。他被張燕所誤導,耽擱了六七日,才知道此賊早已派人進京。向朝廷請降了。被戲耍了的劉鵬,原準備立刻出兵將張燕一舉剿滅,誰料想張燕竟率軍進了太行山脈,行蹤不定。

等他派哨騎進入太行山脈,查探賊軍盤踞之地時,大軍已出征近半月有餘,營中本有一月之糧,自有了俘虜的賊軍後,糧食日益消耗,已不足堅持一月。本來每日都會給俘虜兩餐溫飽,自張燕率領賊軍進山之後,劉鵬大軍糧食缺乏,改成俘虜每人一日一餐,就這樣,他所帶的糧草也所剩無幾。

將張燕恨在心裡,暗自發狠,只要他日有了時機,定要將此人扒皮抽筋,以泄心中之恨。

又等了兩日,既不見劉宏的聖旨,也不見哨騎的探報。無奈下的劉鵬只好傳令撤軍。

經過這件事情,劉鵬暗自道:“這大好江山,內有賊寇,外有強敵環繞。看來要安心發展勢力了,朝廷之事不再去管,也不再爲這個昏君征戰沙場,這大漢天下隨他去吧。”

自此之事後,劉鵬率領大軍返回了幽州,再次裝病不理政事。暗地中,卻操控着上谷、代郡、涿郡、廣陽四地的軍政。

就在他率領大軍回到幽州不到十日,漢帝的聖旨到了張燕手中,升張燕爲平難中郎將,所部皆屬其統領。而對於率軍浴血征戰的劉鵬,漢帝並沒有下旨賞賜。

雖然張燕投降了朝廷,並沒有被劉鵬剿滅,但張讓還是履行先前的承諾,暗地裡派心腹來幽州,將兩張蓋了皇帝大印的聖旨交到劉鵬手中。

聖旨上只蓋了大印,並沒有寫清任命誰爲太守。

經過與賈詡的再三商議,決定將右北平太守交到黃忠手中,至於漁陽太守交到陳到手裡。這兩人不僅在軍中威望甚高,而且爲人都很忠心,也能處理政事,是最合適的人選。

決定了之後,劉鵬便在聖旨上,將黃、陳兩人的名字寫下,以黃忠爲右北平太守、陳到爲漁陽太守。兩人去上任時可帶五千士卒。因爲這兩地並不是無主之地,現今都有太守。而以黃、陳兩人的本事,以五千士卒定能平安上任。

黃忠升右北平太守後,劉鵬便留下趙雲的一萬鐵甲連環兵,準其帶領五百部曲前望廣陽接任黃忠之位。而高覽雖上次兵敗於張燕,經過再三考慮後,他還是以高覽駐守涿郡,協助沮授處理日常事情。

陳到走後,上谷的城防等事,劉鵬就交給了太史慈處理。

轉眼已過一月有餘,在過二十天就是十二月末,也就是大年之時。

上谷太守府中,一身白袍的劉鵬,劍眉醒目、丰神如玉;此刻靜站在後院中,眼睛盯着從天上飄下來的雪來,輕嘆道:“又是一年”。

第8章 世家大族!第60章 趙雲劫財第25章 離陽城的殺戮第6章 屠龍槍法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1章 呂布第22章 兩軍對峙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76章 滅程賊第60章 滅烏桓(六)第31章 鳴金第66章 龐德第68章 岳父大人?第51章 忽悠陳到第15章 愚昧無知!第79章 河北爭雄第16章 平叛第83章 離間計!第62章 鬆土第25章 邊章死第42章 槍矛森立第36章 右將軍第72章 小蘭第31章 鳴金第14章 大婚(一)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90章 曹操的詩第23章 斬將立威第42章 徵張燕(五)第121章 平息內亂!第84章 誣陷劉備第35章 陳倉(八)第45章 攻徐州第65章 美人周瑩第48章 曹氏第90章 月夜追殺!第103章 訓斥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24章 分兵取西河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74章 洛神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17章 北上幽州第五十七 文聘第68章 州牧第76章 大兵壓境第113章 入陣第8章 吐血的劉備第56章 滅烏桓(二)第97章 要當爹?第20章 貂蟬的媚第68章 岳父大人?第20章 貂蟬的媚第89章 羞辱第13章 虎宴(三)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4章 讓她感謝!第20章 識人之明第57章 羞辱曹操三人!第18章 泗水關第30章 四個兒子?第21章 夜攻泗水關第28章 陳倉(一)第73章 白虎祭旗第22章 兩軍對峙第40章 青州?第38章 徵張燕(一)第47章 逐鹿迎敵第78章 內外廝殺!第39章 徵張燕(二)第44章 戰前商議第50章 送行第12章 浪孟之戰第65章 鮮卑攻略第54章 行刑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34章 陳倉(七)第6章 捷報!第25章 回軍第65章 攻取荊州第10章 路遇典韋第14章 諸侯會盟第26章 公孫瓚死!第58章 滅烏桓(四)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76章 滅程賊第49章 大禮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10章 狩獵(四)第76章 裝病第41章 袁術到頭了第44章 戰前商議第1章 穿越第7章 洗乾淨脖子等着第25章 離陽城的殺戮
第8章 世家大族!第60章 趙雲劫財第25章 離陽城的殺戮第6章 屠龍槍法第87章 黃雀來了!第11章 呂布第22章 兩軍對峙第4章 深夜宿外室第76章 滅程賊第60章 滅烏桓(六)第31章 鳴金第66章 龐德第68章 岳父大人?第51章 忽悠陳到第15章 愚昧無知!第79章 河北爭雄第16章 平叛第83章 離間計!第62章 鬆土第25章 邊章死第42章 槍矛森立第36章 右將軍第72章 小蘭第31章 鳴金第14章 大婚(一)第117章 袁紹之妻!第90章 曹操的詩第23章 斬將立威第42章 徵張燕(五)第121章 平息內亂!第84章 誣陷劉備第35章 陳倉(八)第45章 攻徐州第65章 美人周瑩第48章 曹氏第90章 月夜追殺!第103章 訓斥第83章 皇后的風情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51章 陳琳!建安七子第24章 分兵取西河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74章 洛神第103章 五子張頜降!第17章 北上幽州第五十七 文聘第68章 州牧第76章 大兵壓境第113章 入陣第8章 吐血的劉備第56章 滅烏桓(二)第97章 要當爹?第20章 貂蟬的媚第68章 岳父大人?第20章 貂蟬的媚第89章 羞辱第13章 虎宴(三)第75章 激怒程志遠第4章 讓她感謝!第20章 識人之明第57章 羞辱曹操三人!第18章 泗水關第30章 四個兒子?第21章 夜攻泗水關第28章 陳倉(一)第73章 白虎祭旗第22章 兩軍對峙第40章 青州?第38章 徵張燕(一)第47章 逐鹿迎敵第78章 內外廝殺!第39章 徵張燕(二)第44章 戰前商議第50章 送行第12章 浪孟之戰第65章 鮮卑攻略第54章 行刑第23章 收張楊左右臂膀第116章 進城?民心?第34章 陳倉(七)第6章 捷報!第25章 回軍第65章 攻取荊州第10章 路遇典韋第14章 諸侯會盟第26章 公孫瓚死!第58章 滅烏桓(四)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76章 滅程賊第49章 大禮第110章 王成的密信?第10章 狩獵(四)第76章 裝病第41章 袁術到頭了第44章 戰前商議第1章 穿越第7章 洗乾淨脖子等着第25章 離陽城的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