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兩軍對峙

秋雨渲染了一幅靜秋雨韻圖,秋天的大地上原本是那樣的喧鬧,但是在經過秋雨的洗禮後,一切都是那樣的靜,更加顯示出了秋雨的韻味。

但是這副秋雨的韻味,劉鵬卻是體會不到!他只體會到了討厭的雨不停的下,營中將士的們情緒也隨着秋雨起伏,到處都是一股暮氣!

秋雨連綿數十日,終於在九月初八,天空中的陰雲消失,多日不見的太陽升起!

秋雨過後,大地總是一片蕭瑟,枯黃的樹葉吹的漫天都是,綠色的草木也跟着慢慢變黃!

沉寂數十日,劉鵬可算是等到晴天!

這些日子中,燕軍與公孫瓚是互不侵犯,兩軍都保持在沉默當中!

劉鵬知道公孫瓚是想靠此城,將他拒之門外,天氣一晴朗,劉鵬下令命顏良、文丑率一萬鐵騎,前去將糧草、軍械運來。

其餘大軍,靜在營中操練,操練場上的吶喊聲,將往日那股沉悶一掃而光!

臨淄城是青州治所,其城堅固高大,城前有條護城河,河水圍繞城池形成一個圓圈,又順東而下,流入黃河之中。

其城堅固,易守難攻,非樂安那殘破城池可比!

劉鵬能投入攻城的總兵力不到四萬,其餘盡是鐵騎,無法攻城!而公孫瓚,據此堅城,城中兵力不下於七萬,兩軍一比,劉鵬大軍處於劣勢!

公孫瓚憑藉青州一地。就有大軍近二十萬,其多是受了劉虞的精心治理數年成果。黃巾氾濫時,公孫瓚四處出兵。將黃巾俘虜聚於麾下,打造成軍,這才使得公孫瓚當年僅有泰山一郡時,便有數十萬大軍可用。

而現在,公孫瓚掌管青州一地,所得之兵馬,加上收編各處黃巾的所得。編成青州軍,其兵力在泰山有四萬多。在平原的五萬兵馬已被黃忠擊破。

各地仍有不下十萬的兵馬!有着這麼多兵馬的公孫瓚,雖只有一州之地,但也是劉鵬的勁敵。

數日後,燕軍氣勢恢復。將士們也從沉悶的空氣中緩過來,。

劉鵬開始着手破城,公孫瓚此人性格堅毅,非是一般人,勸降是不可能的,只有強攻一條路。

可要怎麼用兵,卻是劉鵬最頭疼之事,臨淄城高大堅固,打造雲梯進攻。只能是枉送將士們性命!

至於約公孫瓚出城一戰,劉鵬想都沒想,公孫瓚可不傻。他的大軍多是步卒,纔不會與燕軍鐵騎在野外硬碰硬。

“主公,攸有一計,不知可行否?”

“說來聽聽!”

荀攸微微一笑,低聲道:“黃忠所部近日已抵達泰山,不出三日。就會聯合高順攻破泰山,到時主公可密令他們率軍北上。屯兵十五萬於臨淄城前,在令幽州陳到、冀州張頜、兗州文聘率兵入青,橫掃青州各郡。”

荀攸之策可一用,只是兵馬調動,皆需糧草,今年又是大旱之年,各地賦稅收上來的不到三成,如何支應的這麼多軍隊調動?就是能支應,劉鵬也不敢輕易將府庫糧草調出來,哪樣來年就會因糧草不濟,而休兵停戰。

思慮甚久,劉鵬還是不能下定決心,現在的大漢遍地都是戰機,稍加錯過一個機會,就會引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這時,荀攸已然明白自家主公在擔心,遂輕笑道:“主公可是擔心糧草?”

“正是,本將多年征戰,靠的就是糧草!若是動用這麼多大軍,冀州的府庫非得掏空不可,那樣一來,本將來年征戰靠什麼餵養大軍?”

荀攸跟隨劉鵬多年,豈能不瞭解劉鵬脾性,遂輕笑道:“主公,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下替主主預算過,這三路兵馬入青州,所需時間不過兩月,而兩月之中,十萬大軍也不會消耗十萬槲糧草。而冀州府庫現有二十多槲糧草,幽州也有近十萬槲糧草,加起來主公一共有近三十多萬槲糧草。”

“就是給這三路兵馬用去十萬槲,主公來年征戰所需之糧仍有二十多萬槲,因此,依在下看來,主公完全不必爲糧草擔憂。”

劉鵬曾收到消息,公孫瓚在燕軍入青前,便將青州各郡糧草收了上去,現在的臨淄城大概有糧草十萬槲!

而公孫瓚在城中有兵馬七萬多,這十萬槲糧草可供七萬大軍食用四五月之久,那時早已入冬,燕軍的糧草恐怕也有不濟。

“公達,十五萬兵馬圍城數月,若還破不了臨輜城,到時又該如何?”

“主公,依在下來看,十五萬兵馬只需一月時日,必能攻破臨輜城。”

劉鵬眼露若有所思的光芒,問道:“這是爲何?難道公達與元皓一樣,也能知曉天文?”

聽到主公話中的打趣,荀攸難得臉一紅,道:“在下不如元皓!一月能破臨輜,完全是靠季節的影響!現在臨淄城前的護城河之所以水流喘急,是因爲雨季剛過,地面上的水匯入河中。”

“可再過一月,天氣漸漸寒冷,河水就會見底,我軍可用浮橋,度過護城河,強攻臨淄城!以高順將軍的統率兵馬之才,攻下臨淄,不過是小事一件爾。”

耳聽荀攸的自信之言,劉鵬不由的看不懂麾下這位謀士了,荀攸跟着他也有近六、七年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其用如此自信的口吻來道計。

難道是勝仗打多了,麾下人都有一中驕氣?這也不可能,荀攸的爲人他還是清楚的,既不顯水露水,也不驕躁,身爲謀士卻從無左右主公之令,相反其手中之事,卻是從來沒有出過差錯,這也是他每次出戰都喜歡帶着荀攸的原因。

劉鵬靠在主位上,神思良久,最終還是決定採用荀攸之言!

命黃忠、高順攻下泰山,率大軍沿途北上臨淄,又令幽州陳到、冀州張頜,各率兵馬三萬,入青作戰!

至於沒有召兗州文聘帶兵前來,乃是考慮到陳留還有曹操這個眼中釘,輕易不得動用文聘大軍,以防曹操率軍反攻兗州。

有了張頜與陳到的六萬兵馬,橫掃青州其他諸郡乃是綽綽有餘!

在給陳到的密令上,劉鵬還附加了一條,讓其在幽州帶夠三萬大軍三月之糧,再南下作戰!

至於冀州的張頜,劉鵬命其先率軍入青州,所需要糧草會有輜重兵送去。

將這幾條命令傳下,劉鵬便開始部署圍城!

鞠義率精兵一萬,文丑率鐵騎兩萬,共同圍住北門!

張遼率精兵一萬,顏良率鐵騎一萬,守衛東門。

趙雲率精兵一萬,鐵騎一萬,圍住南門,獨留西門,任公孫瓚離去。

這三門兵馬,全部離城十里下寨,而劉鵬親率一萬鐵騎,就在這三座營寨的後面,爲其形成相互策應!

漫山遍野的旌旗遍佈臨輜城外,蹄聲密集的鐵騎不斷來回奔馳!

燕軍圍城下寨後,既不攻擊,也不出兵叫陣,每日只顧操練、吃飯、睡覺。

這一奇怪舉動,公孫瓚卻是看不透了!

依燕軍之驍勇,應該在雨季結束後,就會發起攻勢!

誰知這劉鵬竟然不發兵攻城,屯兵於城下每日吃吃喝喝!

既然劉鵬不發兵,那公孫瓚也樂的悠閒,每日安排軍務之後,便是回家歇息。

九月中旬,黃忠、高順二人合兵攻取泰山,斬殺泰山太守臧霸及其部下孫觀等人,得其部卒一萬多人,正率兵北上而來臨淄!

劉鵬接到這個消息,大笑着道:“漢升、子安真乃當世良將。”

於此同時,張頜所部兵馬已於前幾日動身,現正往濟南郡進兵。

此郡地理位置不顯,城中守軍不過八千之數,依張頜才能,拿下此郡應當不費力氣。

幽州的陳到,也在前幾日率兵南下,正往樂安而來。

對臨輜城的戰事情況不怎麼好,可對其他青州其他諸郡,燕軍的形勢是一片大好。

劉鵬還沒高興幾下,冀州的田奉派探子送來一封書信,將劉鵬的心情攪的是一塌糟糕!

呂布這個不成器的東西,竟然在逃到中原後,與曹操互相勾結到一塊,兩人稱兄道弟,合兵一處,正發兵攻打司隸各郡,這些郡縣沒有大的諸侯,都是一些地方勢力,根本經不起兩人聯合掃蕩。

歷史上殺呂布的兇手,正和呂布勾肩搭背,成爲一條船上的盟友,這事得有多可笑!

劉鵬現在正急着攻打青州,騰不出手來收拾曹操與呂布這兩個跳樑小醜,將密信看完,劉鵬暗歎一聲:“呂布離死之期不遠亦。”

曹操是世之鉅奸沒,這樣的人豈會與呂布甘心瓜分司隸,恐怕司隸到手之日,就是呂布的死期。

而在關中的劉備,在攻下長安後,領驃騎大將軍,涼州各諸侯也多有賞賜,其中馬騰、韓遂被封爲左、右車騎將軍,徐榮、李傕、郭汜等人也都各有封賞。

劉備得了關中之地後,將其中大多數地分給其他諸侯,自己落了一個皇叔的美名。

同時,探子還查到劉備與徐榮聯繫緊密,兩人似合謀着什麼?

另外一事,就是劉備在年初之時得了一大才輔助,具體這人叫什麼名,探子還未查到。()

第17章 仁義?殘暴?第37章 營妓第102章 宗正府第14章 攻取東郡第3章 偷入蔡府第五十七 文聘第18章 路救賈詡第90章 月夜追殺!第43章 張燕受封第10章 曹操中伏第51章 據中原第53章 絕戶計第4章 傲氣第45章 攻徐州第84章 再次爲使第18章 瑣事第47章 兵不血刃第51章 良將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19章 陳到第46章 明帝劍第4章 偷渡何後第20章 貂蟬的媚第27章 三萬大軍第58章 滅烏桓(四)第59章 投降免死!第38章 三日破虎牢?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90章 月夜追殺!第67章 血腥遷徙第3章 北地年關第44章 縱歡第24章 萬兩黃金第54章 螳螂捕蟬!第13章 廣陽太守第55章 滅烏桓(一)第7章 組建水軍!第38章 徵張燕(一)第58章 新野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20章 識人之明第100章 安排第54章 大戰之前第72章 田豐出使第59章 陳到出征第14章 大婚(一)第107章 郭圖?淳于瓊!第29章 殺鄧茂第56章 留你一命!第46章 苦澀的李傕第60章 滅烏桓(六)第53章 漁翁得利?第111章 自裁?第48章 英雄?梟雄?第46章 罵陶謙第4章 偷渡何後第13章 晉陽!第67章 飲馬渡秋水第92章 投石車!!!第45章 錦衣衛第五十七 文聘第9章 前往洛陽第62章 荊州世家第113章 入陣第66章 萬里長江第71章 雪夜美人膝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29章 袁術敢稱王?第3章 王伯第27章 三萬大軍第30章 曠世大戰第49章 六個半州第49章 御宴第79章 河北爭雄第59章 伏擊董卓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44章 九卿之一第48章 千豔閣第24章 血戰第74章 主公第22章 兩軍對峙第66章 老馬伕第6章 洛陽皇宮第88章 破!第3章 屯兵長安第19章 攻樂安!第32章 出頭鳥?第34章 會盟!名望第101章 酒宴第52章 搬遷第69章 楊氏有孕第24章 炸開城門第35章 戰!!!第73章 稱帝?第70章 赤膽忠心第60章 趙雲劫財第54章 行刑第48章 曹氏第22章 劉表
第17章 仁義?殘暴?第37章 營妓第102章 宗正府第14章 攻取東郡第3章 偷入蔡府第五十七 文聘第18章 路救賈詡第90章 月夜追殺!第43章 張燕受封第10章 曹操中伏第51章 據中原第53章 絕戶計第4章 傲氣第45章 攻徐州第84章 再次爲使第18章 瑣事第47章 兵不血刃第51章 良將第57章 紛亂的荊州第19章 陳到第46章 明帝劍第4章 偷渡何後第20章 貂蟬的媚第27章 三萬大軍第58章 滅烏桓(四)第59章 投降免死!第38章 三日破虎牢?第1章 劉備出現了!第90章 月夜追殺!第67章 血腥遷徙第3章 北地年關第44章 縱歡第24章 萬兩黃金第54章 螳螂捕蟬!第13章 廣陽太守第55章 滅烏桓(一)第7章 組建水軍!第38章 徵張燕(一)第58章 新野第二十九 黃忠戰呂布第20章 識人之明第100章 安排第54章 大戰之前第72章 田豐出使第59章 陳到出征第14章 大婚(一)第107章 郭圖?淳于瓊!第29章 殺鄧茂第56章 留你一命!第46章 苦澀的李傕第60章 滅烏桓(六)第53章 漁翁得利?第111章 自裁?第48章 英雄?梟雄?第46章 罵陶謙第4章 偷渡何後第13章 晉陽!第67章 飲馬渡秋水第92章 投石車!!!第45章 錦衣衛第五十七 文聘第9章 前往洛陽第62章 荊州世家第113章 入陣第66章 萬里長江第71章 雪夜美人膝第82章 戰車騎顯威!第29章 袁術敢稱王?第3章 王伯第27章 三萬大軍第30章 曠世大戰第49章 六個半州第49章 御宴第79章 河北爭雄第59章 伏擊董卓第17章 董卓的咆哮第44章 九卿之一第48章 千豔閣第24章 血戰第74章 主公第22章 兩軍對峙第66章 老馬伕第6章 洛陽皇宮第88章 破!第3章 屯兵長安第19章 攻樂安!第32章 出頭鳥?第34章 會盟!名望第101章 酒宴第52章 搬遷第69章 楊氏有孕第24章 炸開城門第35章 戰!!!第73章 稱帝?第70章 赤膽忠心第60章 趙雲劫財第54章 行刑第48章 曹氏第22章 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