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

卻說,華雄斬了俞涉、潘鳳二將,心中甚是暢快,什麼十九路諸侯,個個都是無能之輩,自己還沒有用出七成實力,就殺的他們心驚膽寒,無人再敢出戰。

見對方營寨久久不見動勁,心中更是料定對方已無能戰之將,高興之餘,便喝道:“關東十九烏龜,快快伸出龜頭,讓你華爺爺斬之。”

“汰,小賊休得猖狂,待我許褚擒之。”奉命掣馬來戰的許褚聽的華雄狂言,立時大怒,拍馬來戰。

一計馬飛到了華雄跟前,兩員虎將就殺到了一處,二馬盤旋,雙刀並砍,殺的個難捨難分,天昏地暗。大戰三十回合,竟是未分勝負。

許褚勃然大怒,暗討:“吾以答應主公,必擒此賊,若不能擒,安有顏面回見。”想着,頓時虎喝連連,加緊進招,一時之間刀招迅猛無比,直打得華雄只有招架之功,卻無還手之力!

許褚本就長得一身橫肉,奇醜無比,此刻一怒,頓時有如地獄裡頭的黑金剛,煞氣凜然。

華雄見許褚如此本領,亦不覺心寒膽顫。知道再戰下去,自己必然有敗無勝。然只要自己受了重創,那汜水關定然不保,當即撤馬而退,不敢再戰。

許褚見其敗退,很不情願,突然翻身下馬,揀起一塊石頭就向華雄丟去,喝道:“賊子,看我飛石。”

許褚膂力過人,昔日就以百發百中的飛石絕技,打的入侵許家塢的賊寇頭破血流,名動一時!,此刻,奮力投出,飛石頓時就如離弦之箭,飛向華雄後心。

華雄聞見破空之聲,立刻回身阻擋。飛石擊在華雄刀上,華雄頓感手臂發麻,破空聲又至。原來,許褚共投了五塊飛石。

許褚的飛石絕技別運匠心,竟是以一盯一手法打出,顧名思義,飛石由同一點射向華雄。從正面看來,似是隻有一枚,其實是多枚齊發!

華雄撥轉馬頭,用刀磕飛了第二枚飛石,第三枚飛石又至,華雄再勉力用刀一封,虎口已被震裂,說時遲,那時快,第四枚飛石又到了,華雄此時已無力用刀封堵,一個蹬裡藏身,險險避過了第四枚飛石,華雄剛剛翻身回馬坐好,最後的第五枚飛石也到了,華雄盡力側了側身,避過心房要害,卻被飛石打中肩頭,再也坐不住馬上摔下馬來!

許褚催馬上前用刀逼住華雄,將之生擒。

軍帳中,孫燦見許褚久久未回,心中很是着急。

上首袁術冷笑道:“華雄驍勇,子羽麾下的那員大將久久未歸,恐已兇多極少了吧?”

孫燦默然不語,心中煩憂更盛。

袁術冷眼看着孫燦樂呵呵的想道:“若許褚被斬,我看你孫燦臉往哪擱。”

突然,營門外金鼓大作,號角長鳴,震天動地,好象山崩地裂一般,那鼓敲的震心,孫燦有些坐不住,心憂許褚安危,後悔說出生擒之語,起身出帳,打算去探了究竟。

剛一起身,就聽營帳外,馬鼓鸞鈴之聲“蹭蹭”響起,許褚高挺着胸膛,圓瞪着二目,後邊士卒押着華雄,大步走進軍帳。對孫燦拜道:“主公,褚幸不辱命,華雄在此。”

孫燦大喜道:“仲康無恙,燦心安矣。”

堂上袁紹大喝:“華雄小兒,汝斬我兩員大將,損我軍威,死不足惜。來人,將華雄拿下,推去轅門斬首祭旗。”

“且慢!”孫燦制止道:“華雄驍勇,斬之可惜,不如收爲己用,定能長我軍聲勢。”

“我軍將士有五十萬之衆(號稱的),豈會因區區華雄一人,助長我軍氣焰耶?還是推去轅門祭旗的好,如此不但可以大快人心,還可以爲俞涉、潘鳳兩位將軍報仇。”袁紹有些強詞奪理,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不想看到華雄這員虎將再加入孫燦的麾下,助長孫燦的聲威。加強他的軍力。

如果華雄要是願意加入他的麾下,相信他一定會舉雙手歡呼。

孫燦冷道:“袁本初,燦敬汝,才尊稱汝一聲‘盟主’,以求上下一心,全力討董。而非佔着盟主之位,因私而非公。若將華雄推去祭旗,可以挽回俞涉、潘鳳兩位將軍的性命,燦可以考慮將華雄交於你。但此刻,華雄僅是一個受奸人矇蔽的人才,所謂‘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華雄有大才,用之可爲國之棟樑,爲何要殺。況且,其是燦之俘虜,怎樣決定,不須盟主大人示下。”

袁紹氣得臉色發青,怒道:“你……”

曹操立刻截住話道:“盟主息怒,切勿爲此小事傷了和氣。”

袁紹冷哼一聲,不在答話。

孫燦不理會袁紹,對華雄道:“華將軍是明白是非之人,董卓暴虐,人神公憤。比之商湯殷受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商太師聞仲智勇雙全由在姜子牙之上,可聞仲之名卻遠無姜子牙暇耳。其中原由正是姜子牙乃正義之師,而聞仲卻逆天而行。

大丈夫處事自當恩怨分明,以求名垂青史。可將軍在萬惡董卓之麾下效力,即便功勞再大,也難逃天下有志之士的幽幽之口,落得聲名狼藉,遭後世百姓之唾罵?前車之鑑,還望將軍三思,棄暗投明,才爲明智之舉。”

華雄默然不語,良久他看着孫燦道:“孫大人是否忘記,不久前,雄在洛陽長街打傷大人一事乎?”

孫燦立刻笑道:“燦絕非小氣之人,那時你我各爲其主,即便殺了燦,我也不能怪罪於將軍。何況,那以是過去的事,此刻再提,毫無意義。”

華雄心服了,開始孫燦保他時,心志就有些動搖,後聽孫燦說的道理,又見他如此大度,讓他徹底的服了,嘆道:“大人大量,華雄心悅誠服,願投大人麾下,效犬馬之勞。若主公不棄,雄願取汜水關,以爲晉見之禮,贈於主公。”

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二十九章 無賴密探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四章 混亂的起點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五十四章 黃山毛峰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八十七章 誰誘誰?第二十八章 張飛之謀第十八章 負荊請罪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七章 九原呂布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十八章 偶遇奇人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三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一章 許都血戰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六章 周郎三策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五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三章 治理中原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十四章 巧布陷阱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八章 樊噲的後代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作品相關 人物簡介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第八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上)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三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三章 伐交之策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六十二章 出征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二十七章 忠貞見疑(中)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十六章 論戰第七十五章 用間第三十二章 七千殘兵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七章 太監張讓第九十章 兩條糧道第四十四章 初見郭嘉第二十四章 關張大戰 惺惺相吸第一章 凱旋迴朝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十章 孫燦救美
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二十九章 無賴密探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四章 混亂的起點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五十四章 黃山毛峰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八十七章 誰誘誰?第二十八章 張飛之謀第十八章 負荊請罪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七章 九原呂布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淮河之畔第十八章 偶遇奇人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三章 最毒婦人心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十一章 許都血戰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六章 周郎三策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五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三章 治理中原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十四章 巧布陷阱第十七章 零陵劉巴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八章 樊噲的後代第十四章 袁公路自取滅亡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作品相關 人物簡介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第八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上)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三十四章 錦帆賊甘寧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三章 伐交之策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六十二章 出征第七章 “虎癡”許褚第二十七章 忠貞見疑(中)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八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十六章 論戰第七十五章 用間第三十二章 七千殘兵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七章 太監張讓第九十章 兩條糧道第四十四章 初見郭嘉第二十四章 關張大戰 惺惺相吸第一章 凱旋迴朝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八十章 “凡炮”逞威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十一章 探得真相?第十八章 中伏博望坡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十章 孫燦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