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愁眉不展

劉協小心翼翼地將鍾繇枕下圓木抽了出來,換上一方舒服的棉枕。可想不到,縱然他的動作已然十分輕柔,卻還是驚動了鍾繇,讓他猛然睜開了佈滿血絲的雙眼。

“陛下,您這是?……”看清眼前之人後,鍾繇慌忙想要起身行禮,卻被劉協強硬地按了下去:“不必說什麼,好生歇息。”

看着鍾繇原本溫潤的臉已經快熬成了骷髏,劉協說不感動是不可能的。關中大旱,賑濟災民的任務,責無旁貸地落在了這位天子能臣的身上。面對這等攸關社稷的大事,鍾繇更是全力以赴,每天默默工作十個時辰,只在實在撐不住時,纔會眯瞪一會兒。

而他頭下的這截圓木,就是鍾繇爲了讓自己不至於睡得太死才特意換的,這樣只要一翻身,他就會驚醒。

“侍御史侯汶之事,朕已處理了。”看着鍾繇掙扎着還是要起來,劉協又開口了說了這一句。誰知鍾繇一聽劉協此話,當即面色更驚,猛然起身問道:“陛下,殺不得啊!”

劉協又一次忍不住鼻頭一酸,卻還是故作輕鬆道:“誰說朕殺了那侯汶?”

侯汶這事在歷史上,的確就發生這一年大旱上。並且,幾乎就是那位漢獻帝唯一的一次政績了。

這一年曆史上三輔大旱、田野不收,加之李傕、郭汜倒行逆施,人相食啖白骨委積,穀子一斛賣到五十萬,豆麥一斛也值二十萬錢。漢獻帝下令盡出太倉之糧,命侍御史侯汶督率兵丁爲饑饉之民熬製糜粥。可幾日下來餓死之人不見減少,漢獻帝懷疑賦恤有虛,命人在御座前量試作糜,結果發現水多糧少不能果腹,證實侯汶作弊。

原本,劉協以爲這事兒已不會發生,畢竟李傕、郭汜已死,而關中的大旱遠沒有到那麼悲慘的地步。但想不到,就因爲自己又御駕親征河內,這位侯汶還是負責了督率兵丁賑濟之事,且果然做出了與歷史上一模一樣的事,被尚書檯參奏。

“不知陛下如何處置了侯汶?”睏倦不已的鐘繇心憂朝堂,再也不肯闔眼,仍念念不忘向劉協問道。

劉協無奈露出了一絲苦笑,因爲鍾繇猜得不錯,當他得知此事時,第一反應就是要將侯汶推出去砍了。畢竟,關中百姓餓得吃不飽肚子,侯汶卻還喪心病狂在打災民的主意,實在殺一百次都不夠。

更何況,此番劉協決心改革吏治,正需要殺一兩個倒黴蛋來立威。這兩個原因加一塊兒,侯汶真跟趕着送死差不多。

可最終,劉協還是選擇了漢獻帝的辦法:杖責侯汶五十。

這件事的轉折,發生在李嚴的彙報上。按照劉協當時做出的決定,是斬殺侯汶且抄沒家產用來賑災的。可當李嚴率領五官郎前去抄侯汶的家時,卻發現侯汶家徒四壁,就連妻子也在紡織布帛分給災民。李嚴當即意識到事情不對,火速快馬縱闖未央宮,將此事告知了劉協。

劉協當即下令將侯汶從菜市口儈子手的屠刀下救了回來,責問他爲何不盡心賑濟,可想不到侯汶的回答卻是:“陛下,三輔之民自陛下登基後,日漸驕任,若在盛世自乃喜事,可災荒之年,百姓若不勞便可得食,自會尋釁滋事……而微臣每次少取太倉之糧,更是擔憂旱災未過、太倉之谷便已盡散,萬沒有貪墨朝廷一粒糧食啊。”

劉協當時羞愧地無言以對,雖然,讓人吃不飽是爲了避免發生更惡性的動亂事件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但劉協卻不得不承認,世上有個道理,叫做‘升米恩。鬥米仇’。

一個人過不過去了,他的鄰居給他照顧,給他一升米,他可以活下去,視這是一種恩德。可是他給一斗米,那鄰居日子過得好一點了,反而卻想,他明明可以給我十鬥米,卻只給我一斗米來市恩,可見是一個小人,反而生心怨恨。

恩不可輕施,否則百姓便不知道感恩,尤其如侯汶所說的三輔百姓。這些年劉協帶給他們的驚喜太多,讓關中的百姓們也開始變得驕縱起來。若是每日不需勞作便可飽食,他們會做出什麼事來,當真說不好。

“陛下此舉甚爲妥當,出太倉之糧可見其心懷百姓,不加侯汶重罪可見陛下體恤大臣,杖責五十又可令天下人知陛下賞罰分明。此事這般一舉三得,當真殊爲難得。”聽聞這位性情乖張的陛下此番竟沒有釀成大錯,鍾繇不由大爲欣慰。

“賑濟一事,朕還是太過草率了。”劉協有些臉紅,但還是硬着臉皮裝作從容道:“朕原以爲大旱之年,只要百姓有飯吃,有地方睡,就可無事的。侯御史之事,倒是給朕敲了警鐘。自今日起,漢室不再無償賑濟災民,你負責同董承、龐羲二人,安排以工代賑之事。”

“陛下,朝令夕改萬不可取。更何況賑濟已有月餘,百姓一旦不滿,更可釀至動亂……”鍾繇乃穩重細緻之人,當即看出了劉協此舉的弊端。

“放心,朕會在此同時下詔,以太倉之谷告罄之名,來減輕你的壓力。”劉協摩挲着脖頸,邊思索邊開口道:“你還可下令長安的官妓每日爲百姓義演,安慰民心……太學那一批新學員也不能閒着,每日裡令他們走訪百姓、瞭解百姓們的不滿,彙報官員們工作的缺漏,作爲一種監督。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朕已經回來了,兵權也有人可以調動了……”

鍾繇費力轉動着自己遲鈍的腦子,權衡着其中的利弊得失,最終點了點頭認同了劉協的觀點:他知道,從長遠來講,關中的百姓必須如此這般挺過陣痛。否則,長此以往,每逢災荒便要朝廷恩施賑濟,百姓也不想着求存自救,必然只會有害無利。

表面上來看,朝廷這樣做有些殘酷,百姓平時靠賦稅供養着朝廷,而災荒之年,朝廷就應該賑濟百姓。但事實上,假如朝廷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僅止於此,這樣的朝廷,必然是一個很沒有政治能力的朝廷。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僅火候要掌握好,且還要有作料、有方法,是一項含量很高的技術活兒,遠沒有直覺看起來那麼簡單。

“如此多管齊下,鍾愛卿便可安然入睡了吧?”劉協想完這些,又將鍾繇推回牀邊,示意鍾繇可以不必即刻就忙這些事:“愛卿乃朕之肱骨之臣,漢室未來更需愛卿這等敢於任事、能於任事的大臣。元常萬不可顧此失彼,累壞了身子。”

“能爲陛下驅策,爲天下蒼生做些實事,是臣的榮幸。”鍾繇臉上不由浮出一絲感恩,但疲憊的雙眼眨了眨之後,臉上露出一抹略帶調皮的笑意,又說了一句道:“陛下今日前來尋微臣,恐不只賑濟一事吧?”

劉協眉頭猛然一跳,他完全想不通自己掩飾的如此完美,怎麼還被鍾繇看了出來?

鍾繇見劉協這一反應,當即明白了過來,又一語中的說道:“陛下此番前來,想必是爲了取士一事吧?”

劉協不禁憮然,鍾繇又一次猜對了。但條件反射下,劉協還忍不住問了句:“鍾愛卿緣何知曉,朕此番前來還有他事?……”

“陛下自親政起,來尚書檯不過寥寥數次。若非此等大事……”

後面鍾繇說的什麼,劉協就沒聽太清楚了。因爲這一刻,他臉紅地已如火燒:鍾繇說的是事實,自己還真不算什麼勤政的好君王啊。

而就在這間屋子的隔壁,已有魯肅、楊修、李嚴、楊阜、姜冏、司馬朗等人靜候。劉協此番前來,原本就是想着請鍾繇一同參贊的,但眼見鍾繇這般辛勞後,他隨即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比起關中大旱,取士纔是劉協心憂不已的大事。畢竟,大旱終究會過去,只是一時之事。而取士攸關百年,更是漢室同各地諸侯競爭的軟性指標,他萬不敢疏忽大意,只能如履薄冰地做到萬無一失。

毫無疑問,朝堂當中,鍾繇和荀攸兩個人是最適合同劉協商議的。然而,同鍾繇一樣,荀攸爲兵制改革之事也忙得手腳朝天。好在,荀攸的忙,換來令劉協都讚歎不已的表章。而取士改革,仍舊讓劉協一籌莫展、焦頭爛額,恨不得將那些草包們點上一把火給燒了。

“陛下,取士一事,您當真以爲朝堂那些飽學之士,一點都不明白陛下苦心嗎?”鍾繇哀傷地嘆了一句,表情甚是糾結,以及還參雜了一絲充滿了失望的憤怒。

劉協哪裡不知道取士改革的癥結所在,卻只得同樣嘆息了一口氣。然後,他莫名其妙就想到:此事,就算是賈詡老狐狸親在,恐怕他也會愁眉不展吧?

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249章 槐裡城內的愛恨第312章 缺德的天子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381章 降劉闢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366章 第一猛將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319章 難道?……第414章 荀攸歸鄉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732章 一場遭遇戰第766章 袁紹四言第6章 匈奴皇親第213章 好大的膽子!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258章 小孩子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132章 撞牆頭第760章 出路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779章 入漢中第657章 越來越有趣了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29章 討價還價第386章 口音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425章 關羽襲曹操第801章 七年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559章 或許吧第438章 至小沛第604章 螳螂捕蟬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41章 王允王司徒也來了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381章 降劉闢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36章 偏不告訴你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478章 好丈夫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第75章 兩份詔書第365章 冷颼颼第561章 就在今夜!第712章 究竟何事?第83章 劉協的轉變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211章 出兵!第799章 最適合的地方第319章 難道?……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713章 買定離手啊!第375章 傻子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446章 英士與美酒第582章 軟和硬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621章 突然的出場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201章 士大夫、驢、胡蘿蔔第561章 就在今夜!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
第27章 今夜你會不會來?第249章 槐裡城內的愛恨第312章 缺德的天子第237章 小將李嚴第381章 降劉闢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361章 這怎麼回事兒?第416章 果然有蹊蹺第366章 第一猛將第316章 狗與骨頭第319章 難道?……第414章 荀攸歸鄉第215章 我不懂,也不想懂啊第755章 沒事兒放把火第1章 大喜大悲來得太突然第732章 一場遭遇戰第766章 袁紹四言第6章 匈奴皇親第213章 好大的膽子!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43章 時機尚未成熟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258章 小孩子第725章 博弈和交易第401章 你也學壞了第209章 正統的匈奴人第132章 撞牆頭第760章 出路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577章 我是真的蠢嗎?第87章 風雨後的寧靜第779章 入漢中第657章 越來越有趣了第358章 陛下…英明第461章 大過年的,喝杯酒,算了吧第364章 自相矛盾第623章 守株待兔第600章 你看着辦吧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29章 討價還價第386章 口音第527章 因果的玄妙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676章 朕的知識,都學雜了啊……第570章 險中逃生第425章 關羽襲曹操第801章 七年第216章 幽怨的李蒙第559章 或許吧第438章 至小沛第604章 螳螂捕蟬第214章 曹操的變化第44章 悄悄改變歷史第352章 天予弗取,反受其咎第41章 王允王司徒也來了第318章 死亡之谷第4章 要玩就玩大的!第454章 還有病更深的第309章 虎頭蛇尾第64章 李儒的奇怪建議第284章 計中還有計第153章 馬騰的抉擇!第381章 降劉闢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80章 徐榮的決定第243章 快來救命啊……第436章 偏不告訴你第688章 三千北軍不如十幾錦衣衛第478章 好丈夫第783章 這個日子有點不吉祥第31章 爲了復興漢室!第75章 兩份詔書第365章 冷颼颼第561章 就在今夜!第712章 究竟何事?第83章 劉協的轉變第612章 天子的反悔不叫反悔第722章 慨酒交心第211章 出兵!第799章 最適合的地方第319章 難道?……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713章 買定離手啊!第375章 傻子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114章 揭開底牌第677章 此間樂,不思蜀第226章 無膽之君!第446章 英士與美酒第582章 軟和硬第588章 袁術的顧忌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621章 突然的出場第595章 袁術的幸福時日第22章 富二代八十邁第201章 士大夫、驢、胡蘿蔔第561章 就在今夜!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