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大典

長安,

寒冬晴日中,迎來了天子凱旋歸朝後的第一次大典。

築壘的高臺上,旌旗飄揚,嚴酷的烈風這時非但沒有顯得令人討厭,反而在它的獵獵吹動下,所有人都彷彿親身感受到了這半年天子在外征討那雄渾壯烈的氣勢。

當然,這是在場所有兵士們的心中呼喊,而那些身裹着棉衣朝服的士大夫們,則一個個臉色陰翳,頗有些悔不當初的味道。

這次封臺祭天大典,是他們自得知天子凱旋後,秘密籌備了旬日才做出的決定。用意便是期待天子能明白他在自己這些士大夫輔佐下,才能順應天意,中興漢室的中心思想。

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歸朝之後天子一番看似隨意的安排,就將他們苦心積慮的籌備給扭轉變幻了味道。

天子說,封臺祭天大典乃是重事要事,安全爲第一考慮因素。所以,他要求務必有足夠的兵士護衛來保證他的安全。

在外征戰半年你都沒損半根毫毛,回到固若金湯的長安城後誰還能動你?——這是所有士大夫的心裡話,但他們卻沒一個人敢提出異議。

其一,天子的這個補充很穩妥,他們沒有理由反對。

其二,畢竟出征在外、指點沙場的是這位只有十三歲的天子,而不是平日口若懸河的士大夫。人家雖然大勝歸來,但經歷戰場兇險,未雨綢繆,小小心靈還有創傷,你敢這時候去觸這位小爺兒的黴頭?

你是老壽星吃砒霜——活膩了吧?

結果,就在他們有意無意忽略放任這條指示後,他們今日才發現,封臺祭天大典已完全變成了一場誓師的軍演大會。這與他們心目中期望的、通過肅穆神秘的儀式,來讓天子得知自己渺小、離不開士大夫襄助的典禮,已然大相徑庭!

一場封臺祭天的典禮,用得着整個長安的所有兵士全都過來護衛嗎?

在高臺的正下方,是整整三千的虎賁精銳。這些黃袍玄甲的將士全是徐晃一手重新組建起來的虎賁新軍,他們有的跟隨着天子遠赴郿縣、有的在李傕、郭汜大亂中斬殺過敵人首級、更多的就是在這場關東大戰中任勞任怨,甘爲天子臂膀無畏衝鋒。

他們一個個手拈長矛,揹負角弓,腰懸環首利刃,跨下河曲駿馬,氣勢雄渾。

羽林、期門、虎賁三軍,向來是大漢最精銳的軍隊,也是天子直屬的軍隊。兩年的時間,徐晃沒有把這支軍隊帶廢了,它重煥生機,還是一支天下強軍。最好的武裝還要最好的戰士來使用,這些戰士,很夠格。

黃臉的徐晃今日特意颳了鬍子,身穿一身鐵衣,外罩紅色大氅,頭上玄鐵的兜鍪,上插血色朱櫻,簡直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那些站在這支軍隊前的士大夫,感受着徐晃帶領這支部隊的殺氣,簡直連呼吸都小心起來了。

在徐晃的左側,是由皇甫嵩、朱儁兩位擎天宿將統帥的大漢北軍。兩位老將軍已滿頭白髮,年邁體衰,尤其皇甫嵩老將軍更是骨瘦如柴。可縱然如此,在大漢北軍的面前,所有北軍將士看到的仍舊是兩位老將軍挺直的脊樑和剛毅的背影。

北軍陣中,最矚目的還是徐榮的步軍營。他手提大刀,面容肅穆,猶如一座戰神的雕像。雖然他幾乎前半生很不得志,不是明珠暗投就是被朝廷排擠。但今日,他那肅穆的臉龐上卻隱忍不住的露出了一絲春風得意的味道。

因爲,能站在這裡,就說明了天子對自己的器重!

北軍作爲大漢的野戰部隊,士兵個個衣甲鮮明,面容猛惡,氣衝雲天。雖然衣甲比虎賁軍不上,但氣勢卻絲毫也不弱了。

被大漢南北兩軍拱衛着的士大夫們,驀然不知不覺就有些心驚膽戰起來。可等他們看清虎賁軍右側的兵士後,臉色就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虎賁軍的右側,率先是張濟、張繡這兩位叔侄統帥的西涼鐵騎,這支部隊曾經是整個長安人的噩夢。可他們卻又不得不承認,這支跨騎涼州寶馬、手提鐵矟、面容冷漠的騎兵,毫無爭議是整個大漢數一數二的縱橫良騎。那殺人不眨眼的氣勢,仍舊讓這些心理安慰已然翻身的士大夫們心有餘悸。

再之後的那支部隊,倒是令士大夫們臉色緩和了不少。當前一員將領,雖衣甲遠遠比不上大漢其他將領那般威風鮮明,但文聘那不卑不亢的氣勢,卻彷彿令人感到一員良將正在冉冉升起的期景。

而他身後那些兵士,清一色荊州軍打扮。這說明什麼,說明荊州軍已然囊入漢室軍團系列。大漢軍威鼎盛,引外州兵馬前來護衛,當真可喜可賀吶。

另一支部隊,就讓人有些摸不清頭腦。這支方隊只有八百人,卻個個身着重甲,手持丈八的長槍,槍鋒向前,一個個眼睛連眨都不眨。每個人看起來就如同一個戰場機器,令人望而生畏。

只是,如此的雄兵,令他們面前的將領仍舊微微蹙眉。而這員大將的容貌,已讓不少朝廷宿臣卻已回想了起來:他不是叛賊呂布手下,最善統兵練兵的高順嗎?

難道說,陛下與呂布之間,又發生了什麼?

還未待這些士大夫瞎想,最後一支部隊就令他們怒從心起了。這支部隊清一色不着兜鍪、裘皮爲鎧、坐騎驏馬、手持彎刀,最重要的一點,他們都披髮左衽!

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繫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古代中原漢族服裝衣襟向右,以‘右衽’謂華夏風習。‘左衽’一般指的就是中原地區以外少數民族的裝束。

孔子《論語.憲問》中有言: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由此可見,聖人對華夏文明有着多麼崇高體貼的愛護,又對異族有着多麼擔憂和懼怕!這樣的情節,是劉協前世講究開放包容的人根本難以想象的。

假如,需要一個例子佐證一下的話。那典型的就是明末清兵入關,多爾袞腦子發熱,令漢人剃髮臣服,發出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下辮的命令。結果導致江南所有沉默的百姓,在蠻夷大防的刺激下,舉城叛變清兵,闔門同族而死、闔門同夥而死者遍地皆是。清兵爲達這一目的,只能發動了揚州三日、嘉定三屠的血腥鎮壓!

而今日,在朝廷昭告天下的封臺祭壇慶典上,在所有士大夫心中這等莊重唯一,只能展示漢人優越的朝廷封典上,竟然出現了這樣一支異族騎兵。這怎能不讓在場的士大夫義憤填膺又憂心如焚?!

然而,就在這些士大夫交頭接耳,令負責此次司儀的太常卿種拂、以及掌管異族事務的大鴻臚周奐牽頭,帶領他們冒死覲見陛下以求大典純粹時。另一位司儀,那個小小的尚書令鍾繇,卻就在此時高亢地吟頌一句道:“典禮開始,恭迎陛下!”

一聲號令之下,虎賁南軍、大漢北軍及各色兵馬,皆同時動作起來,以着行雲流水般的步伐,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布成了一個法度森嚴的陣勢。甲冑和兵器反射着明亮刺眼的陽光,一眼看去,彷彿遠近燃起了一望無際的大火。

隨着大纛旗的擺動,漢軍的隊列開始變化,由中央向兩翼不斷延展開來,陣形的正面變得又大寬又大。這變化如水一般柔軟,沒有一絲一毫的凝滯。緊接着,數以萬計的漢軍齊聲吶喊,這山崩地裂地吼聲迴盪在未央宮中。造成翻江倒海一般的效果,幾乎把人的耳鼓皮都要震破了。

在場士大夫一個個手足無措,在大軍包圍中,他們就像一隻只抱在一塊兒取暖的小鵪鶉,可憐而傻氣。就在這些人已然在雄渾壯烈的軍呼聲中驚亂一片時,所有大漢兵士齊齊下馬,兵刃杵地,齊整拜倒吼道:

“恭迎陛下登臺,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刻,所有的士大夫已徹底被驚破膽核,只能在條件反射下匆匆跪地,迎頭看向那華貴雍容的少年身影緩緩走上高臺:“恭迎陛下登臺,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3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211章 出兵!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516章 怎麼能說‘不’!第436章 偏不告訴你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225章 馬將軍當心!第522章 一條狼?第258章 小孩子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697章 張遼挺不錯的第576章 鐵羌令第160章 長安城破!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562章 鶴翼陣第576章 鐵羌令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749章 烏巢見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788章 開赴蜀中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5章 董卓你湊什麼熱鬧?第68章 三個條件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578章 你行你來,不行我上!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24章 都特麼給我蹲下!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289章 幕後的幕後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372章 小人物與小人第321章 地底下爬出來的親兵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638章 朕的玉璽是山寨的?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524章 關鍵的消息第589章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第530章 馬超的處境第776章 劉協的迷茫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451章 散夥不幹了?第439章 劉協與劉備的第一次見面第304章 連環騎突第657章 越來越有趣了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342章 勸呂布第174章 朕,準了!第651章 要結束了……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48章 遣使關東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438章 至小沛
第467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33章 你可以安心去死了第514章 談判前的禮第193章 亂世的瘡傷第385章 他竟然知道?第211章 出兵!第502章 是非功過第418章 荀攸之怒第10章 套董太師的話第332章 防不勝防第546章 張郃的沉思第492章 這曹操就不地道了第447章 該不該聽令?第516章 怎麼能說‘不’!第436章 偏不告訴你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109章 已經很給面子了第585章 無憂宮、莫愁殿第513章 打不動就談判第210章 漢匈決裂?第580章 皇后,饒命啊!第164章 全城動員第477章 幸好你不會穿越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51章 郿塢論孫堅第717章 出青州、打袁紹!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225章 馬將軍當心!第522章 一條狼?第258章 小孩子第178章 莫要讓朕失望哦第104章 封官授爵第143章 荀攸原來都知道!第697章 張遼挺不錯的第576章 鐵羌令第160章 長安城破!第19章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564章 馬超,又見馬超……第345章 兩隻老虎與狐狸第144章 氣怒的馬超第723章 歷史的固執第562章 鶴翼陣第576章 鐵羌令第518章 談判開始第597章 看似正確的分析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368章 最終的地點第749章 烏巢見第703章 少做多說第788章 開赴蜀中第735章 大戰開啓第5章 董卓你湊什麼熱鬧?第68章 三個條件第504章 陰謀的前夕第578章 你行你來,不行我上!第738章 輜重亂敵第24章 都特麼給我蹲下!第761章 投降也分等級的第289章 幕後的幕後第453章 你是不是有病?第130章 來我家坐坐第744章 我們也會用計!第372章 小人物與小人第321章 地底下爬出來的親兵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382章 真龍卸甲第150章 又是謠言,有完沒完?第638章 朕的玉璽是山寨的?第327章 木牌上的袁紹第524章 關鍵的消息第589章 關愛智障,人人有責第530章 馬超的處境第776章 劉協的迷茫第35章 車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第40章 徐晃徐公明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222章 做人不能得瑟第462章 再見不如不見第451章 散夥不幹了?第439章 劉協與劉備的第一次見面第304章 連環騎突第657章 越來越有趣了第705章 步度根的咒罵第668章 朕需要一些好消息第396章 老狐狸要幹什麼?第42章 劉和出關中第11章 董卓的發家史(上)第342章 勸呂布第174章 朕,準了!第651章 要結束了……第699章 飛速行軍第149章 感謝天、感謝地第48章 遣使關東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341章 朕怎麼可能會輸?第603章 良將多,好煩惱啊第310章 飲茶之道第254章 虎豹騎,隨我衝!第438章 至小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