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噼裡啪啦被打臉

劉和在聽完韓珩的計劃之後,心裡對於劉放推薦的這人已經有了不少好感,覺得韓珩像個實幹之人,雖然言辭平實樸素,但卻給人一種踏實穩重的感覺。

不過,劉和並沒有當場拍下板來,委託韓珩立即前往遼東聯絡公孫度。因爲相比於說服公孫度從東面牽制公孫瓚,劉和想起了更爲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若是一旦促成,劉和在幽州就會有足夠的底氣,再也不用擔憂幾面受困的形勢了!

公孫度盤踞的遼東,雖然是大漢的東北邊陲之地,遠離中原地區,卻也因此而避免了遭受黃巾之亂的波及影響,成爲這些年間許多士人避禍的理想場所,而這些前往遼東避禍的士人當中,最有名氣的恐怕就是王烈、邴原和管寧三人了。

但是,除了這三人,還有其他一些名人,也是不可忽視的。

劉和就記得,與王烈、邴原和管寧同一時期避禍遼東的名人之中,還有一個劉政,另外還有一個在當時不太出名,但對劉和而言,卻是最有價值的人物。

這個劉和覺得最有價值的人物,名曰太史慈,是東萊郡黃縣人氏。

劉和能夠想起劉政,是因爲太史慈;劉和能夠想起邴原和管寧等人,也是因爲太史慈。

三國時代赫赫有名的江東猛將太史慈,爲何會與劉政、邴原等人在遼東相遇呢?

事情是這樣的,北海名士邴原與同郡的劉政一起避居遼東,他們都具有勇略雄氣,但因爲邴原是個沒有政治野心的隱居名士,而劉政卻與劉放有着類似的身份背景,是漢室劉姓後裔,所以就被遼東太守公孫度所忌憚。

公孫度之所以忌憚劉政,蓋因此時他在遼東已經成爲“土皇帝”,所以擔心劉政這個大漢皇室的後人來到遼東之後,將他好不容易鞏固下來的地方政權顛覆和佔據。畢竟當時遼東也是大漢疆土,郡內百姓還是認同劉姓皇室的統治和管理地位的。

公孫度尋個藉口搜捕劉政和他的家人,劉政於是逃跑和躲藏。公孫度發佈公告給各縣說:“敢藏匿劉政的,與劉政同罪!”。劉政被逼的走投無路,於是硬着頭皮來投靠名士邴原。邴原將劉政藏匿了一個多月,當時東萊人太史慈準備回家,邴原就把劉政託付給太史慈,讓太史慈將劉政帶離遼東。

那麼,邴原又是怎麼認識太史慈的呢?原來,邴原與太史慈都是青州人氏,邴原的老家在北海國的朱虛縣,而太史慈的老家在東萊郡的黃縣,兩地相距並不遙遠。當初太史慈在郡中擔任奏曹史,爲了替郡守免責,不懼怕得罪州里的大官,於是在青州就有了名氣,被邴原所知。而太史慈在得罪了州里的大官之後,爲了避免給家人和鄰居帶來災禍,於是從海上乘船遠赴遼東,與青州同鄉邴原做了鄰居。

對於太史慈這樣一位勇猛不凡、敢打硬拼的純爺們,劉和是非常欣賞和仰慕的。劉和記得太史慈在四十一歲那年病逝前說過這樣的話:“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多麼有理想有抱負的一位真漢子啊!要是太史慈死的不那麼早,估計後期在東吳武將陣營之中的地位絕對不止於一個折衝中郎將,建昌都尉!

如果劉和能在太史慈返回青州幫助孔融之前,將他招攬到幽州來,順手再將被公孫度逼得快要上吊的劉政也弄過來,這筆買賣豈不是大賺特賺?

要知道此時劉和如果向還是白身的太史慈伸出橄欖枝,不僅所需的成本最低廉,而且還能最大程度地收穫太史慈的忠誠,畢竟他是爲了躲避官家的迫害才離開的,而劉和父子兩個的身份地位絕對要比太史慈當初得罪的州里那位官員要牛bī顯赫多了。

只要太史慈投效過來,那麼他今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州里官員加害於他了。而且,以太史慈“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性格,他絕對是想幹一番大事的,若非如此,太史慈也不會先後爲孔融、劉繇和孫策三方勢力效命了。

伸出橄欖枝的一方,名聲夠響亮,勢力也不小,誠意也是足夠;被招攬的人處境很一般,名聲也一般,而且很想出世做一番大事。這些條件湊到一起,劉和實在想不出太史慈有什麼理由會拒絕招攬。

而且,隨着“信都會盟”的消息向各地傳播,估計劉公子用一國之地換無名小將的傳聞已經到了遼東,這可是對劉和求才之心的有力證明,相信太史慈這樣出身低微的人物聽了之後,也會很激動吧?

以劉和的估計,只要韓珩真的能見到太史慈,並且將自己寫給太史慈的書信交到他的手中,基本上太史慈是不會拒絕的。但爲了保險期間,防止這位猛將與自己擦肩而過,結果成了心中永遠的痛,劉和還是決定好好跟李嚴、劉放兩人商量一下,保證韓珩要麼不去遼東,去了就把太史慈和劉政給弄回來!

下定決心,劉和於是對一臉期待的韓珩說道:“子佩兄,去遼東聯絡公孫度的事情,我決定委託你去辦理,但茲事體大,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詳細的謀劃,這幾日你暫且在府中住下,等各方面籌備完畢之後,再出發也不遲!”

劉和對韓珩的稱呼從“韓先生”到“子佩先生”,現在又成了“子佩兄”,是個人都能聽出其中的不同,韓珩這麼聰明的人當然也聽得出來,所以急忙說道:“一切都聽公子的吩咐和安排!”

劉和轉頭對一旁的劉放交待:“子棄,你陪子佩先去安頓下來,待會正方從外面回來之後,你們三人同來我書房一趟,我有事情跟你們商議。”

劉放和韓珩一幻俠頭,離開了議事廳。

劉和最近採納了趙該和齊周的意見,讓府中下人將緊鄰西院的一些房舍清理了出來,將自己的二十名衛兵安置到那裡去居住,這樣就將西院的房間騰了幾間出來,正好安頓像劉放這樣新來投奔的屬下居住。韓珩被劉和留在府中居住,也就意味着得到了劉和的首肯,算是尋找到一處棲身之地。

以後等劉和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他肯定是要在薊城重新安置一處府邸的,不能老是這麼跟着老爹擠在一起居住。劉和今後的秘密只會越來越多,就算跟劉虞也不能全都交底,所以分開居住纔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若是可能,劉和今後還要離開薊城,單獨尋找一塊地方秘密發展,到時候就可以任意地描繪和支配了。

劉放領着韓珩來到一間空着的客房,開心說道:“子佩兄,你就暫且住在這間房內,正好與我隔壁。有什麼缺少的物品,直接對院內的衛兵吩咐就行。”

韓珩感激地劉放說道:“多謝子棄賢弟對我的事情如此上心,若非你今日舉薦,珩只怕無緣見到公子,更不可能成爲州牧府中的賓客。”

劉放擺手,說道:“子佩兄言重了,你本就是一位能幹之才,加之又與王縣尊私交甚篤,我也曾受王縣尊的恩惠,於情於理,都該向公子極力舉薦你纔對。今日見了公子之後,感覺如何?”

韓珩回答:“與我以往所見的那些富貴公子大有不同,感覺與公子相處,如沐春風,沒有壓抑緊張,可以直抒胸臆。”

“這次你若是能將公子交待的事情辦成了,今後定會得到公子的賞識和器重,前途不可限量啊!”

“子棄賢弟,我覺得這話放在你身上更加合適!”

“得了,我還是別在這裡跟你閒扯,手頭上還有幾份公文要替公子起草呢,你先小憩片刻,待會等李正方返回,我們一起去公子書房。”

李嚴今日出府前往城內統計各類商鋪的數量和規模,一大早就走了,到現在還在忙碌着,似乎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劉和坐在空蕩蕩的前廳呆了一會,覺得無趣,正欲起身返回西院,忽然看見趙該黑着臉大步走了進來。

“公子,剛剛接到涿縣方向的急報!涿縣令被公孫瓚麾下別部司馬、平原相劉備的義弟張飛所殺,縣中大小官吏十數人也慘遭屠戮!”趙該有些氣急敗壞地向劉和彙報涿縣發生的殺官慘案。

劉和聽完趙該的彙報,臉色也變得非常難看,他覺得自己的臉似乎被人噼裡啪啦地抽了幾巴掌!

劉和厲聲怒喝:“這個張飛,好大的膽子!竟然帶着士兵來涿縣殺官,他這是要挑起吾父與公孫瓚的仇恨和衝突麼?”

“公子息怒,此事過於敏感,還是等太傅大人從馬城返回之後再做定奪吧?”趙該出語勸說劉和。

劉和知道自己未來肯定會與桃子三兄弟發生衝突,但他沒有想到衝突來得這麼突然和快速,以至於聽說張飛帶兵衝進涿縣殺了涿縣的縣令和官吏之後,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什麼報復的手段和辦法。

鮮于銀是爲了給州里催糧才與張家莊的人動了手,這點事情根本算不得什麼大錯,若與趙雲在安次攻打趙家塢堡的行動相比,鮮于銀的做法簡直就是仁慈和寬容了。更何況,在當前大敵犯邊的情況下,向州里大戶們徵收糧食也是理所當然,張家莊憑什麼抗糧不交!

劉和忽然想到以張飛那個暴脾氣,居然沒有帶着士兵一路追殺鮮于銀,頓時一陣後怕。以張飛的身手,不知深淺的鮮于銀若是跟他對上,還真有可能被幾個照面就刺死在馬下。畢竟,張屠夫在三國猛將斬殺武將數目榜上也是高居第三名的!

對於劉和而言,鮮于銀雖然不是最優秀的將領,卻是他降臨以來第一個見到的將領,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從忠誠度方面,劉和都不會允許別人傷害到他!劉和忽然覺得,是不是應該將趙雲從前線調回來,專門針對張飛展開一次誅殺行動。因爲劉和知道,以張飛暴烈的性格,今後若有機會,肯定不會放過鮮于銀的。

“來人啊,立即前去都尉府將鮮于都尉請來議事!”劉和黑着臉對身邊的衛兵說道。

PS:每天的推薦票不投,第二天也不會累積,南道懇請書友順手投出來,主要是爲了數據好看一些。

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98章 重任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4章 超級驚喜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57章 驅離第134章 顧慮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23章 大掃除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6章 申息軍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98章 重任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98章 重任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76章 分席議事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90章 發狠第64章 考校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45章 合圍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370章 離間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57章 後怕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49章 健身體操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85章 勾結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269章 愁婚第38章 相遇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
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469章 過街老鼠(上)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32章 大練兵(中)第313章 窩裡鬥,何時休?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98章 重任第56章 苦肉離間計第169章 勇不可擋第4章 超級驚喜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457章 驅離第134章 顧慮第304章 明修棧道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250章 拐啦,賣啦!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62章 打出來的和談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123章 大掃除第441章 滿盤皆輸(上)第504章 荀家多才俊第26章 申息軍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34章 初冬夜談(上)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98章 重任第363章 再建一城第79章 這是要弄啥第54章 慾壑難填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98章 重任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76章 分席議事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90章 發狠第64章 考校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9章 二十五騎第290章 連鎖反應(上)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45章 合圍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370章 離間第182章 李郭叛亂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157章 後怕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307章 鮮于輔的小算盤第49章 健身體操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191章 激戰長安(上)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82章 兩塊老薑都很辣第85章 勾結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531章 堂皇向南第161章 冀州急變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366章 迫不及待的鮮于銀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88章 鬥智鬥勇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37章 內訌與分裂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269章 愁婚第38章 相遇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213章 離別三件事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14章 小夥伴們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