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分席議事

劉和的強勢上位雖然來得有些快,但卻是順應了大多數人心的,在這個“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擔蔥兒賣蒜”的年代裡,出身顯得尤爲重要,因爲他的嫡長子和侍中雙重身份,沒有任何人此時敢於站出來指責和挑理。

昨日夜裡的兩場大火和兩場剿殺,對付的雖然是兇頑和姦細,但卻用鐵與血的事實告訴衆人,劉虞留在薊縣的班底是過硬的,大公子的手段是狠辣的,誰要是在這個節骨眼上整什麼幺蛾子,只怕下場不會太好。

端坐在正中主位之上的劉和看上去是那樣的年輕,但卻有着一股令人覺得振奮的精氣神,或許這就是上位者的氣場吧。

“諸位,在正式議事之前,先向大家介紹兩位同僚。請正方和子龍上前與大家相見!”

李嚴和趙雲方纔已隨劉和入內,此時正站在帷幕後側等候劉和的召喚,聽到劉和的聲音之後,大大方方地走到廳中,向衆人作揖行禮。

“正方先生是吾路過南陽時招攬的幹才,出身世家,經史子集無不通曉,曾在郡中爲官,聲望頗高。如今正是用人之際,吾欲代父聘正方先生爲州中從事,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劉和一臉“謙和”地看着大家,似乎真的在問大家有什麼意見。

鮮于銀跟隨過劉和一段時間,已經開了竅,知道劉和最喜歡在這種時候有人“捧哏”,於是裝作不經意地說道:“大家或者不熟悉正方先生,但某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這次在城中抓捕兇犯奸細的各項行動,多是出自正方先生的謀劃。”

衆人原本對忽然冒出來的這個李正方還有幾分輕視之心,聽了鮮于銀這話,頓時心裡一緊,再也不敢掉以輕心。

要按鮮于銀的說法,這個李嚴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狠人啊!

見衆人沒有出言反對,劉和接着說道:“子龍是常山真定人氏,有萬夫不當之勇,一身武藝出神入化,足與虎牢關下虓虎呂布一決高下!日後大家會有許多機會見識子龍本領,此處不再贅述。吾欲代父任命子龍爲太傅衛隊統領,職位同都尉,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廳中衆人對於李嚴或許陌生,但是近日已經隱約聽說了大公子在信都會盟時,用一個安平國從公孫瓚手中換來一員小將的事情,此時又聽說趙雲竟然可以與天下第一猛將呂布對陣,心裡都是大感驚駭,哪裡會出語反對。

至於公子所說的組建“太傅衛隊”,也是不好出語反對,人家父子倆想招些打手保護自己,這也是人之常情。如今世道紛亂,時不時冒出賣主求榮之類的事情,沒有忠心耿耿的衛隊跟隨,又有幾人可以高枕安睡?

“既然大家沒有不同意見,便請正方和子龍入座!”劉和說這話的時候,一臉微笑地看着李嚴和趙雲,似乎對於自己今日的安排十分滿意。

李嚴看着正衝自己微笑的劉和,心裡一陣無語。公子大事不糊塗,可這心思也太不細膩了吧?你讓我和趙雲此時入座,倒是給我們安好坐席呀!

趙雲還沉浸在公子剛纔說的那句“足與虎牢關下虓虎呂布一決高下”話裡,他從沒有對任何人說過深藏在心頭的那個願望,那就是有一天可以正面單挑號稱“天下第一猛將”的呂布,堂堂正正地戰而勝之。

如今,公子當着衆人的面稱讚自己足以與呂布一決高下,這讓趙雲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趙雲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就衝着公子今日這句話,此生誓戰呂布!

趙該的反應還是很快的,他看出了不妥,立即出語說道:“公子,今日所議之事衆多,不如暫歇片刻,也讓大家與正方和子龍二位親近熟悉一番?”

劉和被趙該這麼一提醒,才意識到自己趁着上位之際強勢安插親信進入州中官吏體系,這廳中的坐席位置就需要重新佈置,否則大家你推我讓的,場面就不太嚴肅好看。

“趙別駕此言甚好,理當如此!”劉和順坡下驢,趕緊閃人。

廳中衆人暫時散開,有人去茅廁解決內急問題,有人悄悄向府外傳遞這些重大消息,還有的三五個聚在一處小聲嘀咕……府中的下人按照趙該的授意,正在往內搬運着幾張新的坐席,然後將廳中衆人的坐席位置做出調整和佈置。

後廳之中,鮮于輔、鮮于銀、李嚴、趙雲等人圍在劉和身旁。

“公子,嚴非常感激您的提拔重用,只是不等太傅大人返回薊縣便給我和子龍在州中謀取位置,會不會惹得太傅大人不喜?”李嚴有些擔憂地問道。

劉和一臉輕鬆地回答說:“正方不必爲此事擔憂,今日當衆宣佈對你倆的任命,並非我一時念起。這幾日從馬城方向傳回的消息日見嚴峻,爲了你們今後行事方便,也顧不得那些細枝末節了。父親大人那邊,我會專門書信一封,就此事向他做出解釋。倒是你們二人,一定要儘快適應新的職位,心裡不要有什麼顧慮,只管放手大膽的去做事!你們做出的成績越大,便是對我最大的支持,別人也就不會質疑和閒話。”

“嚴一定不負公子期望!”

“雲誓死爲公子效命!”

李嚴和趙雲面帶感激向劉和表態。

“弼誠兄、明輝兄,你們二位皆是吾父倚重的干將,也是幽州的老人,今後要多多幫助支持正方和子龍,我們要把眼睛往前看、往上看,切莫只盯着腳尖前面的三尺之地。相信我,區區都尉之職,只是開始,將來大家一定會出將爲帥,統率大軍橫掃天下!”

當着鮮于輔和鮮于銀的面,劉和這番話說的推心置腹,既委婉提醒兩人不能跟趙雲和李嚴在窩裡內鬥,又鼓勵他倆把眼光放長遠,今後自己同樣也會對他們委以重用。

鮮于輔和鮮于銀不是傻蛋,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就在劉虞手下升到了高位,他們同時抱拳,一臉鄭重地向劉和承諾說道:“公子今日提點,末將(卑職)謹記在心,不敢忘!”

半個時辰之後,衆人再聚前廳議事,此時廳中的佈置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只見原本屬於劉虞的坐席被往右稍微挪了一些,然後在其旁邊左側稍微靠後的地方擺上了一張同樣大小的坐席,這樣看上去右側的坐席便略微比左側的尊貴了一些。

下首右側幕僚席中最靠主位的一個按例留給了別駕趙該,左側幕僚席的第一個席位則留給了治中齊周。緊挨着趙該旁邊的席位爲公孫紀,公孫紀過去的位置則是留給了從事程緒、東曹掾魏攸。挨着齊周位置往左邊去的是鮮于輔、鮮于銀、李嚴和趙雲四人。

其餘職位較低的官吏則分別在左右兩排各五張席位的後方起了兩排,然後依次坐下。

如此一來,主位左右兩側的十張席位上已經明確了九人,還剩魏攸所坐的右側那張席位暫時無主。

這張席位,對於廳中很多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衆人落座之後,趙該便派人前去西院將大公子請了回來,繼續議事。

劉和自然是坐在了劉虞旁邊新添的那張坐席之上,這也是他本人暗中向趙該這麼要求的。

劉和可不想等到劉虞返回之後自己去跟趙該搶坐席,所以索性在老爹身邊又加了一張“小板凳”,想必仁慈寬厚的老爹也不忍心將他趕走吧?

議事繼續進行,這次劉和不再多言,而是將話語權交給了趙該和其他人。

趙該說道:“齊治中帶人前往良鄉、昌平、廣陽、涿縣等地籌措糧草,已經走了五天,具體情況不日將會回報。按照今歲各郡上報的糧食收成,這批糧草當可如數籌齊。現在的難題是各縣糧草皆儲備於各處城中,若是將這些糧草運回薊縣之後再集中運往馬城,勢必會耽誤時間,但若是分開向馬城運輸,則途中的安全就難以保證。”

趙該說完之後,衆人眉頭緊鎖,紛紛思考對策。

不等衆人想出辦法,李嚴便開口說道:“趙別駕提出的這個問題十分要緊,嚴覺得若要妥善解決,當分作兩步走。”

劉和問道:“正方且說說看,該分哪兩步來走?”

“第一步,立即從薊縣運送一批可供大軍食用十五天的糧草送往馬城,隨軍還可送一些酒肉和過冬所需的被服衣物,以解大軍的燃眉之急,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

“第二步,從薊縣派出三支押糧隊伍分別前往薊縣北面、西面和南面接收糧草,然後採取接力的方式分段將各地的糧草向着灅水中段的涿鹿運輸,等到這些糧草分批運抵涿鹿時,最早一批從薊縣出發前往馬城的運糧隊伍已經返回,正好可以與後面的運糧隊伍在涿鹿交接。”

李嚴果然沒讓劉和失望,第一次在衆人面前出謀劃策,便拿出了很高的水準,至少劉和本人聽了之後覺得非常可行,挑不出什麼毛病。

但是,只有大家都說好,纔是真的好。不等劉和表示讚賞,立即便有人對李嚴的建議提出質疑。

公孫紀大聲說道:“李從事的這條提議看似可行,但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如今薊縣之中只有三千騎兵和五千步兵,若是分散到各處押運糧草,試問誰來守城?若是薊縣不穩,又何來的前方軍心穩定?”

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2章 怦然心動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75章 常平倉第26章 申息軍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372章 狗急跳牆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12章 欲擒故縱第62章 追趕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38章 狂飆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71章 歸順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476章 補天裂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344章 鎮胡碑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27章 當頭痛擊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83章 子龍威猛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36章 勸說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77章 謀定第40章 雞飛狗跳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86章 追!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97章 危急關頭第246章 北訪(上)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21章 公子練兵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436章 勸說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60章 信都會盟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62章 追趕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45章 振勇營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367章 謠言第299章 香餑餑第247章 北訪(中)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21章 鬥嘴第26章 申息軍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479章 作死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185章 飛熊軍被坑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
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117章 坑爹的鐵蒺藜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22章 怦然心動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475章 常平倉第26章 申息軍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372章 狗急跳牆四零零章 單福之能第12章 欲擒故縱第62章 追趕第229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338章 狂飆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50章 大戰開始第371章 歸順第143章 挑撥,抹黑!第398章 喬遷之喜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476章 補天裂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344章 鎮胡碑第165章 冠禮與親事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27章 當頭痛擊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318章 三人成虎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83章 子龍威猛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436章 勸說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77章 謀定第40章 雞飛狗跳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286章 追!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22章 兩隻土鱉戲老曹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97章 危急關頭第246章 北訪(上)第92章 送顆人頭去馬城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21章 公子練兵第224章 徐晃對郝昭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61章 倉惶北顧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436章 勸說第135章 旁觀者清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162章 可怕的文宣隊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60章 信都會盟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62章 追趕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263章 強國五要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45章 振勇營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367章 謠言第299章 香餑餑第247章 北訪(中)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21章 鬥嘴第26章 申息軍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479章 作死第499章 三個女孩一臺戲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185章 飛熊軍被坑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