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鬥智鬥勇

趙雲率領騎兵在長安城四周陪着李郭叛軍“躲貓貓”,這種明顯耍無賴的戰術,是由郭嘉提出來的。

這一招看似有些兒戲,實則陰險,不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存己方實力,還能拖垮圍城的叛軍,與漢初的“彭越撓楚”有着相似之處,與後世鼎鼎有名的“游擊戰”也是不謀而合。

游擊戰講究的就是在運動之中殲敵,遇到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則遠遠避開,讓其發現不了己方蹤跡,等到敵人想要退走時又忽然衝過來掏敵人菊花一把,然後不等敵人反擊,趕緊掉頭就跑。如此三番五次的折騰,足以將最強大的敵人也搞的精疲力竭,最終空門大開,敗得一塌糊塗。

想玩這種“無賴”戰術,需要三個條件。

第一條就是你得跑的比敵人還快,不然就成了送死,而不是遊擊;第二條是統兵的將領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敏銳的洞察力,否則容易落入敵人精心佈置的陷阱,或者貽誤了出擊的時機;第三條是需要一處藏身和落腳之地,不能像浮萍一樣四處飄蕩,得不到修整和後勤補充。

幽州騎兵來去如風,機動能力高出叛軍一大截,所以符合第一條;趙雲、張郃兩位將領都是不可多得的統兵之才,再加上一個變態郭嘉,所以符合第二條;率領步兵後續跟進的徐榮已經悄悄進駐了靠近長安的某座小城,足以爲騎兵提供庇護和支援,所以滿足第三條。

李傕現在雖然還沒有摸清趙雲的落腳之處,但他卻意識到了趙雲這種只擾不打的戰術會給聯軍造成巨大的威脅,所以立即想出了集中各方勢力的全部騎兵,與趙雲進行大規模騎戰的辦法。

李傕出生於涼州北地郡富平縣,爲漢名將李廣後人,對於關中一帶的地形極爲熟悉,特別是長安城方圓百里盡在他胸中。爲了徹底消滅趙雲這股攪局的騎兵,李傕與賈詡反覆推敲,終於想出了一條圍殲之計。

前文裡曾經提到,王允派出名將皇甫嵩率領一支兵馬前往郿塢攻打董卓的老巢,等他大破郿塢誅盡董氏族人之後,卻因爲無法搬走董卓這些年搜刮而來的巨量民脂民膏,只好親自率軍駐守,等候長安方向派出大軍前來接應和押運。

然而,不等長安方向派兵前往兩百多裡外的郿塢搬運財富和糧草,李傕和郭汜便率領部隊從洛陽返回了關中。這麼一來,皇甫嵩的部隊就成了孤懸在外,有家難回。

李傕爲了引誘趙雲的部隊出擊,故意向圍城的士兵們散佈消息,說自己準備抽調兩萬兵馬趕回郿塢將皇甫嵩趕跑,然後將郿塢裡面的金銀財寶和大批的糧草輜重搬到長安來,專門獎賞攻城有功的將士。

李傕這一手十分高明,不僅穩定了被趙雲擾亂的軍心,還鼓舞了士氣,同時還將消息散佈了出去。

過了幾日,圍攻長安城北面和西面的部隊被抽走了一半,他們另組一軍,由校尉樊稠率領,從長安城西北方向五里處的渭橋上通過,看樣子似乎正是要去攻打駐守郿塢的皇甫嵩。

樊稠率領這兩萬兵馬過了潏水和渭水之後,沿着渭水北岸緩緩行軍,走到細柳聚一帶時,忽然被趙雲率領的騎兵堵住了去路。

樊稠看着遠處奔騰而來的騎兵,冷笑着自語:“終於還是忍不住前來攔截了麼?今日便讓你們這些幽州蟊賊們見識一下我涼州強兵的厲害!”

“停止行軍,成方圓陣收縮,長槍兵、長戟兵上前,盾牌手掩護,弓箭手準備!”

隨着樊稠一聲令下,所有士兵立即停止了行軍,就地開始列陣,絲毫不懼眼看就要衝殺過來的大隊騎兵。

身處中軍的趙雲,看到忽然遭受襲擊的叛軍竟然表現的如此沉着冷靜,似乎專門等着己方前來一樣,頓時心中警兆大生。

“全體聽令,轉向正西,立即撤離此地!”

趙雲一聲令下,大軍不再向樊稠軍接近,而是扭頭向着郿塢所在的方向迅速撤退。

趙雲率軍離開不到一會,便見李傕指揮着一萬五千西涼騎兵,忽然從北邊的平陵方向朝着細柳聚包抄過來,正好堵住了向北的去路。

細柳聚的南面是渭河,北面是李傕呈弧形包抄過來的騎兵,東面是樊稠的步兵原地列陣,如果剛纔趙雲率領部隊與樊稠的部隊開戰,那麼結果便是被李傕和樊稠的近四萬部隊內外夾擊,徹底無法脫身。

換做其他將領,情急之下一定會選擇率領部隊向着北方撤退,而趙雲卻令人意外的選擇了向西撤退,正好避開了從北而來的李傕,這樣的臨機決斷,更加令人驚歎。

李傕看着已經遠去的趙雲,緊緊皺起了眉頭。

樊稠此時來到他的身旁,沉聲說道:“大人,這個趙雲真是不好對付,我們如此小心謹慎,竟然還被他察覺到了異樣,全身而退!”

李傕說:“雖然此次設伏沒能重創他的騎兵,但卻成功的將他逼到了長安以西四十里外,也算是大功一件。我們現在率軍返回長安,你和郭校尉、張校尉立即率軍全力攻城,我則率領騎兵在潏水至渭水岸邊遊弋設伏,堵截趙雲再度返回,我就不信這次他還能插着翅膀飛過渭水和潏水!”

長安城周圍五十里內,有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從附近流過,因此被人稱爲八水繞長安。李傕和賈詡精心謀劃,這次就是充分藉助了地形之利,將趙雲的騎兵引誘到渭水的北岸,雖然未能實現戰術上的剿殺,但卻消除了戰略上的威脅,所以依然不失爲一條妙計。

然而,當樊稠和李傕率軍返回長安城附近時,卻聽到了一件令他們震驚的事情!

就在李傕和樊稠率領三萬五千多兵馬離開長安的第二天,一支身份不明,人數超過一萬的大軍,夜裡突襲了北門外駐守的一萬部隊,等到東門和西門上的部隊趕來增援時,對方忽然全軍撤離,跑的無影無蹤。

這尼瑪的是個什麼節奏?大家費盡力氣前腳才把討厭的趙雲趕到四十里外去,怎麼後腳就遭受了夜襲呢?長安城附近到底有多少部隊!

李傕黑着臉前來探視北門外的軍營,發現己方士兵傷亡嚴重,各種損失更是慘重,就跟遭到了一大羣土匪搶劫一樣。李傕實在納悶,到底是什麼樣的部隊如此膽大妄爲,竟然能從靠着搶掠起家的西涼兵手中搶走東西。

“看來,是我們低估了城外敵軍的實力。如今不僅有趙雲的這支騎兵,還有一支人數過萬的步兵鬼鬼祟祟的躲在附近!必須馬上將他們挖出來,不然等這支步兵與趙雲的部隊配合起來,我們就有大麻煩了!”李傕憂心忡忡地說道。

賈詡皺眉說:“如果屯兵杜陵的段煨得到消息,此時也來攪局,只怕形勢更加危急。”

“文和先生,我們現在已經到了身死存亡的關頭,該怎麼辦呢?”郭汜開口詢問。

賈詡思索片刻,開口說:“辦法不是沒有,可以暗中聯絡城內舊部,說服他們夜裡打開某道城門,大軍趁着呂布和王允不備,連夜殺進城內,圍住皇宮,以清君側的名義,將王允等人處死,控制朝局!”

郭汜說道:“先生此計甚妙,我這就安排人手前去操辦!”

長安城北四十里外的長陵城內,徐榮正與李嚴和田疇等人商議軍情。

李嚴說道:“昨日夜裡一戰,我軍趁着李傕和樊稠離開,殺了北門外的叛軍一個措手不及,不僅給予敵人重創,而且繳獲頗豐,可謂贏得了一個開門紅!”

徐榮點頭說:“我也是沒有想到申息軍的士兵如此善於夜戰和奔襲,看來子泰平時沒少操練他們。”

田疇笑着說:“功勞可不是屬於我一個人的,若說平時練兵,鄧海和陳貴兩人最是辛苦,但論對申息軍功績最大的一個人,卻不是我們幾人,而是公子。”

“哦,子泰爲何這麼說?據我所知,劉公子在南陽停留時間不到一個月,他都做了些什麼,竟然能得到你這麼高的評價。”徐榮不由好奇問道。

田疇回答:“申息軍乃公子一手創建,立軍宗旨、各種訓練制度、獎懲措施也是在公子的指導下制定和完善。可以說沒有公子,就沒有申息軍。”

“真是想不到,公子年僅弱冠,竟然有此等雄才遠略!”徐榮不由得感慨道。

“徐將軍,如今我們雖然初戰告捷,但今後再想打這種順風仗幾乎沒有可能,下一步又該如何行動?”土包子出身的陳貴,一張口竟然也是談吐不凡,直奔中心而來。

劉和一年之前曾對一羣失去了土地的農民們說過:只要肯於付出努力和汗水,任何人都有改變命運的可能,看陳貴今日之變化,便是最好的例證。

徐榮沉吟片刻,說道:“我們暫時不宜再出動,以免被李傕和郭汜識破了來路,就在這裡靜候趙將軍的消息即可。若是他能順利將皇甫嵩的隊伍從郿塢帶回來,我們的兵力不僅再度增加,而且糧草方面也會得到充分補給,到時候就有了與李傕和郭汜長期對峙的本錢。”

“在下與徐將軍的想法不謀而合。”李嚴贊同徐榮的意見。

“可以趁這個空當的時間,抓緊對士兵們進行騎步配合作戰的訓練。”田疇建議說道。

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5章 張網以待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59章 嫌隙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47章 北訪(中)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83章 子龍威猛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36章 勸說第339章 迴歸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5章 烈火燎原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52章 交換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142章 警告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64章 考校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201章 互助社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60章 信都會盟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344章 鎮胡碑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462章 接見第64章 考校第65章 北地之危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344章 鎮胡碑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81章 千里鏡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464章 聽牆根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83章 子龍威猛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
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02章 三進三出(中)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5章 張網以待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59章 嫌隙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47章 北訪(中)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83章 子龍威猛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168章 各有算計第99章 引狼入室第436章 勸說第339章 迴歸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5章 烈火燎原第446章 長安又亂(上)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433章 壯士守箕關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52章 交換第221章 虛晃一槍第109章 青州亂,軍閥興第61章 倉惶北顧第151章 威風凜凜大公子第538章 三戰定中原(下)第411章 富貴最是動人心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392章 虓虎的野望(上)第142章 警告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64章 考校第65章 北地之危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237章 馬城二三事第201章 互助社第138章 霸氣側漏公孫度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219章 入晉第一戰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7章 當頭痛擊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24章 好大一個坑第60章 信都會盟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490章 瘟疫,來了!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327章 臧霸兇猛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84章 義不容辭第66章 被人鄙視了第344章 鎮胡碑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462章 接見第64章 考校第65章 北地之危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344章 鎮胡碑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466章 四方震動(上)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03章 三進三出(下)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45章 翻臉如翻書第281章 千里鏡第524章 大將軍的手段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522章 赤子之心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226章 形勢緊迫第432章 洛陽百姓不好惹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464章 聽牆根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83章 子龍威猛第232章 請鱉入甕第86章 閻柔的算計第496章 未必學得了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第228章 吾家獅兒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