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何去何從

當紀靈和張勳兵敗徐州的消息傳到皖縣時,原本守在皖縣望族喬家府邸周圍的一羣人悄悄的撤了出去,就彷彿他們從未在皖縣出現過一樣。

喬家人被禁足在小小縣城內已經有三個月,如今重得自由,自然是上下喜悅,一個個心中咒着壽春城內的袁術早點完蛋,省得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阿姊,你聽說了麼?袁術手下兩個狗頭將軍在徐州吃了大敗仗,那紀靈在蒲姑陂被徐州大軍打得滿地找牙,那張勳更是倒黴,在凌縣以北被徐州臧霸捉了俘虜!”剛剛得到消息的小喬,一臉興奮地對姐姐大喬如此說道。

大喬被妹妹臉上那份幸災樂禍的表情惹得莞爾一笑,“你呀,都說的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張勳和紀靈可是袁術手下四大將呢,到了你的口中就成了狗頭將軍。人家罵人會說狗頭軍師,這狗頭將軍卻是妹妹你的首創呢!”

小喬把紅嘟嘟的小嘴一繃,刻意翻了個白眼,然後才悻悻地說道:“這兩個傢伙各自率領五萬兵馬前往徐州,結果卻不低人家徐州六萬兵馬,逃回來的連三萬人都不到,我稱他們是狗頭將軍還是客氣的,壽春的百姓可是罵的比這更難聽呢!”

大喬悠悠嘆息說道:“唉,說起來,還真得感謝他們倆呢。如果他們不是敗得這麼幹淨徹底,外面那些討厭的傢伙怎麼會悄然消失?但願以後揚州和徐州都不要再刀兵相向,不然還不知要死傷多少無辜之人呢。”

就在姐妹倆說完這番話後數日,袁術主簿閻象親自登門向喬家致歉,並且呈上了禮品作爲補償,喬玄心中雖然對於袁術這種前倨後恭的做法很是不齒,但他也明白袁術只要一天不從揚州滾蛋,喬家便始終要被袁術威脅,所以只好勉強接受了閻象的解釋,姑且認爲之前圍禁喬家的那些人是來保護喬家的。

閻象隨後向喬玄暗示。喬家已經在揚州徹底自由,今後就算搬到別處,也不會有任何人阻攔。不僅沒有人阻攔,到時候還會有士兵護送着喬家出境。比如向北進入徐州,向西遷往荊州,或是向南移到吳郡……

喬玄可不是老實巴交什麼也不懂的鄉下地主老財,他在年輕時也曾出仕爲官,所以對於閻象的話外之音聽得可是分外明白。喬玄心道:“這閻象今日登門,哪裡是來道歉的,分明是要逼着喬家遷出皖縣啊!只是天下之大,哪裡又是可以真正安身的地方呢?”

閻象見喬玄面露猶豫之色,於是好意提醒說道:“喬老,這次不過是讓喬家虛驚一場。但誰也不知道會不會還有下次。雖說故土難離,但如今的揚州已成了一處是非之地,不如帶着族人早早離開,向北而去。我聽說喬老的大女兒早已與幽州劉世仁訂下了婚事,這次正好趁着可以離開的機會。送女兒前往薊城完婚。我誰未曾到過黃河以北,但卻常常聽人說如今的幽州和冀州卻是一片安樂之土,喬老一家人去了那裡,有劉家照拂,興許比在這皖縣還要尊貴幾分。”

喬玄仔細看着閻象的眼睛,發現這個袁術派來的說客雙目澄澈,說出前面那番話時並沒有躲閃之色。應該是發自內心。喬玄有些不解地問道:“閻主簿,小老兒有一事不明,袁公路此前欲拿喬家爲質,自然談不上對我喬家有多少友善,可你這麼實心實意地勸我帶着族人離開揚州,甚至是遷往北方。這樣做是否有違你作爲袁公路下屬的初衷呢?”

不怪喬玄心中生疑,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喬家如果還在揚州境內,那麼以後說不定還有被拿來當人質的可能,若是舉族遷往外地而且是遷到劉和控制的地盤。今後劉和若是要對付袁術,豈不是正好可以毫無顧忌,放開膀子把袁術往死裡整?

閻象面帶苦笑,輕聲說道:“下面這些話,出得我口,入得喬老之耳,等我離開喬家之後,還望喬老萬萬不可外傳。”

喬玄鄭重點頭,承諾說道:“只要閻主簿卻是一心爲我喬家考慮,喬某絕對不會置君於不仁不義之地。”

閻象有些艱難地說道:“吾爲袁公路主簿,近來發現了一些他妄圖稱帝自立的跡象,他若是真的走到那一步,只怕天下羣雄都會前來討伐,到時候他必然難逃覆滅,而我們這些人的下場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這次我來皖縣,明面上是要用你們喬家一族向徐州交換張勳和袁渙,實際上卻是想幫喬家一次,同時也爲日後留條後路。”

“這次張勳和紀靈爲何在徐州大敗而歸?老百姓都覺得是因爲徐州軍民守土之心堅決徹底,實際上卻是徐州牧盧子幹居中運籌的結果。盧子幹此前爲冀州牧,而他是接替了原冀州牧韓馥,韓馥則是轉任了幽州牧。從盧子幹復起以來,每一步都跟幽州有莫大的關係,說到底,也就是跟薊城劉氏父子有關。以我所見,北方那位你還從未謀面的女婿,將來說不得便是光武第二,所以……”

閻象把話說到這裡,已經足夠了。

喬玄聽到這裡時,覺得心在怦怦直跳,頭有些暈沉沉的,他在心裡默唸着一句話:“光武第二……,光武第二……”

光武自然便是開啓了東漢王朝的光武帝劉秀,而劉秀正是從北方起兵,說得再準確一些,便是從薊城騎兵,最終橫掃了各路羣雄,最後走上了至尊之路。

以前喬玄只是覺得替大女兒找了個身份地位很尊貴的夫君,可是被閻象這麼一說,他就禁不住的往深了想,越想越覺得不可思議,想的喬老頭一顆心都要蹦出來。如果真如閻象說得那樣,劉和將來一統江山,成了中興的皇帝,那他喬家便是正宗的皇親國戚啊!

喬玄思前想後,最終定下決心,他一臉堅決地對閻象說道:“閻主簿這份好意,喬某銘記在心,我這便派人前往徐州聯繫糜家,一定幫着閻主簿促成釋放張勳和袁渙的事情。日後真到了形勢危急之時,閻主簿可以來北方避禍!”

後世史書記載,作爲袁術主簿的閻象,在袁術得了玉璽準備稱帝時,曾經引用周文王雖擁有三分之二的天下還向殷稱臣的故事勸阻袁術不要走出那一步,結果卻未被利令智昏的袁術採納,最終跟着袁術一起倒黴覆滅。

在這個時空之中,因爲天下形勢完全不同,所以袁術在稱帝的道路上走的隱蔽小心,直到現在才露出一些端倪而已,但卻被閻象所洞悉。閻象雖然對袁術忠誠,但不代表着願意追隨一個謀逆者走上覆滅之路,所以他想通過皖縣喬家給自己和家人留一條活路。

正如閻象對喬玄說的那樣,這次張勳和紀靈之所以會失敗,那是因爲他們遇到了盧植這位文武雙全,威望足夠力壓徐州各郡世家大族的超然存在,而盧植出現徐州牧則絕非偶然,而是劉虞父子在徐州佈下的棋局。

能夠佈下這樣大棋局的人,無論是眼光,還是實力,那都是要超過各州軍閥的,如果他想問鼎天下,成功的機會自然要比手握一塊玉璽便天真的想要稱帝的袁術高出許多。

喬玄送走閻象之後,便立即前去喬家宗祠拜見喬氏族老,將他決定帶着自己這一支人遷往幽州的想法說了出來。當然了,爲了喬家和閻象的安危,他不可能向族老說出諸如“光武第二”這樣嚇人的話來,只是說自己這支人因爲跟幽州有關係,而袁術與幽州頗爲交惡,所以留在皖縣會給本家帶來麻煩。

喬氏族老也覺得喬玄一家離開皖縣是好事情,不然整個皖縣喬氏都要跟着受連累。幾位在喬家族內最有地位的老人經過商議,一致同意喬玄一家上下七十多口遷往薊城,另立宗祠,從此成爲喬家在外的一個分支。

喬家一族在皖縣有數千人,就算喬玄明知去了北方會有一場大富貴等着他,但他也不可能帶着全族之人集體北遷。再者說了,只要他們這一支人離開了皖縣,就算日後袁術有什麼想法,他也不會喪心病狂到拿剩下的喬氏族人撒氣泄憤。

世家大族自然有世家大族的行事的規矩,袁術和袁紹出自汝南,日後就算與二袁敵對的勢力佔據了汝南,那也不爲因此而對汝南的袁家大開殺戒,因爲那麼做會失去天下人心和道義,還會引起公憤。

喬玄從作出決定再到前往宗祠,不過是半日之間的事情,等到晚上他回到自己家中之後,這才忽然想到一個令自己頭痛的事情。

小喬該怎麼辦?

前些時日,江東孫家派人悄悄來到皖縣,買通了看守喬家的那些人,秘密見到了喬玄,然後提出了聯姻的請求。當時喬玄正在擔憂家族安危,而張勳和紀靈尚未戰敗,這精明的老頭子本着多頭下注的想法,很痛快地答應了將二女兒嫁給江東豪傑孫堅長子孫策,爲的就是有朝一日可以舉族遷往江東避禍。

現在,喬玄爲了早日當上“皇親國戚”,已經斷然做出了帶着家人北遷的決定,可他要是這麼一走,從此與江東孫堅那就是遠隔千里,二女兒的婚事到底還能不能成,那就不好說了。

大女兒的例子就擺在那裡呢,這異地婚姻最是折騰人,訂婚都好幾年了,因爲路途的原因,女兒還沒有嫁出去呢!

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22章 攻!守!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106章 後患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38章 相遇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20章 封城第15章 屈家塢堡第475章 常平倉第75章 強勢上位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58章 見張合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157章 後怕第83章 子龍威猛第377章 春將近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章 夜幕殺機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23章 大掃除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4章 超級驚喜第378章 入谷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321章 鬥嘴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247章 北訪(中)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63章 公子犯二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77章 春將近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
第99章 引狼入室第322章 攻!守!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106章 後患第404章 誰是贏家(中)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349章 隱真示假第468章 四方震動(下)第330章 悄然而去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419章 新“約法三章”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183章 巧取潼關第38章 相遇第319章 虎將來也!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443章 滿盤皆輸(下)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536章 開戰之前(下)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507章 管殺還管埋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320章 封城第15章 屈家塢堡第475章 常平倉第75章 強勢上位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58章 見張合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426章 白撿三千兵馬第157章 後怕第83章 子龍威猛第377章 春將近第256章 公孫氏落幕(下)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343章 君子不器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13章 送禮的藝術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415章 兄弟是用來賣的第2章 夜幕殺機第487章 奇怪的病人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46章 曲轅犁問世第291章 連鎖反應(中)第40章 雞飛狗跳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238章 這位姐姐好漂亮第197章 當仁不讓第521章 財富宣言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294章 密會居庸關(中)第209章 敢冒大不韙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159章 高手對決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386章 河東危急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123章 大掃除第42章 高幹很生氣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35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58章 沙場相見是故人第332章 糜家小姐第525章 金迷大將軍第4章 超級驚喜第378章 入谷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321章 鬥嘴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247章 北訪(中)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225章 馬城在望第63章 公子犯二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77章 春將近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